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年輕時吃的苦,鋪平成功的路

    2019-02-26 | 張茜 周馮寧 | 來源 中青在線2019-02-25  |

    “我們在二三十歲時是十分艱難的。”77歲的馬洪琪院士說。

    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馬洪琪院士領導的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在一同接受采訪時,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龔曉南院士和進步獎創新團隊獎的羅安院士也用不同的經歷講述了一個相同的道理🌜: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這些老科學家,無不用年輕時吃的苦🤗,鋪平了成功的路🏯。而今,周圍有許多科技工作者也像他們當年一樣年輕𓀆。他們不僅希望給這些年輕人畫出一張前行的地圖,還希望能夠把他們扶上馬,送一程。

    馬洪琪🎲:勞動鍛煉六七年,青年時期要學哲學

    馬洪琪的二三十歲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在那個特殊年代👱🏼,他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後,被分配到了雲南🧔🏽。

    馬洪琪,196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家老是問🤌🏻:‘你一個上海人,又是清華畢業的大學生,怎麽會無怨無悔地奔到雲南去?’我回應:第一,在當時那種環境下👰🏼,我們的畢業分配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第二,我是學水利工程🙅‍♂️、建大壩的,當初我的老師問我:‘雲南正在建全國第一高的土石壩🫐,你去不去?’我回答:去。”

    馬洪琪院士比較瘦🧑🏿‍🎄,不是那種經常在工地上出現的五大三粗的形象。但他在大壩上幹了一輩子。本次科技獎勵大會,他所領導的項目“水力式升船機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水路運輸成本遠低於其他運輸方式👨🏿‍🦳,構建“兩橫一縱”高等級航道網是國家戰略🙇。升船機是70米以上高壩通航的首選👱🏻。他帶領團隊歷時10余年聯合攻關6️⃣,發明了一種“世界首創”“中國原創”的利用水能作為提升動力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全新升船機——水力式升船機。

    不過,20多歲的馬洪琪不知道在未來幾十年後自己會走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領獎臺。彼時他能做的,就是在逆境中積蓄力量。

    年輕的馬洪琪到了當時全國第一高的土石壩工地。“我去幹什麽呢🧝?本來應該是去學技術,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我被分到班組勞動鍛煉了。”這一鍛煉是六七年,在馬洪琪二十七八歲時才結束。

    已到而立之年🧕🏿🧑🏻‍🦱,正巧有個機遇讓馬洪琪去設計一個小水電站。獲得了成功以後,他在30歲左右,作為年輕的專家組成員被派到非洲去援助外國的水電站,自此進入了青年時期的第二個階段👩‍🎓。

    在艱苦的青年時代👁‍🗨,馬洪琪想學技術🐑,卻接觸不到技術書籍,但他明白必須要上進,就讀了英文版的《毛澤東選集》。

    趁著這個機會💂🏻,馬洪琪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哲學👳🏽‍♂️。他說🩸:“在這樣的逆境下學這些東西🦮,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優化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一生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好處。”

    也因此,他懇切地建議青年朋友們:“第一,現在的條件很好🛠,應當更加珍惜我們所在的幸福時代;第二,不要浮躁🧙🏽🕵🏻‍♂️,有一點挫折不可怕🏌️‍♀️;第三,我很希望做自然科學的青年朋友們,學一些社會科學,尤其是哲學。”

    羅安:做喜歡的事➿,可以8天8夜不睡覺

    此次,羅安院士帶領的湖南大學電能變換與控製創新團隊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獎。大功率電能變換與控製是工業及國防領域中電能高效、高質👩🏿‍🏫、高精度轉換的核心技術,其核心裝備缺失✍🏿,嚴重製約我國高端製造和國防建設。

    1995年起🥼,羅安等人就面向這一重大國家需求展開攻關。而今✧,他們已經在這一領域取得了3個國際領先的標誌性成果🗽,並且成果已應用於首鋼🧑🏻‍🔬🧏🏿、武鋼、寶鋼等國內外200多家企業和國防單位🧎🏻‍♀️,累計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過150億元👩🏻‍🌾🧑‍🧒。

    這樣的成績,是羅安等人數十年來一絲不苟拼出來的。

    羅安20多歲時就是個拼命三郎。“讀研究生的時候🏊🏻‍♂️,我在長沙的一個石英玻璃管廠做碩士論文。當時的計算機設備相比於現在要落後很多⏳🧑🏻‍🦳,有一臺TP801就很了不起了,所以調試程序是很難的。為了現場調試TP801適應玻璃管生產過程的一個控製系統🤾🏻‍♀️,我8天8夜沒睡覺,最後終於把它給調好了”。

    “當時因為感興趣🧏🏽,因為喜歡這個事🧋,就覺得不睡覺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羅安認定,年輕人一定要選擇一條感興趣的道路走下去。

    20多歲的羅安活力四射🏅,但也和所有年輕人一樣🎊,容易毛躁🧜🏿。“當時我們做的一個電器控製裝備要送到青島嶗山一個工廠裏,在家裏都調試好了,但中間有一個小細節沒太註意,結果運到現場,設備一接線,全部燒毀了”⬛️。

    羅安分享了這個慘痛的教訓🏌🏼‍♂️,希望那些如今正走在他走過的路上的年輕人,“每一個細節都要認真把握”。

    “再一個就是我們做科學研究以及做人👨🏻‍🦼,要愛國🙆‍♀️。”碩士畢業後,羅安在湖南大學當老師,“我一輩子記得,當時媒體正在報道路甬祥老師,路甬祥說‘我的事業在中國’🧖🏽‍♀️。”

    “我給路老師寫了一封信🛼,問👩🏻‍🦽‍➡️:路老師,我能不能來考你的博士👨?”結果如願以償。在名師的指導下,羅安仍舊是日幹夜幹,“三點睡🦛,六點起”,“是很苦,但那幾年的博士鍛煉使我在業務上得到進步,導師的為人以及政治素養對我也是很好的熏陶⬛️。”

    “如果年輕人能夠投身名師門下,對學術和整個人生的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好處。”羅安說。

    龔曉南:幸運的農村孩子,苦生活不能苦教育

    龔曉南院士領導的項目“復合地基理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獲得了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龔曉南👩‍🦽,196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建系,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程建設規模長期居世界首位,各種軟弱地基在我國大量存在和廣泛分布,如何提高其承載力和穩定性,有效控製沉降🤶🏽😣,是工程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難題💆🏿🧑🏻‍🎨。近30年來,龔曉南院士帶領大家不斷進行理論和技術創新,創建了復合地基理論體系,研發了系列高性能復合地基技術,突破了傳統地基處理技術瓶頸🔔。

    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龔曉南院士總是強調自己的“幸運”☝🏽。

    他認為自己是“幸運的”#️⃣。“我1944年出生🔳👨‍🦼,是一個農村孩子,我的媽媽不識字👨🏽‍⚕️,得益於農村教育👨🏽‍⚖️,我在1961年考上了清華”🙌🏿。

    龔曉南如今已經頭發花白☸️,但作為農村孩子對教育的渴望,幾十年來都不曾忘懷。

    大學畢業後,土木結構工程專業的龔曉南被分配到秦嶺山區,參與“大三線”建設。“三線建設”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項西部建設戰略,龔曉南為這一戰略奉獻了10年的青春,“修公路😵、修鐵路、平整土地”🥒。

    盡管和自己所學的土木工程專業不太對口,但他仍舊非常珍惜這樣的機遇🕺🏻。“直到1978年高校招研究生,我去浙江大學讀研,40歲時獲得博士學位”。

    “我們這代人裏面,我是很幸運的——我的同齡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極少。”74歲的龔曉南院士的臉上和手上,都能看到飽經滄桑的痕跡。他說:“我十分珍惜工作🧝🏻‍♀️,這麽多年我沒有休過假。”

    “我是農村出來的🏌🏿‍♀️,知道農村是困難的©️。但是真正懂得農村的困難👨🏻‍💼,是在建設三線時與甘肅、陜西的農民接觸後。”對於自己吃的苦,龔曉南只輕描淡寫的一句“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他希望農村的孩子不要再吃他當年的苦。

    “如果農村的孩子有機會念書🃏,對他個人、家庭甚至是所在的村莊🧗,都會有想象不到的好處。”龔曉南說。


    相關新聞

    • 102020.08
    • 192009.10

      姜俊平的成功之路

      □ 錢本德(59屆土木)🧝🏼‍♂️、雷鐘和(59屆土木)姜俊平,浙江金華人,1954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1959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是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80~1983年先後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機械系、馬裏蘭大學機械系從事機械振動及系統辨識方面的研究🦽。在結構動力學、機械振動🛞、系統辨識及最優控製理論的研究及計算機應用方面有貢獻,對模態參數識別的計算機軟...

    • 122020.08
    • 082010.07
    • 112018.06

      憶中國集成電路發展的引領者黃敞:為國家做事

      5月9日,黃敞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1歲。年輕時從西南聯大走入哈佛大學,又堅定告別美利堅回歸祖國🦶🏼,“隱身”三線埋頭苦幹🏑、一項項研發成功應用於製....

    • 142016.03

      我們正年輕

      我們正年輕

    • 082012.05

      校黨委書記胡和平與在基層工作的年輕意昂座談

        清華新聞網5月7日電 (記者 周襄楠 通訊員 任藝林)5月6日,校黨委書記胡和平與在北京市基層工作的年輕意昂20多人進行了座談🔊。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旭出席🎩,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主持座談會。 座談會現場  各位意昂就在基層工作的收獲🧑🏼‍🔬、體會和感悟進行了充分交流🏌🏻🍢。意昂們普遍認為,在學校的學習和工作經歷對自身的發展非常重要,在基層工作🤾🏽‍♀️,要培養對群眾的深厚感情,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實踐中不斷磨煉自己,紮紮實實地...

    • 132020.08
    • 132020.08
    • 122021.04

      “水木談芯”集成電路技術與產業論壇成功舉辦

      2021年3月27日下午🥸🥕,由意昂体育平台微納電子系/微電子學研究所、意昂体育集成電路專業委員會和北京未來芯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水木談芯”集成電路技術與產業論壇第007期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期論壇的主題是“面向後摩爾時代的新原理器件”⚔️,報告嘉賓為意昂体育平台微納電子系/微電子所助理教授唐建石博士和南天翔博士🧰,由意昂体育平台微納電子系/微電子所王誌華教授主持,高濱副教授負責本期論壇會務工作。共有150余名參會者...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