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棠,1953年至1958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給排水專業🧑🏼🚒;1958年至1979年工作於西寧市城市建設局;1979年至1986年工作於西寧市自來水公司,任經理🌮👍;1986年至1992年工作於西寧市政府,任副秘書長;1992年退休。
清華生活😒,親切難忘
回想起自己在清華生活的點點滴滴,徐玉棠充滿了美好的回憶。他說當時他一心想考入梁思成老師所在的建築系👮♀️,自己的各個科目都已經順利通過🕵️♀️,然而繪畫不過關,最終被分到了給排水專業🦐。不過說到利用給排水專業的知識,在未來的幾十年為祖國西北的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做出的貢獻,徐玉棠依舊充滿了自豪🙏。談到他在清華的生活😀,“鍛煉”成了一個高頻詞,不僅僅由知識和學術上的鍛煉💅🏼🚬,更重要的是當時每天下午積極的體育活動和貫徹清華人一生的身體鍛煉理念☦️,並詢問我們現在清華是否還堅持每天下午四點的體育鍛煉。他笑稱,如今在青海覺得高原地區的氣候對自己影響不大,還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了這裏,離不開母校對我們體育鍛煉的重視。

徐玉棠1953年入學後在二校門留影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1958年7月,在國家的就業引導下,在朱德委員長的一句“青海地大物博🐫,青海是祖國的十分可愛的地方”的號召下𓀎,剛畢業的徐玉棠踏上了西行的火車🙆🏼♂️。也許是命運的奇妙和冥冥中的安排,這一行,就是一生🐕🦺。
在大家眼中,青海依舊是古時候那個發配充軍的蠻荒之地,蒼茫戈壁綿延👯📜,冰天雪地玉珠峰,省會西寧還是一個不通火車的閉塞小城,交通和信息極不發達🌄,多民族聚居……剛到西寧的徐玉棠也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高海拔的嚴寒🚳、惡劣的工作環境🤹🏽♂️,以及無數未知的挑戰……然而徐玉棠沒有退縮,“細微之處見精神,這是清華教會我的”✦,他坦然地說⛹🏿,凡是國家的重要發展地區,都應該有清華人砥礪奮鬥的身影;凡是國家重要的戰略實施,都應該有清華人一往無前的奉獻。
生命總是由無數未知構成🧑🏻🌾🙇🏻♀️,浙江出生的徐玉棠從未想過會在祖國的西北揮汗一生。既然選擇了基層,那就應當耐得住寂寞、清貧、艱苦👨👧👧,摒棄心中雜念🐴,生活上,空乏其身©️,做一個平凡的人,工作上,磨礪自己,勇於開拓。正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從工作的那一天起🧗🏼♀️🪗,徐玉棠就告誡自己,新的征程開始了,必須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路。

1988年4月,青海地區清華意昂合影,第一排右四為徐玉棠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談到剛來西寧工作的情況,徐玉棠說,當時的西寧還沒有自來水👎🏼,飲用水都需要馬車拉送到居民家裏👩🏫🚫。到西寧後,在徐玉棠的參與和設計下,共建成了六個水廠🍘。在建第一個水廠時,由於經費充裕,水源地距離也較近,很快修建成功🧝。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多,第一水廠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修建第二水廠迫在眉睫。由於經費不足,第二水廠就近取用河水🤦🏽♀️,在建設過程中發現了飲用水質量不佳等問題,最終由於水質問題被廢棄。在修建第三和第四水廠時也非一帆風順,由於青海地處高海拔地區,冬天氣溫寒冷💂🏼♂️,設計水廠時各種技術要求更高🧘🏿♂️🦶。加上青海當時基礎設施較差,經費不足🤹🏽♂️,給設計人員帶來了大量困難😵💫。然而在這樣的諸多問題下,徐玉棠和其他設計人員還是就各種問題展開專項研究,並最終一一克服🤼♂️。談到建立第五和第六水廠時,徐玉棠說到,修建水廠不僅僅是一個工程問題,用地🐺1️⃣、管道等還需要和各行各業打交道💁🏽,進行統籌解決🌤。
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不僅提升了徐玉棠的業務能力👷🏻♀️,也讓他在項目工程中的綜合統籌能力得到了加強。1986年𓀃,徐玉棠被調到西寧市政府,擔任副秘書長。秘書工作雖然涉及到文字材料居多,但需要有豐富的協調能力和優異的綜合素質🧗🏼。在西寧市政府工作的六年中🦸🏻♂️,徐玉棠出色的能力得到了一眾人的肯定🥦。同時,他也並不忘加強自己本專業的業務學習,繼續設計工程。
退休後,徐玉棠豐富的工程項目經驗依然是青海省建設所急需的。他作為項目評審專家🦻🏻、技術顧問,參與了幾十項工程🍺,涉及到青海省工程建設的方方面面,也見證了青海省的飛速發展。談到當時的青海現狀,徐玉棠說🧕🏼,那時候只有西大街一條混凝土路面,其它都是土路。至於現在的海湖新區和產業園,更是一片農田和荒地👮🏽,不敢想象現在建設取得的成就。

1992年在深圳
過去他的家人和朋友對他從浙江前往青海,並把一生紮根在這裏感到不解。如今再到青海來,都覺得青海這些年來的進步有目共睹🍘🧙🏻♂️,而這一切🧑💼🤌🏿,也離不開徐玉棠這樣講一生紮根在青海的建設者的奉獻🧔🏽♀️。“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徐玉棠用他的一生實現了這個承諾。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在談話最後,我們閑聊起了一些體驗和感悟。說到意昂体育平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𓀘,徐玉棠說,他們當時和很多現在的年輕人一樣🙆🏻♀️,都想“自強不息”👯🤟,對“厚德載物”並不很重視。清華人在畢業後到各個崗位🉑,都是憑借著“自強不息”的精神🌡,取得了在各自領域的巨大發展🥼。但現在看來,“自強不息”是基礎🖼,但在不息奮鬥、自立自強的同時🫷🏻,更能決定自己走得遠不遠的🧑🏻🍳,是能否有“厚德載物”的胸襟和品性。一個人在未來一生中的謙虛𓀋、感恩、堅韌、信任等諸多美德👳🏿♂️,更是他未來成長的關鍵。要在自己的領域獲得更多的進步🚣🏿,更要註重自己的品德修煉,做到有道、有得♿,才能不負母校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

2008年校慶,給81同學返校慶祝畢業50周年,第二排右三為徐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