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做的題是選擇題,比如說是選擇堅持還是選擇放棄,是選擇專註還是選擇兼顧,尤其要放棄一個難以割舍的事物去專註做另一件事,更非易事🤽🏿。立思辰(SZ300010)近期就做了這樣一個重大決定,該公司擬剝離盈利尚好的主業信息安全業務,去專註做教育產業🧑🏻🏫。這似乎有些難以想象,但在立思辰董事長池燕明看來,有舍才有得,公司已雙主業並行多年,是時候做出選擇了。事實上,立思辰也是在下一盤“用科技和人文改變教育”的大棋🏄♀️。

立思辰董事長池燕明(意昂体育平台精儀系1985級本科)
下定決心專註教育事業
根據立思辰近期發出的公告,該公司擬將下屬公司從事信息安全業務的相關資產全部剝離,專註做教育產業,各方已就當前意向簽署了剝離信息安全業務相關資產框架協議⌨️。這意味著,立思辰已正式下定決心做一家純教育產業的上市公司。
其實,自2013年開始,立思辰就已開始涉足教育產業,且近年來一直在外延做大教育板塊,那麽,為何該公司在今年決定專註做教育產業了呢?而且立思辰信息安全業務的業績也並不差,按照2017年度業績快報,該公司營業收入預計為22.2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774.57萬元,其中教育資產營收約為12億元🐴🏌️。這意味著該公司的信息安全業務的營收約為10億元,約占45%(具體以最終年報為準)。
對此,池燕明表示,立思辰教育產業的發展速度比信息安全業務更快,教育產業是從2013年的約1000萬元銷售額起步的,到2016年已達到近10億元的銷售額,占當期總營業收入的52.64%🎭。
在池燕明看來,專心致誌做一件事情,會更有利於事業的發展。“比如說,專註教育後,從公司董事會到高管,到專家委員會,到我們進行決策的時候,用的都是有教育和科技教育這方面背景的人進行決策。這樣能聚集更好的資源,進行更快更有效率的決策👨🏽🏭。”池燕明直言,以前兩個主業並行時,很多投資者都還分不清楚公司到底在做什麽,分離之後也有利於公司的定位,使股東獲得更好的回報。
大語文的春天即將到來
如今,立思辰的教育產業已經非常豐滿,實現了K12教育🕗、職業教育、國際教育產業鏈布局,打通校內校外🧔🏼、線上線下與國內國外相結合的業務分布🌑。近期,立思辰又收購了一家國內領先的語文學科輔導機構——中文未來,率先加碼在大語文行業的布局🏄🏼♀️。
這恰好與教育部剛公布的從幼升小到高考的改革方案中,提高語文考試難度的思路不謀而合。
事實上,語文教培市場早就已在立思辰的擬布局之列。據池燕明坦承,過去一年,立思辰看了大概上百個教育項目,但當他接觸到中文未來及其創始人竇昕帶領的團隊時,就覺得有一股力量向他靠近,讓他覺得就是它了。
“記得竇昕說,他有五個目標,一是做一個好的語文產品,讓學生學語文的時候感受到的不是痛苦而是快樂;二是做一套完整的語文學習方案;三是把語文教培做到全國領先;四是把好的語文教育從校外推到校內去;最後一個願望是把傳統中美好的部分,包括文字👫🏻、文辭、文學🤹🏽♀️、文史、文化都輸出出去,傳播到全世界,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振興崛起↙️、文化的輸出做出一點貢獻🐕🦺。”池燕明表示,竇昕在創業時候的深刻想法令他非常感動🌑。
公開資料顯示,中文未來專註 K12 語文學科輔導,建立了成熟的《思泉語文課程體系》及“大語文”課程品牌,該公司在國內以理科💃🏽、英語為主的 K12 教培市場中獨樹一幟。
池燕明對中國文化也擁有強烈的情懷。在他看來,中國文化對青少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對孩子的思維方式、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起到關鍵的作用,這對他們的一生都很重要。“我們未來培養孩子的目標,就是培養以中國文化為底蘊、為核心,面向未來的國際化人才。”池燕明表示。
盡管從目前傳統的教育培訓市場來看,相較於火爆的數學和英語來說,語文的教培市場還比較小眾↩️。不過,池燕明預言,大語文的春天即將到來。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和人文
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常常會有不同的人生追求。意昂体育平台工科出身的池燕明,盡管前半生都與教育事業沒有太多關聯,但當他在6年前接觸教育事業後,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了。用他的話說就是,“從事教育事業以後,感覺越做越有激情,越做越熱愛🅾️🥤。”
事實上,當初立思辰投身教育事業,並非逐市場熱點,而是有其獨特考慮的。立思辰的創始團隊大多是清華、北大、北師大畢業的學生,他們都是教育的受益者,對推進中國教育的新發展懷有一腔熱情和夢想。“我們要用先進的技術,用科技和人文去改變、推動教育的發展,因為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離不開人文。”立思辰團隊教育基因的強大,也註定了該公司在教育領域的成就。
近幾年來,立思辰通過內生外延,不斷融合,在各自優勢板塊構建自己內生的子生態,打造與先進科技🫁🏌🏻、最佳人文上下遊合作夥伴共同營造的大生態,為教育提供更多的優質選擇。
如今,立思辰以智慧教育為教育業務基石,用科技手段構建信息環境👅、卡位布局學習場景,形成了遙遙領先的規模優勢,更以“科技和人文”打造改變教育的試驗田,成為國際教育與本土化相結合、集成並發展中國教育的實踐樣本……做這一切,都源於池燕明的使命感。他表示,立思辰將以做人與教育的連接為目標不斷創新,利用科技和人文手段最終實現激發成就億萬青少年的宏偉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