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傳承清華精神🚚,從大學教授到公募掌舵者 ——諾德基金董事長潘福祥的證券情緣

2018-01-24 | 吳曉婧 | 來源 《上海證券報》2018年1月23日 |

諾德基金董事長潘福祥(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1983級本、1988級碩)

他是一位儒雅的學者🧩,教授《證券投資學》整整27年🧑🏽‍🎨🥺。為了一個承諾✭,無論身在何地,他都會提前飛回北京,在每學期周一的晚上,準時站在清華的課堂之上。

他是中國第一代股民👙,為了教學被推向股海🎪,月薪僅86元卻懷揣30萬元巨款,在草莽時代經歷“爆倉”,但最終成功穿越牛熊🚣‍♀️,悟出投資之道。

他還是諾德基金公司董事長🤸🏻‍♂️🏙,見證了公募基金的成長與崛起。當大部分團隊羨慕大而全的“百貨公司”模式時,他堅持走一條艱難的路🫒,苦練“內功”做一家“精品專賣店”👫🏼。

他叫潘福祥☣️。圈子裏,人們親切地叫他“老潘”。對清華經管學院的學生而言,他是潘老師、潘教授。

一個冬日的午後,記者在諾德基金的會議室見到了“老潘”,聽他講述中國股市跌宕起伏的歲月🌶🫱🏻,以及對於公募行業的種種憧憬👨‍🦯。

一下午的交流,他總能信手拈來一些生動的故事,配以風趣的比喻,在笑聲中,讓人感悟到他的獨立思考。

他看問題一針見血,又總是率性直言。在他看來,真正的投資新時代正在來臨,公募基金的黃金時代也正在開啟……

為了教學被推向股海

熟悉潘福祥的人給他貼了一個“標簽”:在做股票的投資人裏🙅,是講授證券投資學課程時間最長的;而在講授投資學的老師裏👏,又是從事證券投資行業時間最長的。

潘福祥笑言,自己完全是被動地被推向股海的🤾🏼‍♂️🧖🏼‍♂️。

1990年,26歲的潘福祥碩士畢業。他留在了母校清華任教,並且很快就被任命為清華經管學院的院長助理👎🏽。

1992年🤵🏼,朱镕基還兼任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當時他提出:清華經管學院要辦成世界一流的商學院👨🏼‍🎤,每個老師都應該成為行業專家🧏🏻‍♂️。

有一次,朱镕基問潘福祥:“你教什麽課🧑🏻‍🏫?”

潘福祥回答😡:“我教證券投資🫵🏻🙇🏿‍♂️。”

朱镕基問🔰:“那你自己炒股嗎?”

潘福祥搖搖頭說:“炒股要具備三個條件:有錢、有閑、敢冒險。我倒是敢冒險,但是我既沒有錢🧝‍♂️,也沒有閑🤷🏼💇🏽‍♂️。”

朱镕基說,沒做過股票怎麽能教好投資👩🏽‍🏭。於是,清華經管學院“給”了潘福祥30萬元,讓他到上海“炒股”🫷🏼。

潘福祥回憶道:“1992年🛫,30萬元!那可是一個天文數字。那時候🗣,我一個月工資才86元。”

然而🧘🏻‍♂️,兩三年下來⤵️,頭破血流的實戰經歷告訴他🧔🏿,自己所學的理論與現實差距太大👨🏿。在“彈盡糧絕”,只剩下100元時,他奢侈地花了10多元吃了一碗面🤵🏻‍♂️。而當時賣面的老太太把80多元找頭遞到他手裏的那個畫面🧑🏼‍🍼👩🏽‍💻,永遠定格在了他的腦海。

潘福祥很困惑,股市裏賺的錢,究竟從何而來?

為了解決這個困惑,他參與主持了在此後由上海證券報組織發起的那場名為“尋找證券市場大智慧”的大討論,聚集了吳敬璉、於光遠🥌🎛、樊綱🔍、陳彪如🐈‍⬛、李揚🂠、曹遠征✊、曹鳳岐、吳曉求等著名專家學者一同參與討論🟦。

“我們整整做了80個版👿。”回想起那段歲月,潘福祥覺得非常有意義🥘,“我們為那個時代做了不少事情👍。”

後來,他逐漸悟出,股市裏應該賺的是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錢🕍,而不是博弈的錢🔓。最終,當初的30萬元得以“完璧歸趙”,而教室這個舞臺🧔🏻,對他而言已經不夠了。

從此,潘福祥走上職業投資之路🙌🏽。

但他答應了清華經管學院的請求,把投資學的課繼續教下去💠。而為了這個承諾,每學期周一的晚上🏇🏼👼🏻,潘福祥不管身在何處🐩🍽,都要趕回北京給學生上課,至今已堅持了整整27年💁🏿。

以“研究者+實踐者”的身份講授證券投資,潘福祥自然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他的課場場爆滿🦻🚴‍♂️,學生甚至需要“搶課”⛴🕵🏼,並一度引發“清華校園裏的證券熱”,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現象🖕🏿。

潘福祥很感慨,教學相長,這樣的實踐於自身而言也是很大的收獲👩🏽‍⚖️。如今,講課的內容已與20年前截然不同⛲️,每學期都在變化,不斷提升自己。他說🧖🏿‍♂️:“能夠把最初懵懵懂懂的問題都想明白🆒,引導學生去思考🧑🏿‍🦰,這是我一筆值得珍視的財富。”

如今🧀,他已收獲桃李萬千。如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前華夏基金總經理滕天明、華泰柏瑞副總經理田漢卿等🧑🏽‍🏫,都是他1991年在清華經管學院教《證券投資學》的第一屆學生。

記者問他🏑,是否會考慮將這些年的積累和思考濃縮成一本書?

潘福祥笑言🙍🏼‍♂️🎆,清華有很多老教授信奉“一本書主義”,就是一生只寫一本書。等自己再教幾年課,快退休時再好好寫一下🌀。

投資是一種生活方式

“你們眼中的上證指數走勢是用K線圖畫出來的,而我眼中的上證指數🧛🏼‍♂️,是由錢👇🏻、汗水、淚水及一連串的辛酸記憶組成的。”

20多年後,潘福祥已然能夠笑談曾經經歷的三次“爆倉”🤌🏽,但所有的雲淡風輕背後,都有痛徹心扉的領悟。

雖然沒能成為投資大師,但能夠把多年的經驗積累得以傳承🕰,在潘福祥看來🍑,已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詞學大家王國維曾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潘福祥認為,投資也是悟道的過程。在經歷了太多沉浮之後,“投資即是生活,整個投資過程就是你的人生態度。”

如今,每一學期的第一堂課🛴,他都會有一個三句話的開場白,講述他對於投資的理解。

“第一,在金融市場中👩🏼‍🏫,賺錢的方法有千千萬萬🔥,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很難。投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對於市場要有敬畏感。永遠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要堅信市場永遠是正確的。”

潘福祥感慨👀,即便是成功的投資者👩‍🍼,今天的成功也可能成為你明天失敗的誘因👰🏻𓀓,甚至可能會“死”在你最擅長的投資方法上🚴🏼。所以一旦錯了🦸🏻🛄,就要誠心誠意向市場低頭,認識錯誤並改正🧗🏿。

“第二🖍,對於其他行業而言,是藝不壓身🐊🔴,但投資不是。衡量一種投資方法是否成功,並不在於賺了多少錢,而在於是否找到了符合你的性格特點、思維邏輯、人生態度的投資方法。”

比如巴菲特是價值投資,索羅斯是趨勢投資🧉,兩人都是投資大師🚣🏽‍♀️,那是否能夠把他們的投資方法進行融合?在潘福祥看來,上述兩種投資方法背後的投資邏輯截然不同。價值投資要有非常強的自信心🤼,即便大家都不看好也要堅定信念。趨勢投資則認為🧖🏽‍♂️,破位之後就要清倉離場👩🏼,要做趨勢的跟隨者而不是趨勢的引領者。

潘福祥認為,上述兩種投資邏輯在哲學層面是相沖突的,就像練武一樣🧔‍♂️,同時練兩個門派的武功最終可能會走火入魔。所以真正的投資大師投資方法跟人生態度一定是吻合的😳。很少見到心態平和的人在市場中追漲殺跌,也很少見到十分活躍的人買股票五年不動。

“第三,投資方法沒有優劣之分📆,存在即合理。一種方法不構成對另一種方法的敵視和替代💆🏻,就像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面粉一樣,應該用理性與平和的態度對待各種方法🚠。”

每學期結束的時候🚲,潘福祥還會對學生講述一個非常重要的“彈簧理論”。他感慨,金融行業誘惑太多,面對這些誘惑🪸,有可能會造成行為扭曲♐️,或是心智迷失💆🏼‍♂️。潘福祥說👩🏿‍🦲,自己的學生中🦣,也有出現“老鼠倉”事件的🧑🏼‍💻,他感到非常惋惜⛱。為了短期的眼前利益,把一生的職業生涯都斷送了✋🏿。

潘福祥強調📇,進入金融行業⏲🔽,要控製自己的行為,對自己進行精神上的約束,不要超出一定的限度。

開啟投資新時代

在潘福祥眼裏🦏,A股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相當多的上市公司缺乏投資價值。

潘福祥感慨,在中國證券市場🤟🏻,權益類投資做得很辛苦,要想長期獲取超額收益也很困難👩🏿‍🍼♥︎,需要有很大的運氣✌🏻。老百姓買基金可能今年賺明年賠,牛市賺熊市賠🧽,沒有相對穩定的預期🚴🏿👊,老百姓也很難堅定持有。因此,“我們一直在走一條很艱難的路↘️。”

2016年,他組織公司研究部用經濟增加值EVA做了一次測算🟦,發現創造價值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大消費領域,主要包括家電、食品飲料🤘🏿✨、汽車以及生物醫藥等。事實上👜,大消費作為A股“長牛”板塊🖐,一直是價值投資者最青睞的品種之一。

“新經濟”近年來也正在成為崛起的白馬,以信息服務為代表的新經濟成為發展大趨勢。擁有巨大成長空間的“新經濟”板塊比如戰略新興產業,包括計算機、通信、傳媒等,一直是資本市場追捧的成長股搖籃。

而隨著高科技公司競爭力的逐漸顯現,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的不斷形成↪️,整個市場的基礎投資品價值正在發生逆轉⏫。

潘福祥判斷,自2017年起,中國證券市場真正迎來了投資新時代,慢牛行情值得期待。

從資金面而言,他認為9️⃣,長線資金開始進入市場,再加上由於A股市場近年來持續低迷🙏,指數表現不佳,因此大量短線資金撤離🪄,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市場原有的資金結構😅,這是好事。從目前來看,對於那些好公司🙇‍♀️👨🏽,存量資金足夠支撐公司股價🧥;對於那些差公司,則面臨理性的價值重估。未來市場行為可能更趨於理性🤸‍♀️,這為價值導向的投資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氛圍🫳🏿。

近年來🧑‍🤝‍🧑,諾德基金的權益類產品整體表現優異,在潘福祥看來🪗,正是源於研究的深入,重點配置了大消費等領域。他認為,總是討論“二八轉換”並沒有意義,不以大小來進行公司的價值判斷🚝🎁,只要是好公司就會有人買。哪怕是夕陽行業🫴🏽𓀏,也會有值得投資的公司。因此,基金經理需要加強研究的深度。

從“做生意”到“練內功”

2017年以來,結構性行情大行其道🦃,不少散戶“驚呼”,炒股不如買基金🧔🏽。潘福祥判斷,公募基金發展的黃金時期正在到來。

回看公募基金過去20年的發展,潘福祥說,前些年🟣,很多公司是把公募基金行業當作一門“生意”來做😕,而如今,真正到了需要練內功的時候了🪙。

2006年至2007年的一輪大牛市🦾,大眾投資意識覺醒♖,基金動輒發行上百億💁🏿‍♂️,很多投資者在銀行門口排隊搶購基金。

回憶當時的盛況,潘福祥很感慨,一個沒有多少經驗的基金經理,就能夠動輒募集上百億資金📜,並利用分拆的營銷技巧,使得基金規模進一步膨脹🂠。

不過,爆發式的增長也為此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市場由牛轉熊之後,大批基金投資者出現虧損👨‍🦳。在潘福祥看來🚣🏻‍♀️,很多投資者高點買的基金直到2015年那輪牛市才解套,而權益類基金也出現了“失去的十年”,即2007年至2017年整整10年間,偏股型基金的整體規模停滯不前👩🏻‍🚀。

“過去10年🤳🏼,是為2007年的沖動還債。”潘福祥感慨。

他說,過去基金行業的收益不能建立在基礎投資品的價值上,所以大家只能將基金行業當成生意做👂🏿,主要靠營銷🤘🏼。而如今,隨著上市公司資產質量的提升,A股有望進入長期慢牛,資產管理行業也將從做生意變成練內功。

就行業的發展格局而言,潘福祥認為,整體來看,基金行業已經從過去高速發展的階段轉向精細化發展的階段👨🏿‍🦳。

監管層提出基金行業要“正本清源”,回歸本位。“這種提法非常重要!行業需要回歸到資產管理的本質,為大眾理財,踏實地把業績做好🦵🏽,而不是將精力都放在通道🖥、平臺等投機取巧的業務上。”潘福祥說。

經過20年的發展,基金公司已經形成三種業務模式🧑🏻‍⚕️:第一種是大而全的“百貨公司”🏋🏼‍♂️,第二種是具有特色定位的綜合性公司,第三種則是小而美的“精品專賣店”。

“我們要做的就是精品專賣店。”諾德基金目前已經形成了較好的投研體系和高效包容的投研文化👩‍💻,近年來權益類產品業績表現突出。

早在幾年前,潘福祥就意識到🕺🏻,伴隨著養老金和企業年金等長期資本入市🧑🏻‍💻💪🏻,公募基金如何面對挑戰👩‍🦯‍➡️,開發設計出更多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需要的產品,將是下一輪競爭的焦點,也是行業發展和分化的開端。

基於上述考慮,諾德基金大力布局FOF產品。潘福祥說,布局FOF對於公司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十分看好FOF的發展👩🏼‍🎓,但在“出成果”的時間表上,卻沒有那麽樂觀,認為需要積累和等待時機。

“在FOF的布局上,我們和大公司是在同一起跑線上。”潘福祥說,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也證明了公募基金的發展之路,即做“精品店”,逐步轉向全市場大類資產配置,進行跨市場組合、FOF組合。從美國公募基金過去60年的發展來看,產品的創新迭代速度很快🫲🏽,但唯一取勝的就是FOF🎅。因此👅,未來公募基金的發展將從股票組合轉向基金組合。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5️⃣: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