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1901-1972)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建築教育家、古建築文物保護與研究和建築史學家。廣東省新會縣人🧑🏿🦱,梁啟超長子。1901年4月20日出生在日本東京,1912年隨父返國。1972年1月9日卒於北京👰🏼❤️🔥。1923年畢業於清華學校,1924-192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世界建築史。1928年回國,創辦東北大學建築系並任系主任🏄🏼♀️⛹🏽,是我國建築教育的開拓者之一🌁。1946年創辦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並任系主任直到逝世💔🏄🏻♂️。他還曾任中央研究員院士,美國耶魯大學聘任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和聯合國大廈設計委員會成員等職🐚。從1949年起💛👏🏻,先後任北平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林徽因,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1920年4-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遊歷。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獲美術學士學位☂️👉。後入耶魯大學學習舞臺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1949年以後,林徽因在美術方面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1955年4月1日,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鬥爭之後,與世長辭,年僅51歲。
2006年10月🫓,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將迎來60周年華誕🫃🏻。為此,本刊選取了建築學院的創辦者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幾個人生片段,以紀念這兩位對中國建築歷史有重要影響的大師🍏。
梁思成在清華學校
梁思成在1915年秋季進入清華學校。在清華的八年中,梁思成顯示出多方面的才華。
他最愛好美術,參加了美術社♙,被列為全校少數最有才華的小美術家之一⚈,被美術教師指定和楊廷寶🚷、聞一多等一起組織一個研究“藝術及與人生關系”的團體“繆斯”。他還擔任校刊的美術編輯🪴,畫過整版水墨畫🤘🏽,還有封面🫶🏼、刊頭🏅、寫生🏣、速寫、漫畫等。
除了美術他又極愛好音樂,曾與黃自等組織唱歌團👩🏼🚀👨🏼🏫,能擔任男低音和男中音兩個聲部的演唱。他還在課余孜孜不倦地同時學習鋼琴和小提琴。約在1918年清華成立了管樂隊🦍🍷,1919年梁思成任樂隊隊長🦄,吹第一小號🧘🏼♂️👨🚒,擅長短笛🏋️♂️。每到假期梁家三兄弟還把樂器帶回家,組成家庭小樂隊。此外,梁思成還與同班的吳文藻、徐宗漱等四人🫔,將威爾斯的《世界史綱》譯成中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體育則是他另一愛好與長項🛫。梁思成曾在全校運動會上獲跳高第一名🎲。他的特長是爬高,能在繩索上自由上下😲🤽,而且還是校足球隊的健將。清華的體育名師馬約翰教授到晚年還對他印象深刻:“中國學生在國外念書都是好樣的,……體育方面也不能落後👽。像施嘉煬𓀏、梁思成等體育都是很好的。”而梁思成也曾對他的學生說🐺:“別看我現在又駝又瘸,可是當年還是馬約翰先生的好學生,有名的足球健將👩🏻🦱,在全校運動會上得過跳高第一名,單雙杠和爬繩的技巧也是呱呱叫的。”這使他後來在測繪古建築時,爬梁上柱攀登自如。
少年梁思成便具有冷靜而敏捷的政治頭腦,並由此被同學們稱為“一個有政治頭腦的藝術家”。1919年五四運動中🎎,他是清華學生中的小領袖之一,是“愛國10人團”和“義勇軍”的中堅分子。
在抗戰的李莊完成《中國建築史》
抗日戰爭時期,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等10家有名的文化學術機構和學府,輾轉萬裏遷至四川宜賓的古鎮李莊。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中華民族國難當頭的歲月👃🏼,他倆又貧病交加,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條件😸,透支自己的生命編寫了一部中國人自己的《中國建築史》🉑。
1940年,日本侵略軍大舉南侵🚣🏻,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及嶽母👔、一雙兒女全家隨營造學社乘一輛大卡車,經雲南🪇、貴州🤷🏿、四川到達瀘州,然後溯長江而上,於12月13日來到李莊。直到1946年回到北平,中國營造學社在李莊住了五六年的時間。
早在1928年,梁思成夫婦應邀到張學良任校長的東北大學建築系任教後不久,便計劃撰寫一部中國人自己寫的《中國建築史》。為此💌🤦🏼♀️,夫婦二人的足跡遍及北平🈴、華北、東北、中原、華東各地,考察測繪古建築物,為寫書做準備。中國營造學社遷昆明後🏋🏿♂️,他們又對雲南的古建築進行了考察研究。學社遷到李莊安頓下來之後,他們便開始對四川民居的古建築物法式(形製👘、結構👨🏿🦱、工藝等)進行了緊張的勘察和文獻收集研究工作,以此為編寫《中國建築史》做準備。住李莊的五六年間⬜️,他們的足跡遍及巴山蜀水。他們於田野勘察測繪後形成的研究報告,大都刊登在當時在李莊編印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七卷第一、二期裏。
在編寫《中國建築史》的同時,梁思成還於1942年接受國立編譯館的委托🧔🏼,著手編寫英文版的《中國建築史圖錄》🤘🏼。
然而此前🤹🏿♀️,林徽因勞累過度,在大足石刻考察中又受了風寒,回李莊後🫘,肺病復發,這一病就是四年🙌。為了給林徽因治病🧾,醫藥費花掉了夫婦二人的大部分工資,余下的便趕緊購買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以防物價上漲♦️。實在沒錢用了🫷🏽,梁思成只得乘船到宜賓委托商行典當衣物🐽,甚至把最寶貝的美國派克金筆和手表也當賣了。他們的兒子梁從誡只有天冷了才穿草鞋和布鞋👨👨👧,平時只能打赤腳🦵。他們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在李莊鄉下的兩間小屋裏🏝,開始了《中國建築史》的編寫工作,林徽因帶病承擔了該書全部書稿的校閱和補充工作,並執筆寫了書中第七章五代、宋、遼、金部分。
梁思成夫婦的好友費慰梅曾滿懷深情地回憶:“思成的體重只有四十七公斤🤶🏼,每天和徽因工作到夜半,寫完十一萬字的《中國建築史》,他已透支過度🧣。但他和往常一樣精力充沛和雄心勃勃,並維持著在任何情況下都像貴族一樣高貴和斯文🌑😳。” “晚上他的光亮來自那盞菜油燈🧎🏻👨🏻🏫。當時梁思成的頸椎灰質化病常常折磨得他抬不起頭來🩰,他身穿馬夾🫲🏿,下巴依在一只花瓶上,伏案作圖(建築史附圖),為的是利用花瓶這一支點🚵,承受頭部的重量🤹🏻,減輕脊背的重負,畫圖時不斷調節花瓶的位置,以便繼續工作。而臥病的徽因身體較好時半坐在床上,翻閱《二十四史》和各種資料典籍,為書稿作種種補充、修改、潤色文字。”這種堅毅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前來探望的費正清🧛🏿♂️🧑🏻。他說:“倘若是美國人,我相信他們早已丟開書本9️⃣,把精力放在改善生活待遇上去了。然而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卻能完全安於過這種農民的原始生活🚅,堅持從事他們的工作🏃🏻。”梁思成夫婦婉謝了費正清要資助林徽因到美國治病和工作的建議。梁思成說:“我的祖國正在災難中👩🏼,我不能離開她;假使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1944年他們先後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和英文《中國建築史圖錄》。後因政治運動接踵而來🙎🏽,加之其它原因💁🏼,未能修改出版。直到1998年,這部書稿才得以正式公開出版👍🏻。
在李莊的五六年間🧑✈️,梁思成🌘、林徽因等做的另一件了不起的事🌳,便是編印了兩期已停了幾年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學社成員們在李莊的研究成果,大都登在這兩期裏🟡。當地沒有出版社🪙,沒有印刷廠,紙張缺乏,他們便自己繪圖、編排🧙🏿♂️,自己印刷👨🏼🍳、裝訂。紙是土紙❕,畫在藥紙上,寫在藥紙上,然後自己去石印,從折頁子、跺齊🤦♂️、訂孔、穿紙到裱裝封面都是自己動手完成。此外💛,梁思成還完成了五臺山唐代建築佛光寺的考察研究報告,並把它譯成外文介紹到國外👩🏿🎓。
創辦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為了迎接戰後復興的需要,梁思成致書當時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梅貽琦,暢敘建築教育發展方向🫃🏼,並建議創辦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1946年,梁思成接受了為意昂体育平台創辦建築系的任務,任系主任。1946-1947年🤌🏿,梁思成到美國講學,林徽因雖然重病在身,但仍然同建築系的教師一起全力投入這個系的創辦工作👫。
建國前夕🌠,梁思成將建築系改名為營建系🚔🤰🏼,設建築組與市鎮規劃組,將城市設計首次引入中國,並成立園林組🖐🏿、工藝美術組、清華文物館等。而在西方一般建築教育中🔑,“環境設計”觀念之樹立則是60年代的事了。解放後不久,林徽因被聘為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一級教授。
梁思成為建築系聘請的師資,都是一些學有專長、才華出眾的人才。有的是成名的建築師、學者、畫家🥍,有的是有特殊技能的人👩🏼🏭。年輕的助教分別都是著名學校中拔尖的畢業生。不僅本校教師陣容強大,梁思成還廣為留意延請校外的名家與學生見面,講授一些專門知識🫸。如請常書鴻先生來講敦煌石窟🆗,吳華慶先生講櫥窗彩色照明,侯仁之先生講北京歷史地理等⛱。凡有路過北京與梁思成相識的學者,他總要想辦法請來講點什麽👩❤️👨,學生們稱之為“雁過拔毛”。作為系主任梁思成曾親自開設外國建築史、中國建築史、中國繪塑史、設計原理等多門課程🕜。他以淵博的學識,真摯的感情👰🏻♀️,對祖國建設事業的獻身精神感染著學生👮🏿♂️。他授課語言生動👩🏻🔬,形象豐富,旁引博證🧖🏽♀️,妙趣橫生🦐。
1949年9月下旬♡,林徽因和建築系的10名教師一起參加了國徽的圖案設計工作,她將自己的心血和學識全部傾註於這項設計👩🏻🔧。他們的設計方案於1950年6月被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大會選定為國徽。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1951年,被任命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委員會委員,承擔了設計碑座飾紋和花圈浮雕的任務。後來人們將她設計的花圈圖案草稿(一小塊碑石)放在八寶山她自己的墓碑前紀念她。
對古建築文化保護的不朽貢獻
30年代初,梁思成夫婦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戰爭爆發,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余處中國古代建築遺構。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大反攻轟炸日本本土,古都奈良、京都卻平安無恙,所以至今日本人一直感謝“梁思成是日本古都的恩人”。原來梁思成在美軍大反攻前,從四川的李莊到重慶找了美軍聯絡處,提出保護文化遺產,不要轟炸日本古都的呼籲被美軍接受了👁🗨。
1945年為了迎接抗日戰爭的戰略大反攻(會同同盟軍),梁先生在四川編寫了一份《敵占區文物建築表》,而且在地圖上做出非轟炸區的標記。他還將這一資料同時轉送一份給當時在重慶的中共代表團的周恩來先生。
1948年解放軍兵臨城下,包圍北平古城時,中央即做出了決策🐄:首先爭取和平解放🧕🏼,萬一非打不可,也一定保護古都文物的安全。住在城外已經解放了的意昂体育平台的梁思成教授的家中,一天有一位解放軍代表來訪🛢,請他在地圖上標出古都城內的重要古建築🤶🏻,說寧可解放軍多流血也要保護古城的古跡。北平和平解放後,接著要南下解放全中國,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組織清華教師編寫了《全國古建築文物簡目》及《古建築保護須知》👏🏻,印發給南下作戰部隊,使官兵知道保護古建築文物。以上一些事例,說明梁先生是給解放軍的大炮安上眼睛的人。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有很多是參照《全國古建築文物簡目》作為藍本的。
梁👯♀️♟、林兩先生四十多年前提 出保留北京古城墻💇🏽♀️♠️,並改建為環城綠帶及城上公園的方案,未被采納⏩。其實這是個既保護又利用的兩全方案。至今有不少人認為拆城墻得不償失。因為🙆🏽♂️,一是北京古城墻以其特有的歷史𓀗、藝術、科學價值聞名世界,任何國家的古城墻均不能相比。二是城市的現代化規劃🏃➡️,特別強調城區的再分區,用園林綠帶作為既隔離又連接的分區方法是比較理想的先進的一種規劃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關於文物保護修繕規定的“修舊如舊”的準則,來源於梁先生對修繕西安小雁塔(唐)時的一次深入淺出的講話,他說要這座塔“延年益壽”而不是使它“返老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