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楊石先主持南開大學工作近30 年。聶榮臻稱贊“楊石老堪為學者楷模⏫、人之師表”。作為我國化學界的一代宗師,楊石先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用心血澆灌祖國的科學幼苗😧。僅解放前,他培養輸送出國的學子就有200 余人,其中楊振寧、唐敖慶、殷宏章💚、蔣明謙、鄒承魯、何炳林🧝🏼♂️、陳茹玉等都成為著名科學家👐🏽。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有15 人是他的學生。
楊石先(1897~1985),蒙古族👨🦼🧙🏻♀️,原籍安徽懷寧。我國著名教育家🦴、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1897年1月8日生於杭州一個沒落封建官僚家庭。他先後畢業於清華學校♠︎、美國康奈爾大學。1923年,楊石先回國任教於南開大學,任理學院院長,為南開大學早期化學科學和理科的發展作出了奠基性貢獻。1929年他再度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任研究員,1931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並被選為美國科學研究工作者學會會員。同年回國🧗🏿♂️,繼續執教於南開大學。
抗日戰爭期間👨🦼,楊石先任西南聯合大學教務長和化學系主任★,為聯大培養高質量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1948年任南開大學教務長並代理校長。新中國成立後🦸🏽♂️,楊石先歷任南開大學副校長⚰️🤸🏻♂️、校長🏄🏼、名譽校長😁。1955年,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楊石先任數理化學部委員🤒、化學組組長並擔任學部常務委員。曾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副主席。1985年2月19日逝世於天津🙅🏻,享年88歲。
刻苦學習 立誌教育救中國
11歲時,楊石先考入天津民立第二小學🔓。13歲時,考取了剛剛成立的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在這裏接受了完整的中學教育及初級的高等教育。1918年,楊石先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最負盛名的農科學習。入校後,他發現化學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並且農業的進步也是和應用化學的成就分不開的🐖,因此🪹,楊石先決定改修化學。他身在異邦,常常為祖國的衰弱而憂慮👆,念及祖國的前途,這也越發促使他刻苦學習。他經常帶著簡單的午餐走進課堂、圖書館或實驗室🛹,將近午夜才離去,所以,他的各門功課總是班裏的前三名。1923年🧖,當他只差一年即可讀完博士學位時🔶,由於家境變遷,他只好接受導師的建議,用已完成的部分論文通過了碩士學位考試就啟程回國。回國途中🏂,他在船上與清華同學李濟相遇。李濟介紹說:“南開大學張伯苓校長辦學出色,他那裏正缺化學教授🛃。”楊石先經過一番考慮,選擇了待遇雖微薄但卻受政府勢力影響較小的私立南開大學,作為他潛心追求“教育救國”道路的起步之地。
學以致用 開創化學教育一片天
1937年8月♦︎,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籌組更名為西南聯合大學,楊石先被推選為理學院化學系和師範學院理化系主任,1943年任教務長❗️。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楊石先赴美考察教育,在印第安納大學做訪問教授兼研究員,從事一種中國植物抗瘧要素的化學性能研究工作🔗。1947年,他毅然放棄了優越的研究條件和生活待遇,踏上了歸途。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了南開大學校委會主席,1957年,出任校長⌛️💇♀️。1960年3月21日,他終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7年11 月楊石先( 左5) 隨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訪蘇
楊石先一貫認為🪂,“辦好一個大學,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質量上,而提高教育質量,必須首先提高教師的水平。”20世紀40年代末,他從美國回國任教時,就聘請了一批在國外已經學成或即將進修完的中國學者(其中有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諸方面的專家和教授)來南開大學任教,為南開大學化學系的發展壯大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根據自己在國外的學習經歷並與國內其他高校進行對比👕,他認為,南開大學化學系應辦出自己的特色來〽️🧖🏻♀️,爭取在幾年時間裏趕上甚至超越其他高校的辦學水平。經過縝密的分析、比較👷🏼♂️,他提出了以有機化學為重點的發展方向,並陸續從國內外聘請了多位擅長有機化學的教授來任教,這為南開大學化學系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通過長期觀察,楊石先發現國際上農藥研究有從無機農藥👴🏼、植物性農藥向有機農藥過渡的趨勢,於是他首先在我國倡導並實踐有機農藥化學研究💁🏿,開始合成一系列新植物激素。1956年🤼♂️,他從“磷酸酯類結構的改變會帶來生理作用的變化”這個特點出發,又著手研究當時國內尚屬空白的有機磷化學。1956年,他參加了周總理親自主持的我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製訂工作🙂↕️。為適應我國農業發展的需要,他受周總理的委托,毅然放棄了從事幾十年的藥物化學研究👩🏼🏭,接受了農藥研製的光榮任務。1958年🎄,毛主席到南開大學視察了他和師生們共同辦起的“敵百蟲”“馬拉硫磷”兩個農藥車間👉,對他們的工作給予了很好的評價。這一年,他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理事長。1962年,在參加我國第二次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和全國農業規劃會議後,他又一次受周總理委托,創建了我國高等學校第一個化學研究機構——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繼有機磷化學研究後,又開展了有機氟、有機矽、有機硼🧑🚒🏥、金屬有機化學等新領域的研究工作,填補了我國化學學科中的一個又一個空白。楊石先以他淵博的有機化學、無機化學、藥物化學和園藝學等方面的學識,帶領著科研人員,經過數以百計的實驗,研製出“磷32”“磷47”“滅銹一號”和“除草劑一號”4種農藥,並且獲得了國家科研獎。
1958年8月13日,毛澤東主席視察南開大學🫳🏽,與校長楊石先等親切交談
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裏,楊石先對黨的科學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在他的領導下,南開大學無論在規模上🖍、教學上還是科研水平上🕺🏿,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提高,成為我國教育和科學研究體系中的骨幹力量。
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水稻產區發生了白葉枯病,每年因此減產約10%左右,個別地區減產高達四五成👈🏼。白葉枯病傳染起來非常可怕🧑🏿🚀💷,特別是遇上暴雨和大風,一天之內可使成千上萬畝水稻枯黃。當時美國研製成功一種防治水稻白葉枯病的農藥,但對我國進行嚴密技術封鎖。為了攻克白葉枯病👩🏼⚕️,楊石先和他的助手們在遭受創傷的實驗室裏不屈不撓地進行研究工作。為了查閱文獻資料🫴🏿,不管風雨寒暑,他都是資料室裏僅有的幾個人中來得最早卻走得最遲的一個。他們經過一年多的奮戰,做了近百個合成物,試驗了十幾條路線,終於研製出了防治水稻白葉枯病的新農藥——葉枯凈。
愛憎分明 影響身邊每一人
楊石先一向認為高等學校應擔負起教學和科研的雙重任務。他經常強調🫃🏼,同時註重教學和科研是南開大學的優良傳統。楊石先不僅非常重視基礎理論的教學,而且很早就註重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他常常告誡學生,只在讀書方面下工夫而忽視實驗能力的培養是不行的🐥🕶,因為任何理論和假設都必須通過實驗來驗證,真正的知識是從實驗中獲得的。為此🧑🏽⚖️,他親自從國外購買儀器🛀,不斷完善實驗設備,並經常到實驗室指導學生做實驗💆🏻♂️。
錢學森與楊石先(右1)交談
楊石先不僅刻苦追求自身教學與科研的進步,而且還非常關心學生品德的養成,他認為品德不好的人在學術上也不會有很高成就的👩🏽🦱,更不可能對國家和人民作出較大貢獻。幾十年來他總是循循善誘🧛🏼♀️,鼓勵學生在特定的領域發展成才🛴,做一個品德高尚、為祖國爭光的人𓀒。因此,他的學生從他那裏不僅學到了建設祖國的知識技能✭,更受到了德育上的教誨,同時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關懷與期望,從而更加尊敬和熱愛自己的老師。楊石先與學生的關系,充分體現了“尊師愛生,教書育人”🖌。
楊石先服從真理🧑🏿🦱👩🏽🔬,卻不盲從謬誤。他是用科學家的嚴謹態度從事學校領導工作的🧒。建國初期,各大學外語課均以俄語取代英語🏋🏽。他當時就指出👨🏽🚒,這是一種非常狹隘的做法🛌🏻,將來必定會由於語種的褊狹而造成我國科學發展上的極大缺陷♘。同時🩳,對於一個時期裏,高等教育忽視質量而盲目追求數量的做法,他表示了極大的憂慮📲。他非常贊同老南開重視教學質量管理❤️,堅持高標準培養目標的好傳統。為了繼承這個傳統,糾正當時忽視教學質量的傾向,他積極支持製訂了《南開學則》。
老當益壯 暮年不忘灑余熱
1977年8月初🧘🏼,鄧小平復職後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召集30位全國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開座談會🦀,研究如何把科研、教育搞上去👩🦼➡️🧘🏻。80歲高齡的楊石先應邀參加了座談會,他在會上提出四點建議:1.恢復國家科委,以統一規劃、指導、協調全國科技工作。2.在中國駐美聯絡處設一位科學教育秘書,以適應即將開始的兩國科技、教育交流📔。3.選拔優秀科技人才,保證科技隊伍後繼有人。4.采取措施🏋🏿🪜,使中年教師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充分發揮他們的骨幹作用🤸🏻。他的建議受到贊揚與肯定,並由上級指示有關部門采納實施🂠。

1981年南開大學領導合影(左3為楊石先)
看到教育🚪、科學事業春天的來臨,楊石先感到無比歡悅👩👩👦。他經過多方籌劃🧝🏻,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裏🙎🏽♂️,相繼調回了一些科研骨幹,收回了農藥中試車間,爭取聯合國貸款😺,從國外購置了先進儀器設備,建立了毒理室🏋🏿♂️、激素組和劑型組𓀄✹,健全了農藥科研體系🥫,積極指導該所科研工作的恢復和發展;並且還親自譯書,親自培養研究生💁🏽♂️。人們無不為他老當益壯的精神所感動♒️。
1979年,楊石先重新被任命為南開大學校長。為了辦好南開大學,他全神貫註於自己的工作,每天從不午休🦸🏿♂️,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對於一位83歲的老人來說,這簡直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在他任職期間🏄🤸🏻,反復思考的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他非常重視現有教學、科研人員的業務進修🦇,並帶頭培養研究生。同時🪂,他還積極探索和尋求與國外一些著名大學建立學術交流的機會。凡是和他略有接觸的人都會看到,他是怎樣不避繁難地親自處理國外函件的🕯,是怎樣親自接待外國來訪者和即將出國進修的師生的。在南開大學恢復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的最初階段,幾乎所有出國進修和留學的師生都曾得到過他的直接關懷和幫助🤘🏼。許多著名外國專家應邀來南開講學也都是由他親自做出安排的。可以說🤷🏿,在開創南開大學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新局面方面,他起了較大推動作用🏋️♀️。
當時🧑🏼🎤,楊石先除擔任南開大學校長一職外👩🏽🎤,還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天津市科協主席、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其本、兼職共達16項🫱🏻。工作的繁重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不顧年邁多病,總是奮勉自勵,竭盡所能🦨,從不度一天的悠閑時光⚠️。更為可貴的是,1980年🚶♂️,為了使年富力強的同誌早日走向領導崗位,他又提出了辭去校長職務的請求,在全國高教戰線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981年👩🏻🦽,中央接受了他的請求,並任命他為南開大學名譽校長。1985年2月19日,德昭學界的一代宗師,我國科壇巨星楊石先與世長辭。社會各界人士對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深深感念他對發展我國教育和科學事業所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