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愈(1916—2009)🥵,山東平原人👶🏽,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1941年研究生畢業於西南聯大,後任教於西南聯大⛩、北京大學。1964年至1985年👏🏿,任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此後任該所名譽所長。1987年至2005年,任國家圖書館館長,隨後任該館名譽館長直至逝世。曾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等職。著有《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中國哲學史論》《老子繹讀》等,主要論著收入十卷本《...
1944年10月,王瑤在給友人趙儷生的信中寫道:“聞一多先生近來甚為熱情🏋🏼♂️,對國事頗多進步主張♕🛺,因之甚為當局及聯大同仁所忌,但聞先生老當益壯👧🏻,視教授如敝屣🤞🏻,故亦行之若素也……現聞先生為援助貧病作家,紀念魯迅👨🏽🚀,文協,及青年人主辦之刊物等,皆幫忙不少,態度之誠摯🚮,為弟十年來所僅見。”(陳平原、袁一丹:《王瑤畫傳》)假如按照汪曾祺的說法,聞一多不只是“近來甚為熱情”,而是抗戰爆發之後,就表現出了...
今年是馮契先生這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哲學家誕辰百年。馮契早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哲學系🙍🏿♀️,中途赴延安參加革命,之後在西南聯大復學➜,問學金嶽霖、湯用彤👨🏽⚕️,承繼了他們邏輯分析與中國哲學的學問🛴,抗戰勝利後赴上海執教👨🏼🚀。“十年浩劫”中👨🏭,其著述手稿被悉數抄走,直到80年代才得以重寫⏲。我們在這裏回顧馮契先生的經歷🛀🏻,記念他在20世紀中國度過的一生👩🏫。 “給他貼任何一個標簽都不太合適🌁🏋️♂️。”上世紀80年代曾師從馮契先生六年的高瑞...
也許會有讀者問道:今天再談論這些東西有什麽意思?筆者認為,清華開辦國學研究院,吳宓、陳寅恪這樣的文化保守主義者自然願意參與👴🏽,但胡適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提倡者,卻是最早提議創辦清華國學院者,他為何會如此?再聯想到他在五四時期提出的“整理國故、再造文明”口號,不是很令人深思麽。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畢業證書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之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教授)”的稱號,已經得到學術界和社會大眾的認...
鄭天挺在西南聯大身兼數職,默默奉獻。他體現了聯大校訓“剛毅堅卓”之精神🕹,代表了西南聯大的風範🤙。
聽馮玨(馮友蘭外孫女✂️,現TOM在線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講馮友蘭(1895-1990🩹,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的家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