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師生深情追憶深圳首位院士牛憨笨
7月4日15時30分🧚🏻♂️,原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所長、光電工程學院名譽院長牛憨笨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逝世,享年76歲。1999年,牛憨笨帶領科研團隊來到深圳大學工作🚶🏻♀️,成為深圳第一位院士👨🏼🎤。
他是深圳的第一位院士
牛憨笨院士1940年2月出生於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1966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電子學系,1966~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被評為“陜西省先進工作者”和“中國科學院模範導師”。
牛憨笨院士是我國電子光學理論和變像管診斷技術研究領域的傑出代表之一🚯。從研究微光夜視開始🧏🏼,一直從事圖像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和顯示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變像管超快診斷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為我國地下核試驗、激光核聚變🦄、光化學、光生物學、凝聚態物理、激光技術等研究領域提供了多種超快圖像信息獲取手段。他創建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負責研製成功的九種變像管和七種變像管相機🧝🏿,打破了西方對我國的禁運🎍,並使我國超快診斷技術躋身世界前列,為國防建設及核聚變新能源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牛憨笨曾先後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獎三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和三等獎2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和二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1項、前蘇聯發明專利和美國專利各1項👮🏻。1999年,牛憨笨帶領一個科研團隊來到深圳大學,成為深圳市的第一位院士。
此外,牛憨笨還領導建立了廣東省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等一流科研平臺,組織學院科研團隊申報國家973項目,使深圳大學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2010年被評為深圳改革開放“30年30位傑出人物”之一。
他是深大光電工程學院的“祖師爺”
記者了解到,牛憨笨一生都在追求科研的進步🪨,甚至可以說是“除此之外,別無他求”😢。1999年,由於環境等種種原因,眼看在西安研究所的科研事業陷入“瓶頸”,牛憨笨毅然決定帶領13人的團隊來深圳重新開始。然而“開疆拓土”並非易事。與牛憨笨一同來深的同事楊勤勞教授告訴記者🛝,來深圳後才發現,情況比想象中的還要差。“剛來時✝️🧐,深大的光電工程學院甚至還只是一片竹林。重新規劃項目方向🚣🏼♂️、平臺建設、建立人才培養鏈等一系列事項,都需要時任院長的牛憨笨親力親為🙎🏿♀️。”楊教授回憶說☺️:“那真是‘一切從零開始’🫶🏼。”
牛憨笨對深大的貢獻甚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拿到了“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剛來深大的牛憨笨驚奇地發現🙎🏼♂️:深圳大學竟然並非“博士學位授予權點”,這對於重視“人才培養”的牛憨笨來說是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在他的帶領下,光電工程學院先後建立了光學工程博士點🏊♀️‼️、光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三個碩士點,從本科到博士後完整的人才培養鏈💆🏽♂️,光學工程更被評為廣東省攀峰學科。“一個人才培養鏈對於一所高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以決定這所高校在全國的地位,牛院士的功勞可見一斑。”同事楊勤勞表示。
記者了解到🤸♀️,當時來深時牛憨笨已經59歲高齡,而能在這個年齡毅然選擇重新開始,正是牛憨笨如此“膽大”的舉動奠定了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的基礎,成為其“開山鼻祖”。聽聞牛院士逝世的消息,有學生黯然寫道“這個畢業季太過傷痛🧑🏼🍼,深大光電學院的‘祖師爺’走了”🫰🏻。
他是一位可敬的“孺子牛”
人如其名,牛憨笨的作風也正是同其名字一樣🪻,“訥於言”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他是個很低調的人,又是一位可敬的科研人員,對旅遊、美食等統統不感興趣,唯一的樂趣就是科研👩🏫。”現任光電工程學院院長的屈軍樂告訴記者🪃:萬事親力親為’是牛院士的行事準則🔬,他不會像有些科研人員把手裏的科研項目分給手下的博士生、研究生去做,大到規劃實驗方向,小到發現一篇對自己研究生有益的文獻,都會親自找出來。”
記者了解到,牛憨笨進入深大以來培養的碩士、博士近80名👭🏻,每一名學生都會受到牛憨笨“一對一”教學。“做他的學生很幸福,”博士生劉雙龍告訴記者😅,“有時候一個例會上有十幾個研究生,但是老師會一個個地指點出我們的功與過⏸,這種‘一對一’教學讓學生受益頗豐🔃。”
學生黃建衡告訴記者,“老師從事科研工作50年➖,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他所鐘愛的光電子學事業🏄🏼。”事實上🧑🔧,牛憨笨真的如“憨牛”一般忠於科研。牛憨笨兒子牛鋼表示:他的生活非常簡單和規律,每天早上6點30分醒來🔻,洗漱完畢吃好媽媽準備的早餐,兩個人一起7點半準時到研究所🧘♂️🧛🏼♀️,工作到中午12點,午飯後小睡到兩點,起來工作到傍晚6點🛌,晚飯後兩人散步,然後回到研究所繼續工作到10點回家🕵🏻♀️。
“牛院士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辦公室的燈光🥉🙅🏿♀️。”同是牛院士弟子的趙誌剛說,“每天晚上經過老師的辦公室,看見裏面透出的燈光🐦🔥,都會很心安🥁,學生有疑問也方便找他,直至晚上10點3️⃣。”記者了解到,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2013年。
2013年2月,牛憨笨被診斷為壺腹癌,在上海接受治療。一位今年年初去探望他的學生告訴記者:自己去的時候老師全身接滿了管子➔👸🏿,話都說不出來✋🏿🧏🏿♂️,只能用紙和筆同人交流,病倒在床的他問自己最多的還是實驗室的事🏛;而自己提出的“項目太難🧑🏽🦰,能不能降低點標準”的問題,遭到牛憨笨嚴厲批評:當初按什麽標準申請的,就要按什麽標準去完成👷🏼♀️!
7月4日🦮,這位可敬的“孺子牛”離開人世,一位學生寫道:“老師一路走好,自此再不見晚上10點辦公室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