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是章德安老師逝世十周年紀念日🫸,章老師1926年9月3日生👼🏿,中共黨員🎹,1948年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政治系畢業。1954年中國人民大學馬列立義研究班哲學分班畢業🏭。歷任交通大學政治課助教🥬🍲、講師。1957年隨學校西遷💈,退休前任西安交通大學法學研究員🧚🏽♀️,從事法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是西安交通大學技術經濟法律研究中心創始人之一,1992年退休。2007年逝世👴🏻🦸🏽,享年81歲。
為誌紀念,我們選摘了部分學友追憶章德安老師的文章🏄🏻♀️,追憶先哲🤦🏽♀️,緬懷師恩。
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
——追憶我的導師章德安教授
王毅峰
今年(2016)是母校技術經濟法律研究中心研究生招生三十周年👨🏼🔧。三十年來,研究中心培養了眾多業界翹楚,桃李滿天下,為培養交叉性🩴、多學科、復合型人才探索了一條有效道路,為中國的科技立法⏳、知識產權保護作出了卓越貢獻。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驕傲與自豪,感恩與感動𓀋,回憶與追憶交織在一起,點點滴滴♟,宛如昨日,仿佛又把我們帶到了那段充滿激情的青蔥歲月🧐。飲水思源,師恩難忘。此時此刻,讓我想起了我的導師章德安教授,他知識淵博、文理皆通、著作豐厚令人高山仰止, 又儒雅睿智👞、胸懷坦蕩、洞明事理更如碧水長流😬。

章德安教授在工作中
一
改革開放後,在市場經濟對法學高等人才🧑⚖️,尤其是具備交叉性、多學科、復合型知識背景人才的強烈需求的推動下🖕🏼,西安交通大學在全國理工科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技術經濟法律研究中心,註重用不同學科研究法律問題,開辟了法學研究生培養的新模式🙋🏿♀️。研究中心是全國首批經濟法學碩士點👨🏼🚀,並於1985年招收碩士研究生,且招生之初便進入高端學術研究,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薈聚在這個新興的知識殿堂。技術經濟法律研究中心的成立及招生💂♂️,背後有著一批為之日夜操勞、殫精竭慮的教授,他們思想先進🧑🏻🎓、卓有遠見,在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上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的導師章德安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堪稱創業的元宿,居功至偉。教授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學識淵博、文理皆通、涉獵廣泛🧑💼,他潛心研究並倡導運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方法🙋🏿♀️,註重研究知識產權製度與法律👨🏽🦲、科技、經濟及社會環節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規律,達到多學科知識🦟👩🍳、經驗的互補👳🏻、融合,並為之著書立說🫵🏻、推動實踐🏘。因此,他成為我國科技立法的先驅者和權威性人物之一🚡📱。當時🕣,我來到這裏學習研究,就是向往這種交叉性、多學科的嶄新培養模式,並被教授們淵博的學識深深吸引🎫。
二
章德安教授一生教書育人👨🎤,兩袖清風,愛黨愛國愛教育✯,胸懷坦蕩而又洞明事理🚏,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在“文革”中受到沖擊,雖九死而未悔🍉,仍然堅定信念👇🏻,始終認為黨必定會挽狂瀾於既倒、引領中國走向富強。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中,他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學生的天職就是學成報國,他以長者的堅毅🧘🏿♀️、睿智和風範影響打動著每個學生👶🏼,使大家在校園裏安靜讀書、專註科研。教授認為生命在於運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是運動🤶🏽,並躬踐力行💂🏿👤、孜孜不倦,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科研不止😒,“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在教授看來,有限的生命只有投入到無限的教學實踐、傾註在學生身上才能體現出一個老師的價值👩🦰。有一年👸🏻,我專程回校拜訪恩師💡,教授已年逾古稀,但他依然不辭辛勞🙅🏼♀️,筆耕不輟,致力於學術研究、學生教學和授業解惑,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奉獻給國家的科技立法和知識產權保護研究以及人才培養🎿。每每想來👩🔬,無不令人為之動容。教授這種專註傾註🫵🏽、孜孜以求的信念和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打動著我🚝🧏🏿、激勵著我,成為我人生奮鬥歷程中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1996年中心組織研究生專題學術報告會
三
章德安教授富於思辨,經常能以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思考判斷是非,教會了我們如何思考😣、做人和洞悉事物的發展規律。他常以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塞翁失馬”的典故教導我們,他說,一者是要辯證地看問題🙆🏼♂️,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福禍相依,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可以轉化為禍,禍也可變化成福👩👦,好事和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換;二者要多角度看問題,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要學會從紛繁復雜的表象下抓住事物的本質🧑🏿🔧,抓住主要矛盾,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和措施;三者要與時俱進看問題✹,不能固守成規,更不能刻舟求劍,要根據時間、環境的變化來分析事物發展的規律和發展走向👃👐🏼,提高前瞻性與預判能力。教授教給我的這一方法論🤶🏿,無論是在以前的學術研究,還是在現在的管理工作中,都為我迎戰每個困難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因此🤞🏿,在面對困難、挫折和層出不窮的問題時,我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以辯證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磨礪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挫折時不做出錯誤的判斷💆🏽♀️,在面對挫折時具備強大的心理✒️,在應對挫折時有更大的擔當。他又常常讓我們運用系統理論,從管理、社會現象作思考🏚、作探索,不斷提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研究生專題學術報告會上章德安教授在與學生交流
四
老子說過🕺🏼:“聖人恒善救人,而無棄人♻。”教授深得此法,他認為人的固有價值始終是第一性的,是獨立於其能力之外而存在的。因此🟫,他在教學過程中善於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當時🚣🏽♀️,我作為一個理工背景的學生去學習法律專業,忐忑不安的心情自是不言,更為工科背景的知識結構能否嫁接到法學研究領域而擔心不已。在一次調研中👩🏽🎓,我的自行車刹車出了問題,在我正在煩惱時,教授拿出隨帶工具🦾,把我的自行車妥妥地修好🤽🏽♀️,並立馬就能使用。教授動作之嫻熟、技藝之高超,倒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學生既惶惶然又欽佩不已🧖♀️。教授看著我吃驚迷惑的樣子👮🏿🌡,他笑著對我說,這是我“下放”工廠勞動學到的手藝,我在工廠勞作時🌷,常常使我思考很多事情,其實任何知識的積累和實踐經驗🧛🏽♀️,都會為未來的研究和工作實踐提供有益幫助。教授的經驗和啟發,使我進一步堅定了學習的信心。於是,我疑雲頓開,放下了思想包袱,欣欣然徜徉於知識的海洋,開闊了學習境界,達到了“欲罷不能”的情狀👨🏿🌾,不斷在求索之路上竭力專研👨🏽🦱、日益精進。

1997年章德安教授工作照
教授始終以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教學理念啟示於我🧑🏫、開導於我👩🏽🦰。他說🕵🏼♀️,讀書專研,無非兩端🍖,一個是由行而思的激發,一個是由內而外的延伸👩🏻🦼➡️。於是㊙️,教授常常在我思考處於瓶頸的時候進行啟發,在我有所領悟的而不能用言詞➛、文章表達的時候進行開導。在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教學方式的循循善誘下,使我逐漸掌握了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的學習方法。實習的時候🪲,在一次協助法院審理一起公交與火車相撞的案件中,法院要求用圖即工程的方法來描述案件的發生過程🚨、責任關系,教授多次帶我到現場調查取證🙆🏼♂️,並親自動手繪製圖形,還原了案發現場,為案件的科學審判提供了重要依據。這是理工的思維運用於司法實踐的一次美好的結合💁🏻♂️,這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多種思維解決問題的魅力。正是這種多學科的知識背景🕣🧝🏽♂️,讓我在後來的學術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往往在遇到瓶頸之時又柳暗花明🎓,在紛繁復雜時又豁然開朗。
五
章德安教授教坦率真誠◻️🌷,和藹可親🍾,從不以長者自居。在帶領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常常與政府、法院、科研院所打交道,教授總是以富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坦誠謙遜的態度折服和打動所有人,讓人耳目一新、倍感親切。這種人格魅力和處事方法,總能讓更多的人在一起團結協作,在共事的過程中共享信息⛹🏼♀️、互相幫助🧏🏿♂️、互相認同。與教授相交,如飲甘醴,記得當年在他的小書房促膝長談時,他說,人生因緣際會,總會面臨很多得失,只有付出才能收獲,不誠實進取就不會取得任何成果,不勞而獲、非常態的東西是不會久遠的,做人也要但憑一顆赤誠之心♣️,面對得失時便會豁然開朗、心裏泰然🧑🔬,在得失面前保持博大的胸懷,鎮定自若,洞明事情背後的原委,做到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又說,人的成長進步,一切成就,惟有拼搏進取、兢兢業業、踏踏實實才能步履穩健、行得久遠,才能有更大的擔當精神🏌🏽♀️,人亦不可能一帆風順、平平坦坦,但要確立目標並為之奮鬥🤦🏿♀️,這樣就能眼前有目標,胸中有溝壑,久久為功🧼,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百折不撓……
哲人之言,鏗鏘之聲🌝,教授練達、睿智的話語,如山澗清泉一般明澈,似三月春風一般溫潤🧲,現在想來仍然讓人如飲甘醴、如沐春風,久久縈繞在我的腦海裏。沿著河流走,總能發現大海🧛🏽♀️。在我人生的每一段際遇,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後來的金融管理工作,教授的教誨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是為金玉良言。
悵望星空,幻出面影🚶♂️。
塑人靈魂,德若幽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值此母校技術經濟法律研究中心研究生招生三十周年之際,謹以此文追憶我的導師章德安教授。
——————————————————
作者介紹
王毅峰,1986年至1989年在西安交通大學技術經濟法律研究中心經濟法專業研究生學習🦸🏽♀️。畢業後在西安交通大學從事教學👨🏽🎓🪝、科技產業管理工作,自2000年起進入金融行業工作。曾任交通銀行四川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高級信貸執行官,2011年4月,調任交通銀行貴州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