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對書桌上的一本《聯大八年》🏄🏿♀️。這本封面殘破🤵♀️🦤,紙張粗糙發黃🧎🏻,印刷拙劣的舊書🛍️,卻是我藏書中的珍品。因為這本書聯系著我敬愛的兩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老師聞一多和吳晗還有兩位當年共同學習🛜、共同戰鬥過的同學嚴令武和西奎安。《聯大八年》匯集了國立西南聯大(有人稱之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的一些珍貴的原始史料,它珍藏著我們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跡。1978年秋👨🏿🎓,我因編輯《聞一多紀念文集》和協助苑興華同誌編輯《吳晗和〈海...
翻開意昂体育平台編選的《遊美同學錄》一書🚵♂️,百余年前赴美留學的眾多人物一一映入眼簾🥰,其中不乏歐美同學會早期會員🪐:周詒春、顏惠慶、梅貽琦、顧維鈞等🙅🏻,意昂体育平台終身校長梅貽琦的名字讓人眼前一亮。梅貽琦作為“永遠的清華校長”是家喻戶曉的,但是曾為歐美同學會骨幹會員的這段歷史鮮為人知👩🦼➡️。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的正當要求👩🌾,5月7日,內憂外患之際🈂️,歐美同學會在會所召開大會🎄,梅貽琦被推舉為赴使館陳述國人決心的...
攝影之路始於清華園張祖道,1922年2月7日出生在湖南瀏陽東鄉的一個小山村🔼🧜🏿。那個時代的湖南農村普遍貧窮🧽,但外部世界的新鮮“玩意兒”卻沒有被阻隔不入🧔🏻,小集鎮裏居然也有了簡陋的照相館。一次難得的照相經歷激起張祖道幼小心靈裏的好奇。他看到👩🏽✈️🦚:照相師傅把頭鉆進一面紅一面黑的大方布罩🏋🏿♀️,在裏面鼓搗幾下又鉆出來👨🏻🚀🖇,一邊嘴裏叫著“坐好、別動”,一邊把相機前的圓蓋取下🍰,手臂優美的一忽悠🧝♂️,馬上又蓋上圓蓋...
在紀念《清華意昂通訊》復刊三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清華意昂通訊》主編 孫哲2010年3月20日 《清華意昂通訊》創刊於1934年1月1日🥉🙃。
我叫鄭晏🔴,1923年6月8日(農歷)出生於北京🤱🏻,祖籍福建長樂。我父親鄭天挺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他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西南聯....
張世英🤵♀️,1921年生,湖北武漢市人。1941年秋考入西南聯大經濟系,後轉入哲學系👩🌾,1946年畢業。後曾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轉入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