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cbkja3.cn/cache/ce/9836b/eddf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44
 林皋院士:吾心與大壩同休戚-意昂体育

百年清華

林皋院士:吾心與大壩同休戚

2008-11-04 |

來源:科學時報 2008年11月4

年近耄耋之年,聽到汶川地震的消息,林皋的心感到了強烈的震動,要知道,四川水利水電建設發達,大壩眾多,一旦出現事故,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在大連理工大學,他第一時間就報名,要到災區前線去。前後五次趕赴災區,對於79歲高齡的他來說,其艱險可想而知。

教學感言:

學校要為國家科技的發展培養精英人才,要激勵學生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要培養學生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精神;要讓學生不能太計較個人的得失。

林皋,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振動與強度測試中心主任,水利工程與地震工程專家。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首批博士生導師。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為我國十多座大壩以及核電廠海域工程建築物等關鍵技術的解決作出了重要貢獻。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十余項省部級以上獎勵;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等榮譽稱號。

學習:不怕慢跑就怕站

雖說出生在省城——江西南昌市,可全家8口人的生活就靠在郵局當普通職員的父親來支撐,童年的生活並沒有給林皋留下多少幸福的記憶。然而,到1936年,江西被日軍侵占,全家人就連清貧的生活也保不住了,只好開始長達十年的逃難生涯,到1946年,林皋才和家人回到南昌。也正是這一年,林皋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意昂体育平台。10年的顛沛流離,始終沒有把自己的學習擱下,這就是年少時的林皋,以一種極端艱難的慢跑贏得了自己的第一個馬拉松冠軍。

在清華期間,身邊的同學都很優秀,自己排名中遊,林皋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不過,對於經歷過前一場馬拉松的他來說,重要的是堅持學習,而不是憂慮自己的“地位”。於是,他的學習成績每年都能上一個臺階,到了畢業的時候,成績已經排在班級最前列。

畢業分配到大連理工大學(時為大連工學院)後,正值中國掀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熱潮。林皋在1951年底被學校選送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班學習。由於國家需要,1952年暑期後,他自願中斷了學習,到機場擔任工區主任,直至半年後將機場建成才返回學校學習。這個時候,林皋又面臨一個問題,即學習已經比同學晚了半年,怎麽辦?“那就努力趕上去!”努力的結果是研究生班畢業時,他被評為全班唯一的一個優等生。

回到學校工作以後,學習還在繼續,因為很多知識都需要林皋不斷地攫取,以充實自己的專業素養。即便是在“文革”被審查的七八年時間裏,林皋在自己能支配的時間裏,都要工作到深夜,思索著解決白天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為第二天的實驗提供方案。“那時由於受到的幹擾挺大,不可能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看書、研究,所以可以由我自行支配的那段晚上時間,真是太寶貴了。”

而對於一些相關的國外專著、論文等,林皋更是以一種“啃骨頭”的精神來消化吸收。從在哈工大的研究生班學習俄語(此前學的是英語)開始,到能和蘇聯專家對話,再到後來的日語等,林皋通過擠出來的時間,硬是掌握了這些工作中所需的外語。

科研:開創抗震新學科

學習上的努力,為林皋奠定了一生的科研基礎。由於表現突出,從研究生班畢業才兩年,林皋在中國力學權威錢令希教授和戴宗信教授的支持下,勇敢地挑起了一項研究工作的重擔。

據林皋回憶,1956年,廣東流溪河上要興建雙曲拱壩工程,以潘家錚總工程師為首的專家提出了壩上挑流的泄洪方案。這種方案可節約大量工程投資;並使下泄水流遠離壩基,保障了壩基安全,較當時國外的壩頂滾流方案技術更為先進。但挑流造成的水流脈動振動對大壩安全的影響則是工程面臨的巨大挑戰,沒有任何經驗可資借鑒。於是,在上海設計院遍訪全國有關單位,還是沒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合適人選時,林皋挑起了這副重擔。

雖然一切都要從頭做起,林皋卻充滿信心。他領導研製了壓製橡膠模型材料及中國第一臺大型機械式振動臺,設計了水流脈動振動試驗裝置,在國內首先開展了大壩抗震試驗研究,並研製出了測量振動的電阻式傳感器與電感式傳感器,提出了研究拱壩振動的模型相似關系等。

從研製試驗裝備、測試儀器開始,直到通過試驗掌握水流脈動規律,測量壩的動力響應,完成全部試驗,林皋等研究人員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得出了明確結論——挑流脈動振動不影響大壩的安全,為拱壩挑流方案得以實現提供了技術論證,如今該拱壩的實際運行情況也證實了研究結論的正確性。當時,有關研究成果在中蘇朝蒙水利技術科學交流會上受到好評。前蘇聯《國外抗震》等書刊都給予他的相關論文很高的評價。

不久之後,林皋又接受了第二個挑戰。1958年,土石壩抗震技術在我國技術領域幾乎是空白。當時在雲南強震活動區進行以禮河土壩工程建設時,林皋提出的研究方案得到了中國土石壩權威、剛從美國回來的汪聞韶院士的支持,汪聞韶從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給林皋派來了兩名助手,協助他進行土工試驗工作。

由於在中國還沒有先例,林皋又要從零開始帶領大家研究,從土壤的動力性能、砂土的臨界孔隙率,到測量壩體的振動頻率與慣性力分布,以及研製測量壩體變形的儀器,研究壩的地震變形、沉降和水庫波浪等,還進行了各種壩型抗震性能的比較與有關抗震措施的研究。最終,研究成果對工程進行了恰當的抗震安全評價,所提出的抗震措施為工程單位所采用,研究報告被水利部選為對外技術交流資料。

此後,作為中國大壩抗震學科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林皋在不斷的研究中完善和發展了大壩抗震理論、分析方法和模型試驗技術。

理想:實現建壩強國夢

在半個多世紀的科研生涯裏,林皋不斷向科研高峰攀登。即便是身處逆境被無端審查、下放勞改的時候,他依然醉心於自己的工作。“那段時期,我始終相信科學的春天會到來,還我清白,還我熱愛的科研事業,所以無論多難,我都告誡自己要咬牙堅持下去。”而始終在林皋心裏盤旋著的一個夢想是:“我們是一個建壩大國,但我們還要向建壩強國挺進!”

林皋分析,以混凝土壩為代表,世界壩工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代表性的階段。20世紀3040年代,建壩中心主要在美國;20世紀5060年代,二次大戰後建設恢復時期,建壩中心轉向歐洲;20世紀90年代以後,建壩中心則轉向中國。目前,中國建壩數量、規模與技術難度均居世界最前列,修建的三峽等大壩更是聞名世界。

但是,面對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今年五次進川考察地震災區的經歷讓林皋感受到,中國在抗震方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要加強地震前的各種防震、抗震工作。比如,在有的國家可以做到地震時人們不用外跑,因為建築物的抗震性能較好,一般可以保障人身安全。在中國則要跑到安全的地方。其實,“現在抗震技術的發展可以使建築物具備抵抗強地震的能力,所增加的費用不多。目前人們舍得在室內裝修上花不少錢,那麽,花一點錢增加抗震安全性,我想業主們是願意的。”

當然,面對挑戰,林皋也充滿信心。在大壩的抗震技術水平上,中國已經邁進世界前列。我國在西部強地震活動區正在建設和即將建設一批世界級的超高拱壩,壩高和設防地震加速度都超過世界上已建的最高拱壩——前蘇聯的英古裏拱壩。我國還將在強地震活動區建設一批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壩。

因而,從建壩大國到建壩強國的實現,在林皋看來,已經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而是即將成為的現實。

相關新聞

  • 192021.07

    林皋院士:年近八旬,他親往汶川地震災區,只為守護大壩安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裏氏8.0級大地震,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得知地震的消息,林皋院士憂心如焚,寢食難安。此刻位於災區的紫坪鋪水庫大壩就像懸在成都百姓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已是79歲高齡的林皋院士,毅然六次赴震區參加紫坪鋪水庫大壩會診,察看受損程度,對大壩的抗震能力、檢測標準、加固措施等提出權威意見,確保了紫坪鋪水庫大壩的安全運行。作為我國大壩...

  • 292008.05
  • 182019.06

    馬洪琪院士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在近日召開的國際大壩委員會第87屆執行會議上,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 102019.07

    馬洪琪院士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授獎儀式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馬洪琪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授獎儀式7月5日在京舉行。

  • 252011.07
  • 252011.07
  • 082022.08

    陳厚群:用赤子之心築牢祖國的大壩

    陳厚群,生於江蘇無錫,今年90歲。水工結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得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他主持編製和修編了我國《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範》等多本規範;帶隊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大型三向六自由度模擬地震振動臺;在解決三峽、南水北調、小浪底等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抗震安全問題上,作出了創造性貢獻。“我們國家現在大壩的數目在世界上是首位的,從水利資源來講,在全球也是第一位的。大壩和房子不一樣,它是蓄了一盆水...

  • 202019.11

    九旬院士林皋:“還要向更高峰邁進”

    作為我國大壩抗震學科開拓者之一,林皋為我國多項重點水利工程及核電站建設作出重要貢獻,自1956年參加工作至今,依然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姿態在教學、科....

  • 202025.02

    吾心吾鄉丨踏波逐浪 誌寄滄海——追記邱大洪院士

    冬日,大連理工大學校園,靜謐的林間小徑直通遠方,仿佛連接著滄桑歲月與無盡未來。2025年1月11日,我國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專家、大連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大洪在大連逝世,享年95歲。出生在南國的春日暖陽,落幕於北國的冬日飄雪。1930年4月出生於上海的邱大洪,年少之時便立下為振興中華發奮成才的誌向,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後的他,主動要求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黃渤海之畔,邱大洪將一生都獻給蔚藍色的海洋。從主...

  • 222025.01

    記都昌籍中科院院士高鎮同

    “多年前,您懷揣夢想,帶著親人的期盼遠赴他鄉,勇攀科技高峰,書寫精彩人生,成為頂尖人才、國家棟梁。您一直心系故土,造福桑梓,為家鄉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您是贛鄱大地的驕傲,家鄉人民的自豪!我們謹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4500萬家鄉人民向您致以崇高敬意、衷心感謝!”2022年3月,一封由江西省委、省政府寄出的慰問信從南昌發出,直達京城。收信人不為尋常百姓所熟知,但在我國飛機結構壽命可靠性研究領域,他是當之無...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