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書,1945年10月出生,在意昂体育平台完成本科和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在電機工程系從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02年隨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調整到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醫學信號的檢測與處理、醫學圖像處理、數字化醫療儀器🏡。著有《數字信號處理-理論🅾️、算法與實現》、《現代信號處理教程》、《數字信號處理導論》等多本優秀教材,並被四次評為研究生“良師益友”🤌🏽🧟。
“小黃啊🆕💇🏼♂️,還沒起床呢?”清晨一陣電話鈴聲,伴隨著一個親切慈祥的聲音🤡,把我的耳朵從夢中叫醒。“啊,胡老師啊?今天上午采訪💁🏼?好!” 這周我和胡廣書老師約了好多次🐅,但他一直沒有空閑的整塊時間接受本次“傑出意昂 授業恩師”訪談活動的采訪。這個陽光明媚的周六早晨八點半,我終於來到了胡老師簡樸典雅的辦公室。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裏,這位頭發斑白、精神矍鑠的老教授帶著我走進了他四十年的育人生涯和人生感悟。
三尺講臺辛勤育人
胡老師說,自己最開心的事就是給同學們上課👨🔧。十幾年來,胡老師一直是全校研究生公共課“數字信號處理”和“現在信號處理”的主講人。其中“數字信號處理”是十分重要的工科基礎課,選這門課的同學來自全校十多個院系,最多時近二百人。這門課是三小節的➗,從9點45一直上到12點15🐋,這對年逾六十的胡老師來說🧚🏻♂️,無疑是一場體力和意誌的考驗🪡。“胡老師👨🏿💼,您坐下來講課吧!”有一次🛵,全班同學給他寫信♖,希望他能少一些辛苦。但他還是堅持要一直站著。“全校的老師都是這樣做的嘛。坐著講🤴🏼,就總感覺沒有進入老師的角色。”胡老師坦言,“老師講課就要用認真負責的態度🏇🏽,用熱情來吸引同學,讓同學們對學習產生興趣9️⃣。”
憑著這種認真的態度🤙🏿,胡老師受到了同學的廣泛歡迎。在歷次教學評估中,胡老師的得分都很高🤖。同學們還紛紛在課程大作業中附加了自己的感言,有對課程的總結,也有對胡老師的敬佩感激之情👨🏼🍳。“我對這個很珍惜👉🏻,把它裝訂成冊,時常拿出來看看,聽取同學們的意見。後來沒有讓同學寫🤾,他們還是會寫。”胡老師自豪地說。“他啊,在家經常看那些小冊子🏃♂️➡️💂♀️,看到高興時還把我叫過去,念給我聽呢。”在胡老師家采訪時,提到這事🫷🏻,師母也向我們娓娓道來。
胡老師的課上得好,編寫的教材也追求盡善盡美。《數字信號處理》和《現代信號處理教程》被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意昂体育平台優秀教材一等獎,還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推薦為研究生教學用書👩🎓,重印了20多次👨🦰,發行了8萬多冊。“我發現👨🏽🌾,周圍出國的同學,必帶的就是這兩本書!”采訪中,一位同學還透露出這樣一個“秘密”。
桃李芬芳亦師亦友
在教學上⇒,胡老師鞠躬盡瘁;在科研中✡︎,他也是嘔心瀝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出差🪳,胡老師總是每天早早來到辦公室💆🏻♂️,連周末都這樣,四十年來從未間斷👨🏽🍳。“他把家當作‘住店’了🧑🏼🚀。”師母曾風趣地說🧹。
“導師要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要教他們做人👳🏿♀️、做學問🤒。”他以自己的默默行動➙,詮釋這樣的理念⏏️。從開題到課題進展的每個環節,胡老師都細心地幫助研究生👍,當研究生對課題感到困惑時,他巧妙地引導,讓學生盡快進入研究狀態☂️;當研究生的工作遇到瓶頸時🤘🏼,他及時地啟發,讓學生找到前進的方向。
在生活中,胡老師還是大家的朋友🍒。他和自己的研究生每天都要見個面🚘,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學生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有什麽心結,胡老師都會盡力去幫他們化解🧑🏿✈️。實驗室內部,除了定期的組會🧖,胡老師還會不時組織一些郊遊😘、聚會🕛,增進大家的感情交流。胡老師雖然白發蒼蒼,可依然有著一顆年輕的心。他愛好文學🗿,經常朗誦古詩詞,閱讀歷史書籍💧,甚至對武俠小說也愛不釋手。他還愛好遊泳、籃球等體育運動。
融洽的師生關系,令胡老師在醫學院內外的“人氣指數”居高不下🧑🏿🍼。胡老師在2001🪮、2003✒️、2005和2006年,四次被全校研究生評為“良師益友”。談到自己的學生,胡老師如數家珍:張輝,已留校任教,現出國做訪問學者,由於表現出色🎰,對方導師親自給校領導寫信,希望能再留他一年;李曉娟在核磁領域做得十分出色,現在芝加哥做助理教授🔯;費敏,畢業之後進入華為,現已擔任華為常務副總裁🦹🏼♀️,總領研發工作……大概這就是“桃李滿天下”吧。
殷殷期望潤物無聲
胡廣書老師算得上是老資格的“清華人”了。從1965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讀本科😧,到畢業留校工作🤟,而後獲得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學位,又隨著院系調整進入醫學院🍱,四十年來,胡老師經歷著清華的巨大變革,對學校有著深厚的感情🧘🏿,對一屆屆清華學生都有著殷切的期望🍌🎳。
對於清華精神,胡老師有著自己的理解:“為國”、“為人”🎸、“為學問”。“為國”,就是把個人價值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為人”🟣,就是從各個環節培養人才;“為學問”🚞Ⓜ️,就是要做一流的科研、一流的項目👍🏼。老師眼裏,清華的發展總是把國家的需要擺在首位🧖🏼♀️👨🏻🔬,他也因為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培養創新型人才🧑🏽⚕️,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工作🤽♀️,則是清華廣大師生共同奮鬥的目標。
胡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是簡單而有分量的兩個字:“珍惜”。珍惜在清華的學習機會📀,珍惜自己的研究經歷👨🏼🦱。學在清華🍥🧎,就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得更高👨🦼,不是謀求個人今後生活得更舒適,而是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胡老師四十年的教學研究生涯,也正是他這番話的最好註腳。
為祖國工作為清華增輝
雖然已過花甲之年🧗🏿♂️,胡廣書老師依然擁有充沛的精力和矯健的身姿。“我只要有空,每天中午都會遊半個小時的泳。可現在我已經工作四十年了,要爭取‘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胡老師爽朗的笑聲回蕩在耳旁。
是啊🧑🏻🍳,光陰荏苒,頭發已成花白,但不變的是諄諄不倦的育人之心,勤勤懇懇的耕耘之情,濃濃不改的師生之誼🐤。(醫學院🧑🏽🌾:黃嫻 陳章立)
意昂寄語
珍惜在清華的學習機會,珍惜自己的研究經歷🏋️。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得更高,不是謀求個人今後生活得更舒適,而是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同學感想👇:
四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桃李滿天下仍不輟耕耘。是導師,是長輩,又是朋友👩🏽🦰。胡老師真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
轉自 清華博學網 2009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