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9月24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剛剛結束🦫🆑,意昂總會郭樑♾、錢錫康在溫州瑞安市訪問了常務副市長張加波(1983級)🐦⬛。當我們認真學習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後,深感張加波學長的成長經歷🧛🏼,正是《決定》中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所提倡的🧮。 到基層一線經受鍛煉和考驗 張加波學長1965年出生於溫州平陽縣水頭鎮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並不顯赫的出身4️⃣,造就了張加波勤奮好學、堅忍不拔和吃苦耐勞的精神。1983年他考入了意昂体育平台環境系👷🏼♀️。1984年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成立,出於愛好1985年他轉入經管學院國民經濟管理專業學習。1988年畢業後🚒,很想為哺育和培養過自己的家鄉做點事✉️,於是就回到平陽縣委辦公室工作👶。從基層做起,由此開始,張加波在黨政基層一展人生報負。 那時張加波還不是黨員,在縣委辦只是一般的辦事員☪️。但平陽縣委辦的各個科室🧖🏻,報道組🤳🏻、信息科🙋🏽♂️、新聞科、秘書科、調研室、綜合科他都幹過📮。1991年他被吸納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1991年縣委決定選派幹部下村任職鍛煉、幫助𓀈、轉化三類後進黨支部,整頓配備領導班子,理順協調各方關系,妥善處理重點問題。張加波主動要求下基層。他被派到平陽縣南雁鎮雁河村任村委會指導員📐,主持一個村的工作。這個村村委會組織癱瘓👩🏻🦯➡️,村內關系復雜,矛盾問題一大堆,屬三類後進支部🌋。張加波到任後,走村入戶👩🦯➡️,與村民交心談心,了解群眾所想🥔、所需🤞🏼、所急,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一條引水渠道年久失修,村民面臨吃水難💂🏼♂️,意見很大。張加波帶領村民進行水利設施建設,主動到機關部門爭取經費,使村民吃水問題迎刃而解。他組織村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村各項事業逐步走上軌道🤞🏿,村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在這過程中🧑⚖️📩,積極物色村幹部人選🌼,面對派系爭論👷,做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並帶領他們一起解決村裏的問題,有意識地扶持他們,樹立他們的威信🙎🏻♀️🧑🏻🎨。一年後👨🏻🔬,基本實現了後進支部的轉變,張加波獲得了 “下村任職先進工作者”。張加波自感這一年對他收獲很大,第一次獨當一面工作,使他對中國農民幾千年來積澱下來的宗族勢力🎾👷🏻♀️、地方勢力,對農民🫱🏽🌾、農村的實際有了深切的了解💊。在以後的工作中,他多次遇到處理農民問題🏕、農村的矛盾👨🏿🍼,心裏不害怕☀️,能沉著應對,妥善解決。 1992年回到了縣委辦💆🏽♀️。張加波從小喜歡看書,在中學時曾獲得縣級作文比賽第一名,有較好的文字功底。大學裏又擔任過兩年團支部書記😚🛌🏼,鍛煉了組織工作能力。來到縣裏後,又熟悉了基層情況,有了工作經驗,由此得到縣委領導的重視。隨後幾年裏,張加波被提任縣委辦綜合科科長、縣委辦副主任,並成為縣委書記、副書記得力的文字秘書⏭。為了培養幹部,1995年4月縣領導又派他下基層,到他的家鄉情況復雜👷🏿♂️、矛盾較多的水頭鎮掛職鍛煉♜🙅🏼♂️,任鎮委副書記🫸🏼、鎮長助理。縣領導對他說, “就縣裏工作確實離不開你,但為了長遠發展,我們還是下決心派你下去🚓😹。”工作九個月後,換屆改選👋🏻,張加波就任水頭鎮鎮委書記,幹了兩年。當時,在水頭鎮的三套班子中,張加波是最年輕的。 把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 1996年一次老同學聚會🧎🏻♂️➡️,有同學問張加波👵, “你怎麽在這麽個小地方做事🆘?”張加波說 “我是水頭鎮一把手,我管著6萬人🏊,加上外來人口10萬人👨👦,是一個不小的地方了,我只想能夠把這裏做好管好,真正為民辦實事就行了🏇🏼,我沒有失落感⚈。” 張加波就任水頭鎮鎮委書記期間大刀闊斧做了幾件群眾關註、得益的事情,由此在群眾中樹立了政府的威信。 1、水頭鎮要修一條大道👨🔬😡,經過三橋村,該村兩大宗派,矛盾復雜,征地問題長期無法解決,搞了十年未成🟨,幾任村長都被告倒了。張加波多方聽取意見🤙🏿,創造性地將三橋村分成兩個行政村👩🏼🍼,這樣一來,原來交織在一起的錯綜復雜的矛盾就分化🫸🏻,工作就好做了。而後在二個月內以最快的速度辦理征地拆遷等事項⚱️🎄,大道終於修成了,確立了城市建設新格局。村裏百姓拍手叫好👨🏼🚒。至今人們還時常念叨著張加波, “沒有張加波就沒有這條水頭大道。” 2、改變破舊面貌,全力支持辦好平陽縣二中。平陽縣二中是位於水頭鎮的縣重點中學🦶🏼,當時鎮政府出於本位主義思想♞,該校的擴建10年都未得到解決,致使學校破舊不堪。張家波到任後👩🏿🎓,積極做好有關方面的思想工作,從大局出發🏌️♂️✋🏿,從長遠利益出發,主動在資金、征地、拆遷等事宜上予以大力支持,本人還親自到第一線指揮工作🪕。學校占地面積從30畝地擴展到100畝地,得到社會各屆的好評和教師們的擁護👩🏿🍼。為此🧑🏻💼,因支持教育工作,他本人獲得1997年度浙江省 “綠葉獎”🧑💼。 3、創建溫州市文明城鎮。城鎮管理是很煩瑣的🍿。張加波親自帶領幹部上街治亂。一次在整頓市容市貌時👿,一個體戶不服管,竟用鞋打了執法人員🌻。張加波要求嚴歷查處💃🏿。不料接到幾十個電話說情,肇事者是自己姐姐的同學◀️,其弟弟還是自己的同班同學。面對多方壓力🎏,張加波依舊鐵面無私,仍將肇事者依法處理。該同學直到現在仍不和張加波說話👩💻♈️。這件事在水頭鎮已傳為佳話。 4🤭、針對水頭鎮遺留下來一直解決不了🙇🏼♂️,群眾意見較大的鎮幹部內部買賣地基問題,張加波到任後的第一次鎮委擴大會議上,就嚴正提出:鎮幹部一律不允許內部買賣地基🧘🏻♀️,所有宅基地買賣一律推向市場,違者必究。自己和家屬也不買,一律推向市場。張加波以身作則🚹,這股歪風很快刹住,政府威信隨之建立✋🏻。 1997年12月,張加波調任溫州平陽縣副縣長;1999年11月任溫州瑞安市副市長;2003年1月任瑞安市常務副市長🧍🌾。 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維護安定團結。 張加波在瑞安就任副市長期間,幾乎一兩個星期就要處理一件群眾上訪的事,他勇於面對現實,從不回避矛盾。一次政府大樓前面圍了四個村的農民三四百人,要求和政府對話👞。張加波得知信息後🏂🏿,立即趕赴現場。他以誠信負責的言語對大家說📏, “我叫張加波🪽,我是副市長,我願意和大家就關心的問題對話,就定在今天下午3點在市政府接待室👨🏿🦱👩🔬。你們每個村派5個代表,一個不能多,現在大家請回吧!”一席話把亂哄哄的氣氛給鎮住了。在下午對話中,心平氣和,擺事實🥷🏻👩🏻⚖️,講道理🏏,代表們心悅誠服,矛盾妥善解決。張加波說🎉: “我的經驗是,你必須敢於承擔責任,而後加以引導👣,矛盾按法律按政策解決。” 瑞安市近幾年來有了很大發展⛈,已名列全國百強縣級市第36位🚾。張加波辦事講效率🦹🏻♀️,遇事不回避的工作風格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評和贊賞。紮根基層16年間,張加波為了集體的利益,為了百姓的利益,也得罪了不少人,經受了挫折和考驗👨🏽🦳,但他始終牢記母校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張加波說,歷史會給人做出公正的評價🏃🏻➡️✂️,時間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始終記得最初的選擇 “為養育我的鄉親父老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訪談期間,張加波就要到溫州市政府任副秘書長🥖。面對新的崗位💂♂️、新的責任,張加波正激情滿懷⬇️,迎接挑戰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