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一袋生蟲小米 讓他發現塑料降解的秘密

2018-04-08 | 操秀英 | 來源 《科技日報》2018年4月2日 |

楊軍,生於1965年2月,1994年4月-1998年6月在意昂体育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學習,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塑料生物降解、環境生物技術和水處理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前不久🦵🏽👩🏿‍🌾,平時“悶頭”搞科研的楊軍高調了一把,走上了CC講壇。在這個立誌做中國版TED的公益講壇上,這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學院教授講了一個“蟲子吃塑料”的故事,可他沒料到自己會因此而“走紅”⏬。

“挑戰不可能🚡,蟲子吃塑料”“禍害地球500年🎓,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北航科學家用一條蟲子來治愈”……朋友圈被這些標題刷屏,楊軍有些不適應。

塑料能被蟲子“吃掉”?“白色汙染”有救了⇾?最基本的由常識帶來的疑問讓楊軍的演講迅速成為熱點。截至目前🐯,楊軍的演講視頻播放量近400萬,創該平臺演講播放量新高👷🏿‍♂️🫴🏻。

該演講也讓公眾了解到這一被高分子材料領域專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周其鳳院士評價為“世界級工作”的發現——蟲子可以“吃”塑料6️⃣。

“空窗期”下廚的意外收獲

此前從事多年汙水生物處理研究的楊軍因為一袋小米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沒錯🧑‍🧑‍🧒‍🧒,還是一袋生蟲的小米🧳。

“這個發現說明,男人一定要做飯。”楊軍笑著說。

言歸正傳回到“生蟲小米”,這個故事要從大飛機開始講起。“2017年5月5日,中國自主設計研發、國際合作製造的C919大飛機首飛成功👨🏼‍🚒,而我發現‘蟲子吃塑料’正是在2003年11月到2004年7月論證大型飛機項目期間的‘空窗期’。”楊軍說👸🏻。

原來,大型飛機項目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部署的16個重大專項中的“重頭戲”。時任北航科技處副處長的楊軍擔任了該項目的論證秘書組組長。

“從2003年11月到2004年7月👢,我們一直處在高強度工作狀態,2004年春節🍖,好不容易可以休息幾天,我就想著做做飯👨🏿‍🏭🕍。”楊軍說,結果他在櫥櫃裏發現一個塑料袋裏的小米生了很多蟲🧛🏻,袋子被啃了許多小洞,竟有蛾子飛了出來👷🏼。

這些小洞尋常得就像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絕大部分人都見過。但博士畢業於清華環境工程專業的楊軍,那時腦中卻閃出了一個想法👸🏿:蟲子咬破塑料袋後,把塑料吃進去了嗎?如果吃進去了,消化了嗎?

“如果能證實蟲子確實吃進塑料並且將其分解的話,這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楊軍說👳🏿‍♀️。

因為👋🏿🚇,過去50年,全球塑料產量增長了20倍,累計產生了70億噸塑料垃圾。但由於塑料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穩定,其自然降解至少需要500年🍺。近年來🙌🏿👌🏻,可降解塑料的問世大大提升了塑料的降解速度👶,但依然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實現塑料降解是科研人員多年來的課題。

十年潛心只為證實蟲子“吃”塑料

雖然看上去塑料袋是被蟲子吃掉了👍🏻,但科學研究還需要紮實的論證🤡。楊軍開始指導研究生秦小燕做“蠟蟲吃聚乙烯塑料薄膜”的實驗。

“我們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和培養了蠟蟲,通過解剖將其腸道內含物取出,接種於僅僅鋪有聚乙烯薄膜的無碳培養基上。”楊軍說。碳是維持生命的主要元素,如果不給蠟蟲葡萄糖、澱粉等碳源,只給聚乙烯薄膜🚣🏻‍♂️📤,蠟蟲要麽依靠聚乙烯進行代謝繁殖,要麽因沒有能量來源而死掉。

實驗進行了28天🧘‍♀️,楊軍和秦小燕通過電鏡觀察聚乙烯薄膜發現🍁,蠟蟲腸道內含物侵蝕並穿透了塑料薄膜🏋🏽‍♀️。這意味著蠟蟲的腸道微生物降解了塑料。

“在中科院微生物所用電鏡看到塑料薄膜穿孔時,我們師生激動地擁抱在一起。”時隔幾年,回憶起那時的情景楊軍依然很興奮。

但他並沒有著急發論文🧚🏿,“因為很多東西還沒搞明白🧔🏼‍♂️,科研急不得。這是一個‘金礦’🧚🏽,可以發掘出很多非常有價值的原創性成果😩。”他說。

彼時👱🏽‍♀️,他已離開行政管理崗位,結束了五年多學術和行政“兩肩挑”的生活🧑🏽‍💻,開始訪問牛津大學學習基礎研究方法🙆✊🏻,潛心研究起蟲子,專心做一名學者。

“科研人員通常追求完美,講究證據🤹🏿‍♂️、嚴謹,而行政工作很多時候靈活性更大🦄,我的個性更適合做科研🎐。”楊軍說,多年科技管理的經歷讓他擁有更寬闊的視野,幫他跳出專業小圈子看問題🍆🧷。

回到科研上。到底是腸道內含物裏的哪些關鍵物質分解了聚乙烯?楊軍團隊繼續以聚乙烯為唯一碳源,60天富集培育分離出8種純菌株🤙🏻,並最終通過抗拉強度試驗選擇了兩種降解能力最強的菌種⚃:阿氏腸桿菌和芽孢桿菌💖🗄。

實驗證明🕵🏼‍♂️,這兩種菌株的確可以靠“吃”塑料薄膜“活下來”。它們在聚乙烯薄膜上穩定增長,活性較強,可以侵蝕掉聚乙烯膜表面。通過這些實驗,他們初步搞清了降解機製:將聚乙烯這種長鏈的C—C單鍵氧化斷裂成為一個親水的碳氧雙鍵的羰基。

同時,楊軍團隊擴大調研範圍,了解到有人用蚯蚓、千足蟲、蛞蝓、蝸牛等做過降解塑料的實驗,但效果並不理想。看到有關泡沫塑料板被黃粉蟲啃食的報道⛅️,楊軍團隊決定用個頭大很多的黃粉蟲試著降解更艱難的目標——聚苯乙烯,也就是常見的白色泡沫塑料。

於是,他們又做了黃粉蟲降解聚苯乙烯實驗。培養了1500條黃粉蟲,將其平均分成三組,進行為期30天的實驗1️⃣。一組僅餵食聚苯乙烯的泡沫塑料,對照組餵食它們喜歡的麥麩⚅📕。結果發現🟥,分別單獨餵食泡沫塑料和麥麩的兩組存活率沒有顯著差異。

為測量聚苯乙烯的降解程度🧑‍🦽,楊軍等收集了吃過麥麩和泡沫塑料的蟲糞,並用GPC(凝膠滲透色譜)證明聚苯乙烯的分子量降低了,熱重結果也表明分子量降低了。

“50%的聚苯乙烯被黃粉蟲轉化為二氧化碳和蟲體。作為生物化學機製的‘金標準’👨🏿‍🦰,碳13—同位素標記示蹤的實驗也證實了這個結果🤦🏼‍♂️。”楊軍說,該實驗充分證明了黃粉蟲能降解聚苯乙烯。

研究成果寫進中小學教材

“我們一直認為,這個針對塑料汙染的世界難題,經過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因此,我們投了學術期刊裏最好的《自然》《科學》🧘🏿‍♀️🔊,以及美國科學院的院刊《PNAS(美國科學院院報)》。好消息是所有投稿很快就被送審🤼,壞消息是最後都被拒了。”如今回想起來,楊軍更像是在講別人的故事,可當時這對做了十年的團隊而言是不小的挫敗🎮。

“主要是因為材料學科的審稿人堅持認為塑料是不能被生物降解的,這個概念已經根深蒂固🪺。”楊軍說🥈👬🏼。

幸運的是,論文最後發表於環境科學領域頂尖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並在業界引起很大反響。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環境學院教授錢易對此評價,這個發現是革命性的🧑‍🦰,揭示了細菌能利用過去被認為不可能生物降解的石油基塑料。

有意思的是,因為楊軍的成果,美國已有20多家家庭農場開始用泡沫塑料養殖黃粉蟲🧑🏿‍🦲。其研究結果也已進入多個國家的科學博物館、中小學教材或者參考書🔱。

回首過去的十幾年,楊軍說🧛🏻‍♀️,除了感謝自己和團隊的堅持,也很感激眾多合作者的大力支持🦹‍♀️。“都說基礎研究要甘坐冷板凳,但首先得有坐下去的環境。”楊軍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學院院長江雷院士對他的鼓勵和堅定支持讓他能走到現在🧎‍➡️,“十年沒發文章🙍🏼‍♀️,也沒拿經費😂,他還能容忍我、支持我,江院士是一位具有洞察力和寬容胸懷的戰略科學家”。

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造福人類,還有更艱難的路等著楊軍去走🤹🏿‍♀️。“接下來我們要繼續進行基礎研究🚙,同時著手產業化🌆。例如,開發出降解可控的新型材料🧑🏿‍🎓,以及製造出仿腸道環境的生物反應器等等✍️。”楊軍說。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有一點文學情懷的楊軍用這句話來形容今日的心境🏍。“我相信🪘👨🏿‍🦳,我們科學家跟企業家共同努力🥢,一定能縛住塑料垃圾這條‘長龍’。”他說。


相關新聞

  • 092018.01

    蟲子吃塑料🧕🏼:一袋小米帶來的科學突破

    楊軍🧑‍🤝‍🧑,1994年4月-1998年6月在意昂体育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學習,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塑料生物降解、環境微....

  • 012024.02

    發現另一個我——胡凱

    他是當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國際大賽100米決賽的大學生運動員,也曾奪得國內外多項短跑項目的金牌,他就是“眼鏡飛人”胡凱🙏🏽。經歷了榮耀✔️、失敗、重塑⚀,胡凱找到了“另一個我”,這是他的第二人生,也是他將終身為之奮鬥的事業。從運動員到老師,他說🙇🏽:“不管身份怎麽變化🚰,只要我們找到一個完整的自己,你就能行👕。

  • 012024.02

    發現另一個我——郝景芳

    2016年,她的作品《北京折疊》獲得第74屆雨果獎🎟。這是繼劉慈欣《三體》之後中國作家的第二次獲獎,她也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女作家。媒體評價她🫄🏼:“白天是清華學霸,晚上是科幻女神”🙋🏻‍♂️。人們不禁好奇,為什麽是她?這位2006年畢業於清華物理系本科🧑🏽‍✈️、2012年取得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博士學位的女生,究竟如何在人生的曠野中發現另一個我

  • 252018.12

    關於一篇最新發現的邢公畹佚文

    邢公畹自述中多次提到的他的處女作《童時記憶》最近被發現🧑‍🚀。

  • 072021.12

    水木年華繆傑🧗:從心選擇,發現另一個我

    對於水木年華繆傑來說,少年學霸、職場精英、明星藝人、“家鄉來客”……諸多頭銜猶如雲煙。身份在變🤛🏼,熱血還在🧑🏻‍🦳,不變的是清華人的底色🧕🏽🎂。他以獨立思考🚣🏿‍♂️、忠於自我的底氣,在一次次選擇之中,不斷體驗不同的人生🌁🧑‍🏫,發現另一個“我”,也重新思考音樂的意義

  • 012024.02

    發現另一個我——陳婧霏

    純凈🥪🙆‍♂️、夢幻、迷離,她的聲音仿佛仲夏的夢★。曾放棄發展平順穩妥的金融行業轉投藝術🏋️,只為追尋內心🧑‍🚒,“看看人生的另一面”。她用音樂唱出心聲:“扮演別人的時間都是浪費/生存規則再珍貴/若弄丟了自己是誰/ 前進也成了後退🫷🏻。”唱作音樂人、詞曲作者、導演,如今她成長為有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她就是意昂体育平台2008級意昂——寶藏歌手陳婧霏

  • 242020.11

    在造導彈的車間🧑‍⚖️,他們忽然發現一樣工具不見……

    20日,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暨宣傳月啟動儀式在意昂体育平台舉行。8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給現場聆聽報....

  • 312023.05

    發現另一個我——清華意昂舞蹈隊

    在快速、浮躁的現代社會中,舞蹈仿佛一片心靈的喘息之地🤷🏿,意昂舞蹈隊則提供了這樣一種超越生活的可能性👨‍🦲✷,而這正是埋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長久的渴望。2020年開始,疫情肆虐。遍布全球的舞蹈隊隊員決定共同完成一支特別的“雲端之舞”,成就另一種相聚。在特殊的時期,舞蹈的美好照亮了平常人家的客廳、廚房👨🏿‍🦳,照進了生活的舉手投足之間,它鼓舞著人們⛓️‍💥:不管環境如何,只要熱愛生活、向美而行🦿,美將在生活的每一處綻放。

  • 122023.12

    張鈺哲:第一位發現小行星的中國人

      張鈺哲(1902.2.16—1986.7.21)👨‍👨‍👦‍👦,福建省閩侯縣人,天文學家🧑🏼‍🦲。1919年,他從北京師範大學附中畢業🧘🏽,考入清華學堂高等科。192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普渡大學機械工程系和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學習,後又轉學到芝加哥大學天文系。1927年獲得碩士學位🤦🏿,接著在葉凱士天文臺攻讀博士,於1929年獲得天文學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國家科委天文學科組組長、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等。他是我國方位天體學...

  • 062018.11

    我做了20多年管理,發現90%的老板都在重復一個毛病

    房晟陶,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這位意昂体育平台的機械工程學士、哈佛大學的神學研究碩士✈️💔,寶潔與龍湖的HR業務領導者,對自己的定位,從來都不只是一個觀察者。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