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國學大師楊樹達與梁啟超的師生情誼

2015-02-27 |

楊樹達

楊樹達(1885-1956)🏙,字遇夫🦛,號積微,晚年更號耐林翁🫱🏽🌍。湖南長沙人,現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曾任教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清華學校及湖南大學等,在語法學、訓詁學🗄、詞源學、文字學、考古學、古文獻學及經學等領域均有重要建樹,著有《詞詮》⏬、《漢書窺管》及《論語疏證》等30余種🙇🏼‍♂️,1947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楊樹達一生不僅著述甚豐,且交遊頗廣,他與梁啟超之間的師生情誼更是傳為學林佳話。

師生之緣

楊樹達出生於教師家庭,幼時與長兄楊樹榖隨父親楊孝秩學習訓詁及作文🫷🏻。因家境不佳𓀘,難以購置新書📰,與長兄一道四處借書抄寫🥌,刻苦鉆研🦙。

當時,湖南巡撫陳寶箴🏃🏻‍♂️‍➡️、按察使黃遵憲、熊希齡及譚嗣同等人在長沙創辦時務學堂。1897年冬🧎‍➡️,在上海主持《時務報》的梁啟超應聘出任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在該校執教三個多月🌗。楊樹達與梁啟超之間長達三十余年的師生情誼就此開始💐。

入讀時務學堂時🚣🏼,楊樹達年尚較稚,而時務學堂授課,每日上午英文四時,下午中文二時🙎👨🏽‍🍳,每天要正座六時🧖🏼‍♂️,楊樹達體力不勝。因此,學業上頗感吃力🦹🏿‍♀️。在1898年的三月中學功課分數榜上,更是位列末席🚟⬜️。此後不久便因病輟學,結束了在時務學堂的求學生涯。同年夏,參加由新任提學使徐仁鑄主持的院試🧑‍🎨,亦告失敗。

楊樹達在時務學堂的求學經歷雖不太順利,但也有不少收獲⛷。在增益新知的同時👟,他開始接觸到以民權意識為代表的革命思想,這主要歸功於梁啟超的教誨。梁在時務學堂與譚嗣同🙅🏻、唐才常等人高擎“陸王派的修養論”及“借《公羊》💁🏻、《孟子》發揮民權的政治論”這“兩面旗幟”進行授課,兼之通過批答劄記這種形式來指導學生,促使學生的思想發生劇烈的變化,培養出一批富於革命思想的學生。據梁介紹,其執教過的第一班數十名學生至中華民國成立時🌟🕐,在世者僅五六人而已。李炳寰👨‍🦰、田邦璿🕹、林圭、蔡鍾浩等時務學子皆因參與自立軍起義,為當局殘殺。

雖然楊樹達在時務學堂就讀時間不長,但這一時期所受民權意識的啟蒙,對楊樹達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其所撰寫的《時務學堂弟子公祭新會梁先生文》中,楊樹達滿含深情地回憶道🧑🏽‍🎄:“惟我楚士,聞風激揚。乃興黌舍,言儲棟梁。禮延我師,自滬而湘🌛。濟濟多士,如饑獲糧🧑🏼‍⚕️。其誦維何?孟軻公羊。其教維何👩🏼‍🎓?革政救亡。士聞大義🧑🏽‍🚒,心痛國創。拔劍擊柱,踴躍如狂。”直至晚年💇🏽‍♂️💁🏼‍♂️,仍不勝感喟地稱:“梁先生用《孟子》及《公羊春秋》為教本,主張民權革命之說🫱🏼,學者思想為之一變👊🏿。”離開時務學堂後,雖然沒有像其他一些同學那樣進入政壇,但其終生在專心學問的同時🐀,“於國家社會情狀⚛️,時切關懷”👨🏻‍🦼‍➡️,謹記梁氏“救國在學👨🏻‍🦼,乃惟康莊”的教誨⛽️,“立誌以‘著述報國’”🏯,終生好學不厭,勤教不倦,“始終不懈”,成長為一名心念國家的愛國學人🧑‍🏭。

知音相待

自時務學堂輟學後📄,楊樹達先是入求實書院學習,後受好友周大椿的影響,於1905年偕長兄負笈東瀛,入宏文學院大塚分校學習👨🏿‍🎓。1909年,入京都第三高等學校學習。在此期間,結識了時務同學範源濂之弟範旭東。武昌起義爆發後,因官費無著遂返國。19208月度入京,任職於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並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等處兼職。這一時期👱‍♂️,梁啟超在政壇屢遭挫折後9️⃣,亦轉入學術研究👩‍🦯‍➡️,先後任教於南開大學、清華學校等校,並於1925年秋應聘出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因此之故🧑‍🎨,楊樹達獲得與梁啟超密切交往的機會,並得到梁氏的大力提攜🌂。

1923年,梁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一書付梓不久,即寄贈楊樹達一冊🤝。此後,梁氏並曾邀請其為《清代學術三百年史講稿》勘誤,直至逝世前不久,梁啟超仍致書楊樹達希望讀到其摘錄的韓非子引用《左傳》的條目,並商討《列子》是否為東晉人偽作等問題。同時🙆🏼‍♂️,楊樹達亦多次向梁啟超請益,《〈鹽鐵論校註〉自序》撰成後🦵🏻,即呈送梁氏求教🖖🏿,並曾前往燕京大學聽梁氏講授“中國之偽書”。此外,他還曾與梁氏就其所著《群書概要》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商榷🤎。

梁啟超還利用自己在學界的地位為楊氏揚名延譽,其曾在清華講授清代學術三百年史時,向在座的學子推薦楊樹達著《〈鹽鐵論校註〉自序》⚓️,稱許該書為空前之著。這對於提高楊樹達在學術界的聲望及增強其自信心無疑大有裨益,其在20年後,楊樹達仍在追念乃師的詩中提及此事。正如楊樹達多年後回憶所稱,這一時期他和梁啟超之間,有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互以知音相待。

在梁啟超的提攜下,1926年楊樹達得以進入意昂体育平台任教🤼‍♀️。早在應聘清華國學院之前,梁啟超就曾向楊樹達推薦過清華。至其執教清華後,更親自向清華校方推薦楊樹達,使楊氏得以有機會與其共事清華。梁啟超替楊樹達考慮極為周到,既為其擬定了高出清華國文教員最高薪酬標準的工資🚦👀,又為其安排了其最擅長的“校讀古書及文字學”課程。在得知楊因學校待遇心生不快時🪯,還致信對其加以勸慰。甚至在堅辭清華董事後,梁啟超仍允諾托人為願意留在清華任教的楊氏爭取職位👮🏻‍♀️。

在清華共事的近兩年時間,是楊樹達與梁啟超交流最為頻繁的時期。據楊氏自述🚪,在這段時間💌,其“日侍先生有所請益”,“暢聞”乃師之“明論”,且間或得到稱贊👨🏼‍🏫,相處甚為融洽📍。在求教切磋的過程中,楊樹達逐漸成長為一名聲譽頗高之學者,佳作迭出👱‍♂️,影響力亦由湖南一隅擴展到全國🥊。

深切懷念

192712月底,楊樹達前往拜謁梁啟超時👩‍🚒,即發現乃師“面色蒼白,令人憂慮”。延至19291月,梁啟超於北平協和醫院溘然長逝。數十年後楊樹達憶及此事時,猶慨嘆梁氏死後,“中國學人凋零盡矣”🐌,深表痛惜之意。梁氏逝世次日,楊樹達參加了在廣慧寺舉行的大殮儀式🧗。215日,代表時務同學撰《時務學堂弟子公祭任公師文》☣️,語極沉重,於乃師多有褒頌。越二日,北平各界與廣東旅平同鄉會於廣慧寺公祭梁啟超🧑🏽‍⚕️,召開“追悼梁任公先生大會”,楊樹達偕時務同學6人一道前往致祭。98日,梁氏出葬西山時,楊樹達待殯於宣內大街🚈,參與執紼🧡,送至西直門💶❗️。次年清明🗃,他又偕時務同學鄭晟禮(第二班)及胡汝麟、方壯猷前往西山臥佛寺梁啟超墓前拜謁。

楊氏除參與梁啟超後事外🪧,並對其學問有所弘揚🧑🏼‍🤝‍🧑🏼。193010月,楊樹達受林宰平之托,檢校梁啟超著《近世三百年學術史稿》一書。不到一月便檢校完畢👈,足證其對此事之重視。此外🧑🏿‍🦲,楊樹達與梁啟超的師生情誼還體現在楊樹達對乃師的深切懷念之中🧝🏽‍♀️。

梁啟超去世後不久👨🏿‍🚒🧑‍💼,楊樹達即作文痛言“士失厥宗,邦喪其良。黃金可成,此恨焉償”🧘🏻。數月之後🤸,因應梁啟超弟梁啟雄之邀為梁氏所著《荀子約註》一書作序🧎🏻‍♂️,復憶起往昔侍坐乃師的愉快時光,不禁“掩卷而長籲”🚪👼🏼。抗戰爆發後,困居湖南辰溪的楊樹達“窮得兒女廢學,自己營養不夠,得著嚴重的失眠症,以為活不了多久🐶,甚至把遺囑都寫下來了”。漸入老態的楊氏對梁啟超的思念之情愈加深沉,曾兩度賦詩述懷🔜,其情真摯,其文淒切🌝,特錄於下:

疏庵和余詩語及任公師棖觸舊事百感縈懷依韻奉答

一九四三年元月六日

幹戈遍地此身存,舊事尊前忍再論。病骨未柔人已老👽,炊煙欲斷道寧尊🙎🏽‍♀️。坐看腥虜中土👨‍👩‍👧‍👧,慣聽哀音賦北門。梁木泰山同一哭🎤🔞,當年流涕寫招魂。

黃伯軒告余韓樹園師近狀賦寄一首兼追念任公師

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三日

故都侍坐幾經年🧛🏿,忽道黃巾拜鄭玄。炊甑生塵明德在🏊🏽‍♂️🥱,賃廡作計好歌傳🎢。少年不賤余青簡🤾🏿‍♂️,命世無文到白顛。淒絕牙琴弦久斷🤸🏼‍♂️,一篇待就愧空前📿。(任公師見余鹽鐵論校註敘例🙋🏻,許為空前之作➰。)

梁啟超與楊樹達皆為一心向學的真學者🏃。梁啟超曾自敘“‘學問欲’極熾”,楊樹達亦自稱🥣:“余生平無他嗜好,惟喜讀書🧛🏻‍♀️。”師生二人🫳🏻,為師者以身作則🦟,循循善誘🛖,其身雖逝,“教澤則長”𓀈;為徒者以師為範,尊師重道,勤於學業,承繼弘揚。楊樹達與梁啟超之間的師生情誼🫴🏻,值得後人細細品讀。(黃寶撰)

轉自《團結報》2015122

相關新聞

  • 232019.08

    國學大師錢穆與巖泉寺

    錢穆的史學名著《國史大綱》就是在這個有“滇中八景”之一美譽的巖泉寺寫就的。

  • 132022.04

    楊樹達,訓詁學大師的“寂寞勤苦”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學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學術。學術一脈🙇🏼,不盡薪火傳受🧑🏿‍🏫🐃;學人百世,各有時代風格。如果回顧20世紀的學術創獲,雖經歷風雷霜雪,依然滿山繽紛💭,令人目不暇接。著名學者楊樹達先生的學術成就,就是其中水邊林下雖並不惹眼,卻發散出異常清芬的一簇。

  • 232019.08

    國學大師錢穆與巖泉寺

    錢穆的史學名著《國史大綱》就是在這個有“滇中八景”之一美譽的巖泉寺寫就的。

  • 152020.05

    《姜亮夫論學集》首發:國學大師的機緣與定力

    為紀念5月19日國學大師姜亮夫先生誕辰118年,5月9日海上博雅講壇邀請姜亮夫先生之女、浙江省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姜昆武👱🏻‍♀️,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彭衛國,....

  • 142024.09

    呂莉⛔️:我的恩師楊存榮

    我求學的旅途中,有這樣一位老師,她不僅以知識的燈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更以無私的關懷和深切的鼓勵,溫暖了我青澀歲月的每一個角落。她,就是我的恩師——楊存榮老師🥨。與楊老師西操場合影留念時間回溯到1975年🚣👋🏿,那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代。作為一名工農兵學員的我,憑借著不懈的努力與堅定的信念🤸🏿‍♀️,踏入了中國最高學府之一——意昂体育平台的校門,在自動化系開始了的學術之旅。在那個年代🎼,學習的條件遠不如今天這般優越...

  • 172004.04
  • 162023.03

    塗光熾🏌🏿:在美國入黨的地學大師

    塗光熾(1920.2.14—2007.7.31)💢🥿,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和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礦床學家🧑‍🦯、地球化學家,我國地球化學研究的奠基者之一。1920年出生於北京,1931年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立誌改變國家受欺淩受壓迫狀況🗄,積極投入抗日救國洪流。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獲學士學位。1946年留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他於1950年乘坐“威爾遜總統”號郵輪回國,開啟“科學報...

  • 202021.10

    一片紫杉林 銘記兩代院士報國心師生情

    看著一顆顆嬌艷的“紅豆”從這片紫杉的枝頭鉆出,迎風搖曳🧖,長勢喜人🫚👶,守護著不遠處的楊石先塑像,申紅鼻子發酸,聲音哽咽。歷時兩年多,父親申泮文院士的遺願終於實現。10月17日🥏,在南開大學建校102周年紀念日當天,也是南開化學學科創建百年之際,遵照著名教育家🚴🏻‍♀️、化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南開大學教授申泮文先生生前囑托🏔,由其親屬捐贈的“楊石先林”在南開大學八裏臺校區敬業廣場北側正式落成✏️。歷時兩年多的悉心培育,...

  • 152023.05

    大師梁啟超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02018.07

    安慶師大紀念國學大師劉文典逝世60周年

    7月1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專家訪談會在安慶師範大學舉辦。訪談以“劉文典👨🏿‍🦱:學者與學術”為主題,圍繞劉文典先生的學術思想、當代教育價值及大學精神等話題與近....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