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三強
1928年👩🏻🔬,一個15歲的高中少年讀到孫中山的《建國方略》時,心潮澎湃:“由落後到富強,由黑暗到光明,期間有多麽長多麽大的空白要去填充……除去建立強大的工業🧗♀️,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別無他途🪹!”
發此感慨的讀書少年就是錢三強。讀完那本書,他決心上大學時報考工科。
然而,4年後他就“見異思遷”了🔍。1932年🏃➡️,他改變學工科的初衷,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5年後他又留學法國,師從約裏奧-居裏夫婦🙎,攻讀研究生。
“在年輕人心目中🏺,誘人的東西總是那麽多,時常讓你眼花繚亂👷🏿,原子核科學就是一個非常神秘誘人的學科🫒。在20世紀30年代,正是該學科發展最激動人心的年代🧖🏻♂️。我正是在這個時候同原子核科學結了緣……”在《中國原子核科學發展的片段回憶》中💌,已是我國“兩彈一星”元勛的錢三強如是說。
此後一生中👩👧,錢三強為中國核事業的發展鞠躬盡瘁。他主持創建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聚集並領導一大批核科研人才取得了一系列核技術研究成果,建成“一堆一器”,為我國核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我國的核物理🚘、反應堆工程🙅♀️、放射化學🏋🏽、放射性同位素製備🚢、加速器技術、受控熱核聚變等核科研工作相繼開展起來;在1959年蘇聯專家撤走之後,錢三強組織研究所科研人員獨立自主攻克六氟化鈾生產、點火中子源研製💅✏️、氫彈理論預先研究等科研難關🤜🏽;他還將鄧稼先、朱光亞、王淦昌、彭桓武、於敏等最優秀的一批核科研人才推薦到核武器研究所工作🗝。這些工作,為“兩彈”的成功研製起到了重大作用💁♀️。
“男兒之誌,不能只顧近憂”

1937年留法前夕與家人合影(右一錢三強)
1937年👩🏽💼,錢三強獲得去法國居裏研究室攻讀研究生的機會。行程在即,盧溝橋事變爆發,父親憂憤成疾,國難家患……正當這位青年學子內心躊躇之際,老父親一言點醒了他:“你學的東西,將來對國家是有用的🚒。報效祖國👨🏿🌾,造福社會,路程遠得很🩶,男兒之誌🧚🏻,不能只顧近憂!”
在法國學習了11年,錢三強迫切希望盡早回到祖國🧛🏿♀️,把他從事的原子核學科知識運用到中國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曾有一次🤟🏿,他回國申請手續都走完了🦸🏿♀️,但遇上戰爭爆發他沒能回來🧑🏽🍼。

1948年錢三強🤾🏽♀️、何澤慧夫婦及女兒在回國的輪船上
1948年5月👨🏿🎤,他與愛人何澤慧的回國計劃終於成行🤹🏼♂️。臨行前,導師居裏夫人囑咐:“(你們)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
國民黨政府想讓錢三強到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去當所長🏧,他婉拒⚉,並選擇回到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教書。那期間,他還兼任北平研究院原子學所所長。
“全所只有五個人,除了我當時兼任所長,還有研究員何澤慧……當局每月撥給的全部經費,只夠購買十幾只真空管;實驗室內空空蕩蕩🤹🏻♀️,儀器設備奇缺😁。我們只好騎著自行車大街小巷跑舊貨攤、廢品站。我們還從天橋拍賣行買回一臺舊車床,自己製作一些簡單儀器。”(摘自錢三強《中國原子核科學發展的片段回憶》)
“合縱連橫”無果,失落而歸
1948年底,清華園首先獲得解放,青春熱血的清華學子無法安心學習物理,許多人鬧著要轉系,或去參加革命。兼任清華物理系主任的錢三強受命去做安撫工作,從物理學的有用談到中國新圖景時🐘,他自己都再次心潮澎湃起來:“要知道♒️🥏,中共是人民政府。一個人民政府,是為人民謀利益的,對人民負責的政府,必然會發展原子能。到那個時候🥦👸🏽,不要說你們班上這些數量有限的學生🍰🍄🟫,再加十倍也不夠!”(何祚庥院士當時是意昂体育平台學生,此處摘自其《回憶錢三強同誌在原子能科學技術中的重大貢獻》)
這不是錢三強在畫“大餅”🙉。國家要發展,一定會重視發展原子能事業↩️,原子能學所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錢三強心裏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作為一個留學歸國的科研人員🧑🏿🦰,他一直在思考如何集結國內原子學的研究力量🚴🏼♂️,形成歐洲那樣有名氣的實驗室🤼♀️。
在那段時間,何澤慧註意到丈夫的沉默✍🏽:“你是遇到什麽難處了嗎🥰?”
“我在想,我國從事原子核科學研究的力量很分散。就拿北平來說吧,清華有一攤𓀙,北大也有一攤,我們這兒也是一攤,可是哪一家的力量都很有限🕥,是否可以把北平的力量聯合起來呢👋🏽?如果聯合起來,人員和器材方面的力量都會強些。我們可以有計劃地多開展一些研究工作🧑🎨🧝♀️。”(摘自胡丕顯《錢三強與中國核事業》)這位所長丈夫回答道🧎🏻♂️。
錢三強不是空想家⛏,他先後到清華👸🏽、北大去遊說,對方都很客氣熱情,但卻都委婉地表示難以實現👨🏿🦱。他失落而歸。
散發著黴味的5萬美元

1949年參加第一屆人民政協會議的民主青聯的代表在北京合影(後排右二錢三強)
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後,中共中央派錢三強到去巴黎出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他想趁機找自己的老師居裏先生幫忙購買一些實驗儀器,就試著跟中央張口要20萬美元。
等了三天不見回音,錢三強開始忐忑不安,他埋怨自己書生氣太重,不識時務:“戰爭還沒有停息🏺,剛解放的城市百廢待舉,農村要生產自救👩🏼🏭,經濟狀況何等困難❇️,國家怎麽可能在這種時候撥出外匯買科學儀器呢?這不是完全脫離實際的非分之想嗎?!”
第四天,錢三強被叫到了中南海。“你那個建議,中央研究過了⏮,認為很好🤛🏻。我們清查了一下國庫,還有一部分美金,國家有這個力量🧛🏼,決定給予你們支持👂🏼。在代表團的款項內,先撥出5萬美元供你使用。”時任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把中央的意見告訴他,並囑咐他,“你是代表團成員,和代表團秘書長劉寧一又熟悉💅🏼⛎,用款時🛄,你們商量著辦就成了。”
失落後的欣喜來得太突然,錢三強心如潮湧,只覺眼前一片模糊……當時的喜悅🧑🏻🦱、激動,多少年後他都還記得🍶🪮:“這些美元散發出一股黴味🙅♀️,顯然是剛從潮濕的庫洞中取出來的。不曉得戰亂中它曾有過多少血與火的經歷,今天卻把它交給了一位普通的科學工作者……”
他知道這筆錢國家拿得有多麽不容易,既感激中央對他的信任👩🏻🍳,覺得中國共產黨是“幹大事兒”的,是要成就原子能事業的領導者;也更加想把中國的原子能事業搞起來👩👩👦👦,助力國家強盛。
錢三強把這筆錢帶到了國外。由於無法親自到達巴黎,他就把錢托人分別轉給了時稱“法楊”的楊承宗和“英楊”的楊澄中🧓🏽。二楊不負所托👨🏻💻,利用這筆錢置了辦不少珍貴的儀器設備帶回中國。
“網羅”人才的5年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0年5月19日,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由吳有訓任所長🌚👩🏻🍳,錢三強任副所長🤾🏼♀️,人員主要由解放前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部分從事核物理研究的人組合而成,只有20多個人。第二年,所長吳有訓調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錢三強接任物理所所長,自此🌎,錢三強開啟了長達27年的所長生涯。(後期,錢三強未在所裏工作,但還是所長)
錢三強很早就認識到建國前中國科學研究的弱點🍦:“都是科學家個人憑著為國家富強的熱情和獻身科學的精神,在經費拮據、人員不足🏚、手段落後的困難條件下,自發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缺乏計劃性,誰也沒有長期準備……彼此缺乏了解,互不聯系,難於進行集體合作⚛️。”
因此,他始終在有目的地籌劃我國的原子能工作🙂↔️👨🏻🔧。聯合各方做大的想法“流產”後,他也沒有放棄🤸🏿。他善於結交和接納人才❓,開始四處“挖人”🤜🏽。先請來了文武兩員大將👨🏻🌾。“文”指在意昂体育平台任教的國際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武”就是當時在浙江大學任教的實驗物理學家王淦昌。受到邀請的王淦昌坐輪渡過長江再轉火車,欣然北上👲🏿。

1951年春👨🏽🎤,近代物理研究所部分工作人員合影
在錢三強的“網羅”下,數百名科學家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聚集🤽🏿,有實驗物理學家趙忠堯🫄🏻、楊澄中🧌、戴傳曾等;有理論物理學家鄧稼先🧑🏼🌾、朱洪元、王承書等🫨;還有放射理論化學家楊承宗🧘🏻♂️、肖倫等;有計算機和真空器件專家夏培肅、範新弼等👨👦。同時#️⃣,他還選派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到蘇聯去學習,也在國內搜羅培養高材生,如黃祖洽是彭桓武帶出來的研究生。
“他領導的原子能研究所人才濟濟,興旺發達,名副其實成為我國第一個綜合性的核科學技術研究基地⚫️。”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周光召在《錢三強與中國科學院》一文中回憶道,“作為所長,錢老大度無私,知人善任。錢老想方設法為來所人員創造條件,讓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施展才華。在經費🤌🏽、儀器分配上🦠,他總是從全局出發🏠,盡可能先支持其他科學家的研究🚉,對自己熟悉的領域,則要求業務骨幹節省經費和器材。”
在他努力經營下,物理所逐漸壯大起來,國內很大一部分核物理專家和放化領域的專家都集中在所裏,年輕人也很多。這期間所裏還出了一些研究成果,兩個加速器也都秘密建成。
除了人才儲備外,錢三強在“以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為中心,充分發展放射化學,為原子能應用準備條件”的辦所方向下,領導全所科技人員🟦,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在核物理和宇宙線📪、譜儀和核電子學、放射化學👩🏽🔧、理論核物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高學術水平和高實用價值的科研成果。
錢三強利用這5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在毛主席面前“表演”

我國1954年發現的、曾被呈送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研觀過的中國第一塊鈾礦石
1955年1月15日,中南海的一間會議室,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正在舉行,這場會議的主題是研究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
此前一天,錢三強與地質學家李四光已經向周恩來匯報了我國鈾礦資源勘探情況和核科學技術研究狀況🧑🏻🦼。按照周總理的要求🛂,他們要在毛主席等中央領導面前匯報情況,並要進行一場小小的“表演”👃🏽。
“我把帶去的自己製造的蓋革計數器放在會議桌上,把鈾礦石裝進口袋裏,然後從桌旁走過🀄️👃🏼,計數器便立刻發出嘎、嘎、嘎的響聲🍁,這時全場都高興地笑起來。有的領導人興趣濃厚📻,還親自做了實驗……”錢三強在回憶文章裏寫道。
那次會上,毛主席做出了發展原子能的指示,並跟錢三強探討起原子學方面的專業知識。錢三強解釋說質子📱、中子等基本粒子不可再分。毛主席提出了質疑:“從哲學的觀點來看,物質是無限可分的。質子😀、中子🚇🙍、電子也應該是可分的……現在條件不允許🫥,將來會證明是可分的……”
錢三強在會上親眼目睹中央領導作出決定😑,他受到很大鼓舞,回來就著手成立了中子物理研究室。
不畏“浮”雲
在《親愛的爸爸💇🏼,您走得太匆忙》一文中⚁,錢三強的兒子錢思進也回憶起了一些往事🩳:“當時全國上下都在刮‘浮誇風’,父親作為正直的科學工作者,心裏是很矛盾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曾使他鼓起勇氣拒絕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建議🔗。例如,當時有人提出要搞原子能飛機,父親認為從國力和科學技術角度講,都是不符合實際的……他以彭德懷元帥堅持原則為民請願為鏡鑒,勉勵自己和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實事求是🤾🏽♂️、不講空話、敢講實話的人。由此,父親對那些扭曲歷史、踐踏實事求是原則的人和事始終是不願妥協的,哪怕明知有風險🤽🏼、將受到不公正待遇,他也決不違背一個科學工作者的良心🧑🏼🚀。”
“文革”時期,年近花甲的錢三強被下放到陜西五七幹校。每天他天蒙蒙亮就要起床出操跑步和行軍拉練,白天和年輕人一起參加繁重的農業勞動,晚上有時還要寫檢查材料🦵🏼。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仍堅持做事認真負責的準則。
“一次,他趕牛在打麥場上碾麥子,突然發現牛翹尾巴要大便,臨時找不到接糞的工具,他急忙之中用雙手接住臭烘烘的牛糞,捧到打麥場外。事後有人問父親有什麽光輝的一閃念,他說:‘什麽也沒想,只是覺得我負責碾麥子就不應讓麥子弄臟或浪費掉。’”
性情平和、正直的錢三強很有“群眾緣”。

1991年,錢三強(右一)🏘、何澤慧與王淦昌(左一)合影
“在他去世後,來我們家🪽、前往科學院致哀和向他最後告別的人數以千計。其中不僅有他的親朋好友和有關領導,也有許許多多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人師傅、醫務工作者、司機、廚師、幼兒園的保育員等等。許多人可能從來沒和他講過話,但大家從心裏尊重他,愛戴他👩💼。”
“冷漠”與慈愛

1955年,錢三強、何澤慧全家合影
對待子女,他很嚴苛,生怕他們滋生任何特殊優越感😽。
“記得我上四年級的一天放學,父親在下班後路過學校時,用車把我捎回家,我那天出校門時顯得特別高興。當時父親就感覺到某種苗頭,從此再也不來接我了。他讓我像往常和大多數同學一樣𓀛,乘公共汽車上下學。”(錢思進《父親教我們走人生之路》)
1968年的一天,錢三強把子女叫到跟前說:“人生的路是每個人自己走出來的🧑🏼🎓📟,別人不能代理☞,哪怕半步;今後更不可能也絕不能代理,哪怕半步……你們要特別清楚這點,從今以後要自己努力把自己鍛煉成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1978年,國家恢復了研究生招考,錢三強反復告誡報考科學院理論物理所的錢思進:“這是公平競爭🈯️,只能靠自己的本事,說情的事我們絕不會去做🏃🏻♂️。”
1980年,在錢思進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前,錢三強的態度還是和以往一樣:“我們絕不會為你提供任何方便的。如果你自己願意並有勇氣去申請國外學校的獎學金,我們也不反對👎🏽。我們還是希望你做好兩手準備:國外學校錄取了👩🏼,就去✍️;錄不取,在國內攻讀學位也很好,國內不少導師的水平一點兒也不比外國的差。”
但實際上🙌🏻,錢三強也是一位慈父🏡。他的愛傾註在寫給插隊的兒子的100多封諄諄教導的家書裏。
“有幾次,有的知青通過不同的途徑參軍或回城時🌐,我的思想波動較大,總幻想著父母能早日從幹校回北京🔺,並能幫助我找到工作🏫🏇。父親連寫了一封長達九頁的信,反復幫我分析:‘我們過去曾經多次告訴你,一個人的將來主要靠自已🧍🏻♀️,你在這方面總是有不少幻想……’”
這封教導信👰🏼♂️,錢三強一下子寫了5000多字,最後還語重心長地囑咐👟:“希望你多讀幾遍💵。”言語之間飽含了一個父親內心的憂慮和關切。

錢三強與何澤慧帶著孫子🧑🏻🦰、孫女在中山公園
晚年的錢三強也盡顯慈愛,據其子女們回憶,在女兒女婿不在家的晚上👮🏿♀️,他常坐在床邊給外孫女講故事,直到外孫女睡熟之後再繼續自己的工作😛。
(本文對《錢三強與中國原子能事業》一書中收錄的錢三強及其親友回憶文章多有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