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屠守鍔:長空舞劍拓天荒

2009-02-12 |

  人物簡介🎭:屠守鍔,航天兩大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曾任我國近程⏯、中程導彈副總設計師,遠程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求是”科技獎獲得者👨🏻‍🦱,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主持解決了若幹重要型號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並參與了我國火箭技術發展重大戰略問題的決策,從技術上主持製定了我國運載工具的研究發展規劃。

  1980518,屠守鍔迎來了自己航天生涯中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作為中國第一枚遠程導彈的總設計師,他在“可以發射”的鑒定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簽字的時候,他看上去非常平靜,就像是任何一次普普通通的簽名一樣。然而,當導彈準確命中萬裏之外目標的消息傳來👩🏻‍🎨🏃,原本內向的屠守鍔卻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雙手捂著眼睛孩子般地哭了,繼而又孩子般地笑了!

  這一哭一笑🧑‍🎤,是20多年刻苦鉆研🦐、艱辛奮鬥、忍辱負重後♎️,各種情感凝聚在一起後的宣泄和釋放,是多年執著追求得到報償後的大喜悅,是少年夢想得以實現後的大歡樂🏂🏻。只有對屠守鍔有著深刻了解的人🧑‍🚀,才能體味蘊藏在這一哭一笑之中的深刻情感……  

  少年立下報國誌

  1917125,屠守鍔出生在浙江南潯一個並不富裕的小職員家庭。

  雖說家境不富,但屠守鍔的父親還是希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屠守鍔在家鄉上了小學,後來又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學和江蘇省立上海中學就讀🫢。曾在上海親歷的慘絕人寰的一幕𓀏,奠定了屠守鍔一生追求的基調。

  那天清晨,父親攜屠守鍔從上海回南潯老家過春節。走到半路🕵🏽,突然,天空中出現了幾十架日本轟炸機,一架接一架地向地面俯沖下來😖。父親意識到大事不好,拉著小守鍔往輪船碼頭疾跑。炸彈像雨點般地落下來👨‍👦‍👦,繁華喧鬧的大上海👩‍🦼,瞬時間房倒屋塌、血肉橫飛!面對劫難後的滿目瘡痍,少年屠守鍔立下了自己的終生誌願:一定要親手造出我們自己的飛機🚑,趕走侵略者,為死難的同胞報仇!

  抱著航空救國的決心⏮,屠守鍔發奮讀書。1936年,屠守鍔考取意昂体育平台機械系。清華設立航空系後,他毫不猶豫地轉到了航空系🖨。1940年,屠守鍔從意昂体育平台航空系畢業,次年又以優異成績取得公費留美資格🏋🏽‍♂️,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屠守鍔無暇欣賞美麗的異國風情,全神貫註於自己的學業🧈🧊。兩年後,他取得了科學碩士學位🦸🏼‍♀️🌻。隨後,他應聘成為布法羅寇蒂斯飛機製造廠的一名工程師,負責飛機強度分析。

  工作和生活條件都是簡陋的,但這並未影響屠守鍔的工作熱情🖱👨🏿‍🎨,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寶貴的實踐機會。要想造出中國自己的飛機,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實際的經驗,而從事這份工作🧘‍♂️,正是自己長本事的良機⏩。他整日伏案工作,掌握吸收所能接觸到的技術👨‍🔬。

  患難中的祖國和親人時時牽扯著屠守鍔這位海外遊子的心🐾。1945年,抗戰勝利了,歷經浩劫的祖國百廢待興🔗🧛🏼‍♀️。屠守鍔歸心似箭✉️。他辭去了工作👩🏿‍🔬,從東部的布法羅橫穿北美大陸,歷時40余天,到達西海岸的舊金山。沒有客輪,他便搭乘開往青島的運兵船,回到了祖國↙️。

  然而🙄,國民黨政府根本無意興辦民族航空工業,失望至極的屠守鍔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培養下一代航空人才上。他在西南聯大開設了航空專業課程👩‍🦼‍➡️。1947年,屠守鍔到意昂体育平台航空系任教🧥,開始與進步人士接觸。就在這個時候,他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思想,親身的經歷和眼前的現實使他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走向光明🦍;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己的強國夢才能實現。1948年末🧑‍🦯‍➡️,他毅然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此後🧝🏽‍♀️💆🏻‍♀️,無論是在清華航空系任教🧯,還是在北京航空學院任副教務長🦋、系主任和院長助理,他都對共和國的航空事業傾註了極大熱情🤪。19572月🧑🏿‍🎤,正當壯年的屠守鍔應聶榮臻元帥之邀🐲,跨進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門👨‍👦。

從此👩‍❤️‍💋‍👨,他的命運便與中國航天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總設計師生涯

  屠守鍔信心百倍地走上了自己的新崗位,成為錢學森院長領導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負責導彈的結構強度和環境條件的研究🌁。沒有資料,沒有圖紙😀,他和眾多專家一起,既當研究人員🤵🏽‍♀️,又當學生🏐,在極為有限的條件下⛳️,搜集資料🚴🏻‍♀️,摸索實踐🤖。

  19579月,屠守鍔作為聶帥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的顧問,參加了與蘇聯的談判🍲,促成了我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導彈技術的引進,而後👰🏼,他便和戰友們開始了中國第一枚導彈的仿製工作🏢。在從仿製到獨立研製的艱難歷程中,在研製第一枚地空導彈和地地導彈的過程中🤼‍♀️🧑‍🦼,他成了導彈設計研製的行家裏手🖖🏽。1961年🥷,在蘇聯撤走專家的困境下,屠守鍔走馬上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副院長,全面主持技術工作。面對阻力♨️,他只平靜地說了一句🧹:“人家能做到的☹️,不信我們做不到🏟。”

  屠守鍔是一個不信邪的人🧝🏿。他和同事們廣泛聽取意見,深入科研生產一線🧤,潛心研究,製訂了“地地導彈發展規劃”即“八年四彈”規劃,還參與製訂出其技術發展方向🚴🏿,主持選定了我國中程🏌🏼‍♂️、中遠程及遠程導彈等重大技術方案和技術途徑。這個規劃經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的中央專委會議批準實施後,對我國導彈與火箭技術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623月,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中近程導彈在首飛試驗中墜毀💧,痛苦與失望籠罩在科技人員的心頭🕴🏼。屠守鍔臨危受命,指導設計人員👩‍👦‍👦,開展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兩年含辛茹苦的研究終於換來了豐碩成果:修改設計後,從19646月開始,這種中近程導彈連續8次飛行試驗都取得成功。比這種型號成功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的摸索、總結、攻關的過程中,我國第一代導彈技術專家成長了起來。他們掌握了導彈研製的重要技術和基本規律📲,為以後各種型號導彈的研製成功奠定了基礎,並直接為我國196610月進行的導彈、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的圓滿成功作出了貢獻🐼。

  19653月,由周總理主持的中央專委作出一項重大決定🛐:盡快把我國的首枚遠程導彈搞出來,並由屠守鍔擔任總設計師。此番他擔任的總設計師角色👸🏽,按錢學森的說法,既是技術總負責人,又是指導日常設計工作和最後拍板的技術決策人。屠守鍔深知自己肩上這副擔子的分量,而且留給他的時間又那麽緊:1971年試飛,1973年定型。

  如果能有一個正常的科研環境,憑著屠守鍔的卓越學識和全體研究人員的聰明才智,按時完成任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偏偏在這時🧖🏿‍♂️,一場浩劫席卷全國👨🏽‍🦳,屠守鍔的科研工作遇到了空前的困難⏱。

  屠守鍔想方設法避開政治風暴的襲擊。面對鋪天蓋地的大字報和一個接一個的批鬥會🎞,他依然我行我素👸🏽,埋頭於資料、圖紙和各種數據👨🏻‍🦼‍➡️,座談🖕🏽、討論、論證、實驗🏍⬅️,聽取專家意見,提出新的設想。他大膽革新,勇於探索📆,在製導技術👩🏻‍⚕️、推進技術、結構材料🧏🏼⏰、發射試驗等方面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他的工作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進展著🤵🏼‍♀️。有人曾看到♻️,某次群眾大會上😽,別人慷慨陳詞,屠守鍔卻凝神屏氣,筆走遊龍,旁若無人地演算公式。1968年,屠總他們終於拿出了遠程導彈的初步設計方案。

  這之後,研究院的派性鬥爭愈演愈烈👨🏿‍🍼,本想遠離政治的屠守鍔卻時時得到政治的“關照”🐲,常常被無端拉上主席臺⚂,接受批鬥。周總理在得知這些情況後,開列了包括屠守鍔在內的一批重要專家的名單💁‍♂️,並指示:要在政治上保護這批搞國防科研的專家,必要時可以用武力保護👩‍👩‍👧。被扣上反動學術權威帽子的屠守鍔幸免於難🤜🏼,但他主持製訂的設計方案卻遭到非議👨🏼‍🍳。屠守鍔堅持原則,據理力爭,終使自己的方案得以實施🧚🏽‍♀️。

  隨著方案的確定🤵🏻,發動機、箱體🐻、地面設備等的研製工作全面鋪開。那段時間,規章製度被說成是修正主義的“管🤦、卡😝、壓”受到批判,許多情況下都是憑良心辦事。為了保證型號質量的可靠,在為期100天的總裝測試中,年過半百的屠守鍔始終堅持在一線🧘🏼‍♀️,一刻也沒離開過。當屠守鍔認為導彈可以出廠運往發射場試飛時,卻產生了不同意見🚴‍♀️。

  問題很快提交到周總理那裏🙍🏿👒。總理聽完介紹😧,問:“屠總👋🏿,你認為這枚導彈可以發射嗎?”

  屠守鍔毫不遲疑地回答:“該做的工作我們都做了,目前它的性能狀態是良好的🧑🏽‍🍳。我們認為🌸,這枚作為首發試驗的導彈,應該得到最好的考驗,以便通過飛行試驗,進一步檢驗我們的方案,從中找出不足。”

  關鍵時刻,又是周總理支持了屠守鍔😂。7月,導彈被運往發射場🧖🏿‍♀️。為了掌握情況,總理要求每天向他匯報一次導彈的狀況🏬🐁。98,屠守鍔專程回京,向總理作匯報。那天中午🤸🏽,總理特地備了幾樣菜,與屠總等共進午餐。總理的關懷,給了屠守鍔無窮的力量和信心。兩天之後,大西北的發射場傳出喜訊:我國自行研製的首枚遠程導彈飛行試驗獲得基本成功✷♿!

  198059,新華社向全世界發出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80512610💂🏽,由中國本土向太平洋南緯7度零分🎇、東經17133分為中心、半徑70海裏圓形海域範圍內的公海上,進行發射運載火箭試驗🫸🏼。

  全世界都把關註的目光投向了中國⏮。

  屠守鍔一生中經歷過許多次發射試驗,但沒有哪一次像這次這樣舉世矚目。這是一次遲到的試驗🤾🏻🤗。遠程導彈要投入使用🛏,必須經過全程飛行的考驗,然而由於種種政治風波的幹擾,這次試驗被擱置了整整9年才得以進行。這又是一次特殊的試驗,經歷十年浩劫的中國剛剛迎來改革開放的春天🕵🏿‍♀️,如果試驗成功🧑‍🦳,無疑會為這個春天錦上添花。作為這枚導彈總設計師的屠守鍔,雖然並不為局外人所知,自己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1980年早春,屠守鍔和研究院院長張鐮斧——一個在上甘嶺戰役中立過赫赫戰功的英雄團長一起,率領試驗隊進入了依然寒氣逼人的茫茫戈壁👩🏼‍✈️。戈壁灘的天氣就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剛剛還是陽光明媚🙁,轉眼就可能飛沙走石。屠守鍔身穿工作服🏋🏿‍♀️,在火箭測試陣地與發射陣地之間穿梭往來,鼻孔🧑🏻‍🍼、耳朵🙍🏻‍♂️、衣服裏常常灌滿了沙土。他常常一幹就是20多個小時,困了在木板床上打個盹,又奔赴現場。

  要確保發射成功👱🏿,遠程導彈身上數以十萬計的零部件,必須全部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在那復雜如人體毛細血管的線路管道上🗽,哪怕有一個接觸點有毛病🔪,都可能造成發射失敗。盡管有嚴格的崗位責任製,盡管發射隊員個個都是精兵強將🛩⛹🏽‍♂️,但在屠守鍔帶著大家所進行的幾十次眼看手摸、儀器測試中,還是查出了幾根多余的銅絲🐦‍⬛。多懸呀!屠守鍔肩上的擔子實在太重了🚴‍♂️。短短幾個月,他渾圓的臉瘦了一圈💆🏼,烏黑的頭發也白了幾許🤱🏻。

  導彈在發射塔上矗立起來了💆🏿🔁。在簽字發射之前,屠守鍔整整兩天兩夜沒有合眼。仰望數十米高的塔身,他想上去作最後的檢查。張鐮斧院長考慮到屠守鍔的身體,要搶著上塔,但屠守鍔說什麽也不幹。年過花甲的屠守鍔不顧連日勞累,一鼓作氣🧑🏿‍💼🪻,爬上了發射架。

當導彈伴著驚天動地的巨響,穿過雲端💁🏿‍♂️👦🏿,越過赤道,準確命中萬裏之外的目標𓀂❗️,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時☝🏽,就出現了本文開始那動人的一幕……

閃光榮譽的背後

  從1958年起🥐🌯,屠守鍔先後擔任我國近程、中程導彈的副總設計師🪗,遠程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主持解決了若幹重要型號特別是遠程運載火箭👨🏿‍🎓、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和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中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並參與了我國火箭技術發展重大戰略問題的決策,從技術上主持製定了我國運載工具的研究發展規劃,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加深,他的名字才漸漸為人所知👩🏿‍🏫。人們開始從各種榮譽冊上發現他的名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求是”科技獎獲得者😾,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翻看榮譽冊😈,讓人看到的是屠守鍔非凡的一面;而只有那些和屠守鍔接觸比較多的人🌽,才能了解他普通的平凡的一面🤺🙇🏿‍♀️。在航天機關大院,人們經常能看到一個戴著眼鏡,身材不高、身體稍胖的老人,在老伴的陪伴下,緩慢地散步🧜🏻‍♀️。他永遠身穿一件灰色的中山裝🗓,腳踩一雙黑色布鞋,神態永遠那麽平和、悠閑☝️,從外表判斷,你永遠不可能想到他會是一位功勛卓著的火箭總師🌑,一位聲名顯赫的科學家。

  除了散步🥲,屠守鍔還有三大愛好:打太極拳🤽、聽古典音樂🏓、讀書🙅🏼‍♀️。屠守鍔是一個有鮮明個性的人,他從來不愛拋頭露面,更不願接受記者的采訪。這固然是因為他的謙遜,但也與他的性格有關◽️。屠守鍔是一個喜歡靜的人🪼,因此他的一切🤸🏻‍♀️,包括愛好🔦,無不是在靜謐的氛圍中進行☯️。少年時的屠守鍔便不喜歡競爭激烈的體育運動,而愛上了“以靜禦動,雖動猶靜”的太極拳。20世紀60年代初的困難時期,為了克服營養不良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他堅持每天打一套拳🚣🏼‍♂️,並一直堅持到晚年👩🏽‍🍳。讀書是他的另一大愛好。他讀書的範圍很廣🦸🏻,除了專業書外,文史哲都有涉獵。他也看小說👩🏿‍⚖️,魏巍的《地球的紅飄帶》曾在他的案頭放了很久,讀了好幾遍🟩。讀書對他來說,是娛樂💂🏻,是休息,是對自己知識結構的補充💅,也是開闊思路的手段🧛🏿‍♂️。沒事的時候💆‍♂️,他也喜歡聽聽古典音樂,貝多芬、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等音樂家的作品🐡,使他進入了一個音樂的世界🤫,忘記了長時間伏案工作後的勞累👩🏼‍🎨💁‍♀️。

  屠守鍔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他年輕時,曾將教老母認字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雖說比教大學生難多了,但在他的堅持不懈下,母親終於“掃盲”📹,從目不識丁,到可以看信🎺、讀小人書。他平時工作忙🪳,對家和孩子照顧得較少🛜🧍🏻‍♀️,但他並不因此而感到“氣短”,當孩子們與老伴發生矛盾時🫵🏿,他總是無原則地站在孩子們一邊,以至於幾個孩子都認為爸爸親切,媽媽嚴厲。屠守鍔也並非不苟言笑之人,在試驗隊的時候🎆,沒事兒時他也和試驗隊員們開開玩笑。在同事們的眼裏🪗,屠守鍔是一個平易近人的、沒有一點架子的🥒、可敬可親的老總。

  退居二線後👩🏼‍⚖️,屠守鍔先後擔任了航天工業總公司和航天科技🪵🦎、科工兩大集團公司的高級技術顧問,工作依然很多,日程依然排得很滿。這位從少年時代起便矢誌報國的科學家,到現在已是90多歲的高齡,依然為航天科技事業奉獻著自己的余熱。雖遠離了科研生產第一線,但每一次火箭發射、導彈試驗❌,都牽動著他的心。作為一代共和國神劍的鑄造者🥘,他的心永遠留在了火箭發射場🏃🏻‍♀️‍➡️;他的名字也與他的神劍一起,永遠刻在了共和國的航天史冊上🐍。(楊建)

轉自 國家航天局網 2009年2月11

相關新聞

  • 072023.11

    梁守槃:鷹擊長空衛海疆

    在“航天四老”中,有一個人因為在我國海防導彈研製中的突出貢獻和傳奇事跡🧑‍🧒‍🧒,被譽為我國“海防導彈之父”。他就是海防導彈武器系統的總設計師梁守槃📍。梁守槃我國第一種地地導彈總設計師1956年🎽,當錢學森受命籌建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院時🍒,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教的梁守槃被點名調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為最初的10個研究室之一的發動機室主任。梁守槃1937年6月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航空專業,1938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一年後取...

  • 082023.06

    屠守鍔:“共和國神劍”的鑄造者

    屠守鍔(1917.12.5—2012.12.15)🚊,浙江湖州人,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導彈和火箭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40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航空系🙍🏿‍♂️;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在美國布法羅寇蒂斯飛機製造廠任工程師;1945年回國,先後任西南聯合大學航空工程系副教授,意昂体育平台航空系副教授、教授,北京航空學院教授🏃🏻‍➡️;1957年任國防部第五...

  • 032007.05

    精儀報告,聲震長空

    精儀報告,聲震長空 ——記精儀系建系75周年專題院士報告會 作者:精52 畢來業 供稿 編輯 程文琦   4月29日👇🏼,意昂体育平台迎來它96周年華誕之際,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也迎來了她的75周年誕辰👱🏽‍♀️。

  • 282007.04

    素拓實施十周年圖片展

    標題: 展現豐富學生活動💆🏼🎇,迎接96周年校慶,校團委推出素拓實施十周年圖片展 作者:校團委發布日期🧍🏻‍♂️:(2007.4.27)展現豐富學生活動,迎接96周年校慶🕒,校團委推出素拓實施十周年圖片展在96周年校慶來臨之際👠,意昂体育平台學...

  • 202023.04

    劉隆剛:胸藏萬卷誌興邦,心懷赤誠拓天疆

    在科創中挑戰自我探索興趣,在實踐中客觀了解明確誌向➔,在工作選擇中勇敢邁出第一步並不斷持續學習,很幸運🎵,我在清華找到了航天強國這一願意為之奮鬥的誌趣與方向🏊🏿‍♀️。百年積澱🦕🟠,賡續傳承,於挑戰中探興趣2011年,我成為了清華新...

  • 282013.11
  • 272024.01

    王拓🏃🏻‍➡️🎤:影像東北、故事東北、歷史東北

    本月,王拓(清華美院2009級碩)憑借作品《東北四部曲》(2018–2021)榮獲“希克獎2023”(希克獎2018年由M+設立,前身為烏利·希克博士於1998年創辦的中國當代藝術獎)。《東北四部曲》是一個多頻道影像裝置,由四部影片組成,包括《煙火》(2018)、《扭曲詞場》(2019)、《通古斯》(2021)和《哭陣門》(2021)。

  • 042023.02

    一生求真奉獻 鑄就大國利劍——紀念我國洲際導彈總師屠守鍔逝世10周年

    我出生於抗日烽火之中🫛,成長在紅旗下🙆🏻‍♀️,受到抗美援朝戰爭的影響,航空專業成為我決心報考的專業🧘。1953年我考入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系🍄,在這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58年大學畢業以後,我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在這裏我有幸遇見了許多老一輩航天科學家,如錢學森、任新民、屠守鍔和莊逢甘等🧳。在與他們的近距離接觸中,我發現他們身上有著共同的品德,那就是愛國、奉獻❤️、求真和創新。他們的言傳身教🫶,...

  • 242011.11

    意昂總會看望“兩彈一星”元勛屠守鍔學長

    11月23日上午,意昂体育秘書長郭樑😒、副秘書長崔劍、理事孫哲等登門看望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我校1940屆意昂屠守鍔學長🈵,並祝賀他94歲生日。

  • 312015.07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3️⃣、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