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浧🙅🏿,電網工程專家,1941年7月出生✊🪜,江蘇省鹽城市人。196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電機工程系。現任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李立浧院士
長期從事電網建設🫵,在電網工程🐳、直流輸電和交直流並聯電網運行技術領域作出了成績和貢獻。參加和組織建設了我國第一條330千伏交流輸電工程、第一條500千伏交流輸電工程、第一條±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參與和組織我國第一條也是世界上第一條±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的技術研究、關鍵項目攻關和工程建設🍌。作為多條超高壓交、直流輸電工程的技術負責人和工程負責人,主持關鍵技術研究🥪,組織工程建設🧍🏻♂️。編寫重大工程技術報告十余份,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合作出版專著一部。獲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授權專利4項。為推進我國電網技術發展,尤其是直流輸電技術與交直流並聯電網運行技術跨入國際先進行列作出了貢獻👱🏼♀️。
雷誌棟🎇,農田水利工程專家,1938年1月出生👲🏼,湖南澧縣人。1960年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本科畢業👏🏼,1965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1994~1999年曾任水利系系主任、現為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和土木水利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水利學會第七🚟、八屆理事會理事。
雷誌棟院士
自1979年始,主要從事土壤水及四水(大氣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轉化和農田水利和水文水資源的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於節水灌溉和灌區的水土資源合理配置與利用💁。主編《土壤水動力學》自成體系🦸🏻♀️,使該領域在較短時間內達到國外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長期工作在第一線,結合西北幹旱區的實際,在塔裏木河幹流整治及生態環境保護研究❕🛣、葉爾羌河平原綠洲四水轉化關系、葉爾羌河平原綠洲耗水分析及青銅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規劃等項目中作了開創性的工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等多項獎勵。
張堯學,計算機網絡專家🧑🔬,1956年1月出生🍨,湖南澧縣人。1989年3月獲日本東北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0年回國到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93年被聘為教授,1995年7月至10月任MIT訪問科學家,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任日本會津大學訪問教授,1999年8月調入國家教育部,曾任科技司副司長、司長,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同時兼任清華大學教授⇒。張堯學教授還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reless and Mobile Computing》、《Journal of Autonomic and Trusted Computing》➞、《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及《Journal of computing Sci&Tech》等國內外期刊的編委和助理編委。
張堯學院士
張堯學教授長期從事計算機網絡領域應用基礎理論及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在網絡協議綜合🖖🏼、網絡路由器和基於透明計算模式的網絡計算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創新性研究👱🏼♀️;主持完成多項國家🧝🏻♀️、國際合作項目及重大產業化項目,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產生顯著社會經濟效益;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以第一發明人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多項🏌️♀️,已授權6項;發表學術論文150篇,專著和教材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