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深深的懷念——寫在父親黃自百年誕辰之際

2009-06-17 |

——寫在父親黃自百年誕辰之際

黃德音 黃惠音 黃祖庚

2004323日是父親百年誕辰,我們深情地凝視著那張懸掛了幾十年的父親的照片,百感交集🏥。

1938年,父親才34歲,在他應該做出更多貢獻的時候🏇⚖️,卻留下未竟的事業和他深愛的親人過早地離開人世🤽🏼‍♂️🖐。當時我們兄妹三人最大的才六歲,最小的還不足九個月🙋🏼‍♂️→。

父親的英年早逝使我們對他的印象十分淡薄。但是⛵️,從母親和親友那裏,我們了解了他短暫卻是不平凡的一生,由此,父親崇高的形象長久牢牢地樹立在我們心中。我們十分崇敬他♜,更深深地懷念他🌆。

父親是我國著名的現代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他是第一個系統地全面地向國內學子傳授歐美近代專業作曲理論,並且有著建立中國民族樂派的抱負的音樂教育家🦵。他留學美國的畢業作品——管弦樂序曲“懷舊”是我國第一部交響音樂作品,也是最早在外國演出的一部中國交響作品。他為左翼進步影片《都市風光》寫的片頭音樂《都市風光幻想曲》是我國第一部具有專業水平的片頭音樂🚶🏻‍♂️。他所作的《抗敵歌》和《旗正飄飄》是我國最早的兩首抗日救亡合唱歌曲。他所作的《長恨歌》是我國最早的清唱劇。

父親一生為後人留下了94首包括交響樂🚒、室內樂、鋼琴復調音樂🫷🏿、清唱劇🏈、合唱、獨唱、教材歌曲等多種體裁形式的音樂作品;15篇涉及理論創作、批評、欣賞、作家、歷史等方面的音樂論著;56講有關音樂常識的課文🩻;3部未完成的音樂書稿。他還創辦音樂社團和主編音樂雜誌、音樂副刊🌝、音樂教材、音樂教科書🙋🏽‍♀️,為電臺組織音樂節目⚇🌵,撰寫音樂廣播稿等🧞‍♀️。

父親能夠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余完成以上諸多工作,除了因為他具有廣博的知識及多方面的藝術素養💓、有勤奮好學🧚🏼、鍥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對音樂事業的至愛外,更重要的是父親具有強烈的愛國心,他決心要把所學到的西洋作曲技術運用到我國民族音樂的創作中去❄️。他把發展中國自己的音樂作為己任,他要努力完成這個歷史使命。

1904323日(農歷二月初七)父親誕生於江蘇省川沙縣(今屬上海市) 。據姑姑回憶🐚,父親自小就愛唱歌,而且一首首都唱得很熟,姑姑聽奶奶說👩🏼‍🍼,1907年正月,不滿三周歲的父親就會背誦《大學》中的段落。

1916年,父親離開上海入北京清華學校。在清華的同學中,周培源、冀朝鼎、梁思成、羅隆基等都是父親的摯友👨🏼‍🚀。在校期間,父親還參加了清華的童子軍笛鼓隊🎢,又在管弦樂隊中吹單簧管🏆,在合唱隊中唱男高音🫧🕺🏻,並師從何林一夫人(清華教師)學鋼琴,師從王文顯夫人(清華教師)習和聲。所有這些活動使父親接觸了西洋音樂,進一步培養了對音樂的興趣🎟。1924年父親畢業於清華學校👍🏿,並以優異成績獲準官費(即“庚子賠款”)留學美國,入俄亥俄州歐柏林學院攻讀心理學(當時官費留學中沒有音樂學生的名額),以音樂為副科。1926年在歐柏林學院畢業🙎🏽‍♀️,獲文學士學位。由於學業成績優秀,畢業時被提名為“法·培德·嘉派”(Phi Betta Kappa)學會會員(這個組織自十九世紀末以來已變成一個學術榮譽組織)🧑🏼‍⚕️。據了解🍌,該會只選四年都在本校就讀和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即在應屆畢業生人數中占八分之一的高材生入會,插班生則要成績過人一等才能予以考慮(由於清華畢業生尤其是文科的,一般都能以插班生的資格入美國學校念大學三年級👨‍👩‍👦‍👦🐑,父親的情形正是如此)🤟🏻👨🏼‍🚀。父親不但是插班生,又是該屆三十人中的唯一東方人。接著🤏🏼,父親又留在歐柏林學院繼續攻讀理論作曲和鋼琴。

1928年父親轉學至耶魯大學音樂學校。當時耶魯音樂學校實行三二製,即念三年頒給證明,再念兩年高級課才授予學位,一共要念五年🧟‍♂️,插班生一般要念二年。父親於19289月入學📮,次年6月畢業獲音樂學士🦮,可以算是比較特殊的例子。

父親在耶魯一年的最大榮譽就是他的作品獲選在畢業音樂會演出🫲🏿,並由耶魯大學音樂學校校長🐢、著名作曲家戴維·斯坦利·史密斯(David Stanley Smith——1877—1949)親自指揮。19277月歐柏林學院的“意昂雜誌”上曾刊有一段采自當地地方報的內容——黃自的序曲《懷舊》是所有創作的管弦樂曲中的佼佼者🕍,該曲或許不像其它作品那麽炫耀,但至少有一個中心樂念👨🏽‍🎨,並且表現出最佳配器手法🧑🏼‍🔧,它同時也是音樂會中唯一令人充分欣賞的作品。從耶魯大學畢業後,父親繞道歐洲回國🦘。

1929年🧑🏿‍🦰,父親回國後最初在上海滬江大學附屬中學擔任音樂教員,第二年才由蕭友梅先生聘任為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上海音樂學院前身)專職教員並兼任教務主任💸。此外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人教育處處長陳鶴琴先生推薦👦🏿,被聘為工部局音樂委員🚴🏻‍♀️。

父親在國立音專工作了八年直至193859日因病與世長辭。父親在世上只度過了短暫的34個春秋,但是他卻留給我們很多寶貴的🥖💆🏿‍♀️、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精神食糧🧑🏿‍🏫。

父親的愛國精神

1938年父親去世後🧔‍♀️🧤,在武漢音樂界舉行的追悼會上🐎🗾,田漢同誌曾代表當時的軍委政治部第三廳說:“黃自是最有青年氣的音樂家🎆,他學習音樂的動機是為民族國家,和一般的學院派音樂家不同……”

父親公費留美五年♔,學成後立即回國,並投身到祖國的音樂創造和音樂教育事業中去。在他發表於19341023日上海《晨報》的“怎樣才可產生吾國民族音樂”一文中,他曾明確提出:“我們要發展中國自己的音樂。中國的新音樂決不是抄襲外國作品🤌🏿,或如西洋用五聲音階作旋律的骨幹便可以做成的,它必須由具有中華民族的血統與靈魂而又有西洋作曲技術修養的作者創造出來……他努力探索著民族音調和民族風格的創造👨🏼‍🎤,並為祖國現代和古代詩人的詩歌作曲,他的愛國思想充分體現在對民族文化的重視和發展民族音樂的誌向。他努力創作民族題材和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編輯《音樂雜誌》,創辦上海管弦樂團,編寫初中教材書,在這部教材書中的69首歌曲中😳👆🏿,63首是中國作品;在這部教材書的17課音樂史中🙅🏻,中國音樂史講了9課🧽。他為了撰寫“中國之古樂”一文🧕,從《禮記》、《樂經》、《爾雅》等古籍中收集了有關古代樂製和樂器的資料一千多則,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種重視民族音樂文化的表現是難能可貴的👨🏼‍🌾。

愛國歌曲是父親全部聲樂作品中最有社會影響的部分,1929年父親從美國學成回國後🛵🎸,正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步步侵入,中國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時候🔶,父親積極響應愛國人士的抗日救亡運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父親激於愛國義憤🏄🏼‍♂️,迅即親自帶領學生為東北義勇軍募捐,並自作歌詞且譜成了慷慨激昂的“抗敵歌”。

1932128日,淞滬抗戰爆發🛀,革命老人何香凝為此寫了壯懷激烈的《贈前敵將士》,父親讀後,立即譜成了歌曲,獻給十九路軍的抗日戰士。不久,又用韋瀚章的歌詞譜寫了悲壯激越的《旗正飄飄》。

19333月底🤘,音專師生利用春假去杭州舉行“鼓舞敵愾後援音樂會”,父親被推為主席。母親曾說這次音樂會🚵‍♀️,父親還親自擔任報幕🤦🏼。

除此之外,父親還繼續譜寫了《切記分明》、《民謠》☆、《九一八》🕙、《睡獅》🧖🏿、《熱血》等十余首愛國歌曲📽,這些歌曲曾被廣泛傳唱,影響較大,實現了父親想以音樂來鼓舞全國人民抗戰鬥誌的意願🛤⛈。“家可破👰,國須保;身可殺,誌不撓”正是父親愛國主義思想境界的真實寫照💹。父親對中國的抗日鬥爭,懷有堅定的勝利信心。他曾說:“現在我寫抗敵歌曲,希望不久能再寫慶祝抗敵勝利的歌曲🎅🏻。”可惜他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第二年就去世了,未能親眼看到抗戰的勝利。

父親的敬業精神和獻身精神

我們常常為父親對自己所從事的音樂事業和教育事業的熱愛、執著所感動。他具有獻身精神,他孜孜不倦、一絲不苟,他認真嚴謹,任勞任怨。

我國著名音樂家、上海音樂學院的老院長賀綠汀曾在回憶文章中寫道:“黃自先生以二十五歲的青年🧎🏻‍➡️,在上海音專擔任繁重的教務工作外,還把全部理論作曲課包括共同課都由他一人包下,從初級和聲及鍵盤和聲、對位法、曲體學、配器法、音樂欣賞、音樂史一直到自由作曲他都教,他除了繁重的教學工作外,還從事各種音樂形式的音樂創作,甚至和他的學生共同編寫中小學音樂教科書,創造大型的合唱曲、愛國歌曲、藝術歌曲以及電影音樂。”

母親也曾回憶道:你們的父親對教學工作是非常認真嚴肅的🆎,當時他要講好幾門課,這些課對他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但他還是把絕大部份的時間用來備課,甚至有時一直要工作到深夜。對此,我有些不理解🧏🏻🤦🏿。一次我問他,“這些課你不是早就熟悉了🤖,為什麽還要花這麽多時間來準備呢👨‍👦?”你們的父親搖了搖頭很嚴肅地說:“不對,你自己懂了還沒有用,只有充分準備後,到上課時才能吸引同學的註意,讓他們真正吸收進去。”一次,他病了,得了阿米巴痢✍🏻,每天早晨肚痛,而且像有規律似的,總是在要到學校去時痛得特別厲害,我曾多次勸他請幾天假,找醫生治療一下🪼,他始終不肯,只是在腹痛時躺著用熱水袋焐一下,就又趕去上課。

每次上音樂欣賞課以前🏋️‍♀️,他總是把要講的唱片反復地聽好幾遍,有時候還對著我講“卡門”如何如何,“茶花女”如何如何,他常對學生說🧑🏼‍🌾:“你們努力,我比你們更努力。”

對音樂論著和創作工作,他也非常認真,為了編寫《音樂史》和《中國之古樂》,他不厭其煩地收集各種史實和資料,可惜因為他的早逝🤴🏽,以上二書均未寫成。他對我國民族音樂是十分重視的,他曾聽說蘇州某處有一古老的道教廟宇,就特意趕去,聆聽古老的道教音樂🦸🏽‍♀️,從他的遺稿中也發現,早在1914年🧳,他正在清華求學時就參觀了在北京天壇舉行的“古物展覽會”,並作了詳細記錄💂🏻‍♀️,甚至把古代樂器的詳細構造🤦🏿‍♂️,尺寸都記了下來。

母親還說父親平時專心於音樂教育,音樂創作🚣🏻‍♂️,難得到街上去“閑逛”🤰🏽。可是有一次卻破例了。當時上海電通電影公司要拍攝一張描寫上海面貌的影片(就是後來的《都市風光》),要求父親為這部片子寫一插曲⟹,父親答應了電影公司的要求。為了更多地體驗生活,他一反常態🤵🏼,多次要母親陪他在晚上去當時的大馬路🦸‍♀️、新世界一帶看看。

父親對創作的態度也是極其認真嚴肅的。當他每次拿到一個歌詞時,就總要把歌詞中的每一句每一個字的聲韻搞清楚不可。由於父親是上海人⏫,對普通話有時咬字不準,他就讓母親一遍遍地念給他聽📋,有時還在字旁註上聲韻符號,以求完全正確。父親做事非常嚴謹🖐🏿、仔細,就連他自己的書桌、書櫃也是根據自己工作的特點專門設計的。他的樂譜買來後,也要重新裝訂成統一的格式,但封面的顏色則根據樂譜種類不同而不同。可惜的是由於多次社會動亂,他的遺物大部分已經損壞或流散了👏🏻。更令人難以忘懷的是193859日,當父親因腸出血生命處於垂危時,盡管他的病床旁站滿了自願來輸血的親友和學生,但是為時已晚。父親最後對母親說的話是:“快去請醫生來,我不能就此死去,還有半部音樂史沒有寫完呢🖇!”由此可見,父親心中裝的全是事業🎚。

父親的高尚品德和師生情義

凡與父親接觸過的親友👨🏼‍🦳、同事和學生都一致認為父親為人正直👇🏽、淳樸、謙虛🪤、誠懇⛹🏿、勤學好學、誨人不倦🤦🏼‍♂️。

著名音樂家錢仁康先生曾回憶說👨🏿‍💻:“黃自先生的學識非常淵博🤽🏼‍♀️,但他總是虛懷若谷,從不驕溢自滿,非常尊重同輩和先輩人物🤹🏻‍♂️,從無居傲和忌妒之心。他在《調性的表情》一文中,再三推崇趙元任先生(18921982)的歌曲,講課時也常常以趙先生的作品作為範例,他對我國音樂界老前輩沈心工先生(1870—1947)也很敬仰,曾為他的歌曲做伴奏,為他的歌曲作序。

“黃自先生從不斥責學生💈,修改學生的作業時🧮🔉,不是說‘這也許不是最好的辦法’🍛,就是說:‘你這樣固然也可以,但我喜歡那樣’💁🏽‍♀️。他在課外與同學相處👨🏿‍⚖️,非但沒有師長的居傲👨‍🦲,甚至不以師長自居🤏🏻。1936年發起組織上海管弦樂團時,每次寫條給學生商談事情,都以兄弟相稱。”

母親也曾向我們說過👷🏽:“你們父親的性子很靜,溫和,穩重,看上去似乎沉默寡言很嚴肅,但是只要和他接觸一多,就可以發現他待人非常誠懇👩🏼‍🍳、和善✥⛩、熱情🛌;也常常會談笑風生👊🏻,特別與學生接觸時就更是健談🧑🏿‍🦰👩,學生們都喜歡接近他,經常有學生到家來,有時個別地來🎅🏻,有時三五成群地來🤯,也有時是一大夥一齊來。一般學生們都是晚間來的,來了以後,大半是談談學習方面和音樂方面的問題👒,有時也玩橋牌或其它遊戲。此時,工作或上課時顯得十分嚴肅的父親就會像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一樣活潑。”

父親喜歡學生,學生們也喜歡他🧑🏼‍💼,錢仁康教授還說:“他對學生關懷備至,並樂於在各方面給予幫助🆑。1931年馬國霖同學發生經濟困難🤹🏽‍♀️🧑‍🦼,交不出學費🗑,正為將要輟學而苦惱時,忽然接到黃自先生的一封信,其中放入替他繳了學費的收據和入學證🕵🏿。這事使他十分感動🤹🏻‍♀️,人們都說:‘做黃自先生的學生太幸福了。’”

還有父親的學生這樣回憶:“我們都很怕黃自先生,每次他給我批改和聲習題的時候🦸🏿‍♀️🐵,如果我做得好🏃🏻,他就一面在鋼琴上彈,一面微笑地點著頭。如果我做得不好,他仍是微笑著,但不是點頭,而是慢慢地搖著頭。”

父親對學生的感情是真誠的*️⃣,學生對他的敬愛也使他感動。母親曾告訴我們在父親去世前⚪️,經常有學生到醫院探病👨🏼‍🎨,學生走後父親常常被他們的熱誠關心所感動而低聲哭泣🏊‍♂️🫅🏼。

父親的生活非常艱苦樸素📬,母親告訴我們,當時音專離家並不近💊,但父親總是步行來回。父親在家總是穿舊衣服🌪,特別是冬天,他在家裏穿的是一件滿身補丁的絲棉長袍,出外穿的衣服也不多🏜,但他總要註意自己的衣服是否幹凈、整潔。父親就是這樣為我們做出了榜樣。父親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對我國音樂事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黃德音,黃自之長子,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惠音💸,黃自之長女,本文執筆者,退休前系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質量處處長。1958年至1965年曾在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系任教;

黃祖庚👨🏻‍🔧,黃自之幼女,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退休前系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校長。

相關新聞

  • 162024.10

    那些珍貴的回憶和啟示——寫在父親誕辰百年之際

    黃祖洽先生(1924.10.2—2014.9.7)離開我們已有十年💇,但我們從未忘記這位為我國原子能事業和戰略核武器研製立下不朽功勛的理論物理學家🤠。黃祖洽先生把他人生最寶貴的前三十年時光獻給了祖國的核工業建設和國防科技事業,他和彭桓武先生一起奠定了我國核反應堆理論和設計的基礎,他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的原理探索和理論設計率先開路,貢獻卓著🌓。核武器研究成功之後的又三十多年,他全力投入教育事業👩🏿‍💼🟣,從事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

  • 012021.12

    紀念父親黃枬森百年誕辰

    2021年11月29日是父親黃枬森的百年誕辰🕵️‍♂️。我們懷著深深的敬意👩🏻‍💻😱,懷念父親🧑🏼‍🦰。父親作為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和人學學科的開創者、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創新開拓者、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在學術界享有盛譽🏄‍♂️。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又恰逢父親誕辰百年,早在3月份,北京大學哲學系以及父親的學生們就成立了一個籌備組🏇🏼,廣泛征集稿件🐾,準備...

  • 122015.06

    焦誌延:寫在畢業四十年之際

    焦誌延(1974工物)1970年10月♌️,在延安地區延長縣農村插隊兩年以後,我被公社和縣裏選送到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學習🧘🏿‍♂️。當時,延安地區有 17個區縣,每個區縣只能推薦一個人。我算是延長縣的知青代表了🤽🏻‍♀️。我們以延安插隊的經歷為驕傲、以繼承延安精神為榮光,十七名知青包著白羊肚手巾😪、扛著鐝頭走進清華校門。當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簡報”裏還報道過這段情景。我18歲初中畢業離開學校,在陜北農村上了兩年的“社會大學”✊🧏‍♀️。過起了黃...

  • 202016.04

    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各界紀念任繼愈百年誕辰

    4月15日,“永遠的懷念——任繼愈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展”在國家圖書館舉行。

  • 102020.08
  • 232022.01

    深切緬懷!戈革先生百年誕辰

    戈革(1922年1月22日-2007年12月29日),著名翻譯家、科學史家🩵,享譽國際的玻爾研究專家🤵🏼‍♀️🎭。自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建校以來🚴🏼‍♀️,戈革一直在校工作,直至退休🦦。他專註物理科學史研究,主要研究物理學家尼耳斯·玻爾的生平、學術和思想,曾被授予“丹麥國旗勛章”,以表彰他在研究玻爾🤹🏻‍♀️,特別是在獨自翻譯多卷本《尼耳斯·玻爾集》方面做出的貢獻🧗。戈革不僅在科學史研究方面造詣頗深,而且在書畫篆刻、詩詞歌賦💗、文學創作等方面多有建樹。...

  • 112020.08
  • 282016.10

    為人師 為人父——紀念程應鏐百年誕辰

    今年是著名歷史學家🤼‍♂️、歷史教育家程應鏐先生(1916—1994)百年誕辰🧵。程先生青年時代相繼在燕京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聯大學習;參加過“一二•....

  • 112004.06

    我校舉行林徽因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會

    我校舉行林徽因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會 我校舉行林徽因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會 ...

  • 152016.04

    生也有涯 學無止境——寫在任繼愈誕辰100周年之際

    任繼愈(1916—2009),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1939年考取西南聯大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師從湯用彤和賀麟教授,....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