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盧耀如👌🏽:求真務實“喀斯特盧”

2018-01-16 | 劉琦 張薇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18/1/15 |

盧耀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1931年5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50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就讀地質系,1952年院校調整入北京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系。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對喀斯特發育規律及溶蝕機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提出多種水動力條件、三相流的作用機理與混合溶蝕作用等問題;參加實踐及指導一系列水利水電工程、交通👩🏻‍🎓、城鎮、礦山等建設的工程與環境地質勘測研究;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為重大災害防治提出重要科學認識;提出地質—生態環境的新概念💇🏽‍♂️,首先提出喀斯特地區石漠化問題的概念並進行開拓性的研究探索⛹🏼‍♀️,建立了一套有關巖溶發育與工程效應的理論♐️🪗,為喀斯特地區的開發及災害防治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盧耀如(1931年5月1日—)

盧耀如60多年來潛心研究水文、工程與環境地質問題,建立喀斯特發育與工程效應的理論,參與實踐及指導一系列重大水利水電工程😦👨🏼、交通、城鎮、礦山等工程與環境地質勘測工作,為地質災害、地質—生態環境安全問題建言獻策🙇🏽‍♀️,數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得到國內外業界同仁的認可🪬,被譽稱“喀斯特盧”。

厚德載物,走入地學殿堂

盧耀如1931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個較為貧困的城市平民家庭❎,家中兄妹8個,盧耀如排行老大🤽‍♂️。由於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母親一人撫養他們兄妹🌐,生活拮據。1937年進入福州私立文山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學習。1943年進入福州市立初級中學學習。1944年由於福州被日寇侵占🧙🏻‍♂️,休學一年💇🏼‍♂️,後通過考試跳班半年於春季畢業。1947年進入福州私立鶴齡英華中學高中部學習(現福建省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中時期每學期都以優異的成績列於前5名之內👂,得到獎學金。1948年,意昂体育平台航空系的沈元教授回福州探望母病,北平解放後難以返回清華📅,就在母校英華中學教書。盧耀如數理化成績好🫒,沈先生曾單獨三次對他說:“自然科學的皇後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你敢不敢摘這個明珠?”當時在英華中學也有意昂來校說:“美國在田納西河搞水利,有TVA(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即田納西流域管理局)🧑🏼,中國在揚子江三峽修壩(孫中山先生曾構想),就是YVA。”這都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時的中國貧窮、落後👩‍👩‍👧,他想應當在今後為科學救國而努力🎴。

1950年,他抱著非清華不讀的決心,先報華北統考,因先前參加團工委工作🤽🏽‍♀️,經歷了審查🏇🏿,離高考只有12天才獲批🗻,其間6~7個月沒有學習👟,而且高考前生病🔏。但是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高興之余💝👩🏻‍🦲,盧耀如也有些失落,因為沒能如願進入夢寐以求的數學系,而是誤打誤撞地進入了地質系🦞。

入學後,盧耀如就盤算著“曲線救國”🙌,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轉系📗。他選修了物理系的物理課,數學系的微積分學以及其他理工科的課程,準備轉系。可就在這時,地質系主任袁復禮教授對他說🙆:“盧耀如,地質人才短缺⚉,國家急需,你應該想著跟大家一起好好搞地質⌨️,而不是天天想著轉系✊🏻🛣。”一心想為國家建設作貢獻的盧耀如放棄了轉系的念頭,堅定不移地踏上了地質之路。1951年🧋,由意昂体育平台地質系和北京大學地質系為主,組建了新的地質專業高等學府——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盧耀如轉入北京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系學習。1953年🥡,全國理工科學生提前畢業,盧耀如進入地質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處研究科工作🙆‍♀️。

初出茅廬,跟隨大師腳步

1953年9月,盧耀如被分配到地質部東北工程地質隊🌊,在隊長胡海濤先生帶領下,開始準備奔赴野外工作。胡先生那時不到30歲,高漲的熱情還勝過他們新到的大學生。由於工作較緊急,於11月中旬仍奔赴東北吉林渾江。那裏都是冰天雪地,溫度可達-35℃🤷🏼。胡先生率領他們唱著“雄赳赳👨🏼‍⚖️,氣昂昂……”的誌願軍戰歌,扛著掃把上山掃除積雪😁,尋找露頭作地質調查🧝🏽‍♂️。在東北工程地質隊只有數月時間🏃,從內業準備至野外調查,胡海濤先生給了盧耀如很多的教誨🏃‍♀️,帶著年輕的地質人員,教導他們如何編設計,如何收集分析資料,如何安排及進行野外調查。胡海濤先生對構造、古生物有深厚的基礎,特別是如何調查、判別、分析地質構造👝,如何從構造基礎分析研究工程地質條件🗺,給了盧耀如很好的指導。在東北一段時間,盧耀如得到很好的鍛煉,是胡海濤隊長給他上了工作崗位後的第一堂課,也是盧耀如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位老師。以後的幾十年裏,他們也經常在一起為工程而出力,他從內心感到胡先生是一位良師益友。胡先生是有話就說,從不使心計的人,是一個真誠對待下屬和朋友的好同誌。

1954年🧝🏽‍♂️,領導讓盧耀如正式跟蘇聯專家馬舒可夫學習🧛🏻,跟蘇聯專家一起出差🪴🕴🏻。他們先去了淮河一帶,後來又去了上海、新安江、長江大橋🚑🫷🏻、湛江海港等地,住的是賓館、別墅🤷🏿‍♂️,出入是汽車代步⛹️‍♂️,又經常參加宴會💂🏼‍♀️。對這種生活經歷了3個月後,盧耀如向蘇聯專家及領導提出不想這樣學習了🛜,最好讓他在野外工作,懇請蘇聯專家予以指導。後來領導和蘇聯專家也都同意他的意見。於是盧耀如又到野外地質隊工作了。

1955年1月,盧耀如(右2)作為地質部淮河工程地質隊長,與勘探隊員們正在準備搬遷到新的勘測地點。

當時谷德振先生負責長江大橋的勘測工作🦻❌,在地質部及鐵道部開會及大橋工地上,谷德振先生科學嚴謹的作風,使盧耀如得到熏陶🧖‍♂️。1954年11月🐄,盧耀如接替地質部淮河工程地質隊夏其發隊長的工作,負責白龜山水庫的勘測任務。1955年初和在安徽的工程地質隊合並,成立地質部931地質大隊,淮河上遊為二分隊🤳🏿✏️,他仍為分隊長👀,負責郟縣水庫的勘測。剛開始工作時,谷德振先生作為地質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的技術領導🧏‍♂️,曾親到工地對盧耀如的勘測工作予以審查,對該項工作起很大的指導作用🤾🏿。後期👩🏽‍🚒🦕,在官廳水庫滲漏和塌陷調查👨‍🦽、長江三峽南津關壩區勘測🤷‍♂️、川漢線考察等多個項目中,谷德振先生都給了盧耀如許多支持與指導😤。

臨危受命,助力水利工程

1954年建成的官廳水庫曾是中國解放後修建的第一個大型水利水電樞紐,為黏土心墻土石壩,壩高45米⛓️‍💥,庫容20×108立方米🧔🏻。1955年就發生壩基及繞壩滲漏,並誘發喀斯特塌陷,而且塌陷已達黏土心墻🎓🔢,再發展下去,就會危及壩體。20億立方米的庫水,對京、津一帶造成威脅🏥。周恩來總理讓地質部負責調查📅,地質部決定讓盧耀如負責查明滲漏🐟、塌陷的原因,為工程處理提供可靠依據👩🏻‍⚕️。面對緊急任務,作為地質、水利和電力三部合組的官廳水庫研究隊的隊長和技術負責人,盧耀如全力以赴,在短短15天內🏋🏻‍♀️,15部鉆機和兩個抽水試驗組就聚集在工地上🤽‍♀️。技術方面全由他負責🏄‍♂️:野外調查、布置鉆機💳👩🏿‍🦱、抓現場實驗、處理鉆探事故。在勘探研究過程中,許多中外專家都曾前往指導,多種的看法他都反復考慮,極力在研究中予以檢驗。水利部傅作義也曾專門陪同地質部李四光部長前往考察👷‍♀️,李部長給了非常有益的指導並對他的工作予以嘉許。通過不斷勘探、不斷研究🤵🏽‍♀️➔,在眾多中外專家的紛紜意見基礎上🫱🏻,他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震旦系迷霧山矽質灰巖中巖溶管道水的3個滲流中心⚡️,及其對壩體和砂卵石基礎造成潛蝕管通而誘發塌陷的機理。這一結論也被肯定和贊揚,為大壩及京津安全🫵🏿,以及河北省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1956年毛主席發表了詩詞《沁園春》🙎🏼,充分反映出中央領導對三峽工程的極大關註,也使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勘測設計掀起了高潮。而此時🐸,盧耀如也結束了官廳水庫的工作💁🏻。1957年🧎‍➡️,他和三峽地質隊員們一起跑地質剖面,進行水文地質動態觀測,分析石碑—南津關碳酸鹽巖壩區的各種資料和已有勘探成果👨‍🔧🙎🏽。1958年初🧚🏽‍♀️,他正式負責碳酸鹽巖壩區的勘測研究工作🚈🏋🏻‍♂️,將南津關壩區與火成巖的美人沱壩區相比較。那時長江三峽的裝機容量可達3300萬千瓦🤳🏼,被蘇聯專家稱為世界上水電站的絕對冠軍。當時日以繼夜地勘測研究🌧,以為三峽工程1961年就可上馬,又正值轟轟烈烈的“大躍進”時期,他們的緊張程度不亞於在官廳,有時半夜還需上山了解鉆探情況🧔。

1960年5月,盧耀如(左1)與蘇聯喀斯特專家索科洛夫教授(左2)在長江三峽南津關壩區研究探硐中地質條件🚶🏻‍♀️‍➡️。

在長江三峽,胡海濤先生擔任負責技術的總工程師🏌🏿,並具體領導美人沱壩區花崗巖風化殼及有關工程地質問題的研究🍮,也對盧耀如南津關壩區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和指導。在有關壩址比較等方面,盧耀如和谷德振先生、胡海濤先生等老一輩專家還是有些不同的看法,也有爭論🧐,但這是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的學術交流。1960年5月,蘇聯喀斯特專家索科洛夫應邀到三峽及貴州等地對喀斯特水文地質特征方面進行考察🌝,盧耀如和索科洛夫教授也有不同認識,經討論索科洛夫教授同意了盧耀如的看法🧘🏽;後來,在貴州烏江渡,對於壩址選擇也有不同看法☂️🫅,索科洛夫教授原先主張選上遊白雲巖壩址👮🏻‍♀️,盧耀如從頁巖防滲及白雲巖古巖溶作用及風化的角度,主張采用下遊的石灰巖壩址🧎‍♀️,經討論研究同意盧耀如的觀點。他們雖然有爭論,但相互尊重,也是友好的科學上的爭議。有一次🦻🏻,為了爭取證實自己的觀點,盧耀如連夜從宜昌步行,又親自劃船前往前坪隊🫃🏿,並拿到第一手資料🐾,第二天再次和索科洛夫討論時,他通過翔實的現場資料和紮實的理論分析,證實自己的顧慮是有道理的。索科洛夫不禁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在國務院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林一山主持的歡送宴會上,索科洛夫教授曾過謙地向宴會主人說👆🏻🏋🏻:“以後工程上問題可以找‘喀斯特盧’🧜🏼‍♂️,他這方面懂得比我多🧣,不必請我👵♘。”這是表示對盧耀如的贊許與鼓舞,後來這“喀斯特盧”就逐漸叫開了,但對盧耀如卻是一種鞭策🧘🏼‍♀️👙。

研究地質—生態環境,建言獻策防災減災

20世紀60至70年代,中國的狀況決定了當時工程建設將更多的註意力放在工程的功能性上,而不太關註對生態環境的保護🪕。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工程經驗的積累和對環境意識的增強,盧耀如逐漸意識到地質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對地質—生態環境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提出了地質—生態環境應當從資源性及災害性上綜合考慮有關地質環境問題👨‍👩‍👧🔰,並系統地探討了喀斯特地質—生態環境的基本理論🐍🪚,揭示了主要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巖溶塌陷等)的防治途徑💆🏻,分析了主要資源開發中的環境效應問題。80年代中期,盧耀如首先提出了我國西南石灰巖地區的石漠化問題💬,指出巖溶地區的無序、盲目開發加劇水土流失🧚,造成巖石裸露嶙峋的巖漠化現象(石漠化),是巖溶地區生態惡化的表現📘,並提出了巖溶山區經濟開發的戰略建議📕,大大推動了喀斯特地區石漠化的治理。

1999年7月👨🏻‍🦼‍➡️,盧耀如在長江三峽巫峽地區進行危巖體地質災害野外調查。

90年代初🧗🏼‍♀️,三峽工程計劃再次正式啟動,盧耀如直接向國家三峽建設委員會提出建議,強調要註意誘發地質災害、水庫泥沙淤積和水質變異等問題,要進行三峽庫區環境地質方面的調查研究🙎‍♂️,他送給上級領導部門的建議中強調了三峽工程關鍵問題在於庫區移民及保護地質—生態環境問題♕。1997年三峽長江主航道截流時🤽🏽‍♂️,盧耀如及時向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提交了《關於長江三峽工程庫區地質—生態環境保護與上遊系統性工程的建議》。1999年7月🥵,盧耀如在三峽巫峽危巖體崩塌事件調查後,提出防治方案和應急措施,並向中國工程院提交了院士建議《建立地質災害快速反應機製,以保障二十一世紀可持續發展》🎡。2001年重慶武隆發生1.5億立方米滑坡災害👋🏻,造成79人死亡事件,作為國務院調查組的第一位專家,他科學地認定了該滑坡災害的性質,強調了治理地質災害的重要性,並提出院士建議。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三峽庫區誘發地質災害的評價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2003年☝️,盧耀如撰寫了《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國西南地區及鄰近巖溶地區發展途徑》,對西部大開發防災興利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該論著被巖溶專家宋林華認為是“一部喀斯特的重要之作”🤷🏿。2014年,他對三峽工程建設的意見🦶🏽,被收錄進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與三峽工程》一書中🧤。

為了滿足工程需要,調查區域地質規律性,盧耀如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個巖溶角落,西南貴州、廣西巖溶地區的大壩建設難題和東北以及黃河等很多建設難題,都是他親臨現場解決的。每次遇到緊急任務需要突擊解決,他一定沖在前線日夜奮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剛剛發生後🫀🐂,盧耀如就到震區進行野外調查🏌🏽‍♀️👨‍👨‍👧,並針對震後應註意的地質環境效應與誘發地質災害問題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建議環保部門應高度重視生物災害鏈,開展相關監測工作👨‍👧。同時,應製定地震及其他氣候條件下災害鏈的預案,以減少相關損失,並對如何在環保方面進行防治🐂🫵🏼,建立防範地質災害引起環境災害的長效機製等方面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議👨🏽‍🍳。

2008年5月,盧耀如在汶川地震後考察時,在映秀中學倒塌校舍前留影🫴2️⃣。

盧耀如院士以國為家,以振興我國地質事業為己任,在六十余載的地質科學研究工作中兢兢業業👨🏽🐅,求真務實,註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始終把握科學研究發展方向,爬山涉水🤘🏿,大力開展野外調查研究。他時常告誡他的學生們“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科學真諦驗於實踐,偉業大廈穩在基礎🏸。”他這種堅忍不拔的鉆研精神🌬,求真務實®️、一絲不苟、上下求索的治學態度🀄️,以及處境再難也不氣餒,始終堅定不移地向遠大目標邁進的鬥誌和時刻對國家利益負責的為人風範,值得我們年輕人崇仰與學習。

(作者劉琦系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副研究員;作者張薇系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巖溶傑作——《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劉琦

盧耀如在地質—生態環境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的系統研究👨🏼‍💻🧔🏽‍♂️,2003年由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國西南及鄰近巖溶地區發展途徑》,受到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的好評🙂‍↔️,並得到巖溶地區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巖溶專家袁道先教授,在充分肯定盧耀如幾十年來研究巖溶發育規律、巖溶水動力條件和巖溶水動態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之後,特別指出:“在地質—生態環境與工程效應方面,作者以實踐為基礎,對水資源、礦產資源、能源和生物資源的分布及開發中易誘發的地質生態環境效應問題🧑‍🍳,作了系統的分析,並提出有關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作者對西南及鄰近巖溶地區可持續發展有關地質—生態環境的質量與容量問題進行了探討,並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與途徑🍄,進行了多種目標的經濟發展帶區劃☝️,對西南及鄰近巖溶地區的經濟發展作了展望🧑🏻‍🍼🐴。這些顯示出作者的寬厚知識基礎及綜合思維能力。”“作者在書中將理論認識與工程實踐密切結合, 對今後西部大開發中如何防災興利,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認為這本書對地質生態環境在經濟建設中所具有的重要基礎作用作了內容豐富🧥、具有相當深度與廣度的探討。所涉及的巖溶及有關地質生態環境問題🎅🏽,在國內外已有的巖溶論著中,是一種新的探討👨🏽‍✈️👮‍♀️。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常印佛教授指出:“作者首先對地質—生態環境的內涵進行了論述,這是作者開拓新領域研究的理論基礎。”“書中有關巖溶發育規律💅🏿🙇🏼‍♂️、水特性的論述,都是作者在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認識,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特別是有關各種資源開發所產生的地質—生態環境方面的效應🌹,以及地質災害預測與治理的歸納總結🕵️。”

中國地質大學原副校長、我國著名水文地質專家沈照理教授指出:“在書中,對地質—生態環境的基本條件與開發效應以及巖溶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盧院士以其畢生的經驗,作了十分有益的探討,提出的八種帶動模式,均有數字依據,很有啟迪意義📥。”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閻長虹教授指出該書是一部巖溶的時代代表作,是“盧耀如院士半個世紀在巖溶地區進行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的結晶,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研究成果總結。論述了地質—生態環境基本理論、研究論點。論述了我國西南及鄰近地區的巖溶發育特征和規律,對水資源🖥、礦產資源、能源及生物資源的分布及開發中誘發的生態環境問題與地質災害作了系統分析,探討了西南及鄰近巖溶地區可持續發展地質—生態環境質量和容量問題,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與途徑,並通過多目標分析進行經濟發展帶區劃”。為西部及巖溶地區可持續發展,起著積極推動作用👨‍🔧。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巖溶專家宋林華教授指出:“盧耀如院士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中國巖溶發展規律和地質—生態環境系統研究,參加解決了許多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所遇到的一些重大喀斯特問題🀄️,不斷深入解析了重大地質災害的各種實例,科學地回答了許多喀斯特理論和實際問題🙆🏽‍♀️。特別是作者創造性地提出中國西南喀斯特地區、石山地區大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八個重要原則🚒,十二種途徑及在不同地質—生態環境背景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八個帶動摸式,並建議將我國西南及鄰近巖溶地區劃分為:1.西部高山深谷經濟開發區💻;2.雲貴高原—秦巴山地經濟發展區;3.廣西盆地—江漢平原經濟開發區。這些對於我國科學開發喀斯特地區資源♉️,保護地質—生態環境系統,地方經濟可持續地發展,具有極重要的指導意義。”認為盧耀如院士這本論著是“一部喀斯特的重要之作”👩‍⚕️。


相關新聞

  • 102020.08
  • 092024.12

    《李冠興傳》正式發布 致力弘揚核工業“求真務實、自信自強”風範

    由中國工程院🥧、中核集團共同指導,中國核學會主辦,中國核學會核材料分會🧎‍♀️🐎、中核北方承辦的《李冠興傳》發布儀式暨中國核學會核材料分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7日在京舉辦,與會嘉賓共同回顧了李冠興院士追求卓越🌧、勇攀科學高峰的一生🤘,汲取其“胸懷天下📥、為國抱薪”的高韻深情。李冠興院士是我國核材料和核燃料領域著名專家,新型特種材料研究及應用的奠基人。在他身上譜寫了科學家與管理者的“雙料”傳奇🍙。“求真務實、自信自...

  • 042019.11

    “喀斯特盧”👧🏻:捐出360萬報答29塊5

    “生當強國好奉獻👰‍♂️,死應報民留善安……”近日,88歲高齡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捐出個人積蓄360萬元🏃‍♂️,設立基金獎掖後學....

  • 132020.08
  • 232008.06
  • 292021.12

    丘成桐在求真書院首屆成人禮上的講話

    我常常說,欣賞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事情,比世界上的榮華富貴都來得重要🐰。有些人做很多不應當做的事情😣,最後成功了,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並不欣賞他們得到的那種榮華富貴。我真正欣賞的是通過自身努力,發揮自身能力所完成的事情。

  • 092022.09

    自強厚基 求真育材 | 聯想集團及楊元慶先生捐贈支持清華人才發展

    9月6日👨🏻‍🎓,聯想集團及楊元慶先生捐贈儀式在意昂体育平台舉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高級副總裁、首席戰略官🥿、首席市場官喬健,高級副總裁🦫👩‍❤️‍💋‍👩、首席人力資源官高嵐,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邱勇,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副校長曾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袁桅等出席儀式,副校長楊斌主持儀式。

  • 122010.10
  • 142021.12

    世上求真客,天臺去不還🙇🏻‍♂️:追憶曹汛先生

    建築學家、園林學家🔀、文史學家曹汛先生於2021年12月6日駕鶴西去🕥。消息傳來💳,深感悲痛🤏🏿🫏。曹先生是遼寧蓋州人,幼時雙親亡故,家境貧寒,卻能發奮苦讀👷🏻‍♂️,於1955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1961...

  • 042023.02

    一生求真奉獻 鑄就大國利劍——紀念我國洲際導彈總師屠守鍔逝世10周年

    我出生於抗日烽火之中,成長在紅旗下🤞🏼🐻‍❄️,受到抗美援朝戰爭的影響,航空專業成為我決心報考的專業🧜🏽。1953年我考入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系,在這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58年大學畢業以後,我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在這裏我有幸遇見了許多老一輩航天科學家𓀂👦,如錢學森👲🏿、任新民、屠守鍔和莊逢甘等。在與他們的近距離接觸中,我發現他們身上有著共同的品德,那就是愛國😊、奉獻、求真和創新。他們的言傳身教,...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