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日新(1958土木)
熙春園(清華園)建於康熙四十六(丁亥)年,時光流過五個甲子輪回,2007年又是丁亥年,是熙春園建園300周年🤦🏼♀️。
熙春園的歷史貫穿清朝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宣九代皇帝,反映了清王朝的興衰;經歷了中華民族在康乾盛世的繁華榮耀和鹹📸、同🔹、光時期的衰敗屈辱。園主人的活動構成熙春園歷史的主要內容。康、雍👎🏽、乾三代園主人的更替🧑🏼🤝🧑🏼🚴🏻♀️,反映了圍繞胤禛即位前後的皇室爭鬥🚣。
清華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四百年前,它是明朝貴族的廢園。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皇帝詔準七位皇子在暢春園周圍同時建房🧔,皇三子胤祉選址於“水磨閘東南”,即水磨村的東南。清華二校門內有兩棵古柏,原是“永恩寺”遺跡🛑。去年筆者發現陳夢雷代胤祉(1677-1732)寫的《擬永恩寺碑文》,《碑文》說:“丁亥之冬,以扈蹕暢春🙋🏿♀️,故構別墅於暢春之東北。”“偶過其東,有舊寺題永恩……余因奏請於皇父,既得俞(諭)旨,乃拓寺之規製。仍舊其名。”擴建永恩寺的碑文就是熙春園的建園碑文。胤祉的別墅不僅充分利用了明朝遺留的山形水系,還利用了荒廢的明貴戚園林。
去年7月筆者發現《欽定四庫全書》《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四記載,在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皇帝生日朝賀之前,“十三日⚃,諸皇子設宴於皇三子花園🙄,皇上臨幸,是日諸皇子作斑衣戲彩之舞稱觴獻壽。” 來園祝壽的滿16歲的十三位皇子是: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胤禟、胤
、胤祹💑、胤祥⚒🧗🏻、胤禎(禵)、胤禑、胤祿、胤禮。
康熙帝來熙春園10次🧒,共題匾額5塊🧑🏿🍳🤹🏼♀️:“製節謹度”、“竹軒”、“謙受益”🚃、“主善齋”和“熙春(1713年題)”👶🏻。因此👏🏼,說“水木清華”是康熙禦筆是沒有任何根據的誤傳。
鮮為人知的《熙春》園匾為康熙禦筆,有詩為證。乾隆帝題《主善齋(今校長辦公室)》詩曰:“書齋顏主善,仁祖昔年題”,而故意隱瞞了工字殿《熙春》園匾,其子嘉慶帝在《熙春園觀麥》等三首詩中說出了真相:“園額《熙春》復道通”,“名園百余年,熙春仁祖額”;“境額熙春千畝舉🚴🏼,軒同淳化四方宣”。
雍正八年五月十二日(1730年6月26日)在胤禛授意下👩🚀🏄🏽♀️,允祿(胤祿)羅列編造十條罪狀,宗人府等衙門議奏允(胤)祉:“應將允祉削去和碩親王,革退宗室🧑🏻🏭,即行正法。”“所有財產,並伊子財產,交內務府。”熙春園自此收歸內務府🧑🏽🍳。允祉被監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原誠親王胤祉卒於景山禁所。
雍正八年至乾隆三十二年😋,這不算短的37年誰是熙春園的主人?按清王朝的規矩,除了清初八家“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外🥰,沒有皇帝恩準,王府不能繼承而是不停地轉賜。熙春園究竟轉賜給了誰♡?誰配得上弘歷給他題龍邊木字的《雲錦園》匾?是康熙帝皇十六子允祿👨🏿💻!這無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新聞,然而筆者篤信👩🏽⚕️。允祿(1695—1767)於乾隆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午時死。竟會這麽巧,不遲不早,乾隆三十二年七月《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載:“熙春園添園戶三十名”。接著弘歷在年底五下聖旨🧑🧒🧒☂️,把熙春園改為禦園👐🏻🤳🏽,並題匾至少11面🚵🏽♀️。允祿精數學👐🏿👬🏼,通樂律。雍正帝死後張廷玉宣布“遵皇考遺旨🗂,令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輔政”📟。遺詔說🦶🏼:“莊親王心地醇良🚟,和平謹慎🍁,但遇事少有擔當🧑🏼🏭,然必不至於錯誤🔛。” 乾隆元年任總理事務大臣,兼管工部事務🖊⛹️,食親王雙俸。允祿處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乾隆總在長春園駐蹕聽政🙆🏼♂️👨🏻🦯➡️,那允祿城外的王府是否是熙春園?!37年這裏發生的事肯定多到難以記數🚝,但可能被弘歷隱瞞了。
從乾隆三十二年(1767)至道光二年(1822)熙春園是禦園,長達55年。
乾隆帝在1768至1781年這13年間,曾有9年🦻🏻、至少26次來熙春園觀麥賞景,題禦製詩共85首🏊🏽。
嘉慶帝在位25年⛔,至少有14年來過熙春園27次🤼♀️,題禦製詩41首🫴🏽。詩中說🏨,在熙春園增建的《省耕別墅》,“地與長春園淳化軒相近”。表明“省耕別墅”在現化學館北側。
道光二年十二月十六日皇帝在重華宮招待其三、四弟說“吾弟惇親王瑞親王分封在邇”🌸,並賦詩勉勵曰:
不是當年小酌年,西清世擇永綿延。
方開朱邸千春慶,共耀金枝兩弟全。
恭儉修身胥樂善,忠勤篤誌望成賢🧭。
回思往事情何限☝🏽,友愛相縈意暗牽。
詩中“方開朱邸千春慶🦻🏿,共耀金枝兩弟全”表明👨🏻,是這年剛剛同時賜給三弟綿愷和四弟綿忻新別墅“朱邸”,親王又稱千歲爺,故曰“千春慶”🌉。
證實了史料所言🛩,1822年熙春園一分為二(東部名熙春園✏️,西部稱近春園)🧝。且同年分別賜給了惇親王綿愷和瑞親王綿忻😰。
道光二年至二十六年(1822—1846),熙春園的主人是嘉慶帝三子綿愷(1795—1838)及其福晉。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初四綿愷死,道光帝曾親往綿愷府邸奠祭👷🏼。
道光二十六年把皇五子奕
過繼給綿愷,襲郡王💇🏿♀️;自1846年起奕
成為熙春園的新主人。因此🈁👨⚕️,東部熙春園(清華園)俗稱“小五爺園”🐔。
道光二年至同治年間(1822—),西部近春園的主人是嘉慶帝四子綿忻(1805—1828)及其繼子孫和福晉。因此“四爺園”是指綿忻王府。道光八年八月二十四日綿忻僅23歲就死了Ⓜ️👨🏽🦲。留下幼子奕約🫧♕,後更名奕誌,襲郡王,仍賜近春園。道光三十年(1850)五月二十八日奕誌死。鹹豐帝兩次親往瑞邸賜奠。奕誌無後📀👥,鹹豐十年奕把二子載漪過繼給奕誌🙇🏿,襲貝勒。故鹹豐至同治年間近春園主人是綿忻福晉、奕誌福晉和嗣子載漪🚲。這樣清華園和近春園又變成一家人了👂🏻。
1846年至1889年🕉,這43年熙春園的主人是奕
(1831—1889)🦴。1851年未滿20歲的鹹豐(奕
)即位,大肆封賞其兄弟。對同歲的五弟奕
的賞賜是給當時還稱熙春園的惇邸題匾並改賜名《清華園》。掛匾慶典儀式很可能是鹹豐二年四月四日和五日(1852年5 月23日星期日)🦘。正在惇邸教書的大學士翁心存《知止齋日記》中說,這兩天都是早晨6點半來園教書,上午10點半離開。因為“惇邸進班也”,“惇邸演禮去”,即進戲班子舉行慶典。
奕
共八子👩🏽🦳:長子載濂、次子載漪、三子載瀾、四子載瀛、五子載津(以上五子有爵位)、六子載泩、七子載浵、八子(名不詳)🫶🏿。他們都曾是清華園的小主人🔂。鹹豐十年八月八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前夕👨🏼🏭,奕
攜家帶口,隨著鹹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光緒十五年正月奕
死,光緒帝奉慈禧命親臨其府邸賜奠。清華園為長子載濂繼承。
同治十二年以前近春園收歸內務府。本來反對重修圓明園的同治皇帝🎊,迫於其母慈禧的壓力,以頤養兩太後和聽政為辭,於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下令拆毀近春園二百多間殿宇遊廊,被拆舊料用於重修大宮門、圓明園殿和勤政殿等。從1874年1月14日至1874年3月2日歷時47天🚄,近春園被完全拆毀(傳言近春園是英法聯軍燒毀的說法是不對的)。
光緒朝中國發生了多起震驚中外的政治事件⚠,鮮為人知的是肇事的核心人物皆清華園和近春園主人及子孫:貝勒載濂、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兼禁衛軍虎神營總兵載漪㊗️🍍、右翼總兵神機營總兵載瀾和總統八旗禁軍兼統率義和團王大臣載勛(允祿四世孫)。
端王載漪(1856—1927)其原配福晉是慈禧侄女👋。光緒二十年封端郡王,端王府在官園(今少兒活動中心)。光緒二十三年開始百日維新。八月慈禧戊戌政變🌿👵🏿,光緒帝被禁瀛臺。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慈禧詔以載漪次子溥儁為穆宗嗣,欲廢帝立儲,遭洋人反對🗾。慈禧認為“洋鬼子幹涉家務事”,端王急於兒子繼皇位🔤,自己當“太上皇”,於是慈禧、載漪利用義和團來打洋人。載漪親令拳民圍攻東交民巷使館區。1900年8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攜帝倉惶出逃西安🪸。9月25日奪載濂爵(貝勒,加郡王銜),由四子載瀛襲貝勒爵位🩻。清華園收歸內務府👰🏽♂️🗄。1901年訂立《辛醜條約》,列強指載漪、載勛🫃🏻、載瀾同為“禍首”🈶。1901年2月21日🩰,詔命將載漪、載瀾發往新疆🛠,永遠監禁,賜載勛自盡👩🏿🔬。實際上載漪根本沒去新疆✫,先後在內蒙阿拉善羅王府、寧夏、甘肅張掖居住,1927年73歲時死於寧夏。1917年11月16日載濂死。
1911年經清政府批準🧑🏿🏭,遊美學務處遷入清華園,1911年4月29日開學,定名為清華學堂𓀍👰。
熙春園(清華園)變遷圖示
