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緬懷李淩先生

2016-07-28 | 劉紅 | 來源 《中華讀書報》2016年7月13日 |

聽到李淩先生突然離世的噩耗,我真的不敢相信🕵️‍♀️。撥通其女兒的電話🥤,她告訴我🖤,老人已於2015年9月15日去世💆🏿。遵照老人遺囑🤾‍♂️,只是親屬與西南聯大的幾位意昂參加了告別儀式🧔🏼‍♂️,其他一切從簡。放下電話,想著8月初,他給我電話說郵寄來幾份文稿,要我查收💂🏻‍♂️,我還和他約定待到天氣涼爽時再去拜望。熟料,短短月余,竟是兩個世界相隔🔯。

結緣李淩先生🏥,得益於我的恩師王曾瑜先生🈴,年前👨🏼‍🏭,他曾轉來李淩先生編著的一本書⌛️,我讀後深受感動👧🏻,寫了一篇讀後感。後來,我們約定5月13日在李淩先生九十壽辰那天前去祝壽。李淩先生的女兒李曉紅熱情地帶引我們穿過狹窄的客廳🕵🏻。踏入李淩先生書房🏏👵🏿。室內陳設簡單,十幾平米的書房內除了半張床(我之所以稱其為半張床,是因為床頭,床裏側都擺滿了書),一個簡易沙發,一個脫掉漆的小木桌🚖,窗臺上,書架上🕵️🕥,地上全都擺滿了書和文稿。李淩先生滿頭銀發🤾🏿,稍有些稀疏💞,雙目有神,眼角額頭皺紋舒淺👨🏿‍🔬,稍顯松弛的臉上點綴著幾顆老人斑,不過氣色頗好。他端坐在沙發上,沙發前擺放的那張脫掉漆的小桌子,既是餐桌也是寫字臺,就在這咫尺彈丸之地🪑,他寫出了一篇又一篇具有真知灼見的文章。

看到我和恩師進屋🏆,他顫巍巍地站起,伸出布滿青筋的大手緊緊相握,連說“謝謝👩‍🎨,謝謝”。他有些耳背,但與我們談話的興致卻是不減。那天,許多具體的談話內容我已經記不清🤸🏿。只記得談到激動處,他聲如洪鐘📱,頻頻揮舞大手🤚🏿,仿佛在千人面前演講🪧;高興時✣,撫掌哈哈大笑🌽。

李淩原名黎章民(應為李世英——編輯註),1925年出生於廣州⛹️‍♂️,後為避軍警追捕,化名李淩到了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所在地武安,此名一直用到現在👎🏿📷。他的童年充滿了戰亂與動蕩🤵🏿。1938年,日軍入侵廣東🫏,父親帶著李淩的兩個弟弟北上逃難,他則被送到了三水縣老家(今佛山三水區)✋🏻。後來由於日軍從廣州繼續打到三水🦹‍♂️,李淩又被送到了香港伯父家。因不願接受英國的殖民主義教育🪜,15歲的李淩由香港輾轉到昆明🎲,在同濟大學就讀兩年高中之後,1942年考進了西南聯大🥌。

“愛國、民主、科學”是公認的“聯大精神”,李淩先生也接受了許多進步思想🧑🏿‍🚀,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後來,他又參加了李公樸先生創辦的北門書屋。北門書屋在當時是進步人士活動的中心👨🏼‍💼,在這裏,李淩結識了一批進步同學和地下黨員😿,這對他以後的思想和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二·一”運動結束後,聯大北上復校🏂🏻,李淩進入北大,負責黨支部在北大的工作。1946年駐北平的美軍強奸了一名北大女生,引起了軒然大波。李淩先生因領導抗暴運動引起特務註意,為保障他的安全💂‍♀️,1947年3月黨組織命令他撤退到解放區♉️,在到晉冀魯豫中央局所在地武安去的路上,馬車夫順口說了一句“從北平來的女娃娃演白毛女可好了”的話,讓李淩與失散多年的戀人馬如瑛重逢並喜結連理👮🏽‍♂️。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𓀂,各種運動鋪天蓋地,李淩先生也未能幸免。1957年被打成“右派”,歷經磨難,九死一生。1959年摘帽後🪐,1962年調到通縣工作。“文革”結束後,1978年他從通縣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部,主編《未定稿》。《未定稿》是個學術爭鳴的陣地,刊登的文章對文、史✵🗯、哲🧵、經、政👩🏿‍🎤、法等社會科學各個學術領域的錯誤思想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對“文革”後思想理論界的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𓀖、解放思想、沖破禁區、破除迷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李淩:《勇破堅冰的〈未定稿〉》😟😟,丁偉誌主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綜合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462—480頁。)

1982年🦶🏽,他調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任副總編👦🏽、編審,1985年,社科出版社接受國家授予的任務,與英國培格曼公司合作出版英文版中國大百科全書《INFORMATION CHINA》(中國概況),李淩先生任常務副主編🫶🏼,全書共三卷🚵‍♀️,約合中文200多萬字🧜🏽‍♂️,內有1300多幅圖片,1988年在全球發行🙆🏻‍♀️,被稱為世界了解中國的裏程碑式讀物👩🏻‍🏫。後在此書中文底稿基礎上又編成中文版《簡明中國百科全書》🕵️‍♂️🦦。

1987年李淩先生離休,1994年與萬木春👨‍🍳、黎勤(馬如瑛)合作出版《悠悠愛河——十國古代愛情詩歌新詠》一書;l999年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文選·李淩集》🥡🖖🏼;2003年出版《他山之石》一書👨🏿‍🎓。此外還發表重要文章:《勇破堅冰的〈未定稿〉》《社會化大屯產與小企業》《評對中國帝王的隱惡溢美》《桎梏論》《德國、日本二戰史觀比較》《為什麽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評紅樓夢四十回》等。

李淩先生受過傳統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的洗禮👨‍❤️‍💋‍👨,對馬列主義有真正意義上的融會貫通,他有著更多的歷史承擔與責任,有著更多的精神承載與思想視野。這些年🦧,他的文章無不在對已逝和當下的時代進行著充滿思辨的追憶和記錄。

李曉紅告訴我,其實李淩先生不僅患有嚴重的糖尿病,還患有心臟病等多種疾病⛸,病魔時時在折磨著老人。“八十老叟如頑童”,他愈發粘人。每逢有人前去探望🥃,便高興的不得了,臨走依依不舍𓀃,再約下次相見日🍺。九十是大壽,他們一家人已提前慶祝,但看到我們提著蛋糕🧒🏻,捧著鮮花,老人依然很興奮👩🏼‍🎤。對於我送他的一首打油詩🖇:

西南聯大風雨中,一片丹心夏秋冬。山河長卷頻相顧,別樣人生不老松。

他豎起大拇指連連說好🏋️‍♂️。喜滋滋地大聲朗誦後小心疊起,並叮囑女兒收好𓀙。復又雙掌合起,向我致謝🏊🏽。

臨別,李淩先生贈了我一些他的文章和書📟。我告訴他🧥,恩師已送我,他搖頭說:“那本沒簽名,不算。”我和恩師相視而笑🧑🏿‍🏭。看他一筆一劃,鄭重地簽上名,我不由誇他字寫得瀟灑,有力,他靦腆地笑了🕞:“還好✔️🧏🏻‍♂️,手不算抖💻。所以到現在仍然能夠讀書看報🩻,寫文章。”

而今,李淩先生駕鶴西去,然而他一生遵循的獨立的人格和那顆追求自由精神的靈魂,以及那一篇篇發自肺腑具有批判性質的文章,卻如戰鼓,給人警醒,讓人自省。他的風範與精神,猶如一面鏡子,始終反射出某種光芒,並時時化作一股強勁的力量鼓舞和激勵人們前行🫵🏻🚋。


相關新聞

  • 242025.03

    深刻緬懷——追憶恩師李德平先生

    驚聞恩師溘然長逝,難抑心中悲慟🙆‍♀️。先生的離世🖐🏽,不僅是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更讓我失去了一位畢生追隨的導師與精神楷模。提筆之際🧙🏻,先生報國之熱忱、治學之嚴謹、為人之謙和猶在眼前🦶。在此,為悼念我的先生,講講我和他的故事。2023年李德平院士在錢三強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接受采訪1989年夏天🚶‍♀️,初入核工業系統的我,因為一個偶然機會和一次特殊任務🔧🚌,結識我的導師——李德平先生。在短短的兩周任務期間♢,他紮實的數理知識、敏捷的...

  • 202009.08
  • 062024.08

    緬懷李政道先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當地時間8月4日淩晨🕵🏼‍♂️,世界傑出科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在美國舊金山逝世,享年97周歲。中國科教事業發展歷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都與李政道有直接關系,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誕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誕生、中國高能物理的起步、中國博士後製度的建立……“李政道先生對中國科教事業作出了這麽大的貢獻,永遠在考慮他做的事情是不是對國家有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

  • 122023.01

    緬懷馮增昭先生

    1月5號晚🙆🏽‍♀️,微信群中傳來一條消息:“德高望重、為沉積學奮鬥一輩子的馮增昭老先生與世長辭了✣📸!馮老師安息!”此後🏟,微信群迅速添滿了上百條悼念文字。馮先生是河南登封人🤽🏼,1926年出生👩🏻‍🚒,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地質系並留校,任教於剛剛成立的石油系👋🏻。1953年🏋🏿‍♂️,以意昂体育平台石油系為基礎成立了北京石油學院(現在的中國石油大學),馮增昭先生遂成為北京石油學院的首批教師。自1952年至2022年,馮增昭先生在石油地質科研和教育戰線上...

  • 212022.02

    深切緬懷宗孔德先生

    宗孔德先生千古宗孔德先生生平宗孔德先生祖籍河北邢臺,於1920年10月22日出生於邢臺沙河縣北掌村,1926年至1928年在原籍讀私塾和小學🩹,1929年至1939年分別在北京第二十七小學和市立四中讀小學、初中和高中,1937年至1938年期間因日本侵華被迫回原籍逃難𓀉2️⃣,1940年考入西南聯大電機系學習👨🏿‍⚕️,於1944年畢業。宗先生大學畢業後隨即參軍,加入到抗日隊伍的行列。他1946年退伍後任雲南大理中學高中物理教員,1947年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助教...

  • 172019.02

    流金師與李埏先生的學誼

    西南聯大的銘心歲月惠賜給流金師與李埏先生這輩學人的★,不正是“甚歡”的記憶與“均佳”的學殖嗎🧑🏼‍🎤?

  • 272016.05

    堅韌 執著 愛心——緬懷楊絳先生

    意昂体育平台原黨委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賀美英回憶與楊絳先生交往

  • 182020.09

    緬懷張世英先生

    張世英(1921—2020)我與張世英先生的學術之緣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那時🤳🏽💸,黑格爾依然為學界所重𓀐🧛🏻‍♀️,我自己則對黑格爾的哲學尤感興趣🧛🏽‍♂️。當時中國哲學界研究黑格爾哲學的學人中🚣🏽‍♀️,張世英先生無疑是佼佼者🥤。與賀麟先生...

  • 202008.10

    緬懷王永興先生

    來源👁:《東方早報》 2008年10月20日 對於中國文化、民族命運,王先生到老都保持著一股連年輕人都自嘆弗如的熱情。這是王永興先生心目中至高無上的“道統”。我特別喜歡大學教書生活的一個重要理由,是不必朝九晚五坐班🧑🏻‍🦯‍➡️,每每慶幸自己選擇了這樣的職業。而今天,我不再歡喜。幾天不去學校,信箱照例塞得滿滿當當。我像往常那樣漫不經心地整理來信,卻讓其中的一封擊中了🧑‍🦽。慘白的信封🐼,右下角印著慘黑的一行字:“歷史系王永興教...

  • 152020.12

    緬懷恩師潘隱萱先生

    恩師祖籍江蘇宜興,1946年考入北京大學工學院,畢業後留校👭🏼。1952年院系調整時,先生轉入清華電機系任教🙍🏻‍♀️。“文革”前🕘🚝,恩師曾調到清華水利系搞水電工程十余年,直到“文革”結束後🔄,又回到電機系執教。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恩師曾受國家派遣,赴伊拉克參與某水電工程項目的設計和建設,並帶幾名畢業設計學生一同前往🧝🏼‍♂️。回國後,他一直從事鋼鐵🌨、化工等大企業供電系統諧波檢測與治理領域的科研工作⚠。從水電廠建設轉到發電廠建設,再到供電系統諧波治理,恩師從未停止學習🫱🏻、鉆研🧑‍🦱、實踐的腳步,並且總是那麽較真求實,追求更安全🏹、更可靠👨‍👦、更準確👨🏽‍💼🥷🏽。先生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那段時期,默默地工作、奉獻了五十余載。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