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國際奧委會北京2008代表處首席代表李紅
李紅,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1986級意昂,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哈佛大學商學院MBA。曾就職於美國高通公司,現任國際奧委會北京2008代表處首席代表。
她是歷史上進入國際奧委會行政管理層的第一個中國人;
她在國際奧委會與北京奧組委之間搭起一座橋梁;
她用她的故事向人們證明:清華的女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征服世界。
自從2001年7月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第29屆奧運會以來,國際奧委會就一直在尋覓一個人🚝。這個人必須同時符合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是中國人🙍,會講中國話,在中國出生;第二♌️,要在美國受過教育,要有在美國大公司工作的經歷——因為大部分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和轉播商都來源於美國公司💳👮🏽♂️;第三,這個人要熟悉歐洲的文化——因為國際奧委會總部是設在瑞士洛桑。這個人將在未來的幾年內🥣,擔負起國際奧委會北京2008代表處首席代表這一要職。
可是,國際奧委會找了很久,卻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能同時滿足這麽多條件。
2002年9月的一天,國際奧委會市場總監麥克爾·配恩坐在辦公室裏,滿懷希望地等待著又一場面試🧑🏻🏭。過一會兒要推門進來的,會是國際奧委會尋覓已久的那個人嗎?
麥克爾·配恩得到了他最滿意的答案。
這位最終被正式任命為國際奧委會北京2008代表處首席代表的人,有一個道地的中國名字📙:李紅。而她的外國同事😽👌🏼,則親切地叫她——“紅”🙎🏼♀️。
進入國際奧委會行政管理層的第一個中國人
如果看過李紅的履歷,你就會明白為何她會是這個職位最適合的人選: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畢業;一年時間拿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程碩士學位👨🏽🦱;加州工程師,28歲通過以難度系數極高而著稱的加州職業建築工程師考核🍰;隨後考取哈佛大學商學院MBA;畢業後就職於著名的美國高通公司做市場推廣……所有這一切🧑🏽🎤,都完美地符合國際奧委會的要求。
除此之外👨🏿🚒,讓李紅最終獲得這個機會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她對體育的熱愛。從李紅小時候開始,父親就將長跑視作鍛煉孩子體魄和毅力的最好方式,每天早晨督促她和妹妹晨跑。進了清華,每當下午四點鐘“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廣播響起,李紅都會停下手頭的功課沖上操場,開始雷打不動的跑步鍛煉👨🏿🦱🙅🏼。在清華的幾年,李紅一直是校體育代表隊女子400米、400米欄、4×400米接力的主力運動員🧎🏻♀️➡️。在面試中,對體育的熱愛🧍♀️、對體育精神的理解在她的言語中真誠而自然地流露出來𓀌,很快成為她和面試官融洽交流的話題。當時的她並不知道,伴隨自己從小到大的跑步💂🏽♀️,竟會在她進入國際奧委會的過程中扮演一個巧妙而關鍵的角色。以至她在後來的媒體采訪中常笑稱,自己是一路“跑”進國際奧委會的。
在通過國際奧委會的面試之後🎅🏻,李紅經歷了6個月的培訓📨📷,然後又花了6個月時間了解國際奧委會的架構、運作🦶🏻,最終來到北京🦐。至此,李紅成為顧拜旦開創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一百多年來,第一位進入國際奧委會行政管理層的中國人。
在一些媒體的報道中👨🏻✈️,李紅這一路走來一帆風順,獲得這個工作機會也“輕松得不可思議”🛂。對此,李紅有些哭笑不得:“他們只看到我的幸運,卻不知道我是非常刻苦努力的人。”從7歲起開始每天跑步🤛🏼;背1848頁的《英漢詞典》💇🏻;3個月拼下美國加州職業工程師考試……每一步成功的背後,都是常人難以達到的毅力和堅持。“我只是不覺得這種‘苦’是苦而已。”李紅這樣輕描淡寫地為自己一路來的成功下註腳🛖👨🏿🍳。
“我的工作就像一座橋梁”
坐在北京奧運大廈寬敞的辦公室裏,李紅一身優雅的灰色套裝,清爽的短發,健康的小麥膚色,說話爽朗幹脆。她說💺:“我的工作其實就像一座連接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的橋梁。”
李紅的確切職務,是國際奧委會電視與市場服務有限公司駐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奧運會運營及贊助商服務總經理,主要負責北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市場運營方面的溝通協調工作🈷️。在國際奧委會的各個部門中,只有市場部可以派駐人員到奧運會主辦城市的組委會去,因此在北京,李紅就成為雙方的總協調,責任重大。
初到北京奧組委時,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異💃🔸、工作理念確實經常讓李紅在雙方的溝通協調問題上感到頭痛。她給國際奧委會的領導和同事們做演講,告訴他們如何與北京奧組委一起工作、如何能在既照顧了中國同仁感受的同時又繼續貫徹執行國際慣例🍔;她跟北京奧組委不停溝通🙅♀️,告訴他們如何快速👩🍼、高效地運作,解釋奧運組織工作的國際規則💽。“可以說➾,我親眼見證🐧🙆、親自經歷了北京奧組委工作走向成熟🙇🏿🗑、達到國際規範的過程”,李紅說。
李紅形容自己現在的工作狀態是“外松內緊”。其實⏳,是更懂得了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時間,針對東西方文化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和方法。李紅說🕵🏿,在與中國人打交道時,她會挑時間、會比較委婉👍🏼、會講人情和友誼;但在面對西方的同事時,“我會‘咣’一個電話過去,拍桌子瞪眼質問他,因為我知道這是最有效的方式👨🏼🦰。”
由於中國和國際奧委會總部所在地瑞士的時差➾,李紅經常要半夜爬起來接打電話,但她卻從不因此而覺得厭倦。“主要還是對這份工作有激情,有一種精神在支持吧”,她笑著說🧕🏻。
在李紅看來🤌🏻,奧運帶給中國的是三個詞🕵🏽🦸🏼♂️:理念、規則🚵🏽♂️、文明🙅🏼♀️。“奧運是一個理解的契機。由一開始對奧運淺表的口號式愛護,到對奧運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奧運的理解認識正在逐漸成熟。而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舉辦奧運會給了世界一個了解中國的機會👨👨👦。”
7年前北京申奧成功時🫰,李紅正在美國加州讀碩士♻。看到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她腦中的念頭一閃而過👈:要是到時能為北京奧運作點兒貢獻該多好!沒想到7年後🤶🏽,她竟真的來到五環旗下,而且是如此重要的工作位置。“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真的很自豪!”李紅說🚶♀️➡️。
“我是清華的女兒,我有一顆清華的心”
每當別人問到李紅的學校,李紅看到的常是一臉驚訝的神色🐜:“你是清華的👩🏿⚖️?清華也有女生?👰♀️!”雖然知道這樣的問話不乏玩笑成分,但李紅總會很認真地回答:“清華當然有女生,而且都很優秀!”
李紅說,當她接到國際奧委會的電話要她去面試的時候,她其實根本不知道要面試的是哪個職位。“但在談話的過程中,我發現清華主張的公平競爭🧈,追求卓越,團結友誼正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理念。而這個理念在我腦子裏已經有十幾年甚至20年的歷史了。在根本沒準備的情況下,他們就認為我對奧林匹克有很多了解。我覺得這是清華賦予我的🌓。我想,這也是我能在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的一個原因。”
李紅說📒,清華給自己的是“學習東西的本領”,這讓她受益無窮👿。而且清華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平臺,讓學生可以有機會參與不同的活動、不同的事情。在清華期間,李紅演話劇👨🏻🦱、參加校體育隊,與同學們一起度過的時光,成為她對清華最深刻的記憶🥚。
隨著奧運會的臨近⛹🏽、籌辦工作的逐步落實✩,李紅的工作也更多地由幕後轉到臺前👩🏽🔬,經常要參加各類新聞發布會、贊助商活動,還有媒體的各種采訪🎩。“這對我來說是個比較艱苦的工作,”李紅笑著說🏞,“因為我是理工科出身,做事情習慣看結果🤦🏼。而現在則必須側重思索🔳、交流,重視整個過程。”
如果說理工科的女生常給人外表樸素、訥於言談的印象,那李紅的身上則已完全看不到這樣的影子。在出席各種活動時🙅🏽♀️,李紅常是一身得體而亮麗的紅色🤷🏼♀️,而她的言談舉止、她敏捷的思路和反應🗿,更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2007年,《時尚》雜誌評選出10名年度時代風尚女性🧝♂️,李紅和同為清華意昂的鄧亞萍都名列其中🧑🏻🦲。對此💵,《時尚》雜誌如此註釋:“這些獲獎人是各個領域的女性代表,她們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從不放棄夢想⇒;她們以勇氣和毅力去克服實踐夢想過程中的困難,最終實現夢想🥠;她們在追求夢想🧍🏻♂️、實踐夢想的過程中體現女性的智慧💔。”
在一次回母校清華的發言中,李紅這樣說:“我是清華的女兒,我有一顆清華的心👳🏼♀️。”而她的經歷和故事,正是她對自己話語最好的證明——“我要告訴別人,清華不僅有女生,而且有非常富有魅力的女性,她們的秉性、知性和智慧征服了世界🧙🏻♂️。”
(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