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淹👮🏿♂️,194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氣象系🤸🏿🙍🏻♀️,原北京氣象學院教授,新中國第一批氣象預報員,曾為開國大典做過天氣預報。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炮火響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無數有誌青年滿懷激情🙇🏼♀️,奔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延安。當時的延安就像是一座革命的燈塔,點亮了億萬人民的希望。其中有一位身患殘疾的青年也加入了其中🏋🏿♀️,他說:“就是爬🔫,也要爬到延安去”🫃。他只身一人輾轉搭車、坐船、步行⛹🏻♀️,途徑千余裏🦝,歷時三個多月,終於到達延安,成為最早投奔延安參加革命的留美歸國科學家。他就是高士其👩🏽🏫,中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曾在一首《不...
畢業將近7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仍然記得母校的樣子。泥築的圍墻👨🏽🚒,鐵皮的屋頂𓀆,還有校門上黑底白字的招牌——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2024年1月17日是西南聯大意昂蔡美茹老師100歲的生日,蔡老師的父親是西南聯大歷史系教授蔡維藩先生,她的先生是中國現代管理學的開拓者之一、南開大學管理學科的代表人物陳炳富先生(1920—2010),陳炳富先生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大經濟系。西南聯大時期的蔡美茹💇🏽♂️、陳炳富蔡美茹、陳炳富,張濤(外文系)、蕭淑芳(師範學院)一起結婚時的照片👴🏽。四人在聯大相識相知相伴……在南大又一直是近鄰……附👨🏻🦳:南開大學檔案館一行拜訪蔡美...
這些年對西南聯大的研究出了不少佳作🚗。光是影視作品就有2018年的紀錄片《西南聯大》🫰,如今的電影《九零後》🌊🫴🏿。不過,這些作品大多從學子成才的角度去探究,沒有把西南聯大放進一個時代,一段歷史裏🎎,更沒有把西南聯大作為一種獨特的組織,從組織建製的角度去研究🤷🏻♂️。今天筆者想從西南聯大三位領導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的角度,和讀者朋友一起去看看西南聯大的“聯”與“大”🍋🟩,這是西南聯大的另一面2️⃣。1938年4月,梅貽琦(前排左五...
西南聯大外文系意昂蔣愷因病於2021年10月31日在北京301醫院去世🤲🏿🏄🏼♂️,享年97歲。蔣愷🏵,1924年出生於雲南省鶴慶縣,1945年考入西南聯大文學院↖️,後在北大西語系學習。1949年3月參加革命,參加了解放廣州和海南島的戰役。1950年10月23日入朝作戰,參與朝鮮戰場上戰俘管理工作。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在西藏軍區⚪️、成都軍區和總政治部聯絡部工作。1985年離休。按蔣愷意昂的遺願,他的遺體捐贈給協和醫科大學,後事從簡。在北京301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