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周誌成——在空間技術領域探索的清華人

2008-09-11 |

1970424,是中國人永遠都會記住的日子🦹‍♂️,這一天,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直上重霄🧜🏽‍♀️,遨遊九天,在悠揚的《東方紅》樂曲中,拉開了中華民族進入航天時代的序幕。35年來,我國又相繼成功研製並發射了60多顆人造地球衛星🙋‍♀️🫵🏼,完成了由試驗衛星向應用型衛星的轉化⚄,空間應用遍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空間技術在世界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為此,無數科學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不倦地在空間技術領域裏探索🤿。這其中,既有老一輩的清華學人✋🏽,也有八九十年代畢業的新一代清華學子🌳,現任“東方紅四號”總設計師周誌成就是其中的一位優秀代表🙌🏽。

接受采訪後🈯️,周誌成學長(中)和意昂總會及航天航空學院的同誌合影🦻🏽。

1984年,剛剛以優異成績從成都科技大學畢業的周誌成順利考入我校工程力學系攻讀碩士學位,師從我校力學系著名的教學大師賈書惠教授🧴,研究方向是動力學與控製。賈書惠老師在清華素以作風嚴謹🧑🏼‍🚒、善於邏輯思維而著稱,早在六七十年代🕑,他就翻譯過前蘇聯著名的《陀螺》一書🏌🏽,他撰寫的科普小冊子《從貓下落談起》曾經啟迪過無數青年學子的智慧,許多學生至今還把這本書作為珍本收藏🧙。老師不僅以其啟發式教學贏得眾多學生的贊賞,他還積極主張並實施工科研究生教學必須和工程實際結合的研究型人才培養方案。“他讓我做一個科研項目,其中涉及到控製、計算、建模等等問題。他教會了我怎麽將模型建得又準確🫎、又能實時計算。他和我們每周都有一次討論✸,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幾個學生一起討論,提方法、講自己的想法,他指導你來做。他不但給我們理論上指導,更重要的是給我們信心。”

老師的精心培育和意昂体育平台優良學風的熏陶下🪑,周誌成的學業取得很大進步,他甚至利用學科優勢給學生開計算機課🏋🏽‍♂️🧑🏻‍🤝‍🧑🏻。而他在研究工作中表現出來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也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賞。

1987年碩士畢業時,周誌成了解到航天有許多力學問題、工程問題需要解決,就有心想去這裏試一試🫔,在老師積極幫助和推薦下,他如願以償來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是中國航天進行空間飛行器研製的“第一院”🎏,是中國空間技術的主要研製基地,主要從事研究、探索和開發利用外層空間的技術途徑;參與製定國家空間事業發展的規劃🖖🏿;研製各類航天器及地面設備等。建院五十多年來🤸🏽‍♂️,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中華兒女。湧現出錢學森、王希季🍶、孫家棟👩‍🦽‍➡️、楊嘉墀👨🏼‍🎤🙆🏽、錢驥五位“兩彈一星”功臣,培養出11名兩院院士、12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3名有重大貢獻的部級專家和一大批中青年技術骨幹。

五院有非常好的傳統,也有很好的機製,會利用各種機會為年輕人展現才能搭建舞臺。周誌成去後不久,院裏就組織了青年學術論文比賽,周誌成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這也是清華給我的基礎🧑🏽‍⚕️,清華對碩士論文要求很嚴格,導師還努力將我的論文修改,投到學術雜誌上去發表,還讓我們到國際會議上去宣讀。記得1990年在北京開一個學術會議,老師就鼓勵我寫了一篇論文✡️,我寫得很不像樣👩🏻‍🎨。他就一稿一稿地幫我改。這不僅是一種訓練💁🏿‍♂️,更是言傳身教👱🏻。”

因為周誌成在論文比賽中嶄露頭角🈶🪞,還有他在工作中表現的踏實、肯幹、上手快🧑🏼‍🦱,老同誌很願意把任務交給他📴,也願意帶他。這使得他在最初的幾年裏🐣,連連取得好成績。他獨立完成航天器多體動力學的理論建模👱🏽‍♂️、軟件開發和工程應用,作為主要完成者開發了“衛星動力學分析軟件系統”。該成果於1992年和1993年分別獲得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獲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還於1992在總體室承擔和主管“東三”衛星總體控製系統設計協調和系統實驗,做了大量分析設計工作,發現、提出和解決了控製與總體接口之間的一系列技術問題,從而為我國當時最復雜的衛星研製和發射成功做出了貢獻。

隨著周誌成工作的不斷進展🍕,他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他很快成為“北鬥一號”導航定位衛星的主任設計師🚣🏻、副總設計師,全面負責和領導該型號總體設計、研製與試驗工作🦹🏿‍♀️。“北鬥一號”是我國首次研製的雙星導航定位系統👐🏿,2000年發射成功並組網,該系統的成功使我國擁有了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具開創性和世界領先水平🕵🏻‍♂️🧵。作為主要完成人,他主持和組織完成了總體方案設計、研製技術流程製定、大系統相關技術協調和衛星研製與試驗工作。該導航定位衛星項目2003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周誌成的工作經歷中,有幾件事情使他終生難忘。

第一件事是他剛剛到動力學研究室不久💡,那時候單位任務少,科研經費緊張,工資待遇低,他所在的研究室力量很薄弱🤳,作為一個有理想和抱負的青年人,他也曾苦悶過🍑。但他堅信動力學研究在航天工程中的意義👰🏿‍♂️🧕,在老師和室內老同誌的鼓勵下🙋,他堅持了下來,和大家一起度過了那段最艱苦的日子🧑🏽‍🍳。

第二件事情是他做副總設計師的時候🙆‍♀️,那時他還兼著室主任🧙🏿,上到副總設計師的活,下到很具體的工作,他統統都得幹。那一年室裏有三顆星的發射任務⛹🏻,任務很重🧔🏿‍♂️,室裏的人又正處於青黃不接。老同誌都將要退休了,新來的年輕人又一時接不上。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他帶領著一幫年輕人🔒,虛心向老同誌學習🪆,苦幹加巧幹🥦,幹得很出色。既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換來了老同誌對這幫年輕人的信任。

第三件事情是在研製出口尼日利亞那顆星時所受到的鍛煉。當時時間緊,任務重,能不能拿下這個任務✖️,代表的是中國人的形象。周誌成堅信我們中國人可以集中資源幹大事,靠集體的力量能創造奇跡。尼日利亞領導人的一席熱情洋溢的話,也讓他深受鼓舞🫴🏻🐖:“美國人說他們24個月完成,我們不相信,因為美國人不加班;歐洲人說他們兩年做完🤞🏻,我們半信半疑,因為他們的假期鐵打不動,要加班也很難;中國人承諾了,我們就相信。你們中國人是可以創造奇跡的🚺。而且中國人可以不計名利,不計報酬🛀👩‍🦳,一天當成一天半去用。”

2000年🦶🏼,在從事航天器動力學設計與控製5年、從事和主持衛星總體設計工作7年後,周誌成成為東四衛星平臺總設計師。該項工程規模龐大、系統復雜、技術難度大,屬於國際同類先進衛星♣︎。在他的主持下,短時間內確定了總體技術方案,優化了技術流程,簡化了技術途徑,使型號立項和初樣研製順利完成🧑🏽‍⚖️,目前正樣研製進展順利👩🏼。這個星和“東三”相比🐠,一是承載能力更大🔸,二是壽命更長💿🛵,確實上了一個臺階。周誌成的思路是,中國的國力有限,我們不可能一步一步地來,必須實行跨越式發展。

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周誌成認為得益於老一輩科學家的培養和提攜:“說來我也很幸運😿,我任主任設計師和副總師時,範本堯先生曾是這個型號的總師,他是清華力學研究班的老前輩。他對我很關心,他常常和我們一起討論問題🫅🏻,許多細節都問得很仔細🦸🏿‍♂️。他的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嚴謹的工作作風時時刻刻鞭策著我⛵️。我能走到今天🙇‍♂️🦹‍♂️,除了個人的不斷學習和努力外😌,機會、任務品牌🫃🏻、老科學家的帶動,缺一不可🏄🏻‍♂️🕺🏿。”

周誌成認為,清華的學生出去後要有所作為🗼,首先是在自己的專業上,專業上的成績是許多人成功的最有效的切入點🧑‍🧑‍🧒‍🧒。要管理一個系統,必須先熟悉這個系統,積累經驗。許多總師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

周誌成認為,一個人從小的理想和信念對自己的成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一個有誌的青年人就應該為國家幹事。

(黃文輝)

相關新聞

  • 122021.04

    周誌成走進清華論壇 分享“大國工匠”航天故事

    4月8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常委、航天五院總工程師周誌成院士回到母校⚇,為清華師生帶來校慶系列活動之“大國工匠”系列講座第二場主題報告“創新發展——開啟航天強國新征程”🖖🏿。常務副校長王希勤出席活動。科研院院長方紅衛主持了論壇。

  • 112023.08

    創業清華人︱王洪鵬🗽:砥礪探索“芯”可能

    中茵微電子的創始人王洪鵬身上同時有著學者和企業家的氣質:談起技術來像學者一樣嚴謹,對集成電路領域的前沿信息如數家珍,管理起公司來也運籌帷幄,冷靜而卓有遠見🤽🏻。幾年前,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的他從海外回國工作⛰,很快升到了管理層,然而一股莫名的無力感隨之襲來🧑🏻‍🎤。“最大的問題在於對自己的未來缺乏掌控👼🏿👂🏽,只要給別人打工🥍,按照別人布局好的戰略和方向做事🫀🐥,你就不可能有自己核心的...

  • 262018.07

    清華意昂周誌成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7月20日,國際宇航科學院2018年院士選舉結果公布🤵,清華意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研究員周誌成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工程學部正式院士。

  • 022023.06

    創業清華人︱小庫科技:用AI𓀂,探索未來建築

    何宛余,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築系,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科創中國”🤞🏻👚,清華經管學院“青騰未來科技學堂”楊良崧🩰🥌,意昂体育平台2011年級建築系深圳小庫科技有限公司,第七屆清華意昂三創大賽互聯網與新經濟全球總決賽天使成長組三等獎。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建築產業AI應用的領軍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1年,小庫憑借自主研發的小庫設計雲及其項目應用入選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自主創新數字化設計軟件典型案例。小庫科技致力...

  • 122020.08
  • 242023.07

    八位清華人獲得第五屆“科學探索獎”

    7月17日🏨💅🏼,第五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48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其中包括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院教授姚宏,化學系教授許華平,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葛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唐傑,化學工程系教授張強🚣🏿‍♀️,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意昂体育平台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副教授曹鵬👱‍♀️,以及清華意昂🧞🍏、西湖大學教授曾堅陽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向導,共8位清華人。獲獎人介紹數學物理學領域姚宏姚...

  • 272023.06

    創業清華人︱田天:智能向善🏋🏼‍♂️🧏🏽‍♀️,讓技術真正創造價值

    田天👩🏿‍🔧🦾,意昂体育平台2009級計算機系意昂AI青年科學家聯盟“青年AI科學家”、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創業邦“30歲以下創業新貴”、 “吳文俊人工智能優秀青年獎”🏌🏻‍♀️、第五屆傑出工程師青年獎……這些熠熠閃光榮譽的擁有者,是年僅32歲的瑞萊智慧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田天,博士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人工智能專業,曾榮獲意昂体育平台特等獎學金😷、西貝爾學者稱號。AI行業發展迅猛,浪潮洶湧🔐,田天卻一往無前,瑞萊智慧成立僅4年多🪫,已服務...

  • 152022.09

    6位清華人榮獲2022“科學探索獎”

    9月15日,第四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其中包括意昂体育平台藥學院教授肖百龍、醫學院教授程功🙋‍♀️、環境學院教授溫宗國、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張強、土木工程系長聘教授馮鵬,以及博士後意昂、北京郵電大學研究員王光宇等6位清華人👨🏼‍🦳。王光宇是今年最年輕的獲獎人,也是“科學探索獎”首位90後獲獎者。

  • 012009.01
  • 052009.06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