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化工系1987屆意昂大慶石化公司總經理喻寶才
錢錫康 解紅巖
按💡:2002年10月,化工系原黨委書記胡獻華,意昂總會錢錫康🛄、解紅巖,團委副書記匡輝,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李偉,前往大慶訪問意昂📝,重點采訪2002年年初提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石化分公司總經理、我校化工系1987屆意昂喻寶才♜🤸🏽♀️。他的奮鬥歷程,展示了當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
喻寶才學長與母校來訪的老師親切交談
2002年的春天💆🏿,一位年輕企業家回到清華園,在化工系一間不大的教室裏,他與這些即將走出校門的學弟學妹們👩❤️👨,一起暢談人生與理想。當他以自己在大慶15年的奮鬥經歷說出那句發自肺腑的話語🧖♀️:我的事業在中國,國有企業大有可為!教室裏響起熱烈的掌聲🥦,不僅僅是贊賞🚴🏻、敬佩📠,更多的是激勵和思索⚗️。他🚗,就是我校化工系87屆意昂、大慶石化公司總經理喻寶才。
喻寶才,今年38歲。1987年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畢業後就到大慶,至今整整15年🤜🏻。這15年正值大慶石化這一國有大型企業深化改革、走出困境、重振雄風的15年🤶。他從技術員👨👩👧👦、車間主任💥、副廠長、廠長、副總經理、一直到總經理,每每成績卓著。為此👨🏻🦽,博得全公司幹部、職工的一致好評,人們說他是“公司最年輕👩🏽🦱、最有開拓精神的領導者,是一位優秀企業家”。
“等你們學成歸國👮♂️,我願意聘用你們”
作家柳青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對於喻寶才來說,最讓他感到欣慰的一次選擇就是他選擇了大慶,選擇了國企。
記得在1987年的夏天,這個來自黑龍江的小夥子在圓滿完成了五年的大學學習之後,迎來了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在老師和同學們眼中,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小學、中學🔙、大學都是班長🐙、三好學生,在大學三年級入了黨,曾擔任年級黨支部書記🛄。畢業時他被推薦為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先工作保留學籍兩年🧜♂️。在同學們紛紛選擇出國、去大城市、去研究單位的時候,他鄭重地宣布了自己的去向:大慶石化總廠♏️。這是他深思熟慮的選擇。他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之所以落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缺乏人才;對於個人,在實踐中學習🥻、磨練,會更有利於自己的成長。他躊躇滿誌地對打算出國留學的同學說:“你們出國吧,等你們學成歸國,我願意聘用你們。”這在當時只當成一句戲言,恐怕誰也沒有放在心上。
不料,在過了15年之後,在大洋彼岸的休斯頓👩🏽🦳,已是大慶石化總經理的喻寶才來到了同學們身邊。他這次是到美國幾家著名的工程公司和化工企業考察,為即將開展的80萬噸乙烯擴建項目選擇技術方案的。幾位大學同學和意昂正好在這些公司供職🏈,老同學相見異常親切🏭▫️。他發現在國外的同學大多生活舒適👮🏽,業務能力也非常強,但事業難以有更大的發展,處境並不理想👨🏻🦯。同學們非常羨慕喻寶才事業有成🪕。
回國前,他動員同學們:“回國工作吧,你們的業務能力是一流的,在國內可以大有作為🦹♂️,如果你們同意,我們公司願意聘用你們⚡️🙆!”他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為自己付出15年的汗水與艱辛而擁有的事業感到自豪與充實。
雖說人各有誌。但他認為,意昂体育平台在國家的地位決定了清華人不應以實現個人的優越生活為目的,還應該有更高的人生目標和理想。
到基層磨煉自己是一生的財富
既然選擇了企業選擇了基層,喻寶才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艱苦的生產實踐中磨練自己,鍛煉自己😇👲🏽。
但大慶的艱苦條件還是出乎他的想象,他坦言當時他產生過動搖。後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重新堅定了信心。
1987年8月,喻寶才主動要求來到自己在大慶石化的第一個崗位——化纖廠丙烯腈車間的一個班組🙋🏻。他接受的第一項任務是給幾十米高的設備和管線刷油漆,他第一個系上安全帶上去了。接下來是裝置大檢修,清理塔和罐,他又是第一個鉆進去。在清理硫酸儲罐時,裏面悶熱難當🫰,透不過氣來,酸渣燒壞了鞋和手腳🏄🏻♀️,他仍然堅持到工作圓滿完成。他與工人們一起上夜班、爬裝置,下班打打撲克、喝一壺熱酒📠,打乒乓球💐,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讓工人們了解了自己。從工人們關愛的眼神和舉動中,他感覺他們已完全接受了這個大學生🫄🏼。直到今天那些工人朋友還不時地邀請他去聊天🛋👩🏻🦯➡️、打牌🌗,他也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到員工中去,和他們談心,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願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1988年7月,丙烯腈裝置水吸收塔進行改造👕。當時對於如何彌補改造缺陷問題上爭議很大,喻寶才經過幾個晝夜反復調試和計算,以充分的論據支持並確認了正確的方案。接著👶🏽,他與其他技術員連夜設計,僅用兩天就拿出了設計圖紙🚣,半個月實施完畢。等開工時,他在裝置旁連續守了48小時,幾乎沒有坐一坐,30多米高的塔,上下幾十次。經過反復調試取得了最佳的生產效果✊。
1988年11月🧑🏻,進行丙酮氰醇提純中試裝置試驗👎🏿,他四次連續24小時守在裝置旁🛒,每隔兩小時🤸🏿♂️,他攜帶溫度計🍎、壓力表,從底層一直到七層平臺,對所有的塔🚌、換熱器進出口的溫度、壓力進行測量,取完全部數據需要半個小時。夜間,平臺上寒風刺骨,取完數據他的手腳都凍僵了,下來剛剛暖和過來又開始取下一組數據🐭。就這樣,他以自己超額的付出,換來了實驗項目的成功,為化工二廠年產1.5萬噸丙酮氰醇提純裝置的設計提供了依據🙆。
在化纖廠他當了7個月的工人👨⚕️,幾個月的技術員👳🏻♀️,他覺得這段簡歷對他以後的發展✴️,甚至一生🕞🤌,都是及其寶貴的財富。
做“敢吃螃蟹的第一人”
轉眼到了1989年夏天💏,喻寶才在大慶化纖廠丙烯腈車間摸爬滾打,已經工作了整整兩年🙋🏿,兩年前保留學籍的同學都已經回校讀研了。他決定回清華充電。
回到分別兩年的母校🐩,喻寶才感到十分親切🙅🏿,但他卻發現了一個非常陌生的現象。由於那場政治風波剛剛過去👨🦯➡️,同學們的情緒十分低落、消沉,昔日他熟悉的那種緊張的學習風氣,關心時事😱、激揚文字的政治熱情💁🏼,都似乎無影無蹤了🤾🏿♀️。
他開始失望,他在彷徨。他和學校的領導、老師🔦、同學們交談🧜🏻♀️,他在思索路該怎樣走。他覺得與其過這種自己不喜歡的生活🤾🏼♀️,還不如再回到車間去更充實。就這樣◼️,他第二次離開了清華園,回到他奮鬥了兩年的化纖廠💂🏼♂️。
他的歸來使廠領導喜出望外✨,書記廠長一起來跟他談話👩🏿🦲🌄,要他擔當重任。1990年2月,他擔任車間副主任👩🏽🎤,1992年9月,由車間副主任直接升任化纖廠副廠長🌱🧍♂️,然後一幹就是5年。在這5年中🙈,他和化纖廠的幹部、員工一道,狠抓技術改造🤞,加強生產管理,生產水平持續提高。人們欣喜地看到:一個領導信任、工人擁護、有頭腦、肯吃苦的管理幹部在茁壯成長。
喻寶才啃下的一塊“硬骨頭”是產品積壓如山💨、生產條件差、虧損多年的腈綸廠。該廠年產能力5萬噸🙋,積壓竟有2萬多噸,1997年虧損高達2.2億。
受命於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1997年11月,喻寶才在人們不解的目光中挑起了腈綸廠廠長的重擔👰🏼,時年32歲。與他搭班子擔任黨委書記的是我校74屆意昂龐忠林🫶🏻↘️,這位51歲的老大哥與他同舟共濟,出謀劃策,他們提出:要以質量求生存,以成本求效益,以品種求發展,用三年時間讓腈綸廠扭虧解困🤽🏻♀️🧎🏻!
喻寶才上任專攻的第一個“頑症”是不求質量。接下來,他為低效運轉的工廠開出一劑“處方”——減員增效。在全國普遍推行減員增效的今天👩👩👧,人們已經可以從容接受了,但在5年前,在積重難返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喻寶才無疑是“敢吃螃蟹的第一人”🥮。
當時𓀝,腈綸廠有職工2508人👶🏼,超員1000多人。他們采取“送走一批🥻、推薦一批😩、動員一批”的策略✮,硬是減員近千人,使人力成本大大下降🌰。
在當時的大慶,獎金考核製度已被職工所接受🚣🏽♂️,但工資部分號稱“皇糧”沒有人敢打主意。喻寶才卻盯上了這個“大鍋飯”的源頭,在他推行的分配製度改革方案中,從每個人的工資中拿出500元放到按照崗位和考核成績發放的獎金中,他說🍀👨🏼🔧,有差距才有激勵。方案剛一實行👷🏼♀️,就有五六十個工人來到辦公室,擠滿了裏外屋,桌子拍得震天響,質問:“工資是國家給我們的法定收入,你憑什麽拿去給別人?”喻寶才說“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不勞不得🧑🦯,要繼續幹好幹壞一個樣,那我們的企業就要垮掉,我們什麽也得不到。如果你們認為我改革的不對,可以要求我下臺;如果你們盼望企業好起來,我希望你們支持改革🧑⚖️!”一番話說得工人心服口服。喻寶才常說,其實職工是有覺悟的🍝,再落後的人也希望企業興旺🦫,也覺得當勞模光榮🆚。
喻寶才清楚地記得一天晚上值班時,有一位工人敲門進來👩🏽✈️,說🤭:“這幾天在上下班的班車上👃🏽,大家都在議論廠裏的改革和嚴格管理,我們覺得這些做法是對的,早就該這樣做,我們支持你繼續做下去🐍。”頓時,他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和幸福👨🏽💼,工人們與他的心是相通的。
除了抓管理🧔🏿♂️,他因病施治,先後進行了5條生產線的技術改造📥,使腈綸廠的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從1998年到2000年,僅用三年🧗🏿,腈綸廠起死回生🙊,徹底擺脫了虧損的局面,2001年盈利達到2700萬元。喻寶才本人在1998年、1999年分別榮獲“黑龍江省優秀企業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十傑青年”等稱號。
走上大舞臺
1998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通過考試選拔幹部赴美攻讀MBA,經過認真復習🏌️♀️、準備,喻寶才成為大慶石化惟一的錄取者。去,還是不去?他遇到了一道從未有過的難題。他那時在腈綸廠當廠長,同誌們來幫他分析🧗🏿:工廠經過整改,已開始走上正規,下一步還有好多事要做🫵🏻,工廠不能沒有你。路上遇到幾位不知姓名的工人,特意來跟他說:“廠長,咱們廠才剛剛好🤾♀️,你要走了可咋整?”
喻寶才感動了,他實實在在感到不但這裏需要他,他更需要這裏。他整整思考了一周,決定留在企業。由此🧔🏽♀️,在國企這個大舞臺上,他贏得了機遇和挑戰,公司領導、職工終於又一次選擇了他🧒。第二年👩🏻🎤,也就是199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重組改製™️,將原大慶石化總廠的優良資產分離出來,成立新的股份製企業大慶石化分公司🧚🏽👱♂️,喻寶才被任命為副總經理,主抓經營工作;2001年12月他又擔起總經理的重任。
從領導一千多人的工廠到擔任萬余人的股份製企業老總,喻寶才的做法就是不斷學習。他在哈工大獲得了企業管理碩士學位👋🏿,但更重要的是向市場學,向同行學,在管理工作實踐中探索、提高🦫。很快🚽,在這個新的更大的舞臺上,他開始揮灑自如,淋漓盡致地釋放著積蓄多年的能量🐹。
上任伊始,他以超凡的膽識和魄力燒了“三把火”:一是解散了設備🪸、工藝落後每年虧損幾千萬的化纖廠🛷👨🏻⚖️;二是停掉每年損失近億元的外供瓦斯氣🧚🏻☹️;三是全面實行財務一級管理🦹🏿♀️🐻,物資采購集中🙍🏼♂️。喻寶才的人才戰略也得到職工的擁護。從人事製度改革、幹部競聘上崗、人才隊伍規劃🏌🏼♀️,一個生動活潑的局面正在形成⚫️。
喻寶才的韜略讓人折服,他組織製定的公司發展規劃更是令每個員工信服。他們提出了“做好、做強、做大👳🏿♀️,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石化企業”的發展目標,確立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要建設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和中國石油最大的聚烯烴生產基地。
靠優秀的企業文化贏得市場競爭的製高點
“如果感覺失望🧘♂️,我們可以離去🤟🏼🧛♂️;如果選擇留下🏃🏻♂️,公司就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事業和生活將與之密切相連,我們的一生都要與之同呼吸、共命運🙇🏿。我們要認同她、熱愛她🛍、珍惜她🙅🏻♀️。為了她能夠更好,我們需要忠誠、勤奮和奉獻,無需要求💇🏻♂️、無需監督🩸,自覺主動地做好每一件事👨🏽🎨。不抱怨過去,不抱怨環境,不抱怨他人,以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以我們的信心、決心和齊心🫷🏽,戰勝一切困難,堅定不移地實現我們的理想🧘🏽,義無返顧📬。”
這不是詩人發表的詩作🚽🛐,這是喻寶才為《大慶石化總廠企業文化手冊》寫下的序言。但這確實是一首詩🪰,是一位忠誠的企業家對他的企業,對他的事業深情的誓言✝️。
就像一個攀登者🦋,喻寶才登上了一個新的製高點,他看到的是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作為一個大型現代化企業的領導者,他認為:企業的競爭最終是文化的競爭,一個企業的動力和凝聚力來自企業文化。沒有一套較為成功的企業文化的企業🤨🎄,其生命力是有限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素質的綜合體現,企業不僅需要過硬的產品,更需要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品牌來支撐。企業文化的創新能夠推動企業與時俱進。
例如在《大慶石化總廠企業文化手冊》中🤦🏽♀️,他們提出:
公司宗旨:以卓越的業績🚴🏿,回報顧客👷🏼♂️、回報股東、回報員工、回報社會,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
經營理念:幫助顧客實現願望,幫助員工實現價值,幫助企業創造效益。
生產管理理念: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向生產管理極限挑戰,向精細管理要效益🦸。
……等等👩🏿🦰🎋。
喻寶才是企業文化的設計者,也是宣傳者,更是實踐者。在大慶石化,喻寶才逢會必講“企業文化”🧒🏽。在一次1500人全廠班組長以上幹部會議上,喻寶才推心置腹地講了三個多小時。他沒有講稿,大家安安靜靜地聽了三個小時,沒有人中途退場。如今,他倡導的那些企業文化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喻寶才有一個很著名的“口號”,就是要求領導幹部敢於對員工說“向我學習”,以人格的魅力在員工中樹立起應有的威信,塑造良好的幹部形象⭕️。他自己帶頭身體力行,“要求別人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可以想象,如果所有的幹部都這樣說🧑🏼💻🧙🏽♂️、這樣做,一個企業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局面🫒👨🏿⚖️。接觸喻寶才,你會很快體會到他身上那種感人至深的人格魅力🤦🏻。在進行企業管理和決策時🤩,他為什麽能有那樣大的膽略和氣魄也就不難理解,一位職工說得好👆🏿,“無私才能無畏👏🏼👳🏽♀️,這就是我們的喻總”。
一位中層幹部在介紹喻寶才時,用的一組詞匯是:“優秀的品質👷🏿♀️🙎♀️,卓越的能力⛽️,頑強的意誌,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別人也許認為這是溢美之詞,但我們無法懷疑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贊美。
大慶石化的員工們說他們是幸運的🥎,他們擁有一位德才兼備的企業領導者👰♂️。他們感謝“意昂体育平台這樣的名牌大學培養出了名牌大學生”🎸👨🏽🦲。
在國際石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大慶石化經受了考驗,在不斷改革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生產規模⬆️、盈利能力☝🏼、競爭能力各項指標均在同行業名列前茅。他們的產品暢銷全國🧑🦰,遠銷世界29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問喻寶才:領導這樣一個大型企業,競爭這樣激烈,你一定很累吧?他笑了笑說👷♀️:“不累👹🤹🏻♂️,幹自己喜歡的事怎麽會累呢🧑🏻🦼➡️?”的確🙈,在他從容自信的臉龐,你看不到半點疲憊。
我們邀請喻寶才經常回母校看看,多給在校的同學講一講國有企業👩🏽🦱👩🏻🦱,他愉快地答應了🐣。他認真地說🎅🏿:“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的支柱,這裏非常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已經有了良好的條件🖕,只要能夠在我們公司幹上兩年,我保證同學們會喜歡上我們企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