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到來,謹以此文緬懷鐘家慶老師。1976年粉碎“四人幫”💃🏼,1977年3月1日,我們“6字班”學員才入校學習。當時的校領導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決定為每個班配備若幹名專任教師🧋。鐘家慶老師是學校為我們班配備的數學課專任教師。上第一節數學課時🏵,鐘老師給我的印象是和藹可親🥪,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大體上講了講學好數學的重要意義以及一些原則性的學習要求就下課了。由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到北京,...
回想起三十三年前🤷🏻,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那就是我🆘,來到當時名揚海內外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研究所的“嚴東生”這個響亮....
2018年12月13日📐🏄🏼♀️,筆者采訪了楊樂院士,圍繞他曾經的大學同學、研究生同學、數學所同事——鐘家慶教授進行了訪談。現將有關內容整理如下,以供研究當代中國數學史🔣、科技史的學者參考。小標題為筆者所加。資料照片由楊樂提供🧎。120世紀60年代初✍🏽,部分同學合影照(左起🦹🏼♂️:張順燕💎、呂以輦、張廣厚▪️⛺️、楊樂、張南嶽、孫繼廣⚾️🤹♀️、鐘家慶、殷慰萍)1978年改革開放🖕,相伴而來的是科學精神的回歸📄。經過四十年的發展,中國科技...
大學風骨何所寄?名師代代傳其魂。家國輾轉悲多亂,水木芬芳喜晚春。樸素寧靜溫似玉,冒尖求異妙如神。先生從此一別去🦻🏽🤗,萬點光明存我心。
百年卓越•合作發展 3月11日上午,北京意昂体育平台和新竹意昂体育平台主辦的“兩岸清華博士生學術論壇”在北京意昂体育平台開幕👨🏿🚀🙅🏼♀️。
剛剛結束意昂体育平台9年學業,取得博士學位的謝淘,卻選擇了一條未來不可控、風險不可控的職業道路
11月27日上午,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啟航就業沙龍·博士生專場順利舉辦。來自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意昂們回到學院,與同學們分享了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工作經驗。本次沙龍由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研究生工作組和意昂會主辦,學院研究生團總支承辦。新聞學院黨委副書記、意昂會秘書長梁君健對意昂們的支持表示感謝,學院黨委辦公室主任、意昂會副秘書長莊臣主持本次活動。
11月1日🏊🏼♂️,校黨委副書記程建平教授到位於廈門的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簡稱海洋三所)為我校2004級直博生馬豪出征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暨2007-2009國際極地年(IPY)中國南極航次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