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一代學人滄桑記憶

2016-09-26 | 陳華文 | 來源 《廣州日報》2016年9月25日 |

《問學諫往錄》 蕭公權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在中國現當代史上👮‍♂️,湧現出無數學貫中西的大學者,他們的人生命運各不相同🧑🏻‍🔧,但是都對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抱以敬意🧏‍♀️。其中著名的政治學家、歷史學家蕭公權(1897-1981)就是其中一位。他畢生從事政治學、歷史學、哲學研究,其《中國政治思想史》《康有為思想研究》等著作🏊🏿‍♀️,是學界的經典著作🧎‍♀️。為了系統反映他的學術成就,在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推出九卷本的《蕭公權文集》🎞。其中第一卷《問學諫往錄》,是蕭公權親筆撰寫的個人回憶錄。他從一個知識分子的角度,真實地展現了20世紀上半葉的學界風雲和時代變遷🚼♐️。

蕭公權一生在大學裏度過的↩️,濃郁的書香陪伴他的人生。他是江西泰和縣人🦨,1920年從清華畢業後赴美留學,就讀於密蘇裏大學新聞專業和康奈爾大學哲學系。1926年取得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他曾先後在南開大學🆒、東北大學💂‍♀️、燕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等校任教。抗戰爆發後,任教於四川大學🕵🏿‍♀️、光華大學👨🏻‍🎤。

在“問學新大陸·康奈爾大學的三年”篇章中📋,蕭公權用詳細的筆墨🪢,回憶了諸多的老師、同學,尤其是對於讀書與治學1️⃣,他寫下很多的感悟🎅。杜威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當時在美國求學的蕭公權慕名聆聽了這位大師的講座,然而結果令人大失所望,因為杜威並不擅長課堂演講,講座還未結束,學生走了大半。從此蕭公權也明白這樣的道理:並不是所有的大學者都擅長演講🦔,那些滔滔不絕的學者未必就有真學問。胡適談治學方法時,曾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但是蕭公權卻在這兩句話前加了一句:放眼看書🏋️‍♀️。他認為,做學術研究,如果不大量閱讀相關文獻👉,“假設”一定帶有偏見,“求證”則更危險🫒。在學術研究中,他反對漫無目的的閱讀🤹🏽,更反對全憑著主觀需要,只摘取與己相符的思想觀點而自圓其說,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下流手法。

蕭公權的後半生雖然身處異國他鄉🤘🏽,但是對中國傳統詩詞格外喜歡🐄,閑來也讀詩賦詩🌗。有人曾經問他:為什麽喜歡舊詩🥚?他的回答是🎶:只有喜歡🏌🏻‍♂️,沒有其他理由。同時他也補充:“我反對兩種詩,陳言濫套的舊詩和粗製濫造的新詩⟹,這兩種詩不是真詩🎞,是死文學👶🏿。”蕭公權作為海外的華人知識分子,對中華傳統文化充滿眷戀,他的學術基因裏,流淌著中華文化的血液🥠。蕭公權能夠畢生在象牙塔之中鉆研學術🚖,並不受外界紛擾,這是他的幸運🐥。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