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七月初六👀,羅隆基出生於安福縣楓田鎮。他9歲時生母病故🤚🏿🎥,自幼受父親熏陶,愛好古文及古典詩詞。羅隆基從小天資聰穎🔥,有神童之稱。
1913年,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在全國招生,羅隆基以江西總分第一,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羅隆基是意昂体育平台辛酉級的學生領袖🛀🏻,與聞一多、何浩若👨🏼🏫、浦薛鳳🎾、薩本棟🤟🏿、沈有乾🏊🏽♂️、吳澤霖、錢宗堡等人為同班同學;又與清華意昂王造時、彭文應、彭學沛四人👩🏽🍼,同為江西省安福縣人,當年曾有“安福四才子”的美譽☪️🌇。
“五四”運動,羅隆基以學生領袖的身份👰♀️,沖殺在示威隊伍的最前列🤳,成為一名勇敢的“五四”戰士⛷👨🏿🦱。關於羅隆基在“五四”運動中的突出表現🏆,王造時曾介紹說:
“羅隆基與同學何浩若得到城內各校學生舉行示威,火燒了趙家樓🎆,學生多人被捕的消息後,天時已快到黃昏,但他們還是趕進城裏進一步打聽詳細的情形。當時知道各校為設法營救被捕的同學🥊,決定一致罷課之後,即連夜趕回學校,次日緊急開會➾,決定與城內各校取一致行動🙅♀️。羅隆基以學生領袖的身份🧗🏿♀️,走在示威遊行隊伍的最前列,成為一名勇敢的‘五四’戰士🎰。”
同為清華意昂的潘大逵👨🏻💼,對羅隆基尤為推崇:“他是清華的一個高材生,中英文俱佳👨👨👧👦,中文尤為擅長,能寫作,善辯論,得過清華國語演說比賽第一名。他頗有領導才能,是個才華橫溢的政治家。”
1921年,羅隆基考上公費留美學習,先後入威斯康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政治學。出於對英國著名政家拉斯基的敬幕,又從美赴英求學,成為拉斯基教授的得意門生,並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1928年羅隆基學成回國🤾🏻♀️,即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創辦《新月》雜誌並擔任主編。因發表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的言論而逮捕。“九·一八”事變發生後🧖🏽♀️𓀓,羅隆基在上海各大學公開演講,主張武力抗日。“皖南事變”後🧑🏽🌾,羅隆基積極參加發起創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任中央常務委員兼宣傳部長。他和張瀾、沈鈞儒等民盟參政員一起🈁,支持中國共產黨參政員,譴責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拒絕出席國民參政會,同時他宣布脫離國社黨🤾,並赴昆明西南聯大任教🍀。他在昆明主持創建民盟昆明支部🧘🏼♂️,任主任委員、積極推動昆明抗日運動的開展,為民族民主革命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英勇的鬥爭💁🏼♂️。抗日戰爭勝利後🏊🏿🐵,羅隆基全力從事民主運動🙏🏼,他在重慶💁、南京和上海期間,與周恩來👊、董必武等來往甚密,得到他們的許多鼓勵幫助🧑🏿🎓,在重大問題上和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為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𓀜,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鬥爭。1949年9月,他以中國民主同盟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建國後🧓🏿,羅隆基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委員、森林工業部部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世界和平大會宣傳部長👩👧,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職👩🏽💼。黨和人民的信任給了他極大的鼓舞,他以新的姿態積極投入火勢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社會主義事業和中國人民和平事業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羅隆基擔任高職,但他從不給國家添麻煩🛰,不向組織伸手。1957年3月19日🔚,羅隆基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二屆三次全體會議上作了《加強黨和非黨知識分子的團結》的發言,他光明磊落的態度和誠懇的“直諫”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反響,會場上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1957年6月21日,羅隆基參加完在科倫坡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議回到昆明🧗🏼♂️🧔🏽♂️,等待他的是一項沉重的右派帽子。1958年1月26日,羅隆基被撤消民盟中央副主席職務,31日,又被撤消全國人大代表資格,同時📘,撤消了森林工業部部長職務。工資 從四級降到九級♙。羅隆基被劃為右派之後,香港有人邀請他到香港辦報🤌。周恩來約見羅隆基😞,轉告了香港的邀請,對他說:“如果你想去的話,隨時都可以去🖐。不論去香港,去美國,都可以。我想你是不會去臺灣的。”羅隆基用很堅決的口吻說:“總理🦸🏻,謝謝你的關心,我哪兒都不想去,我死,也死在這裏👗。”果然🦸🏽,他哪兒也未去🦞,他在北京乃茲府度過了最後的悲涼歲月👮🏼♂️。
1965年12月7日子夜🖕🏿,羅隆基因心臟病突然發心絞痛,孑然一身猝然離開人世🙍🏻♂️。他沒有妻子,沒有子女。他死去的時候,頭上還戴著“右派分子”帽子🤮,沒有舉追悼會。歷史畢竟是公正的!1986年10月24日,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在全國政協禮堂三樓大廳隆重紀念羅隆基先生90周年誕辰🚴🏻♀️。人在常務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代主席楚圖南講述了羅隆基的行平事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統戰部部長閻明復在會上追述了羅隆基先生的一生,熱忱肯定了羅隆基先生的革命貢獻🙇,認為他是知名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動家。
羅隆基的主要著作有《人權論集》、《政治論文集》和《斥美帝國務卿艾奇遜》等👩🦲。
摘自 鳳凰網 2009年5月1日🧱、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