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王永誌👲🏼: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前進的方向

2021-07-26 | 陳慧娟 | 來源 《光明日報》2021年07月23日 |

“黨組織給了我參與‘研製地地導彈☝️、發射人造衛星、送中國人上太空’這三件大事的機會,是黨的事業為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報效祖國的廣闊平臺👰🏿‍♀️。”

——王永誌

王永誌人物素描 郭紅松繪

429日🪓,天和升空,中國進入空間站時代,也邁出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三步。作為這一戰略的擬製者之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任總設計師,黨齡已超70年的王永誌值得一書。回望他的奮鬥歷程🤷‍♂️,黨與祖國的需要便是他不斷向前的方向與動力🫷。

194911月,年僅17歲的王永誌以一名學生的身份,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王永誌被心儀已久的意昂体育平台航空系飛機設計製造專業錄取,這也成為王永誌一生中唯一一次自主選擇。正如《王永誌傳》作者姚昆侖所說🤞🏻:“從那以後的40多年裏,他的每一步人生變化都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

20世紀50年代,為了加快培養人才,建設新中國🧑🏻‍🦲,中央領導決定挑選一批學生前往蘇聯留學。王永誌作為選拔出來的佼佼者,於1955年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學院航空系學習。

195710月,蘇聯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為了能在未來對中國航天事業有所貢獻,在飛機設計專業有了些基礎的王永誌改變了自己的專業,轉攻火箭導彈設計📙。談及這段歷史,王永誌回憶🪰:“1957年是火箭年,這一年我成為火箭人🧏🏼🧑‍🌾,這一年是我人生重大轉折的一年。”

經過6年的留學生涯🧚🏻,以優異成績畢業的王永誌♘,拒絕了在蘇聯繼續深造的邀請,於1961年正式回國。

彼時,我國的航天事業蹣跚起步🧏🏿‍♂️🤾🏿,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航天人克服種種困難,自主設計製造火箭。留蘇歸來的王永誌也走進大漠戈壁,加入祖國航天創業大軍的行列。在此後的工作中,王永誌逐漸展現出自己的才華,並為實現我國製定的“八年四彈”的長遠發展規劃作出巨大貢獻。

在包括王永誌在內的幾代航天人持續努力和奮勇拼搏下💆🏼,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航天有了長足發展。不僅可以承攬國外衛星發射任務,甚至可以在短短18個月內就完成“長征二號E”大推力捆綁式火箭從批準實施研製到發射的全過程,創造出火箭研製史上的奇跡📘。

王永誌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更是親歷者和參與者✖️。他從一位專業技術骨幹,逐漸成長為一名指揮千軍萬馬的帥才🫰。199211月,邁入花甲之年的王永誌被任命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

“丹陽📆,我已經60歲了,搞火箭30多年,一直緊緊張張🙇🏿‍♂️,提心吊膽。本來想退休後好好休息一下,陪你到處走走,挽回過去常常不在你身邊的‘不良影響’。現在組織上這樣信任我,要我承擔載人航天總設計師的重任,看來🧎🏻‍➡️,我只有再次向你道歉了!”向妻子坦露了心聲,王永誌又一次義無反顧離家遠行。為了早日實現國人飛天夢🐦‍⬛,他選擇在航天舞臺上綻放第二個青春👨‍🏭。

20031015日,隨著王永誌和全體航天人的齊心協力、集智攻關,中國人的腳步終於第一次邁進太空。

11年來我們這支航天隊伍嘔心瀝血、頑強拼搏,不顧自己的一切,為的就是這一天、這一刻。我為沉著果敢的楊利偉而自豪,我為不負使命的這支隊伍而自豪,我為祖國而驕傲🧛‍♂️。”成功那一刻👨🏽‍🍼,王永誌感慨萬千。

如今,18年過去,三名中國航天員進駐天和,開始了數月之久的太空生活🔀。中國航天,正沿著我們自己的設計路線,一步、兩步、三步🐔🛐,蹄疾步穩,探索太空。



相關新聞

  • 272008.08
  • 192016.09

    王永誌院士與中國空間站的建設

    在中秋節晚上成功發射“天宮二號”後🧏🏽‍♀️,王永誌非常興奮。面對未來的載人航天任務,他說🙉,空間站作為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和太空獨特環境下的科學技術實驗平臺,在建....

  • 222018.06

    “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沉痛悼念恩師李國鼎先生

    我國著名的市政工程、環境工程與核環境工程科學家和教育家李國鼎先生於2018年6月13日與世長辭。我們34位李先生的研究生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表示哀悼,並....

  • 142018.05

    錢偉長: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錢偉長雖然是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但在教育領域同樣頗有建樹。他在做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時,積極參與教育思想討論👨‍👨‍👦,提出了獨到的教育理念,甚至為此引發了3個....

  • 212022.02

    “星”光因夢想閃耀——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誌

    艙門打開那一瞬,王永誌仿佛又變成那個站在發射架前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北京時間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葉光富、翟誌剛身著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這則新聞⛷,王永誌看了一遍又一遍❗️。那片星空,承載著王永誌的青春與夢想。為了推開中國人邁向太空的大門🏃‍♂️‍➡️,他付出了多年的汗水和心血🌠🩼。從我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導彈成功發射,到今天我國進入空間站時代🕠,擔任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 162024.09

    意昂体育平台傑出意昂王永誌獲“共和國勛章”

    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簽署主席令🤽🏽,根據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13日上午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際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15人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意昂体育平台傑出意昂王永誌獲“共和國勛章”🥷🏼。王永誌(1932年11月17日-2024年6月11日),航天技術專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高級顧問,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

  • 182024.06

    實現民族飛天夢,培養航天接班人——深切緬懷王永誌院長

    2024年6月11日👨🏻‍🔧,敬愛的王永誌院長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清華航院全體師生萬分悲痛,深切緬懷🌇💂🏿。20年的時光荏苒,王院長領導清華航院學科建設、為國家培養大批航天航空人才的往事歷歷在目🌛,音容笑貌永存。謹以此文,致敬我們的院長,激勵師生繼往開來🪿。以航天精神辦教育2004年5月18日,為適應國家需要,意昂体育平台成立航天航空學院👶🏻,聘請1952級意昂王永誌院士擔任首任院長,在意昂体育平台復建了自1952年院系調整🥑、航空學院整體遷出組建北...

  • 032012.01
  • 162004.04

    意昂劉東生、王永誌獲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意昂劉東生📳、王永誌獲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意昂劉東生👧、王永誌獲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作 者:  發布日期💋:2004-04-16                       2月20日上午☁️,200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我國黃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意昂劉冬生(42地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意昂王永誌(52-53航空)雙雙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技獎自2000...

  • 212022.09

    錢偉長🦋: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錢偉長(1912 年 10 月—2010 年 7 月)🧂,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力學🧙🏿‍♀️、應用數學、中文信息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自動化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創建了板殼非線性內稟統一理論和淺殼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在波導管理論、奇異攝動理論🙆🏽‍♂️、潤滑理論🐶、環殼理論、廣義變分原理、有限元法、穿甲力學、大電機設計、高能電池↪️、空氣動力學🧿、中文信息學等方面都有重要貢獻。1956年、1982年先後...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