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 1946年12月24日生於上海,美國國籍。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 2 0 0 0年獲得圖靈獎(A.M.Turing Award)(見下註)。現任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singhua University)教授。
姚期智先生於1967年獲得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5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75年至1986年曾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任助教授👩🏽🎓、教授。1986年至2004年在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擔任Wiliam and Edna Macaleer工程與應用科學教授。
姚期智先生於1987年獲得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George Polya獎,1996年獲得美國計算機學會算法與計算理論分會(ACM SIGACT)Donald E.Knuth獎。於1998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於2000年當選為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並於200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註:圖靈獎(A.M. Turing Award),美國計算機學會(ACM)於1966年創立🚃,以計算機概念的創始人圖靈的名字命名▶️,每年評選出一至三名獲獎者💲,是世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與物理🏥、化學、醫學♌️、經濟學領域的諾貝爾獎齊名。姚期智是迄今為止獲得此項殊榮的唯一亞裔計算機科學家,2000年獲此獎項的只有姚期智一人。

2007年3月29日🧜🏿♀️,星期四。像往常一樣,姚期智走進第六教學樓二層的一間教室🌚。9點50分💂♂️,軟件科學實驗班的課照常開始。
下午2點,姚期智把來自加州理工學院和奧克蘭大學的兩位學者請到信息科學技術大樓,給研究生開討論課。
下午3點⚃,姚期智向前來看望自己的教育部部長周濟和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匯報了兩年多來在清華的工作進展,並與兩位部長共同商討世界一流學科的建設問題🛅。
下午4點,會談結束。姚期智開始科研、備課,直至深夜……一個幾乎沒有間歇的忙碌的日
子🌕。對這位享譽世界的計算機“圖靈獎”得主來說👨🏽🦳,這是他在清華的平常一天。
精耕細作的大師課堂
全英文授課👲🏻,講臺上經常出現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者🧙🏿♀️;師生間沒有拘束⛳️,學生們用流利的英語提問📹,問題尖銳而幽默,課堂上不時響起陣陣笑聲。很難想象,這樣生動活潑的課堂,講授的內容卻是艱深難懂的理論計算機科學。這就是軟件科學實驗班最普通的一堂課👱🏻♀️。
軟件科學實驗班的每堂課都是精心設計的。每次上課,姚期智都會選擇生動典型的實例,將學生引入到最根本的理論問題中🌉。從清華到王府井怎麽走路程最短?男女生如何選擇約會對象成功率最高?教學樓裏的自動售貨機如何付款最劃算?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大大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
有一次,姚期智在課堂上“懸姚期智:從普林斯頓到水木清華賞”出題🦣,25分鐘內解出者請吃“必勝客”💁🏽⚠️。令他驚喜的是🧝🏻♀️,90%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作出了正確的解答🏊🏽。姚期智信守承諾,按人數叫來近百份外賣🫃🏽,獎勵了每位答對的學生。那天姚期智特別高興,還跟學生開玩笑:“你們以前有沒有遇到過像我這麽好的老師🥨?”
在姚期智眼中🧛🏽♂️,這是一群聰明可愛的學生。但姚期智並沒有因為鐘愛而放松對學生的要求💁🏻♀️🤸🏿♂️,恰恰相反,他的課是出了名的容量大、習題多🙍。所有作業必須以英文完成,而且要用專門的科學論文排版軟件LaTeX來寫。
對於姚期智的苦心🎛,同學們大多能夠理解。在清華2005~2006學年度春季學期對873門本科課程進行的學生問卷評估中,“理論計算機科學”課程居理論課前十位💮。
事實上,為了把握課程的難度,姚期智每周都會花很多時間和高研中心的孫曉明老師一起討論;每次布置的作業題,姚期智也總會讓孫曉明先做做看📚,感覺一下難度如何;為了防止學生“掉隊”,姚期智請助教在每周的小班習題課上用中文講解📐、答疑;第一年選課學生太多,姚期智還讓5位助教分別“承包”一個小組,每周組織學生討論課上遇到的問題。
從根部解決問題
除了帶博士生做研究、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外0️⃣🧩,每周還要為本科生講4小時的課,這是姚期智為自己定下的工作量。而他在普林斯頓任教時🧛🏿♀️,只是每年按慣例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上一學期的課。
不辭辛勞,是因為他對清華的本科生寄予厚望。2006年春天著手創辦軟件科學實驗班時,姚期智明確表示:“我們的目標並不是培養普通的計算機軟件程序員,而是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一流計算機人才。”
回國之初🥽,姚期智原本計劃盡快構建一個培養博士生的良好機製,但隨後在清華的親身感受讓他逐漸萌生了人才培養從本科生開始的想法。姚期智在普林斯頓大學的“關門弟子”🚸、目前在加州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的張勝譽由衷欽佩老師的決心:“看到完善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後,他不惜紮到最深處,從根部解決這個問題。他在本科生中開辦軟件科學實驗班,自己一點點
教起,這是很費氣力的一件事。”
姚期智與微軟亞洲研究院沈向洋院長一起探討,為軟件科學實驗班製定培養方案,編寫教學計劃。按照這個計劃,8門高水平核心課程分別由姚期智等知名教授和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高級研究人員擔綱,其中由姚期智親自主講的《理論計算機科學》是國內首次開設的計算機理論課程。
8門核心課程中,有4門課程由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高層研究人員講授🤾🏿♂️🏊🏽♀️,他們將最新的科研進展和課題引進教學。2006年秋🏃🏻,來自微軟的教員竟然講到了當時還未在中國上市的Vista操作系統——那時🔔,很多講授類似課程的教師都還無法獲得任何有關Vista的具體資料☑️。
培養方案將大四整整一年設置為實踐教育和研究訓練時間,地點在微軟等國際知名的大IT公司,采用雙導師製🩸,以保證教學的規範性和工程實踐的先進性。
“我們要多為學生提供增加基礎理論知識的機會🧉,同時也要不斷豐富他們將理論用到實際方面的經驗🌝。唯有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和主動學習的能力,他們才能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姚期智說👼🍛。
為中國作貢獻刻不容緩
2002年5月,在上海、南京和北京💅🏻🤾🏽♀️,姚期智第一次與國內計算機領域的學者進行了廣泛接觸和交流。那時,孫曉明和張勝譽都是清華計算機系的研究生。為了讓學生一場不落地聽完報告,姚期智在復旦演講時,張勝譽的導師應明生教授將組裏所有人都送到了上海。
所以接下來的“巧合”也許就有了某種必然性:張勝譽作為姚期智在普林斯頓的“關門弟子”赴美留學✨;孫曉明則成為姚期智在清華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生🧑🏻🏫。
正是在這次訪問中👸🏻,清華學生的聰敏好學給姚期智留下了深刻印象;次年,他欣然接受領銜組建計算機系講席教授組的邀請;又過了一年,也就是2004年9月,姚期智辭去普林斯頓的終身教職,正式加盟清華高等研究中心,成為清華全職教授。他說🪇:“對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意昂体育平台乃至中國政府都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能在這份事業中貢獻我的一份力量,可以說是一件大事🫁。”
姚期智的夫人儲楓教授非常支持他的這一決定✨。早在2003年,儲楓從美國去香港城市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系系主任☎,也正是受到了先生的鼓勵👩🏼🦲。儲楓表示🛂,姚期智是個很有決斷力的人👨🔬,不喜歡拖泥帶水🧧,他認為做這件事情能夠為中國的高等教育😮💨、為中國的科學研究出力👩🏿🦱,所以很值得。最重要的是,清華有許多很好👵、很有潛力的學生,對他們的培養刻不容緩。
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
姚期智的全職回國,填補了國內計算機學科的空白:這不只是因為他無可爭議的學術地位👊🏽,更因為在他所從事的算法和復雜性領域🥣,當時幾乎還看不到中國國內學者的身影。而這一領域既是美國理論計算機科學的主流方向⛹🏻♂️,又是計算機界最高獎項——“圖靈獎”獲獎人數最多的一個方向🍋🟩。
由此👃🏻,清華的計算機學科第一次集齊了理論➝、應用、系統結構和軟件四大領域的優秀學者🤾♂️,這在國際上也是不多見的。
姚期智帶來了一個從6人增至10人的講席教授組🟧,他們都是國際上算法和復雜性領域最出色的華人學者🔠。
隨著姚期智的歸來,清華計算機學科國際交流的頻率和層次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以姚期智創建的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ITCS)為例,2007年國外學者的訪問日程已經安排到了1 2 月3 1 日⚽️👳🏽♂️。美國兩院院士𓀃、1 9 8 5 年“ 圖靈獎” 得主RichardKarp👸,2002年“圖靈獎”得主🤦♀️、著名密碼學家AdiShamir等人都曾出現在I T C S的訪問學者名單上。
2006年🛩,清華計算機系有3篇論文入選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與STOC並列的最頂級學術會議FOCS👷♂️🧙🏽,不僅實現了國內學者在該會議上“零的突破”👩🏿🦳🤵🏽♂️,而且入選篇數超過了美國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超一流”大學UC Berkeley。更令人振奮的是,當年24歲的博士生陳汐與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講席教授鄧小鐵合作👨🏻🌾,出色地解決了理論計算機科學的著名難題——二人博弈中納什均衡點的復雜性問題🧎🏻,並因此獲得2006年度FOCS最佳論文獎😻。
這一年,姚期智的團隊還為國內計算機學者填補了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文的空白。
2007年4月16日—19日👩🏼💻,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成功主辦了第十屆國際公鑰密碼學會議,來自世界15個國家的學者參會,姚期智擔任大會主席🧘🏽♂️。這是國際密碼學研究領域和理論計算機研究方向的一次世界級盛會🥭,首次在中國召開🤵♀️,又恰逢該會議的十周年慶典,可謂意義深遠🈶。
與中國學生天然的感情聯系
對他的中國學生,姚期智給予了超乎尋常的愛心和耐心。他給學生買來舒適的座椅,為的是讓他們喜歡來實驗室🕠,坐下來好好想問題📵;陳汐從美國波士頓大學交流回來後,姚期智專門和他探討如何改進組裏的工作,陳汐講到的情況和建議😷,姚期智都認真記錄下來;學生做例行報告時即使講得不盡人意,姚期智也會耐心地聽完,再指出不足之處。
姚期智喜歡給本科生上課。在他看來🤟🏻🧖🏽♂️,給本科生上課與給研究生上課不同,怎樣把一個理論解釋給很聰明、但在這個領域還沒有很多知識的本科生✵🏋🏿,往往需要教授者想得更加深入。
談到在普林斯頓與在清華教學的不同,姚期智說:“心理上的滿足感會不一樣。雖說‘科學無國界’,但是在為中國的年輕人講解知識、看到他們真正吸收了的時候,心裏會有特別的感覺,我想是有一種天然的感情聯系吧🏋🏽。”
旗幟性人物歸來的“放大效應”
2007年3月29日,教育部部長周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共同到清華看望姚期智。周濟強調,姚期智全職歸來並帶動一批人才回國發展🚣🏻✌🏽,堪稱一面“旗幟”。徐冠華也談到,像姚期智這樣的旗幟性人物回國,必然會產生“放大效應”。
姚期智回國兩年半,不僅顯著改變了國內理論計算機領域的研究面貌和學術水平,也在廣大華人學者、學生中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講席教授滕尚華註意到,現在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回到北京🧛🏻♀️,參加微軟亞洲研究院理論組的招聘面試🕡,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至於他自己,以前回國往往只呆一周左右的時間,現在有了姚期智的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他每次都會在北京呆大半個月甚至更久🪶🎯。他感覺到⚖️,在姚期智的影響下🚂📄,北京正逐漸成為理論計算機科學的中心城市之一🫳🏿。
講席教授組成員、香港城市大學鄧小鐵教授這樣評價姚期智的歸來↘️:“清華請來姚先生🧑🦱👨👩👧,同時也帶回了他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從那以後👨🏿🎤,有很多知名科學家造訪清華……一些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對我說,只要姚先生在這裏工作,清華將會有越來越多有天分的學生進入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並成為這一領域有影響力的人物。”
如何完善世界一流計算機學科建設的整體規劃👩🏽🎓,如何吸引並留住一批頂尖人才、一個優秀團隊,在中國共同建設一流的計算機學科,這是姚期智目前最關心的問題。他始終堅信,能夠為中國的高等教育🤽🏼♀️、為中國的科學發展出力,十分值得✊🏽。
《清華人》2007年第五-六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