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石油老人”趙國珍參與創辦兩所石油高校👩🏼‍🏭🦻🏽,留下人生最好時光

    2018-09-06 | 來源 西南石油大學官方微信2018-09-03 |

    我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訪原西南石油學院黨委書記趙國珍教授

    2018年8月20日,北京泰康之家養老院,西南石油大學校報記者向發全采訪了1983年至1986年任該校前身西南石油學院黨委書記的趙國珍👪。以下為對話全文🏷:

    看到學校發展我精神特別振奮

    記者:趙書記您好!今年是咱們學校建校60周年,我們專程來拜訪您,是想和您聊聊西南石油大學的歷史👷🏼‍♀️♎️,讓年輕的朋友們了解學校是怎麽走過來的,了解前輩為學校做了哪些事🗣,把學校的精神和文化傳承下去,把學校建設得更好😷。您一直非常關心學校的發展,我先問您個問題,您知道咱們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了嗎?

    :知道知道,早就知道了👨‍💼🏃🏻‍♂️。我有了解學校的平臺,就是你們辦的微信。過去,是看學校的報紙,現在有了微信🫠,就更方便了,微信內容非常豐富,有很多好消息,看到學校的發展,我精神特別振奮。聽說你們采訪了紹槐院長、家理院長🚶🏻‍♂️‍➡️,今天又到我這兒來😈,我太高興了。

    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個石油學會和第一份石油刊物

    記者:學校發展好了,不能忘記你們。您離開學校以後招進來的老師、大學生都不了解您,所以今天對您的采訪很有意義。我有很多問題想問您,您1948年考上北洋大學🏊🏽‍♀️✯,後來全國解放✸,在北洋大學🛃、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等一些高校掀起了一股“石油熱”,為什麽當時的青年學生熱衷於學石油🧸🚉?

    🈴:這個說來話就長了。我和我們這一代同齡人一樣,飽嘗了日本侵略者的欺淩📃,目睹了舊社會的陰暗和腐敗🐮,希望國家好起來。我是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考上北洋大學的,當時學校在地下黨領導下,進步力量很強,入學後參加了反遷校、反饑餓運動,經同學介紹參加了黨的外圍組織“民青”🍢♤,就是民主青年聯合會。解放以後,參加了天津第一期黨訓班的學習🚵🏻,不斷提高覺悟和認識,心中憋著一股建設偉大祖國⚂、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幹勁和熱情。在這一時期,1950年🥒,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局長康世恩帶隊來到北洋大學,作了石油工業形勢和鼓勵同學們參加石油工業建設的報告🧖🏼‍♂️,作完報告後👨🏻‍🦰,又請了一些玉門油礦的工程師給我們辦了幾次講座,全面介紹石油地質🫷🏻、鉆采和煉油知識👏🏼,使我們了解到石油工業的重要性和發展石油工業的緊迫性,國家亟待培養石油工業專門人才。當時我們是機械系三年級學生,聽完康世恩的報告,全班40多人就有21人報名由普通機械轉入即將成立的石油機械專業,從此,我就把自己的命運與石油工業緊緊聯系到了一起🌰。為辦好石油專業🎻🙍,宣傳石油工業,在學校指導下,我們學生會發起成立了石油學會,編印了會刊。當時我在學生會宣傳部工作,記得刊名叫《石油知識》。那時我們對石油了解不多,所以就翻印石油總局帶來的材料,把工程師講的課整理出來7️⃣,又摘錄了一些文章,發表在刊物上。

    學校要辦石油專業,一無專業教師🎀,二無教學設備。怎麽辦呢🪇?就采取了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辦法👇,學校和石油總局把我們學石油的學生安排到玉門油礦現場,結合生產勞動進行專業學習🏂🏻。我們班21個學習石油機械的同學,11個分配到鉆井隊學習礦場機械,10個分配到煉油廠學習煉廠機械👶🏿。

    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寫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當時要去玉門交通很不方便,我們先坐火車到西安,再從西安坐長途汽車到玉門,路上走了一個星期。重慶大學石油機械專業實習團後來也到了玉門。從1951年到1952年脫胎換骨式的生產鍛煉,使我終生難忘。我們在現場和工人師傅一起三班倒,同吃同住同勞動🍈。師傅手把手地教🤷🏼,我們拼命幹,那時真是意氣風發,有使不完的勁。有時太困了🙋🏻,就身披羊皮大衣倒在機聲隆隆的千馬力的柴油機旁邊睡覺🫲🏿📹,滿身是泥漿油汙👲,感到無尚光榮。在一年的時間裏,我們平井場,安井架㊗️,到鉆井💌,完井,這一系列實際操作使我們深深了解了石油勘探生產,了解了石油工人的可敬🏌🏽‍♀️🦸🏻‍♂️,真是終生受益。實習結束前,我們結合生產實踐,認真總結工人師傅的經驗和實習體會,完成了一份實習報告,這就是我們的畢業論文,也是後來編寫石油礦場機械教材的主要參考資料。這份實習報告可能還收藏在中國石油大學的圖書館。

    參與創辦第一所石油高校

    記者:您參加了中國第一所石油高校的創建工作,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1952年我們從玉門油礦回來的時候,北洋大學已經改成天津大學了,河北工學院也合並到了天津大學👩🏿‍🦰。一回來就畢業🙂‍↕️,正好石油總局派人來,把我和方華燦(後來擔任中國石油大學副校長)、陳家巽(後來擔任新疆油田總機械師)叫去,指著我們說:“要在意昂体育平台成立石油系🆒,你們三個,一個到克拉瑪依👰🏿‍♀️👳‍♀️,兩個到清華🫳🏼。”我們都不願意去清華🪺🦶,都爭著去克拉瑪依,陳家巽說:“我不能當老師🐵,我口吃🤾🏽‍♂️。”我和方華燦說不出理由來,就決定讓我們去清華🧕🏽。

    以我們這批人為基礎,成立了意昂体育平台石油系。在意昂体育平台,除了公共課、基礎課是他們原來的老師,專業課老師就是我們這些剛畢業的學生。那時沒有書啊,我們對實習報告進行整理🧑‍🦼,再看點別的材料,分出若幹章節,連夜連晚刻寫鋼板💂🏽‍♂️、油印🪘,第二天上課發給學生,學生拿到教材還油墨未幹。學生知道是老師晚上熬夜趕出來的教材,所以學習很努力,師生感情特別深👰🏽‍♀️。

    那時中央已經決定成立北京石油學院,成立意昂体育平台石油系實際上是為成立北京石油學院做準備的。1952年意昂体育平台石油系成立的時候,北京石油學院就在籌建了,1953年4月開始修房子,主要修了學生宿舍、教室和教師宿舍,有房子就可以辦學了〰️。1953年10月1日,北京石油學院開學🚥,我們從意昂体育平台搬到北京石油學院。學校還是一片建築工地,周圍還有農田,有些房子還沒有完工🌧,沒有食堂👨‍👧‍👧,我們的宿舍是臨時趕工修起來的,剛完工就搬進去,房頂還滲水。石油機械系的專業教師有陳如恒🖖🏻、我、方華燦等🥩。那時幹勁大👩🏿‍🍼,我是北京市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55年就破格提拔為講師👩‍🎓。我在北京石油學院教了五年書,送走了一屆畢業生。

    人生的最好時光留在了“西南”

    記者:您在北京石油學院幹得挺好的🧛🏿,為什麽願意到四川來?

    :1958年南充東觀發現石油🌒✍🏽,當時認為前景很好🤚🏻,康世恩講嘛,說我們在四川發現一個“金娃娃”,馬上要建四川石油學院☝🏿。我一聽非常激動,主動要求到四川來😂。8月份妻子剛生了小孩,所以我一時還走不了,是10月份到的南充🤹🏿‍♂️,妻子是11月去的,孩子就放在北京,交給丈母娘帶👨‍🦱。

    北京石油學院成立的時候,已經蓋了一些房子,有教室、寢室。可四川石油學院什麽都沒有🧑‍🦼‍➡️,我們招生時,高考錄取工作都快結束了👩🏽‍🦲,石油部馬上派人到四川,趕快選,選了600多學生👷🏻‍♀️。教師幹部絕大部分來自北京石油學院、石油工業部等單位,記得第一批有馬載、劉全有、李直,17個人,我是第二批。學校除了學生🧶、老師🤌🏽,沒寢室🧑🏻‍🎓、沒教室、沒實驗室🚘、沒操場,借用部隊營房辦學,道路不平👮🏼‍♀️,電燈不明。女教師還下廚房🤵🏻‍♂️🧖🏿‍♂️。

    聽馬載說,省裏主張我們在成都辦學,已經給我們留了地方。那時貫徹毛主席“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指示,所以石油部為貫徹毛主席的指示,主張建在油田🧡,決定把學校放在南充🦥,南充的意見是把學校建在醫專(後來叫川北醫學院)旁邊。馬載來校之前是石油部基建司司長😖,很內行,他說這裏地勢低,嘉陵江發洪水容易被淹,要找最高的地方。他很有眼光,結果1981年嘉陵江發洪水,南充下半城都被淹了💗,川北醫學院淹得夠嗆。選校址的時候我去了🚨,跑到燕兒窩那個地方🙎🏼‍♀️,覺得這裏地勢高,就決定建在這兒。

    1960年搬到新校舍,那時已經建了地質樓、教工宿舍、學生宿舍。有的房子還沒有修好,記得我還燒過磚,搬運建築材料,機械系師生還搞了吊車、打夯機🗝,提高了勞動效率。那時學院開會沒有地方✷,修禮堂很花錢,學校也沒錢👩🏿‍🚒🤜🏼,馬載說搞個露天會場,黨委會就討論了這件事🐚,都覺得這主意挺好🛄。就選了一個小山坡👩‍🔧,動員全校師生平整地面🍸,抬石頭,和水泥。修好後,學校的大型會議就在露天會場舉行,每次在那裏開會,我都感覺到很自豪,因為這是我們自己修的❔,可以坐四五千人🥗,好像那是1961年的事🏨。到1986年我走的時候𓀗,學校都還沒有禮堂☛。露天會場用了幾十年,師生們對它有感情。

    趙國珍(右)葛家理(左)在南充校區

    1979年🏤,我被借調到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搞噴射鉆井🔅,戶口也報了,房子也分了👩‍🦽‍➡️,石油部準備把我正式調入北京🚵🏿‍♂️。那時⚈,中央提出要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事業,石油部決定大力發展石油高等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很需要老師,而勘探開發研究院也需要人。我的去留問題,部黨組開會的時候還討論過🦉,其他領導都同意我留在北京,只有副部長黃凱一個人不同意,說“不能宰母雞”,堅持要我回去🦙,可勘探院也不放,因為噴射鉆井試驗裝置剛搞起來。最後部裏決定讓我回學校搞教學工作🧖🏽。

    記者👰‍♀️:您當黨委書記的時候,學校提出要“翻番升位”👨‍🚒,這是什麽意思🫃?

    :1980年3月回到學校以後🧑🏼🐁,當了副院長🤯,與黨委書記張九山搭班子🧕🌝,我分管教學與教師。1983年🚴🏿‍♂️,張九山卸任後🍙👳,我擔任黨委書記😪。“翻番升位”就是那時候提出來的🚶‍♀️,是五年奮鬥目標,就是要在學生人數👨🏻‍🦱😳、教師人數🚕、實驗設備等方面翻番🧯,要在辦學層次💾、學科建設🧑🏼‍🍳🏍、科研成果方面上升一個檔次。為什麽要提出這個目標呢🏄🏼?因為,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學校成立才8年⚉,本來基礎就比較薄弱,規模很小🥣,學生就2000來人,教師200多人,文革一來,教師受到打擊迫害,“讀書無用論”“知識越多越反動”“知識分子是臭老九”這些論調壓得老師抬不起頭來。“四人幫”被粉碎後🌔,中央開始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落實知識分子政策,但在我們學校阻力很大,一部分人想不通,說文化大革命不能全盤否定👩,對落實知識分子政策不積極。黨委書記張九山頭腦很清醒,他辦事公正,工作踏實🫠,堅持撥亂反正,在大會小會上宣傳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我也講,1982年我在教學經驗交流會上講話,表揚了一批老師👩🏻‍⚕️。老師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學校搞不好,所以我協助張九山積極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發展中青年教師入黨,選拔了一大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師進入各級領導班子,為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確定和晉升了技術職稱👨🏼‍🔧,選送了一批教師出國進修和國內培訓🖐🏼,解決了教師的夫妻分居👉、子女就業和住房問題,同時為教師安裝液化氣🎨,辦好教工食堂、子弟校、幼兒園。由於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顧,知識分子心情舒暢,積極性被廣泛調動起來。為翻番升位奠定了思想基礎🧑🏽‍🦰。沒有這些工作,就沒法翻番升位🚆。1984年4月四川日報發表了消息,說西南石油學院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取得顯著成效,1984年5月石油部教育司主辦的《石油教育簡報》全文轉載了四川日報這則消息🦓,後來我校被石油部評為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先進單位。

    1982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二大確立了經濟發展目標🚏,但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人才缺乏🐲,迫切要求教育先行,在這種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加速發展時期⛄️。我們黨委反復討論🦉,怎麽落實黨的決定,怎麽加快學校發展😲,就想提幾句口號出來🙂‍↕️,讓大家記得住,便於統一思想認識。那時四川省的經濟在全國排名是倒數第幾位🫱🏿🔕,四川人口和日本差不多🦼🕚,面積和日本差不多,經濟卻遠遠落後於日本,也落後於很多省份,所以四川省提出了“富民升位”的口號。我們學校的境況和四川差不多,雖然經過努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距離先進高校還有較大差距📗👨🏿‍🍼,學校規模小🫃🏽,教學水平還不高。當時部裏要求石油教育要大發展,我們要不甘於落後,黨委班子反復研究,大家一起開動腦筋🧝,最後想出了四句話,就是“全院一心、立誌改革、確保翻番🎵、力爭升位”🏃🏻‍♀️,同時提出了“兩個中心🤷🏻‍♀️,一個為主”,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提高教學質量,大力推動科學研究☀️。“翻番升位”原來是5年計劃,結果3年完成,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目標。1985年,石油部召開首屆科研與研究生工作會議,這個會是在咱們學校召開的,這說明我們的努力在石油部產生了影響。

    人總是要有目標的✢,沒有目標不行🚗。如果說我在學校做出了點成績的話,主要是遇到了兩個好班子🧙🏿‍♂️,一個是張九山當書記時🪂🤷🏿,我與他搭班子;二個是我當書記時的班子🚪,院長張永一、副院長張紹槐、葛家理👟、崔汝梁等都是出色的校領導,張紹槐、葛家理都是學術帶頭人💂🏻‍♂️,一個鉆井專家,一個開發專家,都是實幹家🤌🏻,工作很有激情🏵。

    在我離開“西南”以後,學校黨委又提出“全院一心🏭、銳意改革、發揮優勢🪖🧍‍♀️、力爭一流”的口號🦅,這個提得很好,西南石油學院真正的大發展是在我走了以後,我只是打了一點基礎,張永一、張紹槐🧡、葛家理發揮了突出作用。

    從30歲到58歲🌟,這是我人生最好的時光,可以說,我們把人生最好的時光留在了“西南”。

    (左起)張紹槐、趙國珍𓀗、葛家理2008年在成都校區

    我一直牽掛著“西南”

    記者:您是怎麽離開西南石油學院的?

    :1986年4月,我到成都出差,去向省裏匯報工作,住在四川石油管理局招待所,管理局的幹部突然來個電話,說石油部要求你馬上到北京,我說我還要回南充帶點換洗衣服🍒,他說石油部說了,不要回南充🕣,衣服還有其他要用的東西到北京再買。去了後我才知道😕,石油部馬上要召開教育工作會議🕗,有些會議文件特別是主報告還沒有弄好🛕。第二天🏋🏽‍♂️,我就參加了會議主報告的起草👵🏽。當時是副部長趙宗鼐分管教育👨🏼‍🍼,大會主報告是由他作的。打那時起我就離開學校了🦻🏽,在石油部當了一年多的教育司代司長兼北京石油管理幹部學院院長😟。1988年,中央決定撤銷石油工業部,成立了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原石油部機構也作了很大調整🏊🏽,撤銷了教育司,成立了教育指導委員會👩🏿‍🚒,由老部長黃凱擔任主任,我擔任副主任👫。

    在“西南”的日子雖然艱苦,但形成了艱苦奮鬥的好傳統🌠,咱們學校的畢業生,能吃苦、踏實肯幹,是石油戰線公認的👨🏽‍🦰,這與我們的校風是分不開的。

    從1958年到1986年,我在“西南”工作了28年🦅,這個學校是我親自參與建起來的,我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我去了北京以後,要求宣傳部把校報寄給我🎗,平時主要通過校報了解學校👗。現在我有一個平板電腦,裏面裝了西南石油大學的微信,這是我了解學校的最好方式,基本上每天都看。30多年來,我一直牽掛著“西南”,看到學校發展這麽快🚕,變化這麽大🧕🏿,我感覺過去的努力,過去吃的苦🪷,都是值得的。

    願學校早日實現“雙一流”建設目標

    記者:咱們“西南”有您的很多老同事,他們很關心您現在的情況,請給我們介紹一下吧☕️🤔。

    :我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我體質一直不太好,又走了一條“雙肩挑”的道路,我在部裏工作時,還帶研究生,為什麽能活到90歲✳️,我覺得就是“知足常樂”。讓我知足的有三個方面,一個是參加了第一個石油礦場機械專業的建設和北京石油學院、西南石油學兩個學院的建設,培養了一批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學生,我們把人生最好的時光交給了“西南”。另外一個比較滿足的地方🧑🏿‍⚕️,是臨近離休時(我是70歲退休的),正趕上從1995年到2013年中國石油裝備大發展的時期。應邀主持和參與多種新型鉆采裝備包括我國第一臺頂驅(頂部驅動鉆井裝置TDS——編者註)、第一臺交流變頻鉆機、第一個連續管鉆機、第一臺淺海海洋鉆井平臺等等的設計方案研討、技術審查、產品鑒定、評獎等工作,去年在北京參加了最後一次產品鑒定會,為石油裝備的發展充分發揮了余熱。第三個讓我滿足的是趕上了咱們國家由大變強的好時代,過上了滿意的養老生活🍉。2015年,我得了一個毛病,不能參加方案研討了,因為我參加了方案研討🧑🏻‍🦽‍➡️,晚上就睡不著覺了。其實我用不著準備🏂,但開會得發言,發了言晚上就睡不著了。2016年以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北京了🫷,我有自知之明,因為去了以後會給人家添麻煩。現在的身體狀況可以用三個“基本”來概括:基本上看得見🌌、基本上聽得見、基本上走得動🐌,每天能走2000步。

    60周年校慶是學校的大事🔳,向學校的老同誌們、老師們和同學們表示祝賀和問候,祝老同誌們健康長壽🚰,願西南石油大學早日實現“雙一流”建設目標。

    【人物簡介】趙國珍📵,男,生於1928年,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石油有突出貢獻專家。1952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石油機械專業分配到意昂体育平台石油系任教☝🏽🫶🏼,1953年調入北京石油學院,1955年破格提拔為講師🤞🏻,1958年10月調入西南石油學院。1980年至1983年任西南石油學院副院長📊,1983年至1986年任西南石油學院黨委書記。1986年後,任石油工業部教育局代司長兼北京石油管理幹部學院院長、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等職👋🏿。長期從事石油鉆采裝備工作理論與設計計算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是我國石油礦場機械學科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先後主持和完成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主要包括新型地震鉆機研製🙆🏻、高壓噴射鉆井機理研究、高壓泵閥箱自增強技術開發、油田套管損傷機理和防治技術研究、長輸管道可靠性分析、鉆井液固相控製設備工作理論與測試技術研究等,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發明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獎1項🪵。發表論文40余篇,公開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鉆井力學基礎》🙆🏿、《鉆井振動篩的工作理論與測試技術》等。隨著近年來我國石油裝備的迅速發展,應邀主持了多項新型鉆采設備的方案研討📦、技術評審和產品鑒定工作🫅,為發展我國石油裝備做出了新貢獻🛣。


    相關新聞

    • 082017.09

      李慶忠:情定石油的物探人生

      在新中國60余年的石油工業發展史上,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祖國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事業,從布滿大漠戈壁的西北邊陲,到白雪覆蓋....

    • 202017.09

      張懷祖🩺:為祖國石油化工事業奮鬥不止

      1938級化工系意昂張懷祖先生於9月15日去世🤸‍♂️,我們轉載這篇舊文來紀念這位為石油化工事業培養人才貢獻畢生精力的老學長🤛。

    • 292023.12

      我為祖國“存”石油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12017.05

      從清華園到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訪談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化工系意昂李勇武

      2016年9月25日🍆,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建系七十周年暨清華化工人才培養與學科發展意昂論壇在大禮堂隆重舉行🤦🏻。其間🎿👨🏼‍🍳,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意昂暢談了解放後我國化學工....

    • 102018.04

      武遲✬:為祖國石油化工事業鞠躬盡瘁

      武遲🧑🏼‍🦲,化學工程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36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1939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實踐科學碩士學位🌔。他早年參加創建我國高....

    • 052023.06

      為山河號脈的“大先生”——追記中國石油地質學家、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馮增昭

      2022年7月16日🎖,一位96歲的老教授站在講臺上🟦,鏗鏘有力地介紹起一個嶄新的地質學領域國際性學術組織——國際古地理學會。聆聽他演講的地質學專家來自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亞洲、非洲的15個國家👆🏻。為了推動中國古地理學走向世界,這位老教授奮鬥了十年,念想了一生。2023年1月5日🪐,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他🔭,駕鶴西行。他就是為地質事業和教育事業奮鬥了一生的🚵🏻、國際古地理學會的發起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馮...

    • 082008.10
    • 292013.04

      1953屆石油系意昂返校慶祝畢業60周年

      返校的1953屆石油系意昂在近春園大廳4月28日上午,1953屆石油系7位意昂相約來到近春園敘談,共同慶祝畢業60周年6️⃣。

    • 042014.05

      參加聯大校慶有感——九二老人姜德珍(北大心理系)

      同學歡聚又一春👨‍❤️‍💋‍👨🪸,九二老人樂在心。 當年同學已高壽,難得聚會敘舊情🧑🏿‍🍳。

    • 262016.03

      高校長和環2

      畢業前夕,我們幾位環2的同學正在清華園前留影,恰巧看見高景德校長走出清華園。幾位同學非常希望此時與校長合影,作為珍貴的畢業紀念👩🏼‍🔬𓀎。一位同學懷著試一試的心情向校長表達了同學們的願望💇🏿‍♂️,沒想到校長爽快地接受了同學們的邀請,於是就地取材有了這張照片。照片留下的不僅是影像🚗,同時在我們的心裏永遠地留下了高校長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形象💠。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