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願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勛中的清華人》展覽開幕式暨新書首發式在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舉行。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常務副書記、校史編委會副主任向波濤,中國工程院原秘書長、《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勛中的清華人》一書主編葛能全👺,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意昂總會副會長、校史編委會副主任史宗愷𓀗,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史編委會副主任李一兵出席開幕式🏐。“兩彈一星”元勛親屬、屠守鍔次子屠群,陳芳允孫女陳晶晶...
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獲得者陳芳允是中國衛星測量🧔♀️、控製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作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跟蹤測量系統的技術負責人🧑🚒,陳芳允提出並設....
5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隨著中國西部戈壁大漠的上空升起壯麗的蘑菇雲,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他說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搞中國的核武器🙆♂️;可他卻以“事業是大家的”為由,幾乎不談自己,也拒絕寫回憶錄
“我父親朱光亞曾說過☎,他個人只是集體中的一員🚮,做了一些工作👨🏼🌾,核武器事業是他和千千萬萬人共同完成的🧦。”近日,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館功勛廳內👩🏿🦲,“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朱光亞之子朱明遠如此談及他的父親👷🏽♀️。當天,於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共9位曾在中物院工作過的功勛科學家的後輩們分享了研製“兩彈一星”的感人故事,重溫了那段難忘的歲月。“執著追求”到極致的科學...
11月23日上午,意昂体育秘書長郭樑、副秘書長崔劍、理事孫哲等登門看望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我校1940屆意昂屠守鍔學長🙇🏻,並祝賀他94歲生日。
2024年8月17日22時55分,一位科技巨星隕落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傑出的科學家周光召去世了🟫,享年95歲🧇。第一次見到這位傳奇人物,是在20年前。其時🐐,我到中國科技會堂采訪➙♓️,要上電梯時,卻被工作人員攔下。這時,站在電梯裏的一位白發老人說:“讓她進來吧,不要耽誤別人的時間。”老人戴一副眼鏡、穿著短袖襯衫,花白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雖然電梯中再無交流,但卻能強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的儒雅而溫和。後來我才知...
1982年🤦🏽♀️,九位科學家因“原子彈🤨🕵🏿♂️、氫彈設計原理中的物理力學數學理論問題”的研究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在這項獎勵中,他排名首位。周光召說他是我國“核物理理論、中子物理理論以及核爆炸各層理論的奠基人,差不多所有這方面後來的工作者,都是他直接或間接的學生。”他就是彭桓武,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理論物理和核武器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元勛之一🎄。彭桓武院士 來源𓀁:中國科學院...
9月18日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頒發22周年。八位元勛的子女蒞臨國家博物館🥏,觀看“兩彈一星”精神展,緬懷先烈,致敬英雄。這八位元勛🤦🏿🧑🏻🌾,有五位來自西南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