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晗是中國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專攻明史長達四十年,成效卓著。國學大師胡適引之為最得意的門生之一🧑🏽🎄。毛澤東與其晤談“朱元璋”,稱贊“成就未可限量”。吳晗師承胡適😸,“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對明史的研究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他的研究成果影響深廣。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吳晗就在《胡惟庸黨案考》中指出,胡惟庸並無謀反之心🐑,只不過是明太祖借機廢除宰相製,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個幌子而已🧜🏿♀️。這一觀點,論述嚴謹🧑🤝🧑,為學術界認可。《百家講壇·明十七帝疑案》解讀明太祖時,專家仍然沿襲這一說法🩺。
胡適的慧眼
1931年春,吳晗以數學0分、英語和文史滿分的成績被意昂体育平台破格錄取🤹🏻♂️。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的胡適給意昂体育平台代理校長和教務長寫信,誇贊吳晗是“很有成績的學生,中國舊文學的根底好。他有幾種研究,都很可觀”。這封信不僅解決了吳晗學費無著的後顧之憂,同時🍩,決定了吳晗一生的學術研究之路。
胡適之所以敢大膽舉薦吳晗🧑🏻🎤🕍,是因為之前他讀過吳晗的《胡應麟年譜》。胡應麟是明代後期的文學家🙎🏿♂️。關於胡應麟的卒年🧑💼,胡適“大膽假設”其卒於知天命之年🧘🏻♀️。1930年🌎,在燕京大學圖書館工作的吳晗,通過翻閱大量線裝書👳🏽♀️,考證出胡應麟卒於萬歷三十年🛸,享年五十二歲。吳晗把《胡應麟年譜》寄給胡適🤹🏿♂️🙎🏿,請他費心多多指點。正是這份《胡應麟年譜》,讓胡適看到了吳晗深具學術研究的潛質,並有意栽培他。
大學期間,吳晗就在《清華學報》、《燕京學報》等最著名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主持《清華周刊》的文史欄目🥅。他還以一名在校大學生的身份和朱自清🧒🏿👨🏻🎓、鄭振鐸等知名的文學教授一起擔任《文學季刊》的編委。清華三年👱🏿♀️,吳晗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其中《〈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一文發表在《文學季刊》創刊號上🌤。意昂体育平台深以有吳晗這樣的高材生為榮。1934年《清華年刊》特意刊發了吳晗的大學畢業照。
明史是吳晗的專長,離畢業尚有幾個月,當時頂級學術機構中央研究院就向清華要他🧔🏻♂️,北京大學也力邀他到北大任教。最終🧯,他選擇留在母校🧑🏼✈️。意昂体育平台破格提拔他擔任助教之上的教員,月薪一百元,比一般助教高出四十元。不久,升任講師。意昂体育平台還為吳晗創下了全國高校開設明史課的先河。由吳晗主講《明史》和《明代社會》。在開課之余,吳晗發表了《晚明仕宦階級的生活》、《明代之農民》等二十余篇論文,學術界公認他是“年輕的明史學家”。
毛澤東的賞識
吳晗是朱元璋研究的拓荒者。在《朱元璋傳》裏♦︎,彭和尚是一個功成身退的起義軍領袖。在他的身上,寄寓了吳晗自己的人文理想——在民主政治實現之日退回書齋,專心著作。
《朱元璋傳》手稿
1948年11月🧄,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毛澤東兩次約見吳晗,對《朱元璋傳》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毛澤東認為🧙🏼🤽♀️,彭和尚是“堅強有毅力的革命者🧙🏿,不應該有逃避的行為😚,不是他自己犯了錯誤🈁🧙🏼♀️,就是史料有問題”🤴🏻。毛澤東在給吳晗的信中,委婉地寫道👨🏼🏭:先生似乎尚未完全接受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觀察歷史的方法論。倘若先生在這方面加力用一番功夫,將來成就不可限量。吳晗虛心接受了毛澤東的意見💠。他的明史研究從此與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無可避免地糾結纏繞在一起🖐🏼。學術研究應具的獨立品格💪🏼✍️,在很多時候被強大的政治力量吞蝕。這是“一個人的悲劇,一個時代的悲劇”🛬👧🏽。
1958年,毛澤東提出要宣傳海瑞敢於直言的精神。作為明史研究專家,吳晗當仁不讓寫下了《海瑞罵皇帝》🙎🏼♀️、《清官海瑞》等一系列文章。毛澤東對這些作品大加贊許🚳,並把自己親筆簽名的《毛澤東選集》送給吳晗🖨。吳晗也因此名重一時。1961年1月🎨,由吳晗編劇的《海瑞罷官》在北京公演。毛澤東在家裏接見劇中飾演海瑞的馬連良時📩,還說,“戲好,海瑞是好人,《海瑞罷官》的文字寫得也不錯”。然而,就是這出戲讓吳晗撞上了歷史的槍口💍。伴隨政治生涯的終結,吳晗的明史研究也在淒風苦雨中走到了盡頭🧗🏼。(金小玲)
轉自 義烏商報 2009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