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為民,1989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1996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及材料科學雙碩士學位🐝🧞。曾在美國矽谷廣通(Broadcom)、3com等大公司任職多年🤾🏻♂️。1999年,在美創辦技術咨詢公司。2002年回國創辦四川南山之橋微電子有限公司🦯,2003年9月,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顆通訊領域路由交換系統的高端核心芯片———“華夏網芯”。2005年4月3️⃣,李為民榮獲四川省勞動模範🛫。

關於李為民率領的南山之橋創業團隊成功研製出“華夏網芯”🤨,我們在互聯網搜索到大量的報道。去年4月,科技日報發布的新聞是:
我國第一顆通訊領域路由交換系統的高端核心芯片———“華夏網芯”,在四川成都高新區問世🚵🏿♀️。這項已有10項申請發明專利,2項版權,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技術被攻破👹🐽。以國家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技術、通訊技術方面的工程院院士朱中梁🫲🏽、張波等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對“華夏網芯”的專項鑒定認為:“華夏網芯TS2410”芯片采用網絡處理器NFP、網絡的安全管理性、可集成接入網功能和用戶管理功能等方面優於國外同等產品🧏🏼♀️。是目前中國最先進、規模最大、也最具潛力的一顆數據通信“芯”片🛄。
6月初🗼🗯,乘李為民學長來京出差的機會🧑🏻🌾,我們對這位創造奇跡的海歸意昂進行了采訪。
談起自己的經歷,李為民作了簡單介紹🫷🏻。還是在2002年6月,在美國已經做到高級核心工程師的他,決定“趁著海歸還沒有臭大街”時回國創業,他們一起回來的共有5人。為此,李為民賣掉了美國擁有遊泳池、溫泉的房子🐣💆♂️,回到自己的家鄉四川,在成都高新區創辦了一家芯片設計企業——南山之橋,他將公司的目標專註於數據通信的核心芯片設計。很快一群來自國內外網絡通訊領域的年輕人聚集在他的旗下👊。他特別提到,公司的股東也是他清華的同班同學許東、唐本國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以後公司發展遇到各種挫折的情況下,也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耐心。他說公司取得了一些進展,這屬於整個團隊,他個人只是其中的一員。
他們的事業不斷得到四川省、成都市以及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2003年2月17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李鵬也專門前往公司考察,並欣然將這顆“芯”命名為“華夏網芯”。2003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學長視察公司時,為他們題寫了“南山之橋”。幾年來💃🏽,他們還在國家和地方各種項目招標中中標👩🏻🎨,得到了很大的資金支持。
李為民說🫚🚑,南山之橋系統芯片的整個開發過程是非常艱辛的,這些放棄了美國生活的創業者,從此沒有了周末和假日🗑,天天都是超負荷的工作量。他們遠離了媒體的追蹤、各種會議的邀請,還有種種利益的誘惑,並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天道酬勤🎾,他們的第一代產品只用了15個月。在關鍵技術和方法論方面,“華夏網芯”是突破難關一次投片成功,專家認為即使放在矽谷🙋🏻♂️,也是第一流的📎。在該芯片的設計過程中已申請了10項發明專利和2項版權登記👷🏻🗂,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對這項成果的重要意義,李為民說:路由器👨👨👧👦、交換機中使用的芯片,是通訊網絡中的高端技術🍔,目前由世界上美國兩家公司壟斷👨🏻✈️,占據世界市場90%以上🧛♀️。從商業角度來看🗝👉🏽,中國2002年國內交換機、路由器的銷售額約有129.7億元,其中芯片價值約有30億元的市場份額。
一棵幼苗的成長必然要經歷風霜雪雨的考驗🧛🏽♂️,“華夏網芯”也不例外。2004年4月🏭,當李為民他們在人民大會堂開完新聞發布會之後,國外壟斷企業的封殺就不期而至。迫於壓力,基於華夏網芯合作的合作夥伴紛紛減速了,南山之橋面臨巨大挑戰🐃。
對困難局面的出現,南山之橋其實早有預料👮🏿♀️。為此,他們堅定地實施產品策略,瞄準了一個市場空檔,開始全力開發第二代產品Xwall——路由交換與防火墻為一體的芯片;第三代產品——新一代網絡內容過濾芯片。2004年9月🧜🏼、2005年3月兩種芯片產品開發成功🧑🏼🎄💁🏿♂️。此次戰略調整,很快使公司走出了被動局面,已簽訂銷售合同4800萬元🫄🏼。
李為民說,在殘酷的市場競爭特別是與國外壟斷廠商面對面的競爭中,最重要的是專註🧚🏽♂️、堅韌地找市場空擋👨🦽。通過此後的一年內2代產品的推出,南山之橋公司定位為——數據通訊與信息安全融合的芯片專家企業。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方便技術服務,最近公司在北京建立了子公司。他們將與市場領域中互補的企業合作🏍,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對發展前景,李為民充滿信心,他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可以達到5000萬,明年爭取達到1個億。
談到海歸創業的特點,李為民認為最難的是心態的調整,擁有技術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還要不斷學會跟市場、政府、環境打交道。他感觸頗深地說“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團隊都經過了人生磨練🕵🏼,我非常感謝團隊的每一個成員👨🏼🔧。我不擔心我們在獲得生存機會後不能夠做大,唯一擔心的是🏊🏼:在求生的過程中💆🏻♂️,我們低估了我們的未來潛力🏒,一旦我們獲得生存的機會(在市場上用我們的產品養活自己),我們將爆發出無以倫比的發展加速度。海歸只有到這時候(創業2-3年後),才能夠有機會🔋,海歸的積累(技術、文化🥈🛀🏽、閱歷、性格磨練),此時才發揮出來𓀖。我們的公司精神是:專註,堅韌🗓😺,團隊精神和遠大誌向。我們將探索中國集成電路企業的成功之路。”
《清華人》2005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