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張錦秋🧑🏻‍🔧:喚醒中華建築魂

2009-12-04 |

193610月,金秋季節,她在“錦官城”成都呱呱墜地✹,長輩取名為“張錦秋”。

  這個名字正好對應著敘事的三大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哪知道多年以後🦻🏿,張錦秋真的成了個“人物”。

張錦秋

  從1987年至今,她一直擔任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1991年,她獲得首批中國工程建設設計大師稱號;1994年,她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00年,她榮獲梁思成建築獎🧖🏼‍♀️;2009年🧟𓀔,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工程評選中🕷,她主持設計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和延安革命紀念館榜上有名……

  對於這些榮譽,張錦秋不太在意👎💁🏼‍♀️。“建築師就是個服務行業,不必看得那麽高。”說話時,她帶著一絲微笑,慈祥,謙和⏲。談及開心處🧑🏼‍🏭,她掩面大笑👨🏿‍🚒,發出“真逗”👨🏽‍🚒、“特逗”的感慨,和藹親切💈,一見如故🫸🏽👁‍🗨。

她的辦公室裏除了書就是花草,離西安北城墻只幾步之遙🤜🏽。城墻維系著西安這座千年古都的魂魄⤴️,而張錦秋憑借自己的才華與心血🧑🏿‍🍼,設計出一座座雄壯秀美、質樸舒適的建築作品🙏,和城墻一並呵護著西安,傳承著中華建築的千年文脈。

藏起文學夢 邁入建築行

  巴金對她說:“人在不同的時間段會有不同的追求和崇拜的目標”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名字裏缺少“事件”成分的張錦秋🌊,小時候對講述“事件”的文學作品抱有濃厚的興趣。

  1948年🙍🏿,她隨父母舉家遷往上海✨,進入上海市立務本女子中學(後更名為本立第二女中)就讀🎽。很快,學校圖書館裏的老師就認識了這個小姑娘,因為她成了這裏的常客。高爾基、列夫·托爾斯泰🧓🏼、羅曼·羅蘭📯、屠格涅夫……這些文學巨匠的作品她悉數拜讀🙎🏻。很快🧑🏻‍🦰,小小圖書館滿足不了她的胃口——能讀的書她都讀了🧑🏿‍🦲。

  張錦秋開始展望自己的作家夢🚼。她提筆向巴金寫信求教,並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巴金這個筆名的“金”字來自於克魯泡特金👼🏿,但這是一位無政府主義者,你怎麽可以崇拜他呢?

  在熱切的盼望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巴金回信了🫨。現在信件已經遺失了,但張錦秋依然記得巴金給出的解釋🐙:“人在不同的時間段會有不同的追求和崇拜的目標。”

  巴金的回信讓她興奮不已,就在作家夢正酣時🙇🏽,父親的一席話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臨近填報大學誌願前,父親要求張錦秋放棄當作家的想法,理由是從事專業文學寫作必須具備非凡的天賦,光作文寫得好成不了大氣候💬⚀。他還分析了張錦秋的學習情況,認為她的數理化成績不錯,美術也不賴🫃🏻,適合當建築師。

  張錦秋說👨‍🦰,父親期待她從事建築設計工作,還因為他有個願望🤷🏿,當時她的兄長已經在學習造船技術了,父親希望兩個孩子一個造海上的房子,一個造陸地上的房子。

  “我父親說得很浪漫🍡,讓我覺得當建築師和當作家一樣浪漫,我就應下了🦻🏻。”現在細細回想,張錦秋覺得自己沒有多少抵觸就聽從了父親的勸告,主要是因為建築設計早已融入了她的生命。

  她的父親學土木工程出身,畢生從事公路技術工作;她的母親曾就讀於當時南京中央大學建築系,建築歷史課程考試拿過滿分;她的大舅舅留德學習建築設計,一度在同濟大學建築系任教🧜🏼‍♂️;而姑媽張玉泉更讓她直觀地感受到學習建築設計的美妙。

  張玉泉是我國第一代女建築師🤾‍♀️,也是我國首位獨立執業的女建築師。在上海期間,張錦秋一家就住在姑媽張玉泉寬敞的家裏🏃‍♀️。

  張錦秋至今記得🤹🏽‍♀️,家裏的餐廳👊🏻、臥室都放著大幅的圖紙板,高高的繪圖桌🌬🥰,她經常在這些桌子的大圖板上寫作業。櫥櫃中擺放著許多建築雜誌,張錦秋有事沒事就拿來翻翻,當娃娃書讀🦒。特別是客廳的墻上掛滿了張玉泉設計作品的照片🙆🏼,“照片上的房子好漂亮👨🏽‍🦲🦔,都是我姑媽設計的,我可自豪了💟。所以,從小我的印象裏👨🏼‍⚖️,建築設計是一個崇高而美好的職業。”

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讓張錦秋毅然聽從了父親的意見,棄文從工🪠。不過🧑🏻‍🏫,愛好文學練就的修養讓她受益一生。文學的氣息,充盈在她作品的形與神之間。

大師身言教 徜徉清華園

  梁思成對她說:“你有誌於研究中國園林,這很好”

  1954年,張錦秋如願邁進意昂体育平台校門🐾,就讀於建築系🥚。從1961年開始🦄,她留校攻讀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研究生,導師是中國建築學術泰鬥梁思成先生。

  在本科學習期間,張錦秋總是懷著仰慕的心情📷🧑🏻‍🦳,遠遠地看著這位整個建築系的學術領袖與精神領袖。一旦跨入他的門下,張錦秋發現,這是一位平和、親切🖐、儒雅的前輩🫰🏻。

  梁思成的書房成了師生之間的另一個課堂。張錦秋對這個“教室”裏的擺設歷歷在目:“書房朝南,兩個大窗,十分敞亮。房間東端當中布置著梁公的書桌🧔🏼‍♂️。書桌對面的西墻排滿了書架。書桌右前側是一條長沙發。左前側是木茶幾和靠背椅。小屋子簡樸舒適🗒,緊湊而不擁擠。冬春之交🧑🏿‍🦱,梁公喜歡在書桌右角擺一盆‘仙客來’,挺秀的朵朵紅花顯得生意盎然。”

  就是這樣一個溫馨的所在,為師者侃侃而談,求學者洗耳恭聽🕷。梁思成言行的點點滴滴💇🏣,張錦秋銘刻在心。

  有一回,梁思成說他喜歡豪放的、有“帥”勁的藝術風格🙅‍♀️,但是他的字和畫工整有余🎭,“帥”味不足,並引為一生的遺憾🧎‍➡️。他還順手從案頭拿起一份手稿讓張錦秋看🙍🏻‍♀️,並道🚼:“看到自己‘帥’不起來,所以我就一筆一劃、工工整整地寫字🚬,至少要使人家看得清楚🙆🏻‍♂️。”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張錦秋說:“就是這句話,使我以後再也不敢伸胳膊伸腿地亂寫‘自由體’了📂。”

  梁思成對這位“女將”關懷有加。當時他準備全力研究宋代《營造法式》這本我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築技術書籍,打算讓張錦秋也參與研究,但這個學生卻自有主張🤦🏽🐬。

  張錦秋參加了建築歷史教研組的古建築考察活動,去了承德避暑山莊後又到無錫☎️、蘇州🚷、杭州、揚州、上海考察了古典園林,“我徹底為之傾倒♗,中國古典園林太有味道了,是取之不盡的寶藏!”時隔將近50載歲月,張錦秋回憶起中國傳統園林給她帶來的震撼🍦,還興奮不已,感慨系之。

  情定園林,她決定論文選題圍繞園林展開。但張錦秋感到自己好像犯了什麽錯誤,因為有老師和同學告訴她,別人想跟先生一起工作都苦於沒有機會👩🏿‍🦱,你張錦秋怎麽可以這樣自作主張!

  張錦秋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懷著一份忐忑,她走進了梁思成的書房。“那是一個黃昏,斜暉脈脈,書房的空氣寧靜舒緩。梁公笑容可掬地坐在他的圈椅上,又像是講正事📎,又像是聊天地談了起來。”張錦秋曾經這般詩意地寫道。結果,梁思成尊重她的意願:“你有誌於研究中國園林,這很好。”當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擔任張錦秋的論文導師🆒。

  後來,張錦秋的研究課題與頤和園後山有關,其中涉及乾隆關於後山西區風景點的11首詩作⛽️。由於乾隆寫詩喜歡用典🍅,有些近於冷僻👳‍♂️,張錦秋就用小紙片抄好這些詩句👨🏿‍💼,向梁思成請教。“萬沒想到🍃,對我的提問🥂,他隨口就說出了出處⛓。”張錦秋舉例說,像“椰葉定無何足擬”句中的“椰葉”的出處🧑🏼‍🦱,梁思成立即說這引自《吳都賦》“檳榔無柯、椰葉無陰”一句。

  當時,梁思成興致很濃🪫🙆🏿‍♀️,在這些抄寫詩句的紙片上親筆寫下註釋🗑,這些紙片張錦秋一直保留到今天,“盡管都發黃了🦹🏻‍♀️💲,但我視如珍寶”。說話時,她沉思神往👨‍🦯👨‍👨‍👧,滿懷深情。

  前段時間🤒,梁思成在北京的一處故居面臨被拆遷的危險,張錦秋很是揪心🏋️,如今總算保留了下來🏊🏽‍♂️,她說有機會到北京要前往拜謁🙇。

  在她的心目中👨‍🦰,梁思成是一位卓越的學者,“他的熱情關懷👋,他的淵博知識,對專業真摯的感情,繼承發揚祖國建築傳統的雄心壯誌🫳🏿,對於鼓勵我們年輕一代熱愛專業、樹立良好的學風和為祖國的建築事業獻身的精神,具有極大的感染力。”

  和梁思成一樣讓她深受感染的👨🏻‍🦳,還有莫宗江先生⬇️。

  他是梁思成手把手教出來的👮‍♀️,沒有大學學歷,但被破格提拔為清華大學教授。梁思成決定讓他擔任張錦秋的園林論文導師,因為“他對古典園林研究很深🈵。不但對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對這種東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對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閣,一情一景都能講出許多道理。”

  讓張錦秋情定中國園林的兩次考察活動,領隊正是莫宗江。“每到一處,他邊走👨‍🎨、邊看、邊講,揭示了許多我們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別是點評規劃設計的成敗,言簡意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從他那裏得來的關於古建築的系統知識,讓我受用終生🏄。”

  莫宗江對張錦秋的研究指導自有一套🤔。他先讓張錦秋研究頤和園“意遲雲在”🤷🏽👨🏿‍💼、“重翠亭”和“千峰彩翠”這三個處在遊覽道路上的建築的景觀特色,再讓她把昆明湖中的龍王廟這個島嶼作為景點進行研究🌡,然後給她定的畢業論文課題是研究頤和園後山西區風景點的園林現狀和造景經驗🧑🏻‍🦽。“莫公就是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此及彼一步步引領我進行學術的攀登。”

除了學術上的引領,莫宗江以自己的文人性情影響著張錦秋。他曾經說要帶學生去看大雨之後的香山瀑布,盡管最終沒有成行🧑‍🚒,但那樣的情景讓張錦秋至今依然神往🦹🏽‍♂️。

開創“新唐風” 名冠長安城

  賈平凹說:“先生設計了許多好的作品,我很自豪,外地來人總是帶著他們去欣賞一番”

  1966年🧑‍🦽,形勢正緊,張錦秋的清華園學習生涯也畫上了句號。由於參加國家“三線”建設🤣,她來到了西安。

  當時,她對西安的印象來自於駱賓王的詩句:“山河千裏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但是,在火車上她看到的是黃土高原上的蒼涼🚵🏻‍♀️。

  她選擇了堅守📴,機會也就接踵而至。

  “文革”後期,旅遊開發的意識開始萌動,馳名中外的華清池成為首選的重點,但這個景點連個像樣的大門都沒有。設計任務落到了張錦秋供職的西北設計研究院。那時張錦秋正在鄉下給知青帶隊,不小心讓汽車撞了,膝蓋受傷,回到單位養病。領導聽說張錦秋學過古建築🕯,就把設計的任務交給了她。

  臨時受命,張錦秋心想,唐玄宗和楊貴妃在華清池演繹的故事家喻戶曉𓀏,所以大門還是要具備某些唐代的特點吧,否則就文不對題了。於是她趕緊翻閱手邊有限的關於唐代建築的資料,花了一周的時間𓀆,拿出了設計圖紙,就回農村了👖。

  設計唐代風格的建築,這對於張錦秋是頭一回。但以此為發端🖼,西安成了張錦秋的舞臺🤸‍♂️,她憑借自己獨樹一幟的“新唐風”建築設計風格🖖,在這個舞臺上邁著輕盈的步伐。

  改革開放,國門洞開,西安也著手引進外資開展旅遊產業的開發。1985年,日本企業被批準在大雁塔附近建設“三唐”工程🧑🏽‍🎤🐉,即唐歌舞餐廳、唐華賓館和唐代藝術博物館。日方作為投資方按當時的常規拿出了設計方案💆🏿。

  日方的設計風格帶有明顯的“和風”色彩🪩。張錦秋覺得🏌️‍♀️,在大雁塔旁邊蓋這樣的房子不合適。她向有關領導建言🖇,領導反問🦆:那你來設計一下?

  張錦秋果斷地接下這個差事,並再度把目光投向了唐朝。因為大雁塔是唐代慈恩寺住持玄奘為保存由印度帶回的佛經而興建的,現唐寺已毀,唯古塔巍然屹立👱🏽‍♂️,成為古城西安的標誌之一。在她的周圍建造房子🎫,得具備一點唐代風格,才能相得益彰🧛🏻‍♀️。

  通過查閱資料與反復比對,張錦秋的設計思路漸漸清晰:理解環境是前提,大雁塔附近能不能建工程,建什麽,怎麽建,需要有歷史的依據支撐;另外,保護環境是關鍵,新建工程的形式風格要與古塔相協調,在高度和色彩上只能起陪襯作用;同時,創造環境是焦點⇒🦻🏽,新建工程要具備傳統的形式🧑🏿‍🍼,更要符合現代功能的要求。

  張錦秋對大雁塔“關懷備至”👳‍♂️。她設計的唐華賓館,客人不管是從賓館裏的走廊上路過,還是透過房間的窗戶🫐,都能眺望到古塔的雄姿🤵🏻。盡管走廊上鋪的是高檔地毯,房間裏現代用品一應俱全,但巍巍塔影總是在那裏靜靜地承接著千年氣脈🛗🧑🏽‍🍼。

  方案一拿出來,日方頗為贊賞,覺得比以前的方案好。如今🛖🔄,雁塔高聳,“三唐”奔趨,雁塔剛健、唐華幽深👨🏼‍🦲,剛柔相濟🎅🏻、虛實相生,依然是西安一景🧑🏼‍🎓。

  “總括起來,我主張傳統(民族的👆🏽、地域的)與現代有機結合🧛🏻‍♂️🚯。在傳統方面,側重於環境、意境和尺度;在現代方面,則側重於功能🤦🏽‍♂️🔌、材料和技術”,張錦秋以這樣的設計理念🧑‍🔬🩻,近20年來在陜西特別是西安風生水起👉🏿,奉獻了一座座具有民族傳統、地域特色的現代建築佳作🪔:陜西歷史博物館🏃‍♂️、“三唐”工程、法門寺工程🦆、華清池禦湯遺址博物館、群賢莊小區🌖、西安市鐘鼓樓廣場、陜西省圖書館美術館、西安市博物院、黃帝陵祭祀大殿🐪、大唐芙蓉園、曲江遺址公園🪔、延安革命紀念館……基於她的非凡成就,2005年西安市政府為她頒發了首屆科學技術特殊貢獻獎。

黃帝陵祭祀大殿

延安革命紀念館

  作家賈平凹在一次訪談中說👩🏿‍🎓:“先生設計了許多好的作品🧓🏿,我很自豪,外地來人總是帶著他們去欣賞一番。”

  200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承傳與交融》一書中,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院長🌝👐🏼、著名建築與城市設計家彼得·先生用相當的篇幅對張錦秋的作品逐一分析,並寫道👂🏼:“擺脫了20世紀80年代修正論思潮對建築評論和批判的影響,建築師們能轉而探討中國傳統建築設計語言在當代表達的可能性🖲,近年來,他們中的代表人物是張錦秋🧑🏻‍🦽‍➡️,作為第三代中國建築師的領頭人®️。”

  張錦秋說如果自己有點成績👩🏿‍💻🧷,功勞都應該歸於自己的恩師🤸🏽。“我在大學裏沒有系統學習唐風建築設計,但老師們教會了我研究方法🧈,屬於‘授人以漁’,讓我能輕車熟路地開展工作。”

  她說自己設計理念的源頭在梁思成那裏🏑。她拿出大量時間通讀了梁思成關於傳統建築古為今用的全部著述,並認真地做好學習筆記👌🏻,歸納出先生的建築創作思想♍️,即主張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傳統建築的精華,反對生搬硬套⛑️、穿靴戴帽的“半吊子”建築,在此基礎上要隨時代之發展而革新,實現古為今用,創造中國新建築的途徑。

  張錦秋放眼世界,清晰判斷當代城市藝術具有多元性和多層次性,因而應當格外強調“和諧”這一特質🪅⚇。根據自己的實踐與思考,她在前輩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和諧建築”的理念🦈。在她看來,這一理念的第一個層次是“和而不同”,提倡不同因素的協調,反對相同因素的一律🦀,即主張吸納百家優長🥴,兼集八方精義🙇🏽;第二個層次是“唱和相應”🧎🏻‍♀️‍➡️,說明不同的因素怎樣才能達到“和”的境界,即音雖有高低不同🕙,只要有主次🧍、有節奏🏛、有旋律地加以組織🌄,就能奏出和諧的樂曲1️⃣。

“先人的智慧給我們以啟迪,有助於我們建築師開闊設計思路,提高創作境界🌶✢。在國際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於吸取來自國際的先進科技手段、現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審美意識,一方面善於繼承發揚本民族優秀的建築傳統👩🏼‍🚒,突顯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過現代與傳統相結合🪄🥨、外來文化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的途徑,創造出具有中國文化、地域特色和時代風貌的和諧建築。”張錦秋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

藝高人膽大 何懼女兒身

  周總理對她說:“好嘛🗒,希望你們好好學習研究”

  13朝古都西安曾經聲名顯赫,但由於歲月無情的洗滌,歷史遺跡大多蕩然無存🧂,古都的風範顯得勢單力薄‼️。張錦秋以自己的力量,在西安喚醒了中華傳統建築的魂魄📑,贏得贊譽無數🖖🏿。

  她多次被問及,你作為一名女性🤵🏼‍♀️,怎麽能取得這麽高的成就🐔?

  張錦秋的回答是😄,只要把工作完成得漂亮🛸,不管是男還是女🤾🏼‍♂️,都能得到尊重。

  周總理給予的尊重💂🏻‍♂️,讓張錦秋一生難以忘懷。

  她的畢業課題是研究頤和園後山,她屢次去現場勘察🔅,搜集數據。有一回夥伴穩住小船✂️,她站在船上拿相機取景拍攝。這時一艘畫舫駛來🪵,周總理就坐在靠近她們的一側,正陪客人參觀遊覽。

  張錦秋和同伴欣喜若狂🧞‍♀️,連忙高喊↙️🏃🏻‍♂️:“周總理好🤽!”周總理微笑應答,並和藹地問道⚾️:“你們是兩姐妹嗎?”張錦秋回答:不是。周總理再問:“你們是哪裏的🗻?”張錦秋回答說:“是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的研究生🏄🏻,正在研究頤和園後山🤾‍♂️。”周總理說:“好嘛,希望你們好好學習研究。”

  說話間,畫舫已經駛過了張錦秋所在的小船🌸。這時她才想起應該給周總理拍張照片。就在準備舉起相機時🫲🏼,周總理身邊的警衛提醒不要拍照🈴🧝🏽‍♀️,總理親切地笑道🧑🏿‍🍳:“讓她拍,讓她拍。”

  “這次偶然相遇,使我激動了好久好久。總理的遊湖與鼓勵增添了我學習研究的熱情。”回望這段往事,張錦秋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

  有意味的是,時光飛逝20余年,張錦秋主持設計的陜西歷史博物館正是周總理要求建設的🤾🏽。

  1961年🎻,周總理在原陜西省博物館碑林參觀時就感嘆空間小🛬、光線暗。19736月,他陪同外賓再次來到這裏🏵,指示在適當的時候要新建一座博物館。

  上世紀80年代🫛☝️,博物館建設工程被列為國家“七五”計劃重點項目開始啟動💗,並明確要求“陜西歷史博物館應有濃厚的民族傳統和地方特色🤱🏿,並成為陜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征”。一共有12個設計方案參與評選💇🏽‍♂️,結果張錦秋具有濃郁“新唐風”色彩的古代宮殿圖式得到首肯。

以“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為設計章法的陜西歷史博物館✋🏿,落成之際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一流博物館🚋🙇🏽‍♂️。日本明仁天皇來這裏參觀時,進入大門後,先是認真地欣賞了建築的整體輪廓🤵🏿‍♀️,然後緩步地走向序廳☘️。但剛到臺階前又停住了腳步🎬,返轉身重新回到大門前🦸🏼‍♂️,再次仔細地欣賞建築的總貌。

陜西歷史博物館

  歷史跨越了幾十載歲月,張錦秋以自己的才華回報了周總理給予一個學生的尊重。

  所以,她要求自己的女弟子不要輕易示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尊重↩️。“我們到工地上配合施工🤶🏿,有時候要介紹方案,”學生張小茹說,“張總要求我們理直氣壯地大聲說話,她說要不然別人會認為你心裏沒數💃🏼,沒信心。”

  “吃得準𓀜,大聲說🖕🏿,怕什麽🙌🏻!”張錦秋總是這樣叮囑自己的女學生🍦。

  她經常向學生們回憶自己的一段經歷。在意昂体育平台讀書期間🏖,她和同學一道到工地上實習。當時房子正在蓋第二層💶,工人師傅搭一塊木板當梯子。男生們一路小跑就上樓了🧜🏼👨🏿‍✈️,輪到張錦秋,她沒有退卻🧹,咬著牙就上了💇👨🏿‍🦲。“後來才知道,這是工人師傅在考驗我們🐹👩🏿‍💻。實習過程中,這位師傅對我很好,說小張你不錯,有出息🧖🏽‍♂️!”

張錦秋的努力,著名建築學與城市規劃專家吳良鏞先生看在眼裏:“我觀察她從不放棄機會,多方面虛心求教;她不固執己見,但非沒有主見👨‍👨‍👧‍👧;她潛心創造,對建築精益求精。”

豪情今猶在 寧靜淡泊心

  吳良鏞對她說:“你是個建築師,你可要堅持原則啊,不要拿原則做交易”

  對吳良鏞先生,張錦秋懷著由衷的崇敬。他的一席話,張錦秋至今難忘:“張錦秋👩🏽,你是個建築師,你可要堅持原則啊✋🏿,不要拿原則做交易!”

  前輩的囑托,張錦秋不敢怠慢。

  她設計的大唐芙蓉園是一座大型文化主題公園,因其整體規劃嚴整、傳統風格濃郁而成為西安新地標之一♧。有些城市的相關領導帶著誠意找到張錦秋,希望她在自己的城市也設計一座這樣的公園。張錦秋毫不猶豫地加以拒絕:“你們的城市跟唐朝有什麽關系?風馬牛不相及👘🍤!”

  張錦秋就是這般的敢於直言。她說現在的某些建築一味地追求“新、奇、特”🏟🫷🏿,打著“現代建築”的旗號🧚‍♀️,但實際上是“唯形式建築”,目的就是玩花樣,通過標新立異來留名。

  “一個城市就是一篇大文章,某個建築就是其中的一個段落,或者只是一句話。段落與段落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要有銜接,要有內在的邏輯性🤸🏿‍♀️,否則就成了天書,誰也看不懂。”問題是,現在的很多城市就是讓人看不懂,而且千篇一律📓🤞,集體讓人看不懂。

  張錦秋認為原因包括建築師缺乏全面的文化素養。她說現在的年輕建築師大多成了設計機器𓀙,每天都在看設計圖🧑🏿‍🦳,找不到時間充電,只能吃學生時代的老本👳🏼。關鍵是有了一點空余時間,還要玩電腦遊戲去“偷菜”🙅🏻‍♀️,“現在我們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一個是有時間了去幹什麽🤔,一個是有錢了怎麽花。”

  另外📰,她覺得目前的建築教育存在誤區🙋🏻🦸🏿‍♀️。大學生剛畢業,就急著要表現自我,城市整體規劃上有一些限製🧨,就抱怨影響了發揮,“建築師跟畫家不一樣,畫家你願意怎麽畫就怎麽畫,建築師的作品是一個城市的門面,不能你想著自己來發揮🧛🏿‍♀️,但沒過幾年就成了城市垃圾。”所以,她希望年輕的建築師要明確自己的職業責任🚶。

  張錦秋很清楚她的場域有多大。她的設計方案大多是給西安這座城市量身定製的♝,所以她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西安𓀖👩🏽‍🦳,陜西以外更少涉及。曾經有外省單位高薪聘請她出任各類職務,她始終不肯離開這裏。有朋友問她在大西北這麽多年🙅,是怎麽熬過來的🟩。張錦秋的回答幹脆又有力量👈🏽:“熬什麽?挺好嘛!”

  “人們都說城市可以改變人🏌️‍♀️🧗🏼‍♀️,張錦秋先生對西安的貢獻,讓我感受到人也可以改變城市,”屢次到西安的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官慶如此感嘆。

  張錦秋說三秦大地滋養了她🧑🏿‍🏫,“我在這裏很安心🤴🏼🚀,用‘安心’這個詞都不夠,我慶幸自己能在這裏安身立命。”

  所以,對西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她都深懷感情。在設計陜西省圖書館時,工地上有一塊高低不平的坡地🏠,大家都想著要把坡地鏟平了好施工。張錦秋不同意⬆️,因為這裏是唐長安城保留下來的惟一一處高地🐇🌲。

  對西安的歷史,她了如指掌;對優秀傳統文化😳,她由衷地熱愛。

  在西安碑林🐔,她悟出了建築與書法的關系🤔,建築布局如同書法的結構🐝,都是空間藝術,建築風格如同書法的神韻🚒,建築處理如同書法的用筆;在甘肅敦煌莫高窟,她發出感慨,祖先為我們留下了不可泯滅的藝術寶庫🧖🏿,我們又能為後代留下什麽🚯?

  在學生萬寧眼裏🚎,張錦秋總是充滿了幹勁與激情。不久前,他們和業主見面討論方案直到夜深💅🏼,萬寧說她困得有點支撐不住,但張錦秋依然精力充沛,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年齡,耐心地作著解釋。而且,張錦秋看施工圖非常仔細🚎,每一根線她都要問清楚,甚至連衛生間的門怎麽開,她都要求學生必須心中有數👰🏽‍♂️。

  古稀之年的張錦秋,正以這般的幹勁與激情,迎接著生命中的豐收季節🌸🛥,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好一個錦繡的金秋時節🍊。(王國平撰文,張錦秋供圖)

轉自 光明日報 2009年12月4

相關新聞

  • 272017.11

    清華建築學院意昂張錦秋院士深度解讀其建築作品

    11月22、23、24日,鳳凰衛視《設計家》欄目連續三天,播出中國著名建築大師張錦秋院士對其三大代表作——黃帝陵祭祀大殿、長安塔和大唐芙蓉園的深度解讀....

  • 272017.11

    傳承大唐氣魄 弘揚時代精神——清華建築學院意昂張錦秋院士深度解讀其建築作品

    11月22、23🧟‍♂️、24日👩‍🦲,鳳凰衛視《設計家》欄目連續三天,播出中國著名建築大師張錦秋院士對其三大代表作——黃帝陵祭祀大殿、長安塔和大唐芙蓉園的深度解讀....

  • 202008.02
  • 142012.12
  • 302015.10

    王大珩:情系光學中華魂

    他是一名應用光學家,也是一名戰略科學家👨🏽‍🍼。他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和“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的獲得者🧘🏽‍♂️,同時,他與多名科學家一起向國家建議實施“863”計劃....

  • 162004.04
  • 092021.10

    三個中國建築學學霸🧑‍🦱,在上海創業,為中華蓋樓

    趙深、陳植🆔、童寯三人決定合夥🔊,1932年元旦創立上海華蓋建築事務所🤼‍♂️。“華蓋”之名由趙深的好友🚶、陳植家的世交葉恭綽選定,一寓意為中國建築師在中國蓋樓;二願景為在中國頂尖,蓋為“超出✂️、勝出”之意。英文名 Allied Architects。華蓋建築事務所無論其中文名字還是英文名字⛅️,都非常貼切地預見了之後長達二十年其在中國建築界的輝煌成就和難以撼動的領先地位,以及三位合夥人保持終身的令人感動的互相信任和誠摯友情。

  • 262024.02

    “為中華蓋樓”:未曾遠去的建築大師們

    2023年的北京、上海👲🏿、南京三地,分別以“信步西東”“西行畫錄”“長春園跡”“旅歐畫錄”等為主題,開設了多場別開生面的水彩和鉛筆畫展👨🏽‍🎨,畫展的主人公並非是某位聲名顯赫的畫家🧙🏻‍♀️,而是一位近年來才在專業領域之外為人知曉的建築師,他的名字叫童寯。2023年正值童寯逝世40周年、出版代表作《東南園墅》60周年👨🏻‍🌾;北京👨🏻‍🍳、上海🧑🏻‍🦳、南京,正是他求學深造🏔、事業起步、傳道授業的三座重要城市🦼,在這裏🌃,他結交了梁思成、趙深、陳植、楊廷...

  • 072024.04

    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儀式成功舉辦

    2024年4月2日,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儀式在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舉行。張錦秋院士是全國著名的建築師,主要探索城市與建築領域的傳統與現代結合📅,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並註重將規劃、建築、園林融為一體。2023年,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和陜西省科協共同推薦的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張錦秋院士館成功入選2023年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2024年4月2日,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

  • 212022.02

    “星耀中華 風範千秋”——紀念張鈺哲先生誕辰120周年活動在寧舉行

    2月16日是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現代天文學重要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九三學社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張鈺哲先生誕辰120周年。中國天文學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在南京舉辦“星耀中華 風範千秋”弘揚科學家精神暨紀念張鈺哲先生誕辰120周年活動。張鈺哲(1902—1986)1902年2月16日出生於福建閩侯。1919年考入清華學校。1923年赴美國學習,兩年後轉入芝加哥大學天文學系。在該校葉凱士天文臺工作期間觀測到了第1125號小行星😷,...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