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夕陽高歌二十年

2009-05-31 |

——紀念北京老同學合唱團建團二十周年

* 1948電機)

北京老同學合唱團是1980年成立的,當時為了紀念“一二·九”45周年、“一二·一”35周年,何東昌同誌通知要求原西南聯大的各學生進步社團負責人,分頭準備,我參加了這個會。當時有西南聯大、北大、清華、南開、燕京、中法、師大、輔仁、朝陽等200多位四十年代的在京老歌詠隊員們聚在一起,排練了五個月,126日,在人民大會堂的“一二·九”、“一二·一”紀念大會上演出“詩歌聯唱”,從抗戰唱到日本投降,從“一二·一”慘案唱到全國解放,徐應潮的朗誦詞和他的朗頌,像檄文,像控訴,把《松花江上》、《畢業歌》、《救亡進行曲》、《茶館小調》、《跌倒算什麽》、《“一二·一”烈士送葬歌》、《光明贊》等等串集在一起,把人們帶到了三十年代深重的民族災難歲月,帶到了國民黨殘酷統治的黑暗時代,重現當年風華正茂的青年學生把自己的命運、理想與國家興亡緊緊綁在一起。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唱起了“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梁,我們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而對國民黨的迫害、監獄,唱起了“跌倒算什麽……爬起來再前進……生要站著生,死也站著死……”有一位合唱團員的女兒,在人民大會堂看了演出後,給《中國青年報》寫了一篇感想說:“近半年來我媽媽像入了魔似的,每個星期天大清早去練唱,午後一點鐘還不能回家,我們子女不能理解,但當我在人民大會堂看了演出以後,我流淚了,埋怨之情頓時消失了,媽媽是對的,是我們的好媽媽。”這次人民大會堂演出前胡耀邦同誌還專門接見了各校原合唱團的代表。

學長在合唱團建團二十周年會上

當時,北京沒有什麽合唱團,全國也一樣,大學裏沒有歌聲,機關、企業更是靜寂一片。我們是“文革”後最早成立的合唱團之一。那時只有新四軍、八路軍為主的老戰士合唱團,這是部隊“方面軍”,還有文化部老幹部合唱團,主要是延安老解放區的“方面軍”,老同學合唱團則是國民黨統治區的第二條戰線“方面軍”,社會上稱我們謂三老合唱團。1981年三老聯合起來,四百多人曾在人民大會堂為紀念“七一”聯合演出。我們要把三十年代、四十年代青年學生的革命傳統精神用歌詠的形式,傳唱到當前的青年一代中去。我們要在這平靜又不平靜的“水面”上投入一塊石頭,願青年們、老年們都來演唱革命的、健康的、優秀的歌曲,激勵人們前進。於是“老同學”合唱團就在“一二·九”、“一二·一”紀念會後正式成立了,一轉眼就20年了。

20年我們堅持每周排練,演出近200場,演出主要面向大學、中學、小學,也參加社會重大活動,如慶祝國慶,紀念“七一”,紀念毛主席百年誕辰,《百年恩來》,紀念“五四”,“萬人歌唱黃河大合唱”,慶祝香港、澳門回歸,老年人節,紀念人民音樂家張曙,打擊法輪功等等。還去訪問延安聖地專程為慶祝延安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演出《黃河大合唱》,還去無錫參加夕陽紅老年合唱團比賽,等等。記得演出最密集一次是1985年紀念抗日戰爭及反法西斯戰爭勝利40周年,一個半月中,我們在北大、清華、師大、理工大學、化工大學等學校演出15場。那時我們平均年齡55歲,還是身強力壯,大多數尚未退休,而現在絕大多數已經離退休,不但有四十年代的大學生,也吸收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大學生,前後參加人數超過五六百人,不但有北平、天津九個大學的老同學,現已擴大到東北、南方如同濟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暨南大學、南京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嶺南大學、廈門大學、西南師大、武漢大學等五十多個大學的在京老同學。現在經常參加練唱的有200余人,分成一、二、三,三個分團,第三分團平均年齡已經是70多歲了。

一個合唱團能堅持20年,經久不衰,我們有如下體會:

第一,有一個共同的崇高信念,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為我們的第一宗旨。我們中相當多的同誌曾生活在日寇統治的淪陷區,當過亡國奴,也有同誌坐過國民黨的監獄。我們是唱著革命歌曲走上革命道路的,唱著革命歌曲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唱著反蔣歌曲戰勝國民黨反動派,不少同誌曾經是第二條戰線的忠誠戰士,我們65%是共產黨員(多數是解放前地下黨員)。到今年為止,我們已經有41位團員離開了人間,我們活著的,還要唱。

第二,是廣大聽眾的支持——聽眾的強烈反映,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有一次在清華演出,唱到“一二·一”詩歌聯唱,有一些中老年教師流下了眼淚,他們都是在昆明目睹“一二·一”慘案四烈士倒下的人。有一次在北大演出結束,當時社會上正發生代溝之爭,一群學生看完我們演唱後,激動地大聲向我們表示“我們和你們之間沒有代溝”。還有一位同學專門來到後臺,說:“你們唱的歌,我多數聽過,也唱過,但沒有像你們這樣唱法,唱得人們連心都要跳出來了。”已故的王立行同誌生前觀看了我團在北京音樂廳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的演出,說:“一場音樂會上有個別節目激動人心,這是有的,像這臺演出,從頭到尾激動人心,那是少有的。”鄭小瑛同誌參加我團在中央音樂學院演奏廳舉行的建團15周年團慶會時,感慨地說:“你們一個業余合唱團做了我們音樂工作者應該做而沒有做的事。”中央音樂學院前院長於潤洋同誌說:“我們中央音樂學院演奏廳建造以來,第一次演出這樣富有革命激情的節目。”

第三,領導的支持——1990年,北京市委李誌堅同誌參加我們10周年紀念活動,並講了話:“向北京老同學合唱團的全體同誌們學習,向北京老同學合唱團的同誌們致敬,向老同學合唱團的同誌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將努力地為老同學合唱團的演出活動服好務。從根本上說,這是為了使我們民族的、我們國家的、我們黨的、優良的、對我們國家至關重要的這種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能夠得以弘揚,成為意識形態領域中的一個正確導向,成為推動我們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改革開放的強大的精神力量。”他聽說我們經費主要來源依靠團員每人每年10元錢的團費,主動撥給我們一萬元。幹事會決定只用利息,不動本。誌堅同誌知道後,又撥給我們四萬元。15周年紀念會上,強衛同誌作了熱情的鼓勵講話,又撥給我們十萬元。我們後10年中主要靠這十五萬元的利息,遺憾的是利息越來越少了。1995年,市委宣傳部給了我們團“精神文明單位”的光榮稱號,以後又獲得北京市“優秀社團”稱號。1995年,我們寫信給李誌堅同誌建議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組織一萬名大學生來演唱《黃河大合唱》,讓青年一代永遠記住民族的苦難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不屈鬥爭,打擊當前日本國內的右派逆流。市委批準了,1995年全國、全世界華人第一個聲勢浩大的紀念抗戰勝利的活動於614日在首都體育館打響了,除56所大學萬名大學生外,我們合唱團也以老大學生的名義參加了演唱。

第四,團內同誌般的、兄弟姐妹般的團結友愛是極其寶貴的因素——這是四十年代進步團體的傳統。那時候沒有個人的私利,參加遊行,參加學生運動,隨時都準備遭到國民黨的迫害,絕沒有人想過升官發財,同誌間充滿友愛之情、相互幫助、相互勉勵。我們團裏有小學校長、中學老師、普通黨政幹部,也有大教授、研究員、大律師、大記者、大編輯、大學校長,還有部長級、國務院幹部,像彭珮雲、汪家、滕藤、王瑉等等,但到了團裏,都是歌詠團員,沒有大小、高低之分,誰要有病,總有人輪流去探望。八寶山我已去了不下幾十次了。

第五,有一個好的辦事班子。也就是通常說的領導班子——解放前,進步社團都叫幹事、總幹事。我們團也叫幹事、總幹事,社團辦根據文件的統一要求,我才當上了理事長(團長)。幹事們都是解放前各校歌詠團的帶頭人,正是這些幹事帶來了四十年代革命社團的好作風。至於幹事們,一要堅持向年輕一代傳唱革命的、健康的、優秀的歌曲,樹立革命理想;二要做勤儉辦團的榜樣,不但不拿任何報酬,也從不報銷出租車費,事事做到吃苦在先;三要做為大家服務的勤務員,我們的副團長劉青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70多歲了,二十年如一日,承擔全團歌篇的刻寫和油印的任務;四要搞好團結,要讓團員們都感到我們團是一個革命大家庭,是一個有理想的社團,一個溫暖的社團,一個藝術上不斷提高的社團,一個保持了四十年代革命傳統的社團。有一位老同誌說:“我在這裏找回了一塊凈土。”這是對我們團,也是對幹事會最高的贊譽。

兩位指揮,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徐漢文和北師大教授高奉仁,均近70歲,他們是我們團的藝術總指導,每次排練和演出,他們都要付出大量的智慧和汗水。他們既是指揮,又是教師,20年來,合唱團水平的提高,都與他們的努力和奉獻精神分不開,他們是受全團尊敬的人。不斷提高合唱水平,是辦好合唱團的第六個重要條件。

200011月向市教委匯報材料

* 作者為原中央音樂學院教務長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