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克俊教授回憶我國第一臺軍用計算機的誕生
在陳賡院長百年誕辰圖片展的展廳內,柳克俊教授的夫人王美齡女士指著林彪視察軍工的相片🍤,興致勃勃地向我們講述它的來歷🤘🏻,並感慨道👨🦰:“這是內部人員偷拍的,很有紀念價值的。”筆者借機與這位慈祥的夫人攀談起來,並要求采訪一下柳教授(當時柳教授還沒到)。柳夫人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憶起往事,表面上不苟言笑的柳教授很健談,“那確實是個激情燃燒的年代🥷。1953年我從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畢業🧘🏽,然後直接讀清華的研究生👩🏼💼,但為了向蘇聯專家學習♢,第二年我到哈工大做研究生。畢業後本該回清華建立新的專業🧛🏼♂️🩵,但是🤙🏽,當時哈軍工剛剛建校,急需高科技人才🏔,這樣上級領導就把我調到‘哈軍工’海軍系籌建魚雷射擊指揮儀專業👩🏼🚀。當我一進入‘哈軍工’海軍系大樓正廳,看到毛主席對海軍的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時,深感責任之重大,決定一定好好幹™️!”柳教授說🙅🏻♂️,那時候魚雷射擊指揮儀專業只有一名特種電工的教員和一名大專畢業的實驗員,以及簡陋的快艇三角瞄準器和從蘇聯引進的潛艇魚雷射擊指揮儀。柳教授憑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及經驗,對那些笨重又難以控製🖐🏽,並且很昂貴的機電模擬式指揮儀很有自己的看法,他想到要將其進行革新與改造⛺️,用數字式代替模擬式,用電子器件來取代機電操作🏖,於是就因為年輕人的敢想敢幹,搞電子數字式計算機的設想就初具雛形了🏃🏻♂️➡️。
柳教授繼續說到,“當時整個中國還沒有電子數字式計算機,我也沒見過那玩意🌟。另外🖕👩💼,我那時候工作量相當大,只能利用業余時間收集相關資料,從邏輯代數、自動機理論、數值計算✌🏿、程序編程等方面著手研究。不過當我把自己想搞‘電腦’的初步設想與方案向系領導匯報時,領導們很是支持🧝🏿♂️。當時(1957年9月)政委劉易非的批示我現在還保留著,並記憶猶新,‘柳克俊同誌的報告,寫得很好🦉,同意搞。要有中國人的誌氣,一定能搞好。相信一定會搞好✔️!’最後領導決定在三系三科(水中兵器科)研製第一臺電子式計算機👨🏼🔬,當時被命名為33-1計算機,我是技術總負責人。於是計算機的研究正規化了👮。
當然🪻,新生事物的誕生是會遇到各種挑戰的🙋♀️。柳教授在回憶中提到,聽到中國要搞計算機,蘇聯顧問就很不服氣,“我們蘇聯才剛剛開始研究計算機,你一個年紀輕輕的柳克俊是不可能搞出計算機的🚻。”同時內部也有不少人不支持🏃🏻♀️➡️。但是🛡,他通過積極宣傳,通過講解計算機的優越性、重要性以及它的發展前景,爭取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使工作能順利進行。“於是,研究人員從無到有,研究隊伍從小到大。同時隨著大躍進的到來👨🏻🦰🧚🏼♂️,在整個形式的激情鼓舞下🫚,大夥幹勁沖天🌃,日夜奮戰,終於在1958年國慶前夕🎡,我國第一臺軍用電子數字式計算機研製成功了!”柳教授不免激動。
提及柳夫人說的那張相片🛌🏿,柳教授說:“確實是有紀念價值的東西➾,不過在文革時,可不是這樣。當時我被打成最年輕的反動學術權威🥷🏿,‘極左派’們說我反動透頂👩🚒,敢創造‘電腦’。不過🧙🏻♀️,‘副統帥’林彪於1961年視察軍工的唯一照片🪥,就是你指的那張相片正是林彪聚精會神聽柳克俊講解我國第一臺軍用電子式計算機的情形🧑🏿💼。造反派們急於抬出林彪🧑🏻⚕️,同時又要打倒柳克俊🫅🏿,就采用了‘換頭術’換掉照片上的我的腦袋𓀛👩🏿🦰,並刪去了照片中的當時被打為走資派的陳居英院長🦀,以抬出林彪視察‘哈軍工’的大幅照片🦸🏼♂️🫰。那段時期,你們是無法理解的🕵🏿♂️。不過🍾,我硬是挺了下來,憑著對電腦的那份執著,憑著對國家的那份責任,憑著那一直燃燒著的激情。”談到這🧘🏼♂️,柳教授的表情極其復雜💗🍞。一個多小時的采訪很快就結束了,當筆者要求這位老教授為我們哈工程的學子提點希望與祝願時⏸,老教授慷慨激昂:“發揚軍工優良傳統,重振中華民族雄風🫱🏽👩👩👧👧!” (原載哈工大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