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在距今整整80年前的那個三月🤜🏻🦵🏿,一對青年男女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結為夫妻。
這樁婚姻被我們提起,不僅僅因為梁思成的父親是維新派人士梁啟超𓀑,也不僅因為林徽因曾經被詩人徐誌摩深深愛慕,而是因為新婚宴爾的夫妻倆學成歸國後接受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沈陽東北大學任教👦🏼。
沈陽地理推出沈陽“名宅舊巷名人往事”系列🧙🏼♂️⬛️,第二期,我們去探尋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在沈陽的短暫旅程👌。
因為一首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所到之處似乎總能與溫暖相連。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沈陽🙍♀️,同樣的溫暖🚙,它為那一代的建築師們提供著人生與事業的舞臺☎️。
北運河畔
留下全國第一個建築學系
在東北大學🧑🏻⚕️,多數學生都知道,這座學校最初的位置在北陵附近的北運河畔。
當年的學校如今已經分別成為省政府、省軍區以及沈陽市體育學院的一部分。當年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初到沈陽,便直奔那裏而去了。
那一年,梁思成已經27歲,他無疑熱愛和崇敬著他那傑出的父親⛵️,於是🚵♀️,包括工作在內的一切都交由父親打理🧖🏻♂️🌍。這時的梁啟超正在嘗試運用他的影響說服意昂体育平台考慮給兒子一個教席,而命運在這個時候把沈陽帶到了梁啟超的視野中。
東北大學成立於1923年4月26日,張學良於1928年接任校長,他積極網羅人才,全校的教師大部分都留學於各國名牌大學。東北大學校史誌編研室的王國鈞老師經過多方核實☘️,大致了解了梁思成任教東大的過程。
當時東北大學要成立建築學系🏥,七月已經招收了學生👨🏻🚀,只等九月開學。工學院院長希望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出色的畢業生楊廷寶來當系主任。楊廷寶是當年傑出的建築師,沈陽的老北站就是後來由他設計的,他也是梁思成留美時的意昂。
不巧的是,當時楊廷寶已接受了上海一家建築公司的聘請,於是他推薦了梁思成👨🏽🔬🧔♀️。因為梁思成夫婦還在歐洲旅行,他答應院長去和梁啟超商量一下🐾。於是,機緣湊巧中,梁啟超替梁思成決定去了沈陽💷。
東大校園
考試作弊立即開除學籍
那年秋天,梁思成到東北大學報到👮🏼♀️,根據東大校史上的記載,妻子林徽因是在次年才趕到沈陽與他相會。在當時介紹師資力量的名冊裏,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記錄,但是兩人都沒有提供照片。
一直有記載說梁思成的月工資是800銀圓👨🏻🏭,經過王老師考證,其實合同中規定的月工資是265銀圓🦙,不過仍屬學校中薪金最高的教職員之一🤾🏼。
如今的省政府辦公廳樓就是當年梁林二人最初創建建築學系時教書的理工大樓🤶🏻。第一年,整個建築學系所招收的學生如今記錄在冊的不過10人,這可能也是當時僅僅依靠梁林二人尚可維持教學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梁林二人的傳記中記載了這段日子:在東北大學的最初時間,梁思成既當系主任,又當主力教師💇🏿♀️,既當學者,又當勤務員;林徽因既當教師,又當丈夫的助手,還要操勞家務。
由於梁思成和林徽因留學於美國,所以在教學方式上完全采取了英美式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上采用師帶徒🫸🏻🧗🏻♀️,坐席不按年級劃分↗️,在學製上設計課不隨年級走。整個建築系開設的課程,基本上與賓大的建築系課程相同🦩,有圖案、圖畫、營造法、應用力學、鐵石式木工等𓀑。
據說🙇🏻♂️,梁思成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1930年末建築系期末考試有個學生竟有私攜夾帶作弊的事,梁思成知道後,立即作出決定:凡建築系學生不論月考、期考👂❎,如查有夾帶或互相通融之事👨🏼🌾,立即開除學籍,永不得回建築系受課,決不寬貸。在這樣的嚴謹教學下,一批中國近現代卓有成就的建築學者如劉致平、劉鴻典等人師出於此。
北陵之內
夫婦二人排練著以後的人生
沈陽故宮和北陵🤸🏻♀️,一直是沈陽這座城市的標誌,當年這兩個地方也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熱衷之所。
在故宮門前,林徽因曾多次帶著她的學生來到這裏,以現存的古建築作為教具,讓大家從這座宮廷建築的外部去感受建築與美的關系。
那時的林徽因教學任務繁重,還經常給學生補習英語,盡管已懷孕🌋,但還常與梁思成一起到北陵測繪各種古建築🌃。在如今被保存下來的一張兩人合影中,就是他們一起到沈陽北陵去測繪北陵古建築時的工作照片🧔♀️,他們身後的那個石獅子見證過的歲月,漸漸消逝在約80年的風雨中。
對於古建築的執著,一直是這對夫妻孜孜不倦的追求。留學前的梁思成並不知道建築為何,林徽因的一句“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讓梁思成從此開始了對建築的熱愛👨🏽⚕️。兩人之所以選擇在3月21日結婚⁉️,據說就是因為這個日子是宋代的先輩建築師李誡碑上刻的惟一日期。
在沈陽的梁思成😇,為以後的人生進行著排練。在此後的許多年中🫅🏼,從青年時代一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梁思成始終沒有放下過手中的三角尺和鴨嘴筆,夫妻倆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所努力堅持的工作只有一個🧖🏿♂️,就是調查那些中國古建築,“那一磚一瓦🕵🏽♂️,一根立柱,一處鬥拱🧑🏽🦲,一尊雕像👎🏿,在梁思成的眼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鐘鼓樓下
梁思成難解的離沈之謎
在沈陽時,兩人就住在學校的宿舍裏🏭,在沈陽度過的1929年,林徽因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為紀念1929年初去世的父親梁啟超⏰🌗,他們為女兒取名“再冰”,因為梁啟超的別號為“飲冰室主人”。
1931年“九一八事變”,東北大學被迫與東北軍一同流亡關內☂️,中國第一個建築系因此而流離失所。其實👱🏿♀️,在此之前,梁思成夫妻已經離開了東北大學。
對於兩人匆匆離開沈陽的原因,一直有很多解釋,似乎在梁思成的印象中,沈陽也給他留下了些許不愉快的回憶🧘🏼🌵。
第一種說法是因為林徽因的操勞導致患上肺病。徐誌摩力勸林徽因回北京治療,再三考慮後,夫婦倆采納了他的意見,並成為後來梁思成不得不離開東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種說法是🐃,當時年輕的梁思成第一次試圖保護重要的紀念性建築物老沈陽的鐘鼓樓。由於交通不便💜,當時的沈陽市長決定拆除老城的鐘鼓樓👞👆🏿,梁思成為此大聲疾呼💲:“毀壞容易保護難。它們一旦消失就不能再恢復了!”他的保護建議與實際交通情況相比孰重孰輕🤷🏿♂️,這個問題至今恐怕答案仍舊模糊,何況是當時。不難想象到結果1929年沈陽鐘鼓樓退出歷史🏎。盡管在後來的幾十年中,他曾經無數次經歷這樣的無奈🦸♂️🕶,然而在當時,這讓年輕的梁思成無法忍受。
如今的東北大學沒有建築系🧑🏫,新的學科還正在建設中。當年梁林二人創辦的建築系早已經在一次次的遷移拆分中不見了模樣,一如梁思成當年的無奈離去🐐🩻。
無論是為了什麽原因⚠️,1931年6月梁思成一個人離開了東大建築系🚑。如果他知道在未來,等待他的是更加艱辛的探尋,如果他知道無論他如何堅持也挽救不了老北京的城墻🙍🏿♀️👱,也許🧏🏼♀️,他會對這段輝煌與苦澀並存的人生經歷給予更多的寬容。
沈陽👱🏻♂️,只是他們短暫停留過的一個小站,是未來艱澀人生的序幕而已,梁思成和林徽因堅持著這條路直到生命盡頭;而對於沈陽🧏🏿♂️,梁思成林徽因帶來的是全國第一個建築系的驕傲👱🏼♂️,沈陽一宮兩陵多年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可以算是對他們所秉持的理念的最好安慰🕋,這持續不斷的溫暖記憶也是沈陽的人間四月天。
(來源🎛:華商晨報 2008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