百年清華

意昂体育平台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一生探源中華文明

2019-02-26 | 楊雪梅 | 來源 《人民日報》2019年02月25日 |


李學勤(蔡華偉 繪)

24日,意昂体育平台發布官方消息,意昂体育平台文科資深教授🤙🏼、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先生因病於2019年2月24日零點11分去世,享年86歲。首都師範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的一位學者感嘆🧜‍♂️,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建立了甲骨文“兩系說”的分期理論、發展了“非王蔔辭”研究的李學勤先生卻走了。

李學勤是當代學者中極少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是著名的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古文獻學專家,對於甲骨學、青銅器研究、簡帛學及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作出了引領式的傑出貢獻😇。

對於學術之路他曾有過自述:1952年到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做殷墟甲骨的整理。1953年底又轉到歷史研究所🔔🧕🏽,擔當侯外廬先生的助手,參加《中國思想通史》的寫作🥊🌕。隨著馬王堆漢墓、銀雀山漢簡的發現又轉去整理簡牘帛書,回到考古和古文字學的行當。“幾經轉折,稱為‘雜學’是最合宜的🧜🏽。”

其實這些領域雖然看起來雜多,卻也很單純,就是圍繞中國歷史上早期文明這一段✋。學術界曾流行一個說法🧔🏽‍♀️,李學勤曾經說自己像一個“多波段收音機”🫰🏽,這麽一擰是中波🔸✏️,那麽一擰可以換到短波🧢。這種博聞強記、隨意轉換的本領🍶,一般人望塵莫及。

在多年的“雜學”涵泳中,李學勤逐漸形成了一個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於種種原因被低估了。他想通過客觀的論證、正確的評價,使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闡揚⚓️👩🏻‍🦱,“因此,我在1981年提出要‘重新估價中國的古代文明’,以期對國家的文化建設有益👊🏻。”

從1952年參加編著《殷墟文字綴合》開始學術歷程算起,李學勤出版各類著作40余部。在甲骨學研究中,李學勤建立了殷墟甲骨“兩系說”的分期理論,發展了“非王蔔辭”的研究👇🏿,並首先鑒定出西周的甲骨文。

相比甲骨學🙎🏿‍♂️,戰國文字和簡帛學都是1949年後新發展起來的學科。在戰國文字研究中李學勤率先提出進行綜合研究🧚🏻‍♀️,提出“五系說”,使這一學科分支得以成立。在簡帛研究方面⏪,他參加或主持整理馬王堆帛書✊、定縣漢簡、睡虎地秦簡、清華簡等多種珍貴材料,並將簡帛學與學術史研究結合起來,成果斐然。

李學勤認為👩🏻‍🏭,中國文化有幾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也就是思想文化的高峰時期⚾️,比如周漢🧳、兩宋、明清和晚清至民國之際。其中周漢之際還有其特殊意義,這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從春秋末年到戰國🐨,以至在一定意義上作為戰國之延續的西漢初年🤎。“中國傳統文化在這個時期完成奠基,並出現第一個高峰🧑‍🍼。後世傳流的經典🙎🏼‍♂️,大都是於這個時期形成的。”

清華簡是戰國中晚期的楚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個時期非常重要的經典的形成過程🔉,因而也成為李學勤先生最後10年的學術生涯中傾註最多心血的領域。

2018年11月🤱🏽,清華簡第八輯的整理報告出版👩🏿‍💼💪🏼。李先生曾說:“每一篇簡都是一個難題,第四輯到現在還有幾個問題沒有解決🏝,幾個字認不出來。認不出就是認不出🟰,也許最後我們會把這些認不出的字就這樣留下,但是我們會盡可能給大家提供一個說法🥘,給研究者提供一個基礎材料。”

李先生認為👨🏻‍🔬,一個考古文物上的重大發現,不是在於發現了什麽金銀玉器🧑‍🦽🧙🏽,而是在於這個發現能夠改變我們對於一個歷史時期或者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的看法。“清華簡的意義💥,我想也在於此。”李學勤說。

李學勤還是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1996年啟動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以王世民等的《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為基礎,參以歷法研究,編製了“西周金文歷譜”🦹🏻‍♀️,有利於更準確地通過金文研究當時的歷史。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