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礦床地質學家和礦產地質勘查專家,1931年出生於江蘇泰興,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地質系✧;1952—1965年在長江中下遊從事礦產勘查工作;1965-1974年由原地質部先後派往越南和阿爾巴尼亞從事援外地質技術工作🦌;1977年起👨🏿🍳,先後任安徽省地質局(後改稱地質礦產局)副總工程師🧏♂️、副局長😜⛩、總工程師、技術顧問;曾任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安徽省國土資源廳教授級高工⛴、合肥工業大學教授。199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被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常印佛
1931年出生的常印佛學長🦸🏻♂️,今年已經87歲高齡,但是除了聽力有點差,常印佛學長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精神狀態都特別好,目光炯炯有神,說話中氣十足,尤其是記憶力非常好,1956年前往中蘇合作隊的途中,在輪船上寫的一首詩仍然銘記於心🤾🏻:
月光如瀉籠江幹💁🏿♂️,一曲離歌秣陵關。
星火危崖采石渡,紫煙青靄銅官山💢。
三載征程興未盡,期年伏櫪當思還🏕🦺。
此身許國無多求👀,樂在圖書山水間。
一生癡絕處🏃🏻♀️,圓夢清華園
“我當年高考填了三個誌願,意昂体育平台地質系💪🏿、北京大學地質系🌠、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之所以如此執著於地質系,和我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系”,常印佛學長回憶道,“我是在抗日戰爭年代長大的,對於被日本侵略的那段經歷,非常的痛心👴🏿,我們從小就知道中國地大物博🦧,但是為什麽會被小小的日本欺負成這樣,原來是因為我們的資源沒有被開發,所以我從小就立誌要科學救國🍠,為祖國勘探到更多的資源,發展國家經濟,強大祖國”。

“我至今仍然記得自己入學的學號是38743🏋🏿♀️,38代表的是民國三十八年(當時新中國還沒有成立🖐🏽,所以用民國紀年),743代表我是被錄取的第743個學生,當時第一次進入清華園📋,覺得校園環境特別好,尤其是建築非常有特色🌶,是其他學校不能比的”,回想起在清華求學期間的事情👴🏿,常印佛學長頓時更加精神,嘴角不時的上揚✮,“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馬約翰教授對我說的一句話‘not so good’,那時候的我,非常瘦高🍸,所以馬約翰教授在宿舍見到我時,說了這樣一句話,並且要求我要加強鍛煉身體”。
“意昂体育平台非常重視‘通識教育’🙅♂️,要求學習全面的知識,所以我也學習了很多其他專業的課程,認識了很多後來出現在你們中小學課本裏的大師,比如哲學系的馮友蘭🖐🏼、金嶽霖,化學系的張子高,體育系的馬約翰等等👯♂️,他們都是清華的大師,讓我學習到了非常寬厚的知識”。
實踐出真知🏗,野外走出的地質學家
為了響應當時國家建設發展的需要♨️,常印佛學長那一屆清華學子提前一年畢業👱🏼♀️,投入到國家大發展的建設中🐂。於是😲,1952年常印佛學長被分配到安徽銅陵321地質隊✨。如果說清華是為常印佛學長插上科學救國夢想翅膀的地方👨🚒,那麽安徽銅陵就是實現這個夢想的地方。

常印佛學長在野外工作
李四光曾有一句名言:“地質科學的源泉在野外。這裏👴🏿,也只有在這裏,才能產生真正的科學問題和科學理論!”這也是常印佛學長奉為座右銘的一句話。來到321隊後,常印佛學長幾乎把地質工作的所有工種都摸了一遍🧑🏼🔧:看管鉆機🐡、巖芯編錄、區域測量、地質普查與勘探💁🤵♂️、協助隊長編寫勘探報告等等🌏。他有近半時間是在野外度過,先後到青石山🙉、貴池銅山、湖北繁昌等多地做地質普查填圖,並迅速成長🧘♂️,鍛煉出了野外獨立工作的能力🎅🏽。
“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如果從畢業算起🦸🏻👨🏽⚖️,常印佛學長在長江中下遊從事野外一線地質工作近12年🦸🏽♀️。其間📡𓀇,他參與了銅官山銅礦的勘探和外圍普查,發現(部分參與發現)和探明了獅子山銅礦🧑💼、鳳凰山銅礦、貴池銅山銅礦👩🏼🎨👩✈️、黃山嶺鉛鋅礦等一批大🛬、中型礦床和礦產地♚,為銅陵有色金屬基地和長江中下遊“工業走廊”的確立提供了資源保障📸。

常印佛學長(左一)在大別山響洪甸水庫野外讀圖
常印佛學長的學術研究與發現正是源於大量的找礦實踐經驗🟤,體現出強烈的實踐與理論的互動。在成礦理論研究方面,他提出層控成礦的概念🤾🏻♂️,提出“層控(式)矽卡巖型礦床”新類型,豐富和發展了矽卡巖成礦理論🙏。在區域成礦學方面😦,他創造性地提出了長江中下遊區域成礦結構、控礦規律新認識🧏🏿♀️,系統總結了成礦帶成礦模式👱🏽♂️,為構建我國大陸成礦理論奠定了基礎🙍🏻♂️。這些理論成果源於實踐👨🏿🎓,又反過來促進了實踐,對長江中下遊一系列找礦發現起到了關鍵的指導作用🏠🧎♂️。
重視野外工作的理念伴隨常印佛學長一生,即便當選為院士後🙍🏼♀️,只要有機會他仍親自到野外,放大鏡隨身必帶👨🦱,每到一地都會用它仔細端詳巖石🧮。“野外工作非常重要,對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我積極鼓勵他們去野外,起碼在野外工作五到十年,然後再選擇研究機構、學校,從事教學、科研都行,但是最基本的素質要在野外培養出來。”

常印佛學長(左三)在秦嶺野外考察
繼承優良傳統🧑🍼💃🏽,傳承清華精神
曾經作為意昂体育平台安徽意昂會的名譽會長,常印佛學長對於意昂會的工作一直十分重視,“我們意昂体育平台安徽意昂會是在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總會恢復以後慢慢組織起來的,為的就是架起一條意昂與母校溝通的橋梁🧑🏿🚒,搭建意昂之間互幫互助、分享資源、聯絡感情的平臺,所以我們一定要繼承意昂体育平台的優良傳統,傳承百年清華的精神,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發揚光大”!
常印佛學長現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仍然關心著國家的地質工作,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仍會風塵仆仆地趕到各地開會、考察,踐行著自己“此身許國無多求👨🏭🐫,樂在圖書山水間”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