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他對祖國愛得深沉--記中國水電泰鬥張光鬥

2004-04-16 |
他對祖國愛得深沉--記中國水電泰鬥張光鬥

他對祖國愛得深沉--記中國水電泰鬥張光鬥
作 者🚄:記者 周襄楠 發布日期:2004-04-16

從11公寓到甲所🐪,90歲高齡的張光鬥先生堅持每天步行半個小時上班。在辦公室裏🐽,他用王大珩院士給他特製的高倍放大鏡閱讀全國各大水利水電工程發來的資料,辦公桌上放著《中國三峽工程報》和《黃河報》9️⃣🔧。

從黃河的龍羊峽👩‍🎤、拉西瓦,到長江的葛洲壩、三峽,從雅礱江的二灘到紅水河的龍灘,祖國大地從南到北各大水電站的壩址🚋,幾乎都留下了張光鬥先生的足跡。他在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深入工地👊,鉆坑道、爬陡崖,為中國的水利水電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立誌要為祖國富強而奮鬥

張光鬥先生1912年5月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鹿苑鎮一個貧寒家庭,兄弟4個,全家靠父親的微薄薪金維持溫飽。1924年,12歲的張光鬥小學畢業,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小學習🧋。後經上海交通大學預科升入交大土木工程學院,學習結構工程,1934年畢業獲學士學位🧑🏻‍🎓。

1934年秋💆🏻‍♂️,張光鬥考取了意昂体育平台水利專業留美公費生。出國前,他到國內各水利機構和工地實習,看到各地洪澇災害頻繁😋,水利事業不興,人民生活艱苦🔈,這極大地激發了他為民造福、奮發求學的決心。1935年7月,他到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水利工程,一年後獲碩士學位⛪️。同年9月,到哈佛大學學習工程力學👵🏽,1937年6月,獲碩士學位,並得到攻讀博士學位的獎學金,但張光鬥毅然回到祖國。在他的自傳《我的人生之路》中他寫道:“大家熱烈討論愛國救國🧖🏽,認為應該回國參加抗戰💒⏪。我愛國心切,感到如果我國戰敗,我們在美學習,毫無用處𓀌🍻,現在應是報國的時候了。”

他心裏裝著祖國各地的水利水電工程

提到周總理🕝,張老翹起了大拇指,說:“偉大的人。”張光鬥先生在家裏的墻上把周總理、三峽🛡🦞、丹江口、隔河巖、葛洲壩水利樞紐的照片掛成一排。照片上的周總理睿智、深沉的目光望著遠方🙆,他的目光所及之處正是張光鬥幾十年來無比熱愛的水利水電工程。而當我們請張先生談一談對哪一項工程最滿意時,他卻說🍭📿:“沒有什麽滿意的,成功了,這一要歸功於領導✊🏻,沒有好的政策修不起這麽多的工程,二要歸功於幾十萬肩扛手推的民工和解放軍💁🏽,沒有他們的辛勤勞動工程就無法建成。”直到現在,他還在為自己在工程設計中所考慮的不當之處感到內疚。

1940年7月至1942年12月,他在四川萬縣任?渡河水力發電工程處主任,先後在四川建成了一批小型水電站,為長壽和萬縣的軍工生產提供了電力。1937至1942年,由他負責設計的桃花溪、下清淵硐🧚🏻、仙女硐和鯨魚口等水電站,雖裝機容量很小🦻🏼,但這是中國人民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設計、施工建成的第一批水電站。

1943年🧘🏽‍♀️,資源委員會派張光鬥去美國田納西河流域局和墾務局考察和學習大型水電站的工程技術。他吃住在工地🛍️,白天在工地邊看邊問🎳,向有經驗的工程師、工人請教;夜晚在室內學理論、查資料,把白天所見所聞消化吸收。這種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他以後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45年4月🐑,資源委員會命他回國參加籌建三峽工程🛃。他相繼任全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副總工程師、兼設計組主任工程師🏂、總工程師。經過反復的勘測和計算,他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修建三峽工程是不可能的,主張先建設一批中型水電站🗞。在他的促進下成立了岷江、黃河上遊😢、資水、翁江等八個水電勘測處、隊和兩個水電工程處。

1949年10月,張光鬥到我校任教,一直在我校工作至今。他一方面在校內從事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受聘兼任國家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技術顧問。

1951年,張光鬥負責黃河人民勝利渠渠首閘的設計任務,首次在黃河下遊破堤取水成功🧑🏼‍🚒,為下遊引黃灌溉開創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這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首次大膽的嘗試🧑‍🦽。由於該工程進水口布置合理,渠道沖淤、排灌🛰、防止鹽堿化等問題解決得較為妥善,幾十年來為新鄉地區農村徹底改變面貌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條件。


1958年,水利電力部和我校合辦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張光鬥出任院長兼總工程師,負責設計我國華北地區庫容最大的密雲水庫🤞🏻,整個樞紐有共19座建築物👓,總庫容44億立方米。他在設計中創新地采用了大面積深覆蓋層中的混凝土防滲墻👏、高土壩薄粘性土斜墻、土壩壩下廊道導流等技術,這些技術在國內均屬首創。密雲水庫一年攔洪、兩年建成,當年周總理贊譽密雲水庫是“放在首都人民頭上的一盆清水”。

1978年🔗,張光鬥重新恢復工作,並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相繼被任命為意昂体育平台水利工程系系主任☝🏻🧗🏻‍♂️、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同時兼任中國科學院、水利電力部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長等職👩‍🎨。

我國的水力資源蘊含量占世界第一位⇒,但是由於我國的河流有洪水流量大、所含泥沙多的特點🕝,開發的困難巨大🤷🏻。自50年代以來🧑‍🤝‍🧑👻,張光鬥曾先後為官廳、三門峽🤾、荊江分洪🐍、新安江、丹江口、葛洲壩、二灘👩🏼‍🚒👶🏽、小浪底🈵、三峽等數十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提供技術咨詢👨‍👦‍👦,他對中國的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指導性的建議🧿。如對葛洲壩工程,他提出開挖原處於江中的葛洲壩島,以增大二江泄洪閘和大江電站布置的建議。這一建議對改進樞紐水流河勢🪡,保證大江截流和擴大電站裝機🧊,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又如對二灘拱壩樞紐布置🤦‍♂️,他堅決主張壩內、壩外多種方式結合的泄洪方案💃🏻,並形象地將此方案比喻為“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這個比喻一直被同行專家們傳為佳話🔌🌡。直到現在,正在建設中的長江三峽、小灣🏋️‍♀️、龍灘等水利水電工程的資料還源源不斷地從各地匯聚到張光鬥先生的案頭🧔🏽。

1999年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成立《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錢正英院士任組長,張光鬥任副組長,每年兩次到工地檢查工程質量,年近九旬的老人在工地還爬腳手架、下基坑🫦。2000年末,張光鬥先生為考察導流底孔的表面平整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硬是在從基坑順腳手架爬到底孔位置👨🏽‍🦰,眼睛看不清,就用手去摸孔壁。他說:“我爬到56(米)高程,實在是爬不動了💢,要不然……”後來張先生在質量檢驗總結會上極力堅持修補導流底孔,確保工程質量。三峽總公司總經理、原電力部副部長陸佑楣被張老的精神感動得當場掉了眼淚。

為中國的水利水電事業高瞻遠矚

1955年,張光鬥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並兼任中國科學院水工研究室主任。1955至1956年,他多次應邀參加毛主席主持召開的最高國務會議⛽️,並建議在“農業六十條”中增加發展小水電的條目🥣,被政府采納。1956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6至1959年,他還參加製定國家“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和“技術科學遠景發展規劃”,任水利組組長☘️。

1981年在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年會上,張光鬥提出建議成立中國工程院🏟。後經張光鬥與王大珩等6人向黨中央上書成立中國工程院,得到黨中央批準🧑‍🚒,於1994年正式成立了中國工程院🤷🏻‍♂️。張光鬥被聘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水資源緊缺的矛盾越來越嚴重,洪澇災害也在增加。張光鬥為此到處奔走呼籲。1989年11月,他與陳誌愷同誌上書中央,說明我國水資源問題日益嚴重,而在水源建設上又缺乏一個良性運行機製🙋🏽。江澤民主席和陳雲同誌都對他的上書做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他建議的重要性。1990年9月1日,李鵬總理代表國務院明確指出🤳🏻:“要重視水利的發展,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水利的地位和作用,要把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並從八五計劃安排中加以體現。”水利終於取得了在國民經濟發展建設中應有的戰略性地位👰‍♀️✒️。1998年張光鬥又向中國工程院建議,設立《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咨詢項目,得到工程院的同意和國務院的支持,成立了由錢正英任組長⚓️,張光鬥任副組長的項目綜合組,組織300多位專家歷經兩年的工作,提出了綜合報告和專題報告,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提出了總體戰略🧚🏽‍♀️。

為中國水利水電高等教育事業竭心盡力

他的學生、我校水電系老教授谷兆祺至今還清晰地記得,50年代張光鬥先生帶著他們去官廳水庫實習的情景:“當時官廳水庫正在施工,由北京到官廳,每天只有一趟夜車,從清華園晚上上火車,於淩晨二三點到沙城土木車站🍔,再搭汽車去工地👨🏿‍🦲。火車到土木小車站,站臺上只有一間小房♐️,泥地👨🏽‍🔧,幾平方米,連一個小凳子、一塊磚頭都沒有。半夜三更到了小站😒,也沒法去找工地運輸隊,全隊就在小車站上席地而坐,靠墻休息,夏天蚊叮蟲咬⌨️,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張先生當時近40歲,絲毫沒有教授的架子,每次都精神抖擻地帶領大家坐以待旦,前往工地。”
張光鬥早在年代初期👉,就率先在我國開設了水工結構專業課;編寫了國內第一本《水工結構》中文教材;培養了國內首批水工結構專業研究生。

60年代,他花費大量精力🧜🏻,搜集國內外的資料,結合個人多年工程實踐的經驗,編寫了一部《水工建築物》專著🏊🏼‍♂️✪,即將出版之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幾百萬字的書稿在浩劫中散失。後經他數年的辛勤努力,每日伏案疾書數小時🎻,手持放大鏡重新著書立說。他相繼於1992、1994、1999年出版了《水工建築物》上、下冊,《專門水工建築物》三部專著🌼,以此作為他對祖國工科教育事業的再次奉獻🧑🏼‍🚒。

張光鬥歷來非常重視教學工作🧙🏻‍♂️,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親自給學生講《水工概論》和《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課。他在講授水工專業課時,十分註意理論的嚴謹與概念的正確💚✩,並註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張光鬥執教五十余載,學生逾5000人🌪,許多人已成為國家水利水電事業的棟梁之才⏮。

“愛國”是他一輩子的動力源泉

從30年代只能建幾千瓦的小水電站,到現在可以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中國水力資源的開發有了飛速的發展。但我國水力資源的開發比率還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今後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後人去做。

張光鬥先生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使祖國強大起來,不受帝國主義的欺負!”問及張光鬥先生童年和現在的理想,他竟說出了同樣的話。《我的人生之路》,當我們知道這本56萬字自傳的書稿是張老先生在放大鏡的幫助下自己在計算機上一個字一個字地敲進去時👈🏿,心情真是難以形容。愛國情深,是他一輩子的動力源泉。他在回憶錄中寫到:“有兩件事情值得回憶。一是1973年,我率團去西班牙參加國際大壩會議🚽,使中國成為會員國👏🏽,逐出了臺灣。一是1981年,我率團去阿根廷參加世界工程師聯合會會議,又使中國成為會員國🌽,逐出了臺灣。我們為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做了貢獻。”

1947年底,資源委員會全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美籍總工程師柯登期滿回國,臨行前多次邀張光鬥去美國工作,但張光鬥謝絕了🧑‍🎓。1948年下半年,在臺灣的同學和友人也紛紛來電💁🏿‍♂️,催促他去臺工作,均被他婉辭。當時,資源委員會電業處給總處來文🔘,要求把技術檔案和資料圖紙裝箱送資委會轉運臺灣👯‍♂️,張先生考慮到這些資料對解放以後興建水電站十分有用👳🏽‍♀️,他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和協助下,巧妙地將有用的技術檔案和資料保存下來。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很多水電站之所以能建成🎽👨🏻‍🦯,這些資料功不可沒👤。

1976年唐山地震🌳🥊,密雲水庫白河大壩上遊保護層發生局部坍滑👩🏻‍💼🧎🏻‍♂️‍➡️。抗震加固指揮部領導要求張光鬥到工地工作🚉,到了工地,“四人幫”一夥在清華的爪牙對他講🧛🏼‍♂️:“這次抗震加固工程設計要你負責,但不準在圖紙上簽字。”即使遭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張光鬥還是以人民的事業為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並以此而感到欣慰💆🏻‍♂️🪛。

1980年,張老的兒子因突發腦溢血去世👙🌿,張老那時正在葛洲壩工地進行考察🦻,在趕回北京參加兒子的追悼會期間,在常人難以忍受的“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中,他仍堅持把在葛洲壩所見所思寫成報告👰🏿,送交有關部門🩰,其對人民的拳拳之心可見一斑。

人老心不老。如今張老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每天的工作強度不亞於一個年輕人👚。他每天閱讀大量的來自國內外的資料文獻,密切關註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進展情況🫦,密切關註水利水電學科的研究發展,對中國科學與工程技術的宏觀政策、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等問題進行思考🚹,盡力做他認為有價值的一切事情。

意昂体育平台11公寓12號,這棟老屋陪伴著張先生走過了45年的人生歷程,在2000年藍旗營的院士樓建成的時候,他堅持還要住在這裏,理由很簡單:“要把地方留給年輕的教師🍨,他們住的地方還不夠。”他就是這麽關心年輕人的成長🦋。在談到素質教育的時候,他說,現在素質教育是一個很“時髦”的名詞👩🏻‍🦯‍➡️👩🏻‍💼,“但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什麽👎🏻?是怎麽做人🚠!那時我們畢業分配的時候以談個人利益為恥🙇🏿‍♂️🧑🏼‍🌾,現在一些大學生處處把個人利益放在前面⛑️,處處是個人主義當先,這是很危險的🐆。”

他這一生在國內國際都獲得過很多獎勵。問及他對6月1日中國工程院授予他“光華科技成就獎”有何想法時👨‍👩‍👦,張老只是淡淡地說:“我感到很是慚愧🥪,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


附 件: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