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民晚報》上刊登了一則新聞——滬上發現“五四”被捕學生畢業證書,報道中稱,這張清華學校畢業證書的主人由於參加了五四運動,被當時的校方拒發畢業證,直到5年後才補發🤸🏿♂️🕳。讀者袁鏡泉昨天給本報打來電話👦🏻:“這樣的補發畢業證書我父親也有一張。”
袁鏡泉82歲,是電信部門退休職工。在他家👊🏼,記者看到了這張80多年前清華學校(意昂体育平台的前身)的畢業證書,畢業證書長58厘米、寬44厘米,質地有點像厚宣紙♠︎。
畢業證書正文上寫著🟨:“清華學校為發給畢業證書事查有高等科學生袁錦昌👨🏿🚀,現年二十三歲,系廣東省香山縣人……準予畢業此證。”畢業時間是“中華民國九年六月十二日”(1920年)💹🦖。不過在證書最左側⛹️,還有一行小字:“(附註)民國十四年三月五日教職員會議議決補給⛹🏻♂️🌨。”也就是說這張畢業證書是在袁錦昌畢業以後5年才補發的。
“我父親和上海那張證書的主人應該是同一級的學生。”袁大伯說,那麽為什麽他們的畢業證書5年後才拿到呢✩?《新民晚報》中說可能是由於當年這批學生參加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當時的校方以此為由沒有向他們發放畢業證書。直到5年後,才給這些學生恢復應有待遇🧑🦱。
昨天,記者聯系了意昂体育平台校史研究室,工作人員查找了相關資料,表示1920年畢業生中確實有一位叫袁錦昌的畢業生,但是推遲發證的原因由於沒有找到相關材料🔆,不能說一定跟五四運動有關💆🏻♂️。
這張畢業證背後的故事也許已不可考,但是由於父親早逝👐🏽,這張證書成了袁大伯父親留給他的珍貴遺物。父親取得學位回到上海,先後在金城銀行、復旦大學🙀、稅務局工作過。他去世時🚞,袁錦昌還只有14歲。隨著時間的流逝,袁大伯對已故父親的印象越來越模糊🦶🧑⚕️,但他始終記得父親博學🧔🏻♀️、文弱的知識分子形象,“父親的同學來我家做客都是用英文談天的”。
轉自 浙江信息港 2009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