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曾昭掄——我國近代教育的改革者和化學研究的開拓者

2014-09-29 |

曾昭掄📉,化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畢生致力於科學、教育和學術團體的事業🤽🏽,是我國近代教育的改革者和化學研究的開拓者,培育了幾代科技人才和教育人才👱🏿。是著名的進步教授🩹,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無私的奉獻。

  曾昭掄,字叔偉,1899年5月25日出生於湖南省湘鄉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曾廣祚是前清舉人,母親陳季瑛出身名門,兄弟姐妹13人,曾昭掄排行第二。1912年曾昭掄考入長沙雅禮中學🧑🏼‍🦱,1915年又考入學製為8年的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因成績優異,插班入四年級。1920年曾昭掄畢業赴美國留學,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工程👨🏻‍🍳,三年內修完了四年的課程。其後曾昭掄又轉攻化學🚣‍♂️,於1926年完成了博士論文《有選擇性的衍生物在醇類🌄、酚類、胺類及硫醇鑒定中的應用》👩‍👩‍👧🤽🏿‍♀️,獲科學博士學位🪓。

改革近代教育

  1926年,曾昭掄回國後,先在廣州兵工試驗廠當技師,因決心獻身於教育和科學事業👩🏿‍🍼,1927年轉到南京中央大學化學系任教授,後又兼化工系主任。1931年後,曾昭倫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他在中央大學⚔️,特別是到北京大學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首先🏭👩‍👧,加強實驗室建設🈺。他認為,實驗室是教學和科研必備的條件🧐。在他主持下,北京大學化學系擴建了4個實驗室,進行了設備改裝和增補➿,購置了許多新的實驗儀器和化學藥品🐨💎,使實驗室成為師生從事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曾昭掄重視圖書資料工作。他為北大化學系圖書室訂購了許多美國、英國🙋🏿‍♀️、德國等國的圖書、期刊🙍🏻,親自選定書刊目錄,千方百計補齊缺刊🤜🏽,保證師生能接觸到學術領域的各個方面及其最新發展👩🏿‍🚒🦹🏿‍♀️。

  重新編寫教材👮‍♀️。曾昭掄強調教材要反映科學技術的新發展。他親自編寫講義,把一些最新動態和成果加進去🙍🏼‍♂️🕵🏻、介紹給學生。他曾講授過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合成👩🏼‍🚒、有機分析🏇🏻、炸藥化學和化學工程等多門課程👨🏼‍🦳,由於他備課認真,又博學多聞,所以他的講課很受學生歡迎。

  曾昭掄還為改革教學方法做了許多工作。有時他在課堂上一邊講課👩‍🦯‍➡️,一邊做示範實驗👶🏿,或者講完了所學的內容後🍲,集中一段時間讓學生去做實驗🏊🏻。例如有機合成課要求學生用一定數量的原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20個合成實驗;又如有機分析課要求學生對10個未知化合物和5個未知混合物進行分離、鑒定並寫出報告。他這樣重視實驗的教學方法🧛🏽,在當時的中國尚屬罕見。

  曾昭掄對學生訓練十分嚴格,他要求每個學生在畢業前必須接受科學研究的訓練,一定要做畢業論文。北京大學化學系的學生1934年開始做畢業論文,從此🏊🏼,我國各大學也相繼實行畢業論文製度。

開展化學研究

  早在20年代,曾昭掄就開始做研究工作👩🏽‍🦰。他到北京大學後🚵🏻‍♂️🤴🏿,由於他的倡導和帶動👩🏽‍🚒,北大化學系形成了濃厚的研究氣氛,在晚上和星期天,仍有不少教師和高年級學生在實驗室專心從事研究工作🍫,並做出了一批出色的研究成果。曾昭掄僅在1932~1937年間,就發表了50多篇論文,其中“對亞硝基苯酚”的研究成果,已載入《海氏有機化合物詞典》,被國際化學界所采用;他改良的馬利肯(Mulliken)熔點測定儀,曾為我國各大學普遍使用。

  在有機理論方面,曾昭掄和孫承諤等提出了一個計算化合物沸點的公式,指出一個化合物的沸點與所含原子半徑有一定關系👮,只需將原子半徑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化合物的沸點。同時他們還提出了計算二元酸和脂肪酸熔點的公式😦。

  在分子結構方面,曾昭掄等測得四氯乙烯的偶極矩為零,證明了該化合物有對稱結構🥸。他還測出了已二酸的偶極矩為4.04D,並推斷該酸有桶形結構。

  曾昭掄在製備無機化合物和有機鹵代物方面🤚🏼,發表了10多篇論文🏄🏽‍♂️,在谷氨酸、醌、有機氟化物及有機金屬化合物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在製備胺類化合物🧴、鹽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以及合成甘油酯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對有機化合物的元素檢出和測定方法,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曾昭掄還做過炸藥化學研究,並發表過論文和出版了《炸藥製備實.驗法》專著。他獻身科學事業的忘我精神深受師生敬佩。有一次他帶領學生做炸藥試驗,在爆炸前,他做了認真檢查並讓學生們先離開試驗地👨‍👨‍👧‍👦🚓,他親自點燃導線後還在那裏仔細觀察👢。當時,一個學生看到冒煙了👊🏻,便高喊🫸🏽:“曾先生,快離開!”他這才離開❔,剛走出不遠,炸藥就成功地爆炸了👨‍👦。在場的學生都為曾先生捏著一把汗👧🏽。

  曾昭掄的研究領域相當廣泛🏏,他對化學名詞、化學文獻和化學史等方面也做過不少研究,發表過一些有價值的論文。

  二三十年代🧑🏽‍🎓👩‍🚒,近代化學研究在中國剛開始起步,曾昭掄所做的許多研究工作,代表了當時中國化學研究的部分水平,有的為世界化學界所重視,他對中國近代化學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更是功不可沒。

  曾昭掄在二三十年代撰寫了許多介紹國內外化學發展的文章🧖🏽‍♀️。例如,他為《科學》雜誌“有機化學百年進步號”專刊寫了“有機化學百年進步概況”;為中國化學會十周年紀念專刊寫了“中國之化學研究”和“中國有機化學的研究”;並為中國科學社二十周年紀念刊寫了“二十年來中國化學之進展”。此外,他還撰寫過“科學之最近進步”,“最近有機化學之進展”、“最近生物化學之進展”、“最近十五年來中國化學的進步”和“關於促進中國化學發展的幾點意見”等綜述性、知識性、評論性文章,這對促進中國化學研究和普及化學知識,起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近代化學科學傳入中國並得到發展🧑🏽‍🏭,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化學名詞的命名和統一🙎‍♂️。曾昭掄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早在30年代初👳🏼‍♂️,就將《國際有機化學名詞改良委員會報告書》和《日內瓦命名原案》譯成中文向國內讀者介紹,並發表了不少有關命名的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昭掄任化學名詞審查小組召集人,領導製訂出《化學物質命名原則》🌍,審定了《化學名詞草案》。1953年,中國科學院召開全國化學物質命名擴大座談會,曾昭掄主持會議並做了《化學物質命名擴大座談會的總結報告》,竺可禎、吳有訓參加了會議,對曾昭掄等人所做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化學物質種類繁多🫱🏻,命名和統一的工作極為重要🏮,也極為復雜。曾昭掄對此項工作認真𓀍🚭、細致🧜‍♀️,耗費了大量時間和心血,對我國化學界和化學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熱心學術團體工作

  曾昭掄一生十分熱心學術團體和學術刊物工作🤶🏽,他很早就參加了中國科學社、中國自然科學社、中國化學會♕、中國化學工程學會和美國化學會等學術團體,並在其中擔任了不少領導職務,參加了許多重要活動,特別是對中國化學會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化學會於1932年8月4日在南京成立,曾昭掄是主要發起人之一,並當選為首屆理事,創辦了中國化學會第一個學術刊物――《中國化學會會誌》。以後又連續被選為16屆理事會的理事或常務理事🌠,其中還曾擔任過4屆會長和1屆理事長😙,為該會和所辦刊物🔽,做了大量工作🛶,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中國化學會會誌》(今《化學學報》前身)於1933年創刊,是我國第一個外文版化學學術期刊,用英文⛹️、法文✅、德文發表我國化學研究成果,在促進化學研究和加強中外學術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國際化學界普遍重視。這一刊物能有如此高的水平和影響,主要應歸功於曾昭掄的精心編輯和扶植🥓。抗戰期間和解放戰爭期間👩🏻‍🦼‍➡️,辦刊條件極端困難🌒,甚至有時無經費出版🧑🏿‍✈️。曾昭掄省吃儉用,任憑衣鞋破爛🧑,把積攢的錢👳🏻,幾乎全部都用到這份刊物上❄️。他任《中國化學會會誌》總編輯長達20年之久,為辦好這個刊物,付出了無數心血💆🏿‍♂️。

  除《中國化學會會誌》外,曾昭掄還擔任過《科學》、《化學工程》編委,《化學》的“中國化學撮要”專欄主編和美國《化學文摘》特邀撰稿人。不管工作多麽繁忙,時局多麽動蕩🤣,他始終堅持積累資料、撰寫稿件💐🤾‍♂️,從而博得了《化學》總編輯戴安邦和美國《化學文摘》社的贊賞。由於他多年的不懈努力,使“中國化學撮要”欄被譽為《化學》的最精彩部分👴🏽,同時能使中國化學研究成果及時地在《化學文摘》中得到反映。

  曾昭掄作為中國化學會的領導人之一🤫,十分註意總結過去的歷史,展望未來的發展,並對如何辦好學會、如何辦好刊物,提出了許多寶貴見解🧔🏿‍♀️。1935年8月🍎,中國科學社等6個學術團體在南寧聯合召開年會,曾昭掄代表中國化學會參加,被推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他在大會上做了“中國化學會與中國化學之進展”的講演,對中國化學會的成立和在學術史上占的重要地位🟦,做了總結和闡述。1936年他又寫了《中國化學會前途的展望》一文,提出了學會的前途和任務💒,他指出🌱:“學會的任務有許多方面,最重要的要算發行刊物🚣🏻🅿️、聯絡會員間的感情、促進這門科學的發展和傳播這門科學的知識。”他還強調學會的領導要定期更換,並註意選拔新生力量👩🏻‍🦯🥕。他說🧎‍♀️‍➡️:“任何事業,新鮮血液的輸入🤧,總是需要的🧔🏽,學會也不例外🛝。鼓勵後進的同行,欣悅他們的成功🅰️🎞,一反從前‘同行是冤家’的謬論,是我們科學家應有的胸襟,也是中國化學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曾昭掄的這些見解🚕,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獻身科學教育事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昭掄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兼化學系主任。根據建國初期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他組織製訂了新的教學計劃🤾‍♂️🏃🏻‍♀️,在德、智🖐🏻、體方面向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古老的北京大學煥發了青春。為了使剛入學的大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他堅持親自為化學系一年級學生講授基礎課,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團結全國科學工作者🪗,發展新中國的科學教育事業🔔,北平解放不久🧏🏿‍♀️,中國科學社🔶、中華自然科學社🧑🏼‍⚕️、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和東北自然科學研究會等科學團體,聯合發起籌備召開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吳玉章任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昭掄和李四光、侯德榜為副主任委員✩,積極參加了會議的籌備工作。

  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毛澤東主席接見了會議代表,周恩來總理在會上講了話🫰🏼。曾昭掄在閉幕式上做了大會總結報告。這次會議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空前團結的盛會,也是我國科學團體新生的大會🧑🏻‍🦯,曾昭掄為會議的籌備和召開做了許多工作🕹。在這次會議上,原來的四個科學團體自願宣布解散,重新成立了統一的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簡稱“科聯”)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簡稱“科普”)📲。李四光當選為全國科聯主席,侯德榜、曾昭掄🤘🏽、吳有訓、陳康白當選為副主席。

  1951年曾昭掄任教育部副部長兼高教司司長。1953年成立高等教育部後🩸,他便任高教部副部長直到1957年。在這期間,曾昭掄主管全國理工科大學和綜合性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為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和高教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他任高教部副部長後👩🏿‍🎓,在三年內跑遍了大半個中國的高等學校,到各地召開了很多座談會,深入了解學校的教學質量、科研情況以及教師和學生的意見、要求等🧑🏻‍🎓,然後提出解決辦法,深受各地師生歡迎。

  曾昭掄一貫主張高等學校要教學和科研工作並重。他認為在高等學校開展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1957年3月召開全國政協二屆三次會議時,他在會上做的“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發言中指出:“高等學校既是國家培養專門人才的機構,同時又是科學研究的機構,教學和科學研究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為此🧑🏿‍💻,他強調在高等學校💃🏼,一要保證科研經費;二要保證教師的業務時間🎲。要求大力改善學校的科研和教學條件,切實解決好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問題👷🏿‍♀️🕋。

  曾昭掄認為,要提高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必須要提高教材質量和師資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材和教學方法也要不斷更新。他在實踐中努力體現這一教育思想🧑🏻‍🦯‍➡️。為了製訂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大綱,他親自抓典型,經常深入到學校的教師、幹部和學生中去,了解情況🃏,聽取意見🧑🏻‍🍳,與大家平等的交換意見和看法。

  曾昭掄很重視高等學校人才的選拔和培養。他兼任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副主任🍤🫄🏽,每年都認真組織審查高考試題🤜🏼,並親自撰寫有關高考的指導性文章👄🙆‍♀️。他非常重視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他說:“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包括提高培養學生的政治質量、教學質量和身體健康水平三方面。”在教學質量方面,他還強調要註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特別是對那些出類拔萃的學生,要加以重點培養和扶植。

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曾昭掄還十分熱心我國的科學事業。1955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並兼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和全國高分子委員會主任。這時他已經兼任20多個職務🖨,他抽出時間並認真做好每一項兼職工作。例如他經常到科學院化學所主持工作,參加會議👴🏿。他善於了解情況和傾聽知識分子的意見,既註重發揮老科學家的專長🦹‍♂️,又強調發揮青年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努力為知識分子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創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做出了貢獻🧑‍⚖️。

蒙受不白之冤

  1957年👩🏻‍🦯‍➡️,黨中央根據毛澤東同誌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公開號召黨外人士幫助黨整風⛹️。曾昭掄作為民盟中央常委和其科學規劃組的召集人,積極響應了這一號召👃🏼。

  為了解決當時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曾昭掄和千家駒、華羅庚、童第周🤴🏻♎️、錢偉長等經過調查和座談,向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寫了一份《對於有關我國科學體製問題的幾點意見》的報告,就關於保護科學家,關於科學院、高等院校和業務部門的研究機關之間的分工協作,關於社會科學,關於科學研究的領導和關於培養新生力量等五個方面的問題,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設性意見。《光明日報》在1957年6月9日發表了這份報告👬🏻🧑🏻‍🦯,並加了“互相監督,開拓新路”的短評🏄🏽‍♀️,予以推薦和稱贊。

  這個報告指出了當時在我國科技體製和知識分子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而且提出了一些辦法和建議。例如♞,針對一些科學家脫離科學的偏向🧗,提出要協助他們妥善解決時間🤘🏼、助手👍🏻、設備、經費以及合理安排使用等問題👳🏼;針對科學院↔️、高等學校和工業部門之間存在本位主義🧑🏽‍⚕️🙆🏿,提出了合理使用人力和協調彼此關系的建議👨‍👨‍👧‍👦;針對在升學、升級👨🏿‍🦳𓀘、選拔研究生和留學生時片面強調政治條件的傾向,提出了今後應當業務與政治並重👩🏻‍💼、人民內部在培養機會上應一視同仁等建議🧯。

  曾昭掄主持起草的這份報告,與後來我國製訂的《科研工作十四條》、《高教工作六十條》等科學、教育方針政策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可見他們是有遠見卓識之士。然而這些寶貴意見在當時不僅沒有被采納👩‍🍼,反而被視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科學綱領”,在全國範圍內受到了批判⭕️。

  為了幫助黨整風🤱,當時民盟中央副主席章伯鈞、史良召集民盟中一些知名學者🙅🏿、教授開了一次匯報會,參加會議的曾昭掄、費孝通🤟🏻、錢偉長♞、黃藥眠、陶大鏞、吳景超等,在會上談了一下大鳴、大放開始後個人所接觸到的情況以及對形勢的一些看法。這六位教授很快就被劃為大右派,成為重點批判和討伐的對象。這就是當時聞名全國的“六教授🤌。”

  曾昭掄從進步教授到領導幹部,忽然間又成了大右派🦶🏽,許多人都感到惶惑不解。在批判曾昭掄的會上,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材料,有人便特意去找他的學生唐敖慶🙌🏿🐳,讓唐揭發他的問題。唐敖慶說:“我不能揭發我的恩師,因為我不知道他有什麽罪行。”當讓唐敖慶寫揭發曾昭掄的書面材料時🙎🏿,唐敖慶實在無奈,只好寫了一份他從1936年入北京大學化學系至1950年留學回國這一段時間與曾昭掄接觸的歷史𓀄。他寫了與曾昭掄參加步行團、由長沙到昆明的情景;曾昭掄在西南聯大認真講課、反對國民黨、支持共產黨、積極搞民主運動而深受學生敬佩的情況🫅🏼,以及曾昭搶教授帶他們到美國去留學的情況🧘🏻‍♂️。這哪裏是揭發材料💇🏼‍♀️,簡直是回顧師生之情的贊歌,它也充分體現出唐敖慶這位正直無私的科學家堅持真理的可貴精神。

  曾昭掄工作勤奮🦹🏽‍♂️、待人和氣,雖身居領導崗位,但毫無官架子🙇🏼。在教育部工作時和他接觸過的一些人🎢,包括他的秘書🔯、警衛員和勤雜工都對他十分尊重😉🟤,並為他被劃為右派和撤銷副部長職務而感到十分惋惜。

晚年無私奉獻

  曾昭掄被劃為右派後並沒有悲觀失望,但撤銷職務、停止工作卻給他帶來莫大痛苦。南開大學楊石先校長十分理解曾昭掄的心情,曾兩次給校黨委打報告🥋,提出要曾昭掄到南開大學工作,但未能得到如願的答復💁🏿。1958年4月,他應武漢大學李達校長之邀🧼,經中央有關部門同意後🎂,只身一人前往武漢大學化學系執教👤。此時,他已年近花甲。雖然因做行政方面工作而脫離教學第一線多年✊🏼,但又有機會回到熟悉的講臺和實驗室🤲🏻,直接為國家培養人才和發展科學事業貢獻力量👨‍🦲,而使他異常興奮👼🏻。

  曾昭掄到武漢大學後🙇‍♀️,專心致誌地做學問⬜️,從早到晚在圖書館🦹‍♂️、資料室如饑似渴地查閱文獻資料。他經常對年輕的教師和學生說:“圖書資料是前人工作十分寶貴的經驗總結,也是我們掌握學科發展動態的主要依據。”“圖書館是我們學習工作的重要場所。要經常查閱圖書資料🧒🏼,熟悉各種專業期刊的內容👮🏼‍♂️、特點和查找方法,甚至在哪個書架⚅、哪一層都要熟悉,這樣查起來又準確又方便。”曾昭掄在武漢大學除了上講臺、實驗室外,其余時間大多是在圖書館裏度過的。他患高度近視☃️,但查閱資料的速度卻異常驚人,像小跑似的在書架叢中穿梭,很快就抱出一大摞書,幾乎是不依靠視力查找🧑🏿‍🎓。查閱後又以同樣速度迅速歸還原處,然後又抱出一摞🚣‍♂️。他這種專心致誌做學問的精神🧇,給學生🧘🏿‍♂️、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這樣不管是嚴寒酷熱的天氣,還是風雨泥濘的道路🧔‍♀️,他總是每天去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一個🕝。盛夏的武漢奇熱無比,到圖書館去的師生,都希望坐在電風扇旁邊,而去得最早的曾昭掄卻坐在遠離電風扇的地方,把好位子留給別人。嚴冬,他總是穿著單薄的棉襖,戴著一頂褪了色的舊帽子,看書時經常打冷顫,甚至流清鼻涕,但他仍是那樣專心入神,別人問他☂️:“曾先生不冷嗎🧑‍✈️?”他說:“這樣腦子清醒。”曾昭掄住的地方較遠🗜,來回上班要翻過一個小山,有一個深夜,他從實驗室回家時,因看不清路,翻山時竟撞在樹上,摔倒在石頭上😶‍🌫️,碰的滿臉是血,但他從未發過怨言,師生們都為他這種忘我精神所感動。在他的領導下🦺🗻,武漢大學化學系很快建立了元素有機化學教研室,成為我國最早開展元素有機化學教學和研究的單位之一,他主編了200多萬字的講義🤞🏼,親自擔任化學文獻、元素有機化學等專業課程的教學,並先後建立了有機矽、有機氟、有機硼和元素有機高分子等科研組🧜🏿‍♀️。

  更令人欽佩的是,1961年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後,所采取的態度是倍加努力,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裏做更多的工作。學校領導讓他回北京看病、休養,但他從未好好休息,在北京治療癌症的三年時間裏,他看了數百篇科技文獻,撰寫了100多萬字的著作🚧,自學了日語,還培養了一位青年助手編寫講義🥵,接替他開的課程👩‍🦼🔑。這期間🪭,他除了用通信方式繼續帶研究生外🧙🏼‍♂️,還堅持每年回學校兩次🤵🏽,每次3個月左右,指導教學和科研工作。

  1963年12月🏃‍♀️,在天津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有機化學討論會”。身患癌症的曾昭掄抱病參加會議🚵🏿‍♂️,並由兩人扶著走上講臺🧑🏻‍🎓,向大會做“元素有機化學進展”的學術報告👩‍👩‍👧‍👦,使到會代表十分感動。1964年11在武漢召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元素有機化學科學討論會時,他帶病親自寫信🧑🏼‍🚀,邀請這一領域的著名學者、教授參加,共同交流學術思想、檢閱科研成果、討論發展方向🛌🏿,為促進我國元素有機化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武漢大學化學系在科研👢、教學和培養人才方面均做出了成績🧝🏿👭🏻,除發表了一批水平較高的研究論文外,曾昭掄還頂住癌症的折磨,組織撰寫了《元素有機化學》叢書🍵,第一冊《通論》由他親自執筆撰寫𓀙9️⃣,共七章24萬多字💂🏽‍♂️。該書出版後,當聽到同行們一致肯定這是我國第一部元素有機化學方面的成功著作時👨🏼‍💻,他心裏充滿了和死神鬥爭獲得了勝利的喜悅🖥。

  1964年🔼,他向領導寫的一份思想匯報中,對死神發出了挑戰🦪🟫:“我雖年老有病👨🏿‍🍳,但精神未衰,自信在黨的領導下,還能繼續為人民服務10年、20年👰🏽‍♂️🟪,以至更長的時間,爭取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遺憾的是“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災難又降臨到他的身上👩🏽‍✈️。他的夫人――北京大學西語系著名教授俞大?首先被殘酷地奪去了生命🅿️,他也被作為“大右派”、“反動學術權威”進行批鬥。當癌細胞開始轉移、病魔嚴重威脅著身體時,他不僅得不到必要的治療,也逃脫不了被隔離審查和批鬥的命運。不僅在肉體上受到了摧殘☝🏻,而且在精神上受到了折磨。他終於在1967年12月8日默默無聞的離開了人世,終年68歲👶🏻。然而🧑‍🧑‍🧒‍🧒,中國學術界這位傑出的人才,他終生奮鬥的光輝業績和令人難忘的高風亮節📲,卻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1978年9月,中國化學會在上海舉行第20屆年會,400多位化學工作者對在“文化大革命”中去世的曾昭掄等著名化學家表示深切懷念和哀悼😻🙍🏻。1980年4月,中國化學會在北京召開全體理事會✋,理事長楊石先和常務理事柳大綱、戴安邦、袁翰青、王葆仁🧛、唐敖慶等著名科學家🔽,紛紛提出曾昭掄的右派問題應予改正𓀜,希望有關部門盡快為他落實政策、恢復名譽。

  1981年3月3日,經中共中央批準,教育部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了追悼會🚕,為曾昭掄平反🫄🏼、恢復名譽,教育部長蔣南翔主持追悼會🧑‍⚕️,方毅、劉瀾濤、楊秀峰等有關領導和首都科技界、教育界及武漢大學的代表共300多人參加了追悼會。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楚圖南在追悼會上宣布,關於曾昭掄同誌被錯劃為右派問題🔔,經過復查,中共中央已決定改正。對他參與起草的關於我國科學體製問題的幾點意見被當作“反黨科學綱領”加以批判的問題,也給予平反,恢復名譽。

  曾昭掄執教多年🦩😚,又長期從事高校與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對我國化學和教育事業均有卓越貢獻。為發揚曾昭掄嚴謹治學🟰、獻身科學的精神,鼓勵青年一代為振興中華而刻苦學習✊、攀登科學高峰,武漢大學於1985年特設置“紀念曾昭掄化學獎金”👨‍🦯🧑🏻‍🎓,每年評審一次,以獎勵在校取得優異成績的大學生和研究生。

  (王治浩)

簡歷

  1899年5月25日出生於湖南省湘鄉縣。

  1920年畢業於清華學校👇,赴美國留學。

  1926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科學博士學位☝️。

  19271931年任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兼化工系主任。

  19311937年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9321959年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其中1937年至

  1939年✈️、1942年還先後當選為第五屆🩶🥿、第六屆🚴、第九屆會長;1943年當選為第十屆副會長;1949年至1951年當選為第十六屆理事長🤜🏼🦵。

  1933年《中國化學會會誌》創刊,任該刊總編輯20年。

  1938年1946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1939年參加中華自然科學社考察團赴西康考察🧑🏻‍🎨,回校後連續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西康日記》。

  1947年912月應英國文化委員會邀請🦴,赴英國訪問、講學💇🏿‍♀️🥷🏻。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任香港《文匯報》“科學與生活”專刊主編🙅🏽。

  19491951年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兼化學系主任。

  1950當選為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副主席。

  19511957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和高等教育部副部長。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

  19581967年任武漢大學化學系教授兼元素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

  1967年12月8日在武漢逝世🦗。

轉自 光明網 20051123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