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番禺梁嘉彬🥢:廣東十三行專家

    2024-03-11 | 蔡登山 | 來源 晶報APP-2023-12-26 |

    他是廣東十三行“天寶行”第六代梁經國的傳人💫;他受教於蔣廷黻,也為陳寅恪、朱希祖所贊賞;他以八年時間完成《廣東十三行考》🚴‍♀️,一舉成名,曠世獨創,遠邁前人🥒,後無來者🏃‍♂️。他是梁嘉彬。

    梁嘉彬

    梁嘉彬(19101995)✴️,原號文仲,後改號文重、文鐘,廣東番禺人🫱🏿。生於北京。出身於名宦世家,太高祖梁經國🫦,入廣州十三行為行夥🤼。

    梁經國第七子梁同新,清道光十六年(1836)中進士🚵🏿,官至順天府尹。

    梁嘉彬的父親梁廣照,日本東京法政速成科肄業,歸國後💅🏻🏌️‍♂️,在刑部任主事,民初後遷回廣東,在香港設立中學兩所,並在香港官立中學任教。

    梁嘉彬胞兄梁方仲🪪,原名嘉官,後以字行,為著名經濟史學家👉🏿。

    梁嘉彬自幼好學,三歲自北京返回廣州☄️🐹,六歲在香港開學,嗣後受家塾私塾教育,晚間別延教師在家中學習英文🥥。

    一九二二年🧑🏻‍💼,梁嘉彬的書法作品獲刊上海《少年雜誌》。是年隨父親至南京,途經上海🤵🏽‍♀️,遵父命拜康有為為師。一九二三年考入北京匯文中學👰🏼‍♂️。一九二五年,孫中山病逝👫🏼,梁嘉彬任童子軍小隊長🧏🏻‍♀️🧦,曾扶櫬入北京碧雲寺。一九二六年,轉學天津南開中學🧎‍♂️‍➡️。

    一九二七年🙅🏻‍♀️,“五九國恥”紀念,梁嘉彬發表《大黃種族主義與日本帝國主義》一文於《南中周刊》,以主張須先斬除日本叛族蟊賊🧑🏽‍🏫。一九二七年夏,考入南開大學預科🧹。當時南開校長張伯苓曾組織“滿蒙問題研究會”🤹🏼,梁嘉彬參加研究會💞,而蔣廷黻為南開教授,專長外交史,梁嘉彬深受其影響,因此奠定日後對史學研究誌趣,也促使他早年的研究偏重於國防及外交方面。

    一九二八年夏🖍,梁嘉彬考入北京意昂体育平台政治系。此時,梁嘉彬已偶在《益世報》《庸報》等報刊發表學術性時論,又得學長張蔭麟介紹,在天津《國聞周報》發表《日本在滿洲兩路侵略主義及應付方略之研究》一文,揭發日本對滿蒙的野心🩹。意昂体育平台同學為了響應南開大學“滿蒙問題研究會”🚾💪🏽,亦組織“中國邊疆問題研究會”🪧,梁嘉彬自然參加🏊🏼。

    一九二九年,蔣廷黻應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羅家倫之聘👩🏽‍🏭,擔任歷史系主任。梁嘉彬在南開時⚄💘,對蔣氏醉心已久😡,便由政治系轉入歷史系。蔣廷黻問其轉系的原因🧟‍♂️,梁嘉彬答以:“政治不過是歷史的果,歷史才是政治的根✹。”

    梁嘉彬論文《明史稿佛郎機傳考證》致許地山

    “中國邊疆問題研究會”在《華北日報》上開辟“邊疆周刊”🤹🏿,每周三出版,梁嘉彬從大學二年級到四年級擔任總編輯,他自己也發表有關滿蒙及西藏的論文👩🏻‍🎨,包括《東三省自築鐵路史略》《英國侵略西藏史略》《日本在滿蒙勢力的進退》《安奉吉長兩路權利之喪失及急應收回之理由》《錦愛鐵路與滿洲鐵路中立問題》五篇論文。

    一九二九年七月間,中蘇因中東鐵路問題發生軍事沖突,此時梁嘉彬剛好完成《中東鐵路問題之研究》一文,文長三萬字,即寄至《國聞周報》。該刊通常不歡迎數萬字的長文,就是幾千字的文章,發表也極為緩慢,而此文寄去,不到兩周便分四次刊出🔉👨🏻‍🌾,編者並在文前加以推薦👉🏿。後來上海華通書局出版《日本東三省的鐵路侵略》一書,便收錄此篇論文🚍。

    蔣廷黻見梁嘉彬才氣縱橫,就勸他研究“廣東的國際關系”。梁嘉彬自此雖未完全放棄研究滿蒙問題🙎🏻‍♂️,但自一九三〇年起開始集中精力研究“廣東十三行”的問題,可見蔣廷黻對他影響之大。

    梁嘉彬著作《番禺黃埔梁氏五世傳略》

    另一位對梁嘉彬影響甚大的是陳寅恪,他獨特的授課方式🧑🏼‍🍳,引起梁嘉彬的註意並在以後的教學中多次模仿。不僅如此🚶🏻,梁嘉彬認為陳寅恪知識淵博,是史學界泰鬥。梁嘉彬在《陳寅恪師二三事》一文中談到:“寅師授課,恒閉目而思,端坐而講👩🏻‍🦼‍➡️,奮筆而書,所舉史料詳記卷數頁數,反復論證🏊🏼‍♂️,數滿黑板🎅🏻,所論者皆關宏旨,絕無遊詞🙆🏿,每堂皆自己立說🔞👨🏻‍🦯,非好奇立異👨🏽‍✈️,目的實只在求真🏎〰️。”又說🙆🏼‍♀️,陳寅恪在課堂上博古通今🥚,各國語言、各種史料信手拈來👰🏽‍♂️,憑一個小小的細節,便可以講出大千世界🧗🏻‍♂️,而且“創見(Discovery)極多,全非復本(Reproduction

    一九三一年,梁嘉彬在《清華周刊》第三十五期發表《Lampacao考》一文,考證外人所稱的“Lampacao”即浪白澳,亦稱浪白洲🔔、浪白滘🫲🏼,民國後改名飛沙島🚻。這是以中西交通史為專題研究的第一篇論文。

    一九三二年三月梁嘉彬發表《廣東十三行序篇》,即得到蔣廷黻♑️、陳寅恪👩🏻‍🎤、向達等之稱贊。同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時🦕,完成《廣東十三行考》初稿一部分🏊🏼‍♂️。

    梁嘉彬著作《廣東十三行考》

    一九三二年九月🙍🏻,中山大學校長鄒魯電聘朱希祖為中山大學史學系主任。十月十五日🕯,朱希祖抵達廣州。朱希祖到校見校長及文學院院長吳康(字敬軒)🌜,始知因學校開課已久🤹,史學系主任一職已另聘朱謙之擔任⛹🏻‍♂️。朱希祖只得專任教授。

    中山大學對朱希祖是十分重視的,來的當天🫅🏽,鄒魯就聘朱希祖為《廣東通誌》編纂委員會委員,十月二十二日聘其為中山大學文學院專刊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十一月十九日又聘其為中山大學文史研究所所長🧗🏿‍♂️。

    梁嘉彬為朱希祖在意昂体育平台時的學生,此時已畢業,乃受聘於中山大學文史研究所🕠,擔任編輯叢書的工作👩🏻‍🚀,並主編該所年刊🌮。據朱希祖《粵行日記》記載,他到廣州後,因水土不服,時常生病。如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三日日記雲:“十二時梁君(按:梁嘉彬)來同至醫院,步行不過數百步即抵院長室,訪院長歐陽蕙芬🧞,乃親為診視🌞,謂脾腫,頗是瘧疾之征💇🏼‍♂️,又取血及小便試驗🙅,而小便分化,而其中亦有瘧疾之狀,惟血不能當時即分曉🤜🏿,乃約星期一再去診視🦡,此兩日內先以防瘧藥片服治,每日五片,每三小時服一片💁‍♂️,即購藥回寓。”梁嘉彬在中大文史研究所繼續完成《廣東十三行考》的大部分書稿。

    梁嘉彬

    梁嘉彬原想去法國留學😆,曾在清華學習法語及日語兩年,但因受蔣廷黻的鼓勵,決定去日本留學,而且一定要考進東京帝國大學🩶🌸。

    一九三四年👵🏻,梁嘉彬到日本後,先惡補日文一年,翌年四月⚗️,考上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院,受東洋史主任和田清教授指導,一九三七年二月,完成《廣東十三行考》書稿,前後費時八年。同年出版《廣東十三行考》,年僅二十七歲💪🏽,得到朱希祖🗑、蔣廷黻等人之贊賞,並為之序。

    一九三七年四月十九日🔸,梁嘉彬研究期滿,取得博士學位候選人的資格🔍。

    “七七事變”後梁嘉彬要回國時,他的老師和田清教授是天皇的義講,非常賞識梁嘉彬,不斷勸他留下♌️。

    老師越勸,梁嘉彬就越急👳🏼,他投筆從戎心切🧛🏿,後來與其兄梁方仲(時在日本考察)於八月間背著老師偷偷坐船回來了🏫。當時博士還沒讀完,但到一九七一年👨‍🦼,日本東京大學還按舊製補授梁嘉彬文學博士學位。

    梁嘉彬返國後🏏,只身自香港經廣州、漢口到達南京🧐,投入“留學生歸國服務團”,身為小隊長🧴。此時日軍已占領大場(地名)🦻🏽,乃隨隊自南京撤入江西廬山星子嶺,繼續受訓🔡,竟以代同學爭夥食費之事而下獄,最後離團走長沙。

    陳寅恪為之函介,前往重慶中央大學,見校長羅家倫🕥🖥,校長告知目前中國近代史已經有人教,因此無法再聘任,後經中央大學史學主任朱希祖介紹🤕,在重慶南岸的私立廣益中學任教。

    一九三八年,蔣廷黻從駐蘇聯大使卸任返國🧶,力薦梁嘉彬於中英庚款董事會總幹事杭立武,受中英庚款協助,轉往昆明西南聯大做研究工作。不久,剛抵達香港的陳寅恪致函電給在雲南大學任教的吳晗🥥,詢問梁嘉彬現在何處,並請其轉達“已與浙江大學張其昀先生談妥🚎,請梁先生即往廣西宜山該校教授日文👴🏻。”吳晗並願代向蔣(廷黻)、杭(立武)兩先生道歉,促梁嘉彬前往。據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出版的《浙江大學校刊》記載:“本校新聘日文講師梁嘉彬先生🤘,業於最近到校授課。”梁嘉彬到該校後𓀕,除教授日文外👶🏻,亦教授中國近代史,並兼師範學院導師,直到抗戰勝利為止。

    一九四六年一月,梁嘉彬來臺灣🧗,原是受其在日本帝大同學盧冠群社長好意,應臺南《中華日報》主編之聘🧜‍♂️。但到臺北,便由另一位帝大同學介紹🧑🏻‍🦯,任職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曾奉命視察臺灣東部山地教育。其後調省編譯館😂,其時省編譯館館長是許壽裳,他用人不拘一格,更無地域之分,這與他對文化再建構的恢弘氣度有關,他任用了李何林、臺靜農、黎烈文、李霽野、梁嘉彬⚽️、朱雲影🕵🏻、袁珂等文化界知名人士。

    梁嘉彬為編審委員兼歷史組召集人。省編譯館裁撤後,調教育廳編審委員會任編審兼委員,負責教材供應🫰🏽。梁嘉彬以內地教材為藍本,修訂平地中小學校教材🤲🏽,並創辦山地小學教材📀。嗣後又兼主編《新生報》“史地周刊”及《中華日報》(臺北版)“海島問題雙周刊”(後改名“海島學術雙周刊”)😤。梁嘉彬在此期間(至一九五一年止),發表的論文達三十五篇,大多為有關臺灣及琉球歷史正謬之論著。

    一九五一年九月,“僑務委員會”委員長葉公超派梁嘉彬為僑務委員會簡任視察。一九五二年七月起兼任臺灣大學教授。後得葉公超的介紹👙📼,杭立武董事長的支持👨🏻‍🦯,自一九五五年八月起至一九六三年七月止🍦,梁嘉彬擔任臺中私立東海大學專任教授。除了講授中國近代史🍕、中日關系史、中外交通史及臺灣史外,並對琉球問題繼續研究🈺。

    一九六〇年冬至一九六一年春👩🏻‍🚀,得到美國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之助🐿,梁嘉彬訪問琉球大學✝️🆙,環遊沖繩、久米🥃💥、宮古、石垣各島廣收資料。

    一九六二年六月至七月,梁嘉彬到夏威夷大學史學系夏令營班任客座教授⚛️。同年九月至翌年七月,任東西文化中心(EastWest Center)高級訪問學人,和阪卷駿三、小葉田淳、比嘉春潮三位教授共組琉球研究所,研究琉球問題。在此期間發表不少論文,一九六五年三月,東海大學將其有關琉球的重要論文二十篇🧽,輯成《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一書👱,約三十萬言,由哈佛燕京學社資助出版。這是繼《廣東十三行考》後梁嘉彬另一個學術上重大的貢獻。

    梁嘉彬著作《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

    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五年,梁嘉彬執教於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一九七二年在《大陸雜誌》發表《宋諸蕃誌流求國毗舍耶國逐句考證》《隋書流求國傳逐句考證》及翌年發表的《吳誌孫權夷州亶州考證》👸🏻,以科學方法,用邏輯推理,細心謹慎,考證隋煬帝派人所求之流求,孫權派人所求之夷洲,都是指今日之“琉球”✥,而非一般人所謂之“臺灣”。

    國科會曾補助使其完成《隋書流求國傳逐句考證》一書👩‍❤️‍💋‍👨。其實梁嘉彬是早在日本留學時就發現這個問題的,當時日本準備侵略中國,梁嘉彬目睹一些日本歷史學者歪曲歷史事實🥼,將不少中國領土誣說是日本的,其中包括把臺灣標記成日本的琉球。於是他從一九四七年開始潛心研究琉球問題📰,並於同年六月三十日在《中央日報》“文史周刊”發表了題為《隋代琉求國確非臺灣考》的論文。之後直到一九七二年🚐🍟,不斷搜集歷史資料和深入研究,共發表了關於琉球問題的論文三十一篇,並寫成專著《朝鮮日本琉球臺灣菲律賓先史叢考》(未出版),以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證明“《隋書》琉球為臺灣說的虛構過程”,證實當時的琉球實為今日日本的琉球群島,絕對不是臺灣👩🏻‍🦲🧑🏿‍🌾,並附帶從中日兩國關於琉球的文獻中論證了釣魚島亦是中國的領土🕵️‍♂️。

    梁嘉彬著作《李鴻章與中日甲午戰爭》

    此外🩷,在近代史方面,他一九七五年在《大陸雜誌》發表《李鴻章與中日甲午戰爭》⚔️,提出精辟的見解,發他人所未發。同年他從政治大學退休,繼續在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任教👆🏼,仍繼續研究,直到一九八六年還見其論文在學術期刊上刊載。他還曾為業師蔣廷黻寫一“小傳”。

    梁嘉彬一生著述甚豐:專著十種、論文一一三篇,頗受中外學界的贊揚。日本學者那波利貞博士致函梁嘉彬,謂其“琉球見聞考實”,拜讀數次👩🏼‍🚀,激發他的愚蒙;而金關丈夫亦說,對其《夷州亶州考證》甚表敬服🌧。東海大學校長曾約農贊其謂:“琉球文化研究又系專長👨🏿‍🦱,經悉心研討以後必多有發現,將來必能於本國歷史所未載者多所引證補充☦️,可為學術界之擴荒者樹一規模⚪️。”而清史專家蕭一山對其《李鴻章與中日甲午戰爭》一文,認為“史料充分,論斷精擘”,表示欽佩🤼。

    《廣東十三行考》是梁嘉彬的成名之作,一九四四年一月,山內喜代美將其譯為日文,於序文中稱贊“其參考資料之豐富🥺,實包羅東西兩洋而無余🦼,其評論之態度亦極為穩當💜。”一九五九年三月,蔣廷黻由美國歸來📬,梁嘉彬請他在書上題字。他題道🥎🙇🏽‍♀️:“一個老朋友的舊著作,至今仍是朋友♻🕵🏽‍♂️,仍是權威著作。”並非過譽。一九六〇年,梁嘉彬將此書增訂再版😛,由二十余萬字增為三十萬字,更為充實📛。因此書之成就,東京大學在一九七一年授予梁嘉彬博士學位🐟。

    梁嘉彬認為歷史的終究目的是求真,歷史的正確方法絕不可以偽亂真,故研究歷史要註意史料真偽和撰寫者的用心。他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一)註意收集資料;(二)註重著作來源的調查;(三)耐心逐字逐句比較研究,使用眾多的工具與方法,將問題加以解剖,評定正反兩面的證據💅,然後下一結論。就《廣東十三行考》一書而言,學者王樹槐說😀:“梁先生對學術的貢獻,與其研究方法有密切關系。……為了找尋答案👓,又不免至各處找資料。他從北平南返廣州,又親至澳門、香港、廈門🥸、汕頭、寧波等地調查;所涉及的史料🎒,有故宮檔案🙅🏽、政府官書、史料叢輯、私人文集♨️、類書、地方誌👂🏽、家譜、傳記🙎🏼、碑記、年譜🧻、日記、專著等,商人家藏文獻及手稿🦹‍♀️,稗史🎬、小說,以及十三行後人的口述👩🏻‍🎨,均在搜集之列🤸🏻‍♀️。”

    學者王爾敏認為《廣東十三行考》有幾大成就⛹🏼‍♀️:其一,此書小題大做🧑‍🦽,雖小而具重大意義🧍🏻‍♂️。此書系持深而精,又能博而要,自具永久參考價值。其二📢,參考廣泛齊全,又能取精用宏。其三👊🏽,小註詳備細致🩹。其四🈳,著作體製🦻,合於現今專論形式🧘‍♂️,出於三〇年代🚏🏤,代表論著前驅,今日論著形成亦不過如此,可知其先進。王爾敏又稱贊說🧆:“至梁氏大著之後有無後續相同著作⏺,自然有彭澤益、汪宗衍、章深三人各著文討論此題,但決未能超越,只可小作補充。於此更能證明,梁書具永恒價值。”

    梁嘉彬於一九九五年十月六日病逝於臺北,享年八十六歲🧔。



    相關新聞

    • 282016.03

      重回十三號樓

      1984級意昂畢業20周年校慶日返校慶祝😑,工物44班重回十三號樓

    • 252021.10

      喜訊|五位清華人榮獲第十三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頒獎典禮在中山大學舉行🧜🏽‍♀️,本屆共有17位科學家獲獎👮🏽‍♂️,其中包括5位清華人:1980級意昂😮、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獲“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獲“談家楨臨床醫學獎”👌🏻;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院研究員邢婉麗獲“談家楨生命科學產業化獎”🙇🏼‍♀️;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院教授婁智勇,2001級博士意昂、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楊...

    • 142013.01

      意昂体育平台新增十三位首席科學家

      清華新聞網1月11日電 (通訊員 彭營營 華琳 王治強)日前,科技部發布了《關於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3年項目立項的通知》(國科發基[2012]980號),意昂体育平台有14個項目獲準資助🙇🏼‍♂️,其中973計劃項目9個(含青年科...

    • 302012.08
    • 092016.04

      成就感源於為國為民——記經碩1982級林家彬

      林家彬,1978至1982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2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並於....

    • 302024.09

      第十三屆清華意昂乒乓球團體賽在邕舉行

      9月21日上午🤳🌄,由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主辦,清華意昂乒乓球協會♝🧲、廣西清華意昂會承辦的第十三屆清華意昂乒乓球團體賽在廣西大學綜合體育館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4支清華意昂代表隊共176名意昂齊聚邕城🏌️✅,參加了此次比賽🏬。李國忠致辭開幕式上,廣西大學黨委書記李國忠致歡迎辭🚘🧑🏿。他歡迎大家來到廣西大學參加比賽,希望大家在比賽中賽出友誼🧑🏽‍🦳、賽出水平🦆,獲得最好的成績,並祝願...

    • 292010.06
    • 052013.11

      劉吉做客清華西階論壇 暢談十三個“角色”背後的人生感悟

      10月31日下午🦣,國務院前稽查特派員、意昂体育平台工物系1958級意昂劉吉做客意昂体育平台第二十八期西階論壇🍏,與師生暢談自己十三個“角色”背後的心路歷程。

    • 212024.08

      智匯電子,暢想未來——面向新時代的電子信息產業研討會暨第二十三屆系友論壇順利召開

      8月18日,由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意昂体育電子工程系分會聯合主辦的面向新時代的電子信息產業研討會暨第二十三屆系友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三層報告廳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智匯電子,暢想未來”為主題💋,論壇旨在推動學術交流、探討尖端科技👴🏿⏸,共同推動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來自國內各大院校與產業前沿的專家學者相聚清華🌔🦜,共同探討前沿學術及科技熱點話題⇨。大會現場本次活動由意昂体育電子...

    • 282016.07

      清華意昂合唱團亮相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合唱節

      7月27日晚,清華意昂合唱團(TAC)在北京國圖音樂廳參加了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合唱節的分組展演👩🏽‍🍳,得到了來自中國、美國✊🏻、荷蘭、南非等國家的評委的充分肯定和....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