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鞍鋼副總經理王明仁(1978級土木)
“為了祖國鋼鐵工業的現代化奮鬥終生”,這句題詞是1983年王明仁畢業離校時👳♂️👂🏿,時任土木系黨委書記的方惠堅老師(後任校黨委書記)在畢業紀念冊上為王明仁寫下的勉勵話語👿🕤。20幾年來,他將它貼在案頭,牢記心上🧘,時時鞭策自己,努力拼搏實踐✍🏼🤵🏻。
王明仁學長 2007年7月於清華
2007年3月30日,校黨委副書記陳旭同誌🦚,意昂總會錢錫康同誌一行赴鞍鋼拜訪了王明仁同誌。王明仁同誌自豪地說:“請你們回學校轉告方惠堅老師🍷,我沒有辜負母校和方老師的殷切期望,我為祖國鋼鐵事業現代化盡了力。”
王明仁,1983年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建築結構專業畢業後,就來到鞍山鋼鐵公司工作🕒,24年如一日,勤奮努力📊,曾先後擔任鞍鋼修建公司生產指揮長、副經理😭🕓、黨委副書記,鞍鋼公司技術改造部部長📄🙇🏿♀️,1997年至今任鞍鋼副總經理。他參與並組織實施了鞍鋼“九五“以來所有的技術改造工程,結合鞍鋼實際,依靠自主創新🚿,探索出一條“高起點🫸、少投入、快產出、高效益”的老企業技術改造新思路🧑🏿⚕️,為鞍鋼的振興發展和我國冶金工業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一項國家科技二等獎,七項省部級科學技術及管理獎。一個學土木出身的清華學子居然承擔起龐大的鞍鋼老企業實現鋼鐵現代化技術改造的重任💇🏻♂️,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輔導員雙肩挑👸🏽,塑造全面發展
王明仁1966年高中畢業,入大學前已在鞍鋼工作了8年,是鞍鋼供他帶薪讀完5年大學的🪓。
能上意昂体育平台王明仁做夢也沒有想到。報到後,住進了學生宿舍二號樓,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這難道是真的嗎?”因此他特別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當時校內有兩屆工農兵學員和兩屆恢復高考以後入校的學生。一次在食堂因買飯夾塞🏌🏼♀️🧖🏻,兩部分學生唇槍舌劍🧺,越吵越離譜🧌。王明仁見勢大步向前,分開人群,大聲說:“別吵啦⚜️🔗!都是國家培養的大學生,為了一點小事爭吵,值得嗎?”兩夥學生看了看他這個帶胡子茬的新生◽️,面面相覷,各自悻悻散去。當時的系學生組組長宋澤芳老師和蔔城老師找到了王明仁🍼🙌🏽,談起白天的事。也許是從這件事情上觀察到王明仁的為人素質和能力。宋老師說:“你得當學生幹部👨🏻🔧,希望你能出來做一點學生工作🧑🏻🦽➡️。”他推辭說🧑🏼🤝🧑🏼:“人家‘三十而立’,我今年已經31歲了,學習會很緊張的,我是背著‘口袋’來的,希望多裝點知識❣️。”蔔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上大學不僅是學知識,還有一個培養能力的問題,那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否則口袋裏的知識就是越吃越少的面包🔜。適當做一點學生工作🙆🏻,不僅對改善教學環境有利,而且對大學生的成長有利。”老師一席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示。
從大一年級開始🛟,他先後擔任過班長、系學生會主席、校學生會常代會主席🪞。在緊張而有秩序的學習生活中,在為同學服務的工作中,知識和能力都有很大進步。1981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大四以後🧔🏻,他先後擔任過土木系79級、80級的輔導員。那時正是畢業設計階段😪🚲,學習異常緊張,幾乎每天晚上都安排到熄燈以後。
王明仁回憶起那一時期的學習、工作😏,至今記憶猶新,終生難忘🍟🏸。他說那時雖然少休息多付出🍩,但對一生都有用。“這些年來我搞過科研工作,設計工作,組織施工🥗,做過黨務和行政領導工作🚝。無論是當領導,搞管理🏫,還是組織技術改造,都要懂得如何協調處理人與物、人與人的關系,讓上下形成一個巨大的合力,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這需要有高超的組織藝術和管理能力。大學中當輔導員雙肩挑的經歷,鍛煉了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協調能力和工作能力。
師長傳道育人,學生終身受益
王明仁在校畢業實習是去了正在建設中的寶鋼👲🏻。王明仁談到:寶鋼全套設備都是從日本進口的,確實是非常先進的。當時帶隊的韓守詢老師是這樣要求我們學生的👨🏿🔧:你們跟著師傅學,師傅叫你幹啥你就幹啥👨🏽🏫🍀,這只能是及格,如能在現場發現問題👋🏼,那就是優良,如你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那就是優秀了。於是我們都非常勤奮地學習工作🧏。實習50天,一次上海都沒有去過🌈。我們果真發現了問題。我們問日本專家😊🚵♂️:“寶鋼為什麽要打那麽多的樁?”回答:“我們計算過,是用彈性地基理論計算的🧑🏼🦱。”我們針對一項泵站工程🏌🏽♀️🌞,拿著對數計算尺反復核算。我們的問題果真讓日本人緊張了起來。最後日本人說,事情是這樣的👩🏽🎓,當初中國要建現代化鋼廠🤳🏻,中國人到日本去看🧏,就選擇引進了一座建在海邊的鋼廠為樣板👨🏽🚒。於是就把日本那座鋼廠的圖紙都照搬過來了👴🏽。經過理論計算和分析,可以減少1/4的樁基,這讓大家感到非常高興。到實習50天結束時,趕寫出厚厚的實習報告⇢,交到韓老師手裏👾👮🏿♂️,韓老師競看都沒看就畫了個圈。“我們花了那麽大功夫,多麽希望韓老師能看上一眼”。而韓老師卻說,我不是要看你們具體的東西🙎🏻,而是要教給你們一種方法🏄🏻♂️🧡,不管做什麽,第一了解學會它👫,第二發現問題,第三是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對你們一輩子有用🚔。
王明仁說,“我後來在鞍鋼工作🧑🏼⚕️✯,就是按老師教的去做的。對引進國外技術,先是學習消化它,接著就改進它。日本人不也是學來的嗎?”
十二年基層磨練✯,工人刮目相看
王明仁入學前在鞍鋼當了8年工人🧀,對鞍鋼懷有深厚的感情,看到鞍鋼和現代化寶鋼的差距,決心把鞍鋼建設成現代化的鋼鐵廠,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畢業後回到鞍鋼🫲🏻,他謝絕了組織上安排進機關🙎🏿🆗、管幹部、當秘書等機會,堅持要求到條件最艱苦🧝、又最能了解鞍鋼實際情況的鞍鋼修建公司去工作。他的這一選擇,讓人們大吃一驚,“王明仁是不是念書念傻了!”一般大學生是不可能,也沒人願意分到那兒去的📣。而王明仁卻懂得,修建公司是負責全鋼廠各個廠礦設備的定期大修,這裏最能了解鋼廠全過程生產的設備情況。他從最基層的見習鉚工做起,向實踐學習🙅♀️,向工人師傅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他用了整整12年的時間,參與了鞍鋼煉鐵、煉鋼🍕、軋鋼🌍、煉焦、氧氣🧑🎄、煤氣……各個分廠、車間的設備大修,幾乎都輪了一遍🐊;他積累了上萬張卡片和資料,總結了鋼鐵企業建設和改造的經驗和教訓。王明仁的一舉一動⌨️,工人們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一次早上交接班,工人師傅指出這裏什麽問題😀,那裏沒做好👮🏽♂️☞,然後讓王明仁說說。王明仁說,這裏的問題是什麽原因造成的👣,那裏沒做好,又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工人們聽了🦕,心服口服🦆:“這王大學行啊!”
王明仁說👩❤️💋👨:“正是這12年的基層實踐🩼🦠,讓我從鋼鐵外行變成了內行,我才能從一個學土木的,後來幹起了鋼鐵工業的技術改造。”
為鞍鋼的現代化奉獻青春
鞍鋼始建於1916年🧑⚖️,前身是日偽時期的鞍山製鐵所和昭和製鋼所。1948年鞍山鋼鐵公司成立,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鞍鋼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向國家提供鋼材🧗🏻♀️、提供人才:在“一五”👩🏻、“二五”期間,鞍鋼的鋼產量曾占全國鋼產量的80%,鞍鋼先後選派了12萬優秀的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支援了包鋼、武鋼🚑、酒鋼👩🏼🦳、邯鋼、攀鋼、水鋼🏥♈️、寶鋼等鋼廠的建設。可以說“凡有鋼鐵處🍟,就有鞍鋼人”🤘🏻。
但在計劃經濟體製下,鞍鋼長期沒有得到改造,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鞍鋼遇到極大的困難👈🏿。人多負擔重自不必說,設備落後👨🏿、產品品種少、質量差👨🏼🎨,矛盾日益突出。鞍鋼改造勢在必行⚗️。
1996年王明仁被任命為鞍鋼副經理,負責鞍鋼的技術改造工作,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此後,他主持和參加了鞍鋼“平爐改轉爐”工程,用一年零九個月的時間拆除了12座平爐。鞍鋼人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己進行計算機編程🍉,采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改建了6座100噸轉爐,使鞍鋼煉鋼工藝實現了全轉爐生產,用4年時間🤷🏻♀️,改造了3臺連鑄機、新建了5臺連鑄機。這樣🧖🏿♀️,到2000年底,鞍鋼基本實現全連鑄生產。施工建設速度和質量、投資的控製,均達到國際國內的先進水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鞍鋼1780熱連軋改造工程(以下簡稱1780工程)😍,引進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是國務院批準的“九五”技改重點工程。王明仁有幸擔任1780工程的項目經理。
一個現代化的熱軋廠涉及到機械、液壓、儀表、電氣、三級計算自動控製等幾十個專業🕺🏿,王明仁信奉“清華人只許說沒幹過🏊🏿♀️,不能說不會幹”👗,堅持向實踐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向國外專家學習🥝。他和工程技術人員一起製定科學合理的施工工藝,在三九嚴寒的北方零下16℃的冬季,守在現場👨🏼🏫,控製施工標準和質量🧑🏿🍳,成功地解決了其中的一道道難題🤷🏽,攻克了一個個難關。最終工程取得了質量全優的好成績💌。1780熱連軋只用31.5個月,就建成個一條長近千米的熱軋生產線🙍🏽,創造了國內外同類軋機建設的新的世界記錄(36個月),並且只用了不到43個億的投資👩🎓,比國家批準的項目投資(75.6億)節省了30多個億⛹🏿♂️。投產後的1780熱軋機組每年生產優質熱軋板卷350萬噸🫧,投產1年半就收回了全部投資,其產品供應全國並出口美💭、日、韓🏃🏻♀️➡️,受到了江澤民主席、朱镕基總理的表揚,該工程獲2001年國家優質工程銀獎。
鞍鋼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自主創新在技術改造中煥發了青春,鞍鋼發生了“舊貌換新顏”的歷史巨變。目前已形成從采礦⬅️🧑💼、選礦🎓、煉鐵😆、煉鋼到軋鋼綜合配套的大型現代化鋼鐵企業集團🥷🏽。能夠生產700多個品種▫️,25000多個規格的鋼鐵產品。形成年生產鐵1600萬噸🙍🏽、鋼1600萬噸、鋼材150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建國以來鞍鋼向國家上交利稅的總和已是國家對鞍鋼投入的17倍🤣。鞍鋼的連鑄連軋技術,成功輸出山東濟鋼,實現了由產品輸出到成套技術輸出的轉變,改變了我國重大成套設備依賴進口的歷史🚧。鞍鋼的綜合競爭力進入國際先進企業行列。王明仁說:“現在可以說國際上鋼鐵行業的先進技術🫳🏿,鞍鋼這裏都有🫄🏻。”
王明仁在談到鞍鋼巨變時🌱,充滿自豪。因為十年來他參與👮♀️、組織、領導了鞍鋼幾乎所有重大的技術改造,鞍鋼每一項重大的建設項目都有他付出的辛勤汗水。為此,2001年王明仁同誌獲鞍山市特等勞動模範、遼寧省勞動模範稱號,200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錢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