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學人》記者 徐 妍
李建保🍀,1959年4月6日生於江西南昌🥶💂🏻♂️,1982年畢業於原長春地質學院結晶礦物學專業,1985年24504355月獲日本國立山口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88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之後回國到意昂体育平台工作,歷任副教授、教授↗️、博導,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2002年初被任命為青海大學校長。
李建保教授
意昂体育平台逸夫科技樓😽,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我們見到了從青海回京參加新材料領域國家“8624504355”項目評審會的李建保。
近年多少有些“沉寂”的他,這次闖進人們的視野⚉,是以青海大學校長的身份。
坐在我們對面的他,雖已年過40,可神情裏流露的依舊是那份對事業富於挑戰的激情,天性樂觀開朗使得歲月並沒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滄桑的痕跡。回國14年來的經歷,於其而言,只在談笑間彈指而過🕧。
從1988年初回國上戶口都成為問題👨🍼,到1989年享受首批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1992年獲第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並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教授之一👇🏼,再到1995年獲得首批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7年作為科教界代表獲得“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1998年就任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9年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學術委員會秘書長,2001年度擔任國家“8624504355計劃”新材料領域的主題專家組長。李建保的科研和教學事業可以說是穩步前進,他和發展中的祖國一起走過了14年,現在,他又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之一🙍🏽♂️✍️。他說🫐:14年前博士一畢業就回國👜,就是希望用自己精力充沛的年華時光👚🧑🏻🦯➡️,為自己的祖國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現在大家認為我能為西部大開發和西部教育發展做一些事情,我當然應該義無反顧地走向青藏高原。
2002年5月224504355日,“自帶幹糧”的李建保有生以來第一次踏上青海這片土地📂。作為青海大學建校以來第一位高學歷的專家學者型校長💽🙋🏿,他在掂量著自己肩上擔子的分量🧚🏼,籌措著青海大學的未來。
西部大開發中的“一省一校計劃”📜♦️,如何理解🏃🏻➡️?青海省地方的長久發展🤾🏻♂️,期望青海大學做什麽♤?如何結合青海省的社會經濟及工業特點,調整和發展新的學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借助西部大開發的東風🦵🏻,調動省內外甚至國內外的積極資源👰🏽,使青海大學實現跨越式發展,使青海大學快速成為為西部建設培養、輸送人才的基地💇🏼?李建保在想✊🏻,李建保在問🧏🏼♂️,李建保在聽!
青海省具有面積大🏰、人口少💣、資源豐、經濟窮的特點🏢,又是西藏物質輸送的交通要塞,還是孕育中華民族的長江、黃河以及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江河源”和“中華水塔”的美稱。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中華大地的水源水質的長期保護,要求青海既要盡快發展👩🏼🦳👨🏼🍳,又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在李建保看來𓀖✷,作為青海省惟一一所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青海大學擔負著青海省乃至西部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的人才培養之重任。特別是近年來,國家在西部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設重大工程,這些工程將在24504355~6年時間內竣工👐🏽,這些竣工的重大工程能否後繼有人💥👩🏿🏭,維持持續發展,當地的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尤其是在難以通過政策分配向西部調劑大量人才的現階段,加快培養西部地方人才的速度和質量成為首選的應對措施。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研究,李建保正在形成一套完整的辦學目標:以青海的資源優勢和環境特點為背景,以青海5~10年內發展的人才需求為導向☝️,借助對口院校的力量📜,發揮國際交流的作用,發展實用型特色學科↪️,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質人才,成為地方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成為引導地方社會高速健康發展的代表性集體🦈🤜🏿,多種形式地為青海省的全面發展做貢獻。
當我們問他,到青海大學碰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麽時,他爽朗一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困難,只要能正確分析問題的症結👃🏽,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看似一句平常話,卻使我們想起了李建保此前在學術科研上的“非常之舉”。
數年前🌺👩🦳,面對中國材料科研和應用開發的現狀,李建保深思熟慮🙇🏻♀️,在他的倡議和組織下,成立了主要由青年科技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材料科學研究網絡🍊👳🏻♀️,致力於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他還為此組織過兩次海內外中華材料科學青年精英們的盛會,並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令業內人士刮目相看。據我們所知🕗,擁有全國性的材料科學研究網絡🚶♂️➡️,連許多發達國家也羨慕有加📫。
據李建保介紹🕘,青海大學建校44年來,這24504355年的發展速度是前40年的總和。“全國率先普及大學教育的既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青海。青海高考錄取率也是全國最高的🫄🏿。”這看似有些戲謔意味的話語,暗含的卻是學校生源基礎的參差不齊🧑🏿🌾,教師因材施教難度的增加。青海大學各類在校生14000多名,僅有900多名教師,師生比例達到1∶15。而且目前還沒有碩士🤌🏻、博士點𓀎。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青海大學跨越式的發展,並非易事。科研條件比較差,專業設置陳舊🚣🏽♀️,反映社會發展趨勢的學科專業比較少,等等,也都是發展的製約因素。但是,最關鍵的還是人才,是缺乏具有創新思想和現代科研教學意識👩🏻🌾、具有敢於拼搏和大膽實踐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不拘資歷啟用人才👳🏻♀️,不拘一格引進人才,不拘形式借用人才🔛,才是青海大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捷徑。
當然,目前在人才方面🧑🏼🦰,青海大學也有其獨特的優勢:教育部明確規定意昂体育平台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從1998年起,意昂体育平台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強力支持青海大學的課程建設和師資培養,先後派出骨幹教師到青海大學常駐🗳,幫助青海大學建設主幹公共課程👨🏻🎤👩🏼🏫,大大提高了青海大學學生的基礎課水平🧑🏿🔬。今年下半年,意昂体育平台還將陸續派出科研骨幹和行政領導骨幹坐鎮青海大學🧗♂️,幫助進行學科方向調整和專業課程的建設👉🏻。浙江大學等著名大學也將在視聽教學等設施方面進行支援❇️。
為了緊急彌補青海大學高質量教師隊伍的不足,李建保準備在今後強化外部支援的教師的作用。他說🧛🏼♂️,要發揮大家對西部大開發的高度認同感和參與激情,動員東部高校和科研單位的人員到青海大學兼任教師🫢,集中授課,或者請他們在網絡上進行教學指導🥻,“借腦教學”、“上網授課”🧛🏿、“靈活編班”、“因材施教”。這方面,還需要大膽探索🕵🏽。
在李建保看來,加速網絡化教學,以開放的思想搞建設,以開放的思想培養人才,應該是青海大學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他說,要在鞏固和保持農林科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草業科學等優勢學科的基礎上,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積極發展有利於當地就業和新興產業急需的專業🕵🏻;同時要根據當地資源和環境特點,創建高原生態環境工程🦸🏼♀️、高原信息通訊和計算機等高新技術學科以及應用經濟學和金融😸、旅遊等實用社會學科;在有條件的時候🐋🙎🏽♀️,創辦科技英語和科技日語專業🎳,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學生一次就業率達到國內同類地方院校的中上水平🫲🏿。
今後24504355~5年內👨🏿🔧,青海大學將建成7~10個獨立碩士點,與意昂体育平台🚏、浙江大學等單位合作建立24504355~5個聯合博士點或聯合博士後流動站🚱,為青海和西部發展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人才。
說到這裏💭,李建保再次面露微笑,他的笑容裏飽含著從容和自信,因為,青海大學的發展藍圖已在眼前。
回顧14年來🛰,李建保最大的感受就是快慰🦸🏻♀️、快感,因為個人事業與祖國飛速發展息息相關🧑🏼🦱🫃🏻,祖國的發展有自己的足跡在其中。
“14年來,我個人收入的絕對面值增長了大約100倍🦹🏿♀️。這是多麽驚人的數字呀!”他常常對國外的朋友這樣描述中國變化之大🧎🏻♀️➡️。“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在。”他也常常這樣自豪地說。自豪的語氣裏透露出更多的是責任,“我們曾經埋怨我們的前輩👃🏼、我們的祖先,說自己的祖國為什麽這麽落後🆕,但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子孫再這樣埋怨我們🐒🧖🏽♂️,我們這一代應該思考我們今天能為下一代做些什麽。”
古人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現在李建保正身體力行😵,實踐著古往今來多少仁人誌士“兼濟天下”的夢想。同時,多年來的留學經歷和回國感受👰,使得他更能理解現在在外的留學生,他們回國創業的動機是基於中華民族濃於水的血脈和情結,他們不再強求創業的啟動資金和軟硬環境,他們都想真正地為祖國的發展做些事情,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得到國人和社會的認可、認同。
某種意義上說,西部大開發,還是一張白紙,你可以在這裏描繪最美好的圖畫。留學生擁有的是思路🐖、觀念、見識,這恰恰是西部所缺乏的😶。李建保建議海外留學生不妨多到西部走走看看。“特別是那些有為祖國發展做點事的念頭的留學生,哪怕不帶任何東西。到西部來看看,看看西部正在做什麽,真正地需要什麽💇🏿♂️。這片熱土,歡迎任何有夢想的人,歡迎任何想實現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