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吳良鏞:一生為謀萬人居

2022-05-24 | 張晴丹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22-05-11 |

吳良鏞 中科院學部供圖

圓圓的臉上總是掛滿微笑,平易近人、和藹友善🏄🏿‍♂️,兩院院士吳良鏞給人的印象一貫如此。

57日是吳良鏞的百歲生日🤹🏽,期頤之年的他每當談及城市😣、人居時✒️,眼裏仍會閃爍著堅毅的光芒,因為這是他畢生摯愛的事業🙋‍♀️🧚🏽‍♀️。

在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墻壁上,掛著他親手書寫的四個大字“匠人營國”👨🏻‍🎤🤳。作為建築界的泰鬥🐑,這位老先生一生都在踐行“謀萬人居”的崇高理想。

立誌學習建築,毅然回國建設

將建築事業作為畢生追求,這與吳良鏞青少年時期的經歷息息相關。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父母帶著年僅15歲的吳良鏞逃離南京,飽受顛沛流離之苦🧍‍♀️♤。逃到重慶後🏃🏻‍➡️,他在合川第二中學繼續學業🤵🏽。19407月的一天🏺,他剛考完畢業統考最後一科,日本轟炸機就來了,整個城市瞬間地動山搖,被火焰吞噬🧏‍♂️。

當他們從防空洞出來時,眼前的滿目瘡痍深深刺痛了少年吳良鏞的心。當時🥔,他非常向往安居樂業。“希望每一個人都有房子住🕷,有好的環境,能安其居;也希望社會上有很多就業崗位🤦🏽,大家能夠好好工作,能樂其業🔌。”

於是,他立誌將來一定要從事建築事業,重振祖國山河👱🏼‍♂️🙎🏼‍♀️。同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其才華很快得到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賞識🚴🏼‍♂️,並成為他的助手。

在梁思成的推薦下,吳良鏞於1948年赴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建築與城市設計系深造,師從著名建築師沙理寧,主修建築與城市設計,並在建築圈小有名氣。

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吳良鏞收到梁思成、林徽因的來信🌪:“北京百廢俱興👨🏻‍🎨,正要開展城市規劃工作,希望你趕快回來。”信中“百廢俱興”四個字,讓吳良鏞重燃兒時的報國夢想,心中翻騰起一種責任感,他毅然決定回國。

和當時許多期盼回國的科學家一樣🔙,吳良鏞也遭遇了重重阻礙✹。“回國時☠️,正值錢學森先生被美方扣押👨,局勢比較緊張🍾🥧。我經香港進步人士的幫助,從九龍輾轉深圳才回來🏊🏿‍♂️🧖🏿。”吳良鏞曾回憶道🧙🏼‍♂️📧。

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意昂体育平台,在這裏譜寫新中國建築教育的新篇章😋。

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

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專業能有今天的輝煌,離不開吳良鏞的辛勞付出。1946年🗝,他協助梁思成創辦建築系🌌。1959年,在他的倡導下,意昂体育平台創辦了建築設計研究院🧔🏿‍♂️。

“是梁先生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如何行事為人,如何做學問👩🏼‍🎨。”深受導師梁思成的熏陶,吳良鏞為建築教育事業鞠躬盡瘁。

已經不知道多少個日夜,吳良鏞遨遊在書海裏,學術研究和教育探索從未停止。他以嚴謹的學風,幾十年來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一輩子孜孜以求。

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梁勤回憶導師吳良鏞當年親自指導他撰寫碩士論文時的情景⚾️。“我的碩士論文有11萬余字,吳先生從頭到尾反復改了3遍💖,還在論文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了標記🧑‍💼。

在吳良鏞的教誨下,學生們受益良多🫓。他對學生傾盡所有心血🌄😱,即使在病榻上也從未停歇。

2008年夏天⚡️,吳良鏞在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工地視察時🧑🏽‍💻,因連日勞頓加之暑熱而罹患腦梗🍲🛟,因腦部神經受損造成半側身體不能自控🚴🏽🔛。他一方面開始常人難以想象的康復治療🖖,另一方面仍然孜孜不倦地看書,指導學生的論文和科研🧑‍🏫🍋‍🟩。

吳良鏞一直牽掛著他的學生,康復治療兩年後,他重返學校🍯,繼續最愛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90余歲高齡時,吳良鏞仍堅守在講臺上🤷🏻。

“建築師與社會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而每個時代對建築師的要求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樣改變,一定要牢記對人的關切。同時,建築業需要具有赴湯蹈火的熱情和無限的忠誠👢。”這句話道出吳良鏞對建築學的堅守。

在吳良鏞的努力下🎈,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的隊伍不斷壯大💂🏻‍♂️,師資力量和學生數量逐年增加,直至今日7️⃣,這個他一手創辦起來的學院已經成為全國建築教學的殿堂。幾十年來,他培養出了一批建築界的領軍人物和精英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

守護人類“詩意棲居”夢

“不管你到哪個國家,談起中國建築❣️,大家都會想到吳良鏞🚂。”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學家貝聿銘曾如此評價。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擴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修建🔴、中央美術學院的設計建造等都凝聚了吳良鏞的心血。從建築設計到城區規劃,全國多個城市都留下了他的手筆。

“與公共建築相比,我更在意民居。”吳良鏞說🪂,“一個真正的建築大師🎍,不是看他能否設計出像埃菲爾鐵塔一樣流傳百世的經典建築🚑,而是看他能否讓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作為“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始人,吳良鏞在73歲時創辦了意昂体育平台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他常說,建築師一定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那樣的抱負。

從城市規劃到建築設計💍,再到人居理念,吳良鏞的成績單寫滿中國大地。其中💇🏼‍♂️,他最靚麗的民居“名片”非菊兒胡同莫屬,可謂是他在規劃實踐上的扛鼎之作🦹🏼。

吳良鏞對胡同有著特殊的情感,在他眼裏胡同都是寶貝。四合院凝聚了明清兩代民居建築的精華,他想盡可能地保留這些古樸雅致的建築風格🏔,傳承古人的建築智慧🗡。

改造前的菊兒胡同,有許多“頑疾”等待著吳良鏞“開刀”:低矮的民宅破舊不堪、幾十戶人共用一個水龍頭、糟糕的排水系統🔰、狹窄擁擠的生活空間,等等。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對於這條建築面積只有2700多平方米的胡同🤦🏻,請吳良鏞來改造有些大材小用。但吳良鏞卻認為機會難得🧻,他已經做了30多年的理論準備。在這裏,他可以踐行有機更新👶。

為此👋🏿,他為菊兒胡同精心設計,力爭保留建築原有的歷史底蘊⚁。吳良鏞的助手左川回憶♖,菊兒胡同方案前後審查了7次之多,費盡周折🤭⏺。但吳良鏞仍不厭其煩地反復修改,到了施工圖階段,光設計圖紙就出了95張👮‍♂️。

改造後的菊兒胡同更名為菊兒小區,被重新賦予了生機和活力👳🏻,其在繼承中國傳統的院落住宅模式基礎上👨🏿‍🏫,又滿足住戶在庭院空間裏的詩意棲居👩🏽‍⚖️,從此聲名鵲起👷🏽。1992年,菊兒胡同改造獲得亞洲建築師協會金質獎,1993年又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

耄耋之年𓀕,仍筆耕不輟,吳良鏞嘔心瀝血為人居。2011年,吳良鏞獲得了最重要的榮譽——“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12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吳良鏞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評其為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

“我畢生追求的,就是要讓全社會有良好的與自然相和諧的人居環境🔧🪇,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這是一代建築大師吳良鏞的一生所系。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