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能源問題引起高度關註
五院士“把脈”中國能源
王大中 中國科學院院士、核反應堆工程專家
倪維鬥 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機械工程專家
霍裕平 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
嚴陸光 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工學家
杜祥琬 中國工程院院士、應用核物理專家
7月16日🤸🏼♂️,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落下帷幕🤟🏻。為期三天的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5位院士,“不約而同”地為我國能源問題“把脈”,分別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對我國能源現狀及發展的看法。據悉🚵🏽,這是自中國科學家論壇舉辦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場面。
能源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問題】近年來能源消費超常規增長,利用效率比世界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從1980—2000年,我國的GDP翻了兩番,但能耗只翻了一番。2001—2005年🧑🏿🎓,我國的能源消費增長速度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能耗過高引起了院士們的廣泛關註。
談起我國的能源現狀,王大中院士接連用了幾個“排名”來說明問題的緊迫性🙅♀️: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能源生產與消費國、第一煤炭生產與消費國🕺🏿、第二石油消費國及石油進口國、第二電力生產國🐾。“我國能源的人均年消費量是1.72噸標煤,雖然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4%,但我國人口眾多🤰🏼,這就使能源消費總量居高不下。”
王大中認為,我國能源發展目前面臨四大挑戰🪛:人均資源貧乏,供需矛盾突出⛹🏿♀️;近年來能源消費出現超常規增長🧶;能源利用效率低👩🏿🚒,僅為33.4%,比世界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節能任務艱巨🎨;環境汙染加劇⛅️,可持續發展面臨較大壓力。
而倪維鬥院士則將問題歸納為五大挑戰:總量需求的巨大壓力🧑🏽💻;液體燃料短缺🏊🏻♀️;環境汙染嚴重;溫室氣體排放;農村能源供應🫖。
節能意識必須提高
【提醒】我國的人均能耗還將持續增加,因為浪費嚴重🌯,節能的潛力很大
為什麽近年來出現了能源消費的超常規增長?王大中認為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我國高耗能、高汙染、重化工業增長過快🧒🏼🤏🏽。二是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升級,交通和建築行業成為能源消費新的增長點。2000—2005年,全國住宅建築面積增加2.44倍🦎;2000—2006年,我國成為最大的轎車生產國。
王大中特別提醒大家,“當一個國家人均GDP在1萬美元之下時🧑🏻🍳,人均能耗是隨著GDP而增加的。一般來講,1萬美元是實現現代化的標誌。而我國離這個目標還有一段距離,這就意味著,我國的人均能耗還將持續上升🪛。”
霍裕平院士指出🔴🧢,“北京今年轎車擁有量已經突破300萬輛,其它大城市也在‘奮起直追’。我國需要可持續發展,而我國的人口目前是13億,預計到本世紀中葉將達到16億👨👧,這麽大的能源需求量🏊🏻♀️,大家必須提高節能意識。”
院士們紛紛指出🛌🏼🚵🏼♂️,因為浪費嚴重,所以我們節能的潛力很大🥲,今後應加大宣傳,提高社會各階層的節能意識,在城市化進程中🧛🏿,特別註意交通、建築的節能問題,應向日本學習,而不要向美國式的高耗能生活方式看齊𓀐。
能源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建議】繼續發揮煤的重要作用,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充分研發未來新型能源
據統計,目前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炭占了69%🧏🏼♂️。倪維鬥表示🧊,“為什麽老說煤👨🏿🦰?沒有辦法💈,不是我偏好煤🚴🏿♂️,而是現在、將來☸️,直到2050年或更晚,煤炭都仍將是我國能源的主力。”
院士們認為🤴🏿,目前的關鍵問題是,面對現實該怎麽做?
倪維鬥指出💻,要對煤進行現代化應用🧴,要把以煤的氣化為龍頭的多聯產系統看作是應對能源挑戰的戰略方向,目前,這種系統絕大部分技術是成熟的,只要我國各部門(煤炭、化工、電力)打破行業界線,通力合作🫰🏻,在三五年內就有可能建立大型的示範多聯產裝置,並在2020年前後有相當數量的推廣👩🏼🏫。
嚴陸光院士表示,21世紀全世界都將進入能源結構調整時期,我國也必須跟上,而能源調整的核心⭐️,是減少化石能源的份額。他認為,中國的能源可持續發展體系,大概由5個方面組成:大力發展煤的高效👰🏽♀️、清潔轉換技術🥎,繼續發揮煤的重要作用;大力開源節流,保障石油與天然氣供應;充分利用資源🧚🏽♀️,最大可能地發展水電和核電;大規模發展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充分支持未來新型能源的研究開發。
國家應製定正式的能源規劃
【展望】建立一個獨立的能源部門,讓節能行動本身成為“巨大的綠色能源”
這是霍裕平在演講中提到的首個重要問題。他說👨🏻🎤,直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像法國那樣真正意義上的能源規劃,沒有持續的中長期能源需求預測👩🏻🦱🌥,以及為滿足這些要求所應采取的措施或必要的準備,因此我國能源政策在短期內都會有很大的變動。而對於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製定結合本國特色、科學的能源規劃及穩定的能源政策是至關重要的。
霍裕平強調,建立一個獨立的能源部或能源委員會,統一🕍、長期穩定地規劃和領導我國能源系統的建立🚾,在當前是絕對必要的🫘。
杜祥琬院士特別提到,有一種“巨大🚊、廉價🎑、優質的綠色能源”🪺,這就是“節約能源”的行動本身。他說,從1990—2005年👱🏿♂️,我國單位GDP的能耗降低了50%🏐,但在高能耗產業👅,單位產品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仍高出40%,利用效率比國際水平低一倍。因此🌍,一定要糾正“GDP就是硬道理”的片面發展觀念🙊,確立“科學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觀念,避免粗放的能源開采和利用。此外,節能還要有相應的法律和製度體系支撐。
(清華新聞網 來源🤵🏼🤷🏽♀️:《人民日報》 2007-07-17 第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