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灝這個名字,今天的人很難想象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曾經代表了一個學術的高峰,在中國地質學🥷,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
1996年8月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裏氣氛熱烈。被譽為國際地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國際地質大會首次在我國舉辦5️⃣,來自世界101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位地質科學家齊聚一堂。此次大會還評選出了國際地學最高獎“斯潘迪亞羅夫獎”,而獲獎者正是我國沉積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1950-1952地質)。他也是百年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劉寶珺(1931.9-)😇,沉積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其實🥢,這既不是...
2022年7月16日,一位96歲的老教授站在講臺上💪🏽,鏗鏘有力地介紹起一個嶄新的地質學領域國際性學術組織——國際古地理學會✊🏽。聆聽他演講的地質學專家來自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亞洲、非洲的15個國家。為了推動中國古地理學走向世界,這位老教授奮鬥了十年,念想了一生。2023年1月5日,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他,駕鶴西行🚣🏻。他就是為地質事業和教育事業奮鬥了一生的、國際古地理學會的發起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馮...
今年是著名的構造地質學家、地震地質學家馬杏垣院士誕辰100周年👫🏻🧑🏽🚒。為緬懷先生科學愛國😶🌫️👨🏿⚖️、自強不息、奮力拼搏的崇高精神,地大主辦的《地球科學》雜誌精心策劃和....
1月14日上午🔘,意昂總會理事、《清華意昂通訊》主編孫哲一行𓀕,到中國地質大學看望了我校1933級老學長🙅🏻♀️、現已101歲高齡的中科院資深院士楊遵儀老學長,向楊老及家人敬獻了花籃🚝,並送上新年的祝福。
池際尚(1917.6.25—1994.1.1)🏹,湖北省安陸縣人👰🏼,巖石學家🏨、地質教育家🕑。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1946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布倫茂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助教⏱,意昂体育平台地質系副教授,北京地質學院教授,武漢地質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學位委員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
2008年12月31日上午,地質學家、礦床學家、地質教育家謝家榮院士誕辰110周年座談會在新大都飯店華興宮舉行。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